登陆注册
843500000037

第37章

但是,一天过去了,一过月过去了,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却始终不见丞相的回音,更不见汉王的召见。一丝莫名的烦忧便袭上了韩信的心头。于是,韩信有时不免借酒宽怀。

酒这个东西,不仅误事,有时还可以导致杀身之祸呢。

一天夜里,韩信与同伴饮酒,酒醉灯倾,不慎失火,两个大粮仓瞬间化为灰烬。等到韩信清醒过来时,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粮仓被烧,是杀头之罪。于是,韩信与同案的十四个人一同被绑赴辕门问斩。

绑赴法场的路上,韩信万念俱灰,悲愤欲绝,只想到自己心比天高,真想不到自己的一生就要这样终结了!

同案的十三个人皆被斩首了。轮到韩信了,当刀斧手举起屠刀,只等监斩官一声号令之时,韩信抬起头来,看那监斩官是藤公夏侯婴。他心念一动,就大声向夏侯婴叫道:“汉王不欲得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藤公猛的听得罪犯叫喊,吃了一惊,仔细琢磨这句话实在有理,便喝令刀斧手刀下留人。藤公问他:“你身犯死罪,为何不让杀你?”

韩信说:“我乃壮士,欲助汉王取天下!”

听他这样说,藤公即让韩信坐下,就问他:“你有何良策助汉王取天下?”

韩信就滔滔而言,侃侃而谈。

藤公夏侯婴听了韩信的一番宏论,觉得韩信这个人实在是了得,就将此事呈报给了汉王,并且向汉王推荐了韩信的才能。

汉王心念一动,采纳了藤公的建议,赦免了韩信,并且还让他做治粟都尉。

想到自己满怀希望而来,不仅久而不得重用,还差点丢了性命,韩信不免长吁短叹。

营中更声几点,天幕星星密缀,夜是静得出奇。这静夜反而使韩信的思绪更加浓重起来。

两杯浊酒下肚,心中涌起一阵烦躁。韩信打开《孙子兵法》,没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唉!心绪不宁,万事难成哪!

韩信想:“自从弃楚投汉,本想投奔明主,建立一番功业,岂知这么不如意,汉王是明主否?为何弃我不用?”

韩信回想起自己最近与萧何丞相的一番长谈,丞相临走前,曾许诺自己:“公果有大才,藤公所言不差,公足可以担任大将军,在下当极言汉王,公可静候佳音。”

丞相的一番话,让韩信心中的希望之火又复燎燃了。韩信想:丞相权重,保荐上去,定能如愿,我韩信决不至于长期屈人之下!

哪知一月有余,韩信不见重用自己的音讯,韩信不敢妄猜是汉王不用自己,还是丞相进言不力。

总而言之,失望是肯定的事。

其实,韩信不知道,萧何已经尽力而为了。当萧何再三向汉王刘季推荐韩信时,汉王却有了自己的看法:

“丞相惜才,本王已知晓。丞相可知本王的难处?自丰、沛举事以来,跟随我南征北战的子弟,均立有大功,都未封为大将。而韩信未有寸功,监守粮仓,竟至于失火,毁我粮草,没有按律处罚,亦是宽容,反而要封为大将,且不说公平不公平,就是那诸将能服气吗?周勃、灌婴、樊哙、卢绾诸人,还有那几十名将领不说我赏罚不公吗?”

萧何自知理由不充分,但是,仍然坚持己见:“自古明主择才,只看重他的才能,从不计较他的出身与军功。甘罗十二为使臣,难道秦就没有出色的使者?是秦王破例看重其才。大王若给韩信机会,他会胜过任何人。大王要的是帅才,而不是将军,诸将为将则可,为帅则不足,今可为帅者,乃韩信也!”

汉王听萧何之言有理,不便反驳,只得敷衍道:“可让韩信安心,若待机遇到来,定当重用。”

韩信自那日盼至如今,仍无回音,韩信的心就凉了,他想:天下之大,定有我韩信的用武之地,我岂能在此屈居一生?他决计再次逃走。

一天深夜,韩信悄悄离开军营,向东而去,他要到别的王侯处寻求发展。

韩信手下的士卒不见了韩信,正见萧何来巡营,遂告之萧何。萧何大惊,言道:“我欲来此安慰他,现在看来,他定是逃走了。”萧何说完,赶至东门,问明韩信已去,来不及禀告汉王,策马就向东追赶。

萧何一边打听,一边追赶,直至天黑,仍不见韩信的踪影。

第二天,萧何追得人困马乏,天黑时,他多想歇一阵再追啊,可是不能啊!

第三天,萧何紧紧追赶了一天,还是没有追上。天黑时,萧何在路边的小店里草草吃了一点东西,就又上路了。

也是天公作美,这一夜,月儿高悬,大道上明亮如霜。萧何紧赶了一阵,转过山腰,坡下是一条明亮的河,萧何借着月色向那河边望去,却远远望见那韩信正在河边饮马,萧何高兴地大叫:“韩将军!韩将军!”

萧何赶至河边,气喘吁吁地说:“韩将军,我们一见倾心,你为何不辞而别?”

韩信默不作声,眼中噙满泪水,只是摇着头,没有说话。

萧何极力安慰他,恳请韩信回去:“韩将军,汉王定会用你,你就看在在下月夜追你的辛劳上,随在下回去见汉王吧!”

韩信动情地说:“我背楚投汉,乃是敬重汉王是明主,不才思量在汉军里可以伸平生之志,没料到汉王??????----- 多谢丞相对在下的如山重恩。”

韩信言罢,对萧何深施一礼。

萧何扶起韩信,语重心长地说:“孔子曾说过一句话:‘子患无位,患所不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这河水有朝汐有涨落,那天上的月亮也有盈亏呢,人生何尝不是有起有落、有圆有缺?将军今正在落缺之时,在下相信将军必有盈涨之期!将军是大才,是汉王的栋梁,汉王近日无暇顾及到你,但一定会发现你这块璞玉的。你就相信相信在下,保你有用武之地!”

韩信见萧何为了自己这个无名之人,辛劳如此,心意如此,深受感动。同时也为汉王有这么好的一位丞相而欣慰。他深信,汉王有这么多好下属,汉王的基业定会兴旺发达,自己没有投错人。

韩信想到这里,立即答应随萧何回汉营。

萧何追回了韩信,再次极力请求汉王拜韩信为大将。汉王被萧何的诚心所打动,决计拜韩信为大将。

他当即下令制礼官,选定吉日,筑坛拜将。

汉王令人在大营之外的空旷场地上,筑有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各高一丈有余,高台四周旌旗蔽日,战车陈列,场面颇为庄严而壮观。

到了拜将的这一天,天气特别地好,艳阳高照,阳光在士卒和将领们的铠甲上闪动。彩帜如云,围观百姓如潮。将军们骑在高头大马上,一字排开,在将军们的身后,步卒方阵、战车方阵、骑兵方阵,壮观如田畴,刀、枪、剑、戟、斧、钺如林而立。

百姓在议论:“今日要拜何人为大将呢?”

士卒们在底下嘀咕:“定是个文武全才之人!”

将军们都在期盼:“汉王要拜的大将会是我吗?”

拜将的时辰到了。

汉王斋戒三日,沐浴出宫,精神爽朗,气宇轩昂。

汉王在文武百官的恭迎下,出宫登辇,鼓乐齐鸣,汉王的鸾车行至坛下,汉王下车疾步登上了北坛。

礼乐官见汉王落座了,就一声吆喝:“秉承上天旨意,汉王示下,吉时已到,拜将仪式开始!”

士卒百姓们一起高呼,欢呼声震撼寰宇,惊天动地。

丞相萧何捧上大将之金印交给了汉王。

人们翘首以待,不知这颗斗大的金印将由谁捧起。

礼乐官高喝一声:“奏乐。”

音乐骤起,钟磬齐鸣,管乐悠扬。乐毕,丞相萧何代汉王宣布诏命:“请大将登南坛受封!”

呼声一落,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下级军官健步登坛,望北坛跪拜三礼,朗声道:“臣,韩信遵命受封!”

“啊!是韩信!”众人很是惊讶。

“拜将,拜将,原来是拜个‘钻裤裆的呀!’”

众将希望落空,心中升起的是满腹的疑虑。

礼乐官宣布仪式,第一项授印,第二项授符,均由汉王一一亲授,韩信一一拜受。

受毕,韩信向汉王及众人行礼,他的眉宇间流露出一股浩然英气,双眸灼灼,闪动着坚毅、智慧的光芒-----

汉王高声宣谕:“为大汉计,今登坛拜将,内外军事均由将军节制。将军当不负众望,殚精竭虑,与士卒同甘苦,替天行道,匡扶正义,效忠汉室,早奏凯歌。今后,如有藐视将军、不从军令者,尽可军法从事,先斩后奏!”

当汉王宣到最后一句时,有意提高嗓门,故意让众人都听到。

汉王是明白人,韩信一无战功,二又出身寒微,在那些久经战场、屡立军功的将领中是没有威信的。今既拜韩信为大将,就要树立他的威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众人听了汉王最后的话,无不震惊,脸色都变了。

韩信拜谢道:“承蒙汉王及众人看重,韩信定当庶竭驽钝,为国家效力,不遗余力!”

随即,韩信向众人施礼,高声道:“韩信今日受命于汉王,统摄军事,韩信愿与诸位戮力同心,以谋大业,今与诸位共勉之!”

次日,韩信入宫拜见汉王刘季。

礼毕后,汉王请韩信坐于上宾之位,然后问韩信:“丞相和藤公多次向本王郑重推荐将军,料想将军定是个经天纬地的人,今天将军可以教本王良策!”

韩信起身深施一礼,对汉王说道:“承蒙大王看重,不敢当!”然后问汉王:“现在,大王要东进而争天下,主要的对手是项羽吧?”

汉王点点头,说:“是的。”

韩信又道:“大王自料,勇悍仁强方面,大王比得上项羽吗?”

汉王坦然说:“本王不如他。”

韩信见汉王敢于直面自己的弱点,这乃是项羽所不具备的品质!韩信打心眼里为能够遇上汉王这样的主公而高兴。

韩信再拜,对汉王说:“汉王真是明主,我没有投错人。我也认为大王在这方面不如项王,但是,大王知道吗,项王不如大王的地方却很多呢!我曾为项王的部下,对他有所了解。请大王听我说说我所知道的项羽的为人,大王必有战胜项羽的信心!”

汉王道:“请将军言之。”

韩信道:“项羽勇而善战,暗恶叱咤,一声怒喝,千人胆寒,乃是天下少有的勇者。但是,项羽却不能重用好的将帅。故项羽之勇乃匹夫之勇,非英主之勇!”

“项羽对属下很慈爱,语言和易,礼貌待人,关心属下。每见有人生病,则嘘寒问暖,分己食于人,别人病死时,他会很悲痛,从这一点上来看,项羽乃是一位小有仁义、小有施舍的人。但是,当别人有功、应当封赏之时,项羽却常常把印信握在手中把玩,就是舍不得授予别人,此乃舍小利而忘大义,从这一点上看,项羽之仁乃妇人之仁,非王者之仁。”

“项羽虽然称霸天下,分封诸侯,但他不居关中要地,反而建都彭城。想那夫子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项王取小利而忘大略,可见他是一介庸夫。他背叛怀王盟约,把自己的亲信之人封为诸侯,封在要地,有失公平。分封时,逐其故主而封其将相,迁逐义帝而夺其都,这是失却了大丈夫之为的行径。项羽的行径致使诸侯们皆效仿之,都纷纷逐主而夺封地,项羽乃是开了天下恶行的先河。故项羽虽称霸,实难长久。”

“项羽之军,治军无度,帅暴兵酷,所过之处,无不残灭百姓,百姓岂能亲附?民不附之,而武力镇之,民心则尽失,名号为霸王,实则暗弱,不堪一击!”

汉王听了韩信之言,喜上眉梢,过去从没有人如此言于汉王,今韩信一番话,令汉王豁然开朗,东进的信心倍增。

韩信进而言道:“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勇武之人为将,广招天下武士,尽其才,信其能,虽个人勇悍不如项羽,但群策群力,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王如用天下城邑,分封给有功的将士,则人人臣服,众人定当舍命而从大王。大王的将士都是山东之人,都很思念故乡,都想杀回老家去,大王可利用人人思归之心号召大家作战,则大王定能够战无不胜,败而不散。”

刘季听得痴迷,不住地点头称赞。

韩信再言道:“项羽所封之关中三王,都是秦之降将,他们率军镇压义军几年,杀死义军无数,又欺骗属下降于项羽,致使关中子弟二十万人被坑杀,关中父母无不痛心疾首,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此三人虽封王于关中,但民心尽失,击之易如反掌。”

韩信又接着说:“大王,您自入武关后,约束军纪,对关中百姓秋毫无犯,又废秦之苛法,与民约法三章,百姓拥戴,三秦父老巴望着大王称王于关中。且怀王有约,大王理应王于关中,而项羽违约,不封大王于关中,而封于巴蜀,令关中百姓大失所望。由此看来,如大王今率部东进,则一定会不费军力,就能定鼎关中。”

汉王听罢,手舞足蹈起来,自恨得韩信晚矣。

于是,汉王听从于韩信之谋,即令萧何、韩信整顿后方,充实军备,训练军马,积极筹划东进事宜。

有道是: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字头上一把刀,

真心好汉谋大道!

同类推荐
  • 爆笑中国史

    爆笑中国史

    一本让你笑破肚皮的书,网络红人麻辣解读中国历史上哪些传奇的事儿!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放生

    放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妖王暴后

    妖王暴后

    莫悠然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泥地上,刚刚一阵暴雨她被淋成了落汤鸡,现在正撩起了裤脚准备找块干净的地方喘息一下。哎!什么不好做,一个女儿家家做这一行?她叹息自己的命苦啊!听说山西可是年古文物出土最多的地方,为了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她背起了自己简单的行囊来了。可是大半年以后,她莫悠然也就只从一些别人已经扒得不能再扒的地方,捡到点乞丐食勉强填饱自己的肚皮,真是个苦命的孩子!找寻了……
  • 天极轮回

    天极轮回

    万界浩劫将至,旷世奇才层出不绝,演绎出一个波澜壮阔的修行大世。圣灵之体、修罗战体、极阳灵体、玄天神体、死灵之体等绝代体质纷纷出世,修罗血狱、六道轮回、万佛领域、绝灭杀境、时空折叠等盖世神通激烈碰撞,红尘大道、无情大道、轮回大道、杀戮大道、因果大道等三千大道巅峰对决……凌辰误入修行界,以一介凡体,与盖世天骄争锋,在血与骨中一步步踏足巅峰。恳请大家支持秀才另外的两本书《万道神尊》、《武破万古》,万分感谢!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
  • 海洋探谜

    海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做人是一门学问。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做人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学会了做人,其实也就学会了做事,就知道了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由此我们的工作交往就会快乐,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镯龙

    镯龙

    玉之灵,化仙成神,道之巅,举目沧桑梦醒时分,灵图开元百年前之灾,会否再次重演,一声龙吟,响彻诸界万天,一个平凡少年,继承何等荣光,血雨横流,能否心祭灵元,找寻那命中镯龙,当一切再归平静,他的故事又将如何书写?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