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0000417

第417章 联队长有令

孙卫国这次的计划很多人都是觉得冒险,他们认为左路军对日军展开强行作战后果肯定是惨败。

即便有这么多人不看好这次的作战,但孙卫国却依然是没有更改自己的作战决定,与其他人看法不同,孙卫国对这次作战计划是很自信的,他觉得自己部队是可以取胜的。

天色蒙蒙亮,时间到了三月二十日,偏关县,日军部队开始做好了准备。

目前偏关县日军人数超过了五千人,其中作战人员占据四千多人,此外就是日军13联队的辎重兵部队,四百多人的辎重兵部队是在这里看守日军军需物品的。

26师团骑兵联队中佐联队长已经接到了久野村桃代的命令,他也将部队迅速集结起来,但是岩田文三却并没有立即让部队全部展开行动,两个后备大队和两个炮兵大队开始按照命令出城,骑兵联队和两个步兵中队却是依然留在了城内。

岩田文三是把这两个步兵大队和两个炮兵大队当成了诱饵,他想要看看偏关县附近是否有中国侦察部队。

此时侦察连一个排是在偏关县盯着日军部队的,当他们看到有三千多日军部队出城后,这个侦察排立即开始行动。

一半的战士们开始继续跟踪侦察,另一半的战士们则是迅速返回他们临时驻守的一个村庄里,通过电台汇报日军情况。

站在城墙上的日军中佐联队长岩田文三举着望远镜朝着四周观察,当他看到有二十多名骑兵迅速朝着西边移动,他嘴角露出了冷笑,轻轻的挥挥手后,日军骑兵联队开始出动,七百多名骑兵挥舞着军刀,他们大声叫喊着,朝着侦察排战士们追赶了过去。

留在原地的侦察排排长看到日军骑兵出动,而且是追击回去汇报的骑兵们,他脸上露出紧张表情,一双眼睛朝着日军骑兵看了过去。

“和我拦着日军骑兵,不能让他们找到我们驻守的村庄,要是电台被他们摧毁了,后果不堪设想。”

排长立即翻身来到了战马上,他大声喊道,同时排长拿出了驳壳枪。

二十多名骑兵纷纷拿出了各自的武器,他们来到战马上,跟随在排长的身后,朝着日军骑兵冲了过去。

日军骑兵联队在联队长岩田文三命令下是全部出动,七百多骑兵快速移动着自己的位置,他们呼啸着,如同是洪水在不断朝着前面冲刺,仿佛任何阻挡他们的人员都会被冲垮。

二十多名骑兵朝着七百多骑兵展开主动攻击,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非常人能够做到的。

但侦察连战士们没有任何畏惧,他们眼神很坚定,他们清楚自己必须要保证村庄里面的电台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孙卫国,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他们的分内事。

死亡是可怕的,但是在这个时候死亡对官兵们来说又是不可怕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为国王民族而战死,这样的死亡是死得其所,这样的死亡是有价值的死亡。

“联队长,东边又冒出二十多支那骑兵,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他们为什么要主动暴露自己。联队长,你快看,这些支那骑兵竟然向骑兵联队展开了攻击。”跟随在岩田文三身后的一名日军少佐不由惊呼起来。

看到二十多骑兵竟然向七百多骑兵展开攻击,他脸上满是错愕表情,他几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日军少佐看来,侦察连骑兵表现出来的勇气超出了他的想象,在日军少佐看来,中国部队都是龟缩在阵地上驻守的,他们不敢对日军部队主动发起攻击,他们在人数众多的时候都会被日军部队击溃,在人数少的时候,中国部队表现会更加糟糕。

他见过不少中国部队选择投降日军,但他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二十多名中国骑兵,竟然敢向七百多日军骑兵发动攻击。

岩田文三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他举着望远镜看着面前一幕,脸上露出不解的表情。

“砰砰。”侦察连骑兵已经开始射击起来,一颗颗子弹朝着日军打了过去。

七八名日军骑兵被子弹击中,他们倒在了地上,日军骑兵迅速开始朝着侦察连骑兵冲了过来。

排长看到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他迅速抽出了马刀,直接冲向日军骑兵。

日军骑兵的追击被暂时拦住了,但二十多名骑兵想要拖住七百多骑兵,显然是不可能的。

“锵锵。”

金属碰撞的声音不断响起,不断有中日双方骑兵倒在了地上,排长身体布满了伤口,鲜血将他衣服染红,他几乎成为了一个血人,但他右手死死握住马刀,他将锋利的马刀朝着日军骑兵砍过去。

“锵”的一声,排长马刀撞击在一名日军中尉的军刀上,就在这个时候,附近的日军骑兵将军刀刺入到排长身体中。

排长身体软软的从战马上倒了下来,他身体躺在地面上,一双眼睛瞪大,至死,他的右手都是紧紧握着马刀。

二十多名骑兵只是拖住了日军骑兵很小的一会时间,代价却是他们全部阵亡。

日军中尉收起了自己的军刀,他目光朝着地面上的排长看了过去,他从战马上跳了下来,恭敬的朝着排长尸体鞠躬。

“联队长有令,迅速追击撤离的支那骑兵,另外将这些支那骑兵厚葬。”一名传令兵开始传达了岩田文三的命令。

对于真正的军人,日军会表现出足够的敬意,这与日本兵天然的性格有关系。

日本人性格往往都是双面性,他们好战而祥和,默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

日军可以肆无忌惮的屠戮中国士兵和百姓,但是对于中国士兵表现出很英勇的时候,他们又会表达出足够敬意。

得到命令的日军骑兵继续追赶,而率先离开的侦察连战士已经迅速来到村庄中,通讯兵得到情报,电台立即打开,“滴滴答答”的声音响起,这里的情况快速通过电台传递给河曲县指挥部中。

但是日军骑兵部队在外围已经将村庄牢牢合围起来,这些中国官兵显然是无法安全撤离了。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于是,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更何况,历史不忍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因此,光洁圆润全然不见,读史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少爷的笨老婆(全本)

    豪门少爷的笨老婆(全本)

    身高160,胸比飞机场还要平的青春痘女生钱小鱼在结婚当天遭遇新郎的逃婚……年轻有为刚刚留学回来的有亿万家产的少爷、娱乐圈小天王、风流成性的大导演,他们为了不同目的靠近她,爱上她。三个极度优秀的男人中,她该何去何从?
  • 鱼的声音

    鱼的声音

    由尹向东所著,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之一。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冬季爱情》、《陪玉秀看电影》、《晚饭》、《牧场人物小辑》、《相隔太远》、《城市的睡眠》等小说作品。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

    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

    ,我们谁不是遵从着某种习惯来生活的呢?有的人习惯“黎明既起。有的人遇到一点儿小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就会愁眉不展;有的人节俭,洒扫庭院”,有的人铺张;有的人多话,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对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寡言,有的人则手忙脚乱;有的人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如此等等,而有的人则习惯睡懒觉;有的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洁,有的人则高声大嗓、唾星四溅;有的人做事井井有条,不一而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九岁失忆,忘记了前世的记忆,仅仅留下脖子上记忆的项链,我把一个美丽的梦从韩国带到了中国,从妈妈的口中我知道了自己身世,虽然我的亲身父母在那场意外的车祸中离我远去。当知道自己九岁时就已经订婚,才发现缘分从那时就已经牵起,此时身边的恶魔原来就是那个他?他是当年的那个他吗?为什么我会有个这么可怕的妹妹?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通过序曲至尾声,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