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0001084

第1084章 诺门坎停战

南京,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中,中将参谋长板垣征四郎来到大将总司令官西尾寿造面前,他开始汇报说。

板垣征四郎是有着很强指挥能力,当初在攻击山西的时候,板垣征四郎指挥半个第五师团,便将十几万晋绥军打的毫无招架之力,硬是攻占了山西省会太原。

相比之下西尾寿造却是没有拿得出手战绩,他曾经担任过华北方面军第二军司令官,不过在对付宋哲元和韩复渠的时候,因为这两位一心想要保存实力,西尾寿造第二军几乎是进行一场旅行,便攻占了不少城镇。

但是西尾寿造在指挥第二军参加徐州会战的时候,他是在第五战区面前栽了跟头,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部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给与日军带来很大打击,西尾寿造因此也被抽调回国,担任教育总监职务。

八月份日本阿部信行组阁,有人推荐教育总监西尾寿造担任陆军大臣职务,但是这个举荐被日本天皇拒绝,西尾寿造也直接被派遣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担任大将总司令官,同时兼任13军司令官。

大概也是因为日军大本营这些高官们对西尾寿造能力不是很相信,在日军军界里面有着出色能力的板垣征四郎是被抽调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中,担任了中将参谋长。

实际上,在接下来西尾寿造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时间里,西尾寿造担任更多是一个军需官,而实际上负责指挥的则是板垣征四郎。

日军军界中有石原之智,板垣之胆的称号,九一八事变又是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手笔,这两个人关系是不错的。

在担任中国派遣军参谋长之前,板垣征四郎是担任陆军大臣的,只不过他一系列昏招,让日军高层对他很不满,直接把他踢出了高层决策圈,扩编部队进行武汉会战,以23师团一个师团挑衅苏军等等策略都是出自于板垣征四郎之手。

但是随着日军开始陷入到中国沼泽战争泥潭中,板垣征四郎也渐渐意识到,自己扩大战争,似乎是错误的。

他现在是希望能够诱降委员长,从而彻底结束中日之间的战争。

在之前的武汉会战中,日军妄图歼灭中国部队主力,从而彻底结束中日战争,但是委员长却是带着上百万部队安全突围,成功撤退到了西南大后方,并以此建立了顽强阵地,让日军无力继续展开攻击。

板垣征四郎很清楚,现在想要诱降委员长是很困难的,所以他决定支持冈村宁次对第九战区展开打击,并且他十分赞同冈村宁次将孙卫国新编第六军全歼的计划。

对于冈村宁次11军部队作战计划,板垣征四郎是很赞同的,但他毕竟是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指挥官,查阅了孙卫国部队数次与日军交战的记录后,板垣征四郎觉得以冈村宁次目前集结的兵力来看,或许能够击溃中国部队,但想要拿出像样战绩来,肯定不行。

他希望通过西尾寿造来联系关东军,抽调关东军部队来助战,从而将孙卫国部队全歼,重创第九战区部队,这样他在来诱降委员长,自然是可以占据一定优势了。

西尾寿造听到板垣征四郎的话,他眉头不由紧紧皱了起来,现在关东军和苏军部队是打的你死我活,整个关东军都要被动员起来和苏军进行决战,关东军现在可是没有多余兵力会派遣到关内作战。

“苏军部队已经开始对关东军23师团部队进行攻击,关东军各部都进入到了战斗状态,苏军很有可能会趁势对关东军展开作战,所以这个时候抽调关东军进入到关内作战,恐怕关东军很难会答应。板垣君,当初你就不应该……算了,我们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西尾寿造语气有些无奈的说着,当初23师团要求作战,可是担任陆军大臣的板垣征四郎直接答应的。

在西尾寿造看来,板垣征四郎让关东军和苏军部队较量,这简直就是错误的决定。

板垣征四郎自知理亏,他低着头沉默不语,犹豫了一会后,他来到了电台旁,他给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发去了一份电文。

八月底,苏军部队开始取得阶段性胜利,23师团承受重大损失,苏军几乎是要将他们全歼。

而苏军发动攻击时候,以尹金山为团长的新六军军官考察团全部都是跟随苏军一起行动的,孙卫国也是远程参加了指挥作战。

随着23师团部队惨败,日军部队迅速开始抽调部队前往到诺门坎地区,关内的第五师团,14师团,关东军的第二师团,第四师团,第七师团各一部,以及重炮部队以及国境守备队主力纷纷开始在诺门坎地区集结。

日军很少会吃下哑巴亏,苏军几乎歼灭他们一个师团,他们自然不会容忍,更何况关东军这里又没有多少中国部队牵制。

日军部队开始制定反击计划,不过在九月三日的时候,日军大本营叫停了关东军反攻部署,同时日军大本营秘密抽调关东军第二师团,第四师团一部紧急乘坐火车进入到关内,临时划归到11军编制内,第五师团一部也开始秘密乘坐火车进入到武汉附近。

九月六日,日军驻苏联大使开始提出诺门坎停战要求,苏军随即答应,双方虽然还会有的小规模冲突,但诺门坎一带几乎是没有炮声传来,苏军和日军都不愿意继续打下去了。

而此时在武汉火车站,四周都是戒严的日军宪兵,穿着陆军中将制服的冈村宁次以及穿着陆军少将制服青木重诚站在一旁。

随着火车开始停止,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在十几名参谋人员陪同下,缓缓从火车上走了下来。

冈村宁次见到板垣征四郎后,他立即开始敬礼。

“参谋长阁下,辛苦了。”冈村宁次看着板垣征四郎,表情恭敬说道。

“岗村君,我们还是到你司令部里面去商谈吧,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板垣征四郎没有客气,他直接说道。

板垣征四郎和冈村宁次一行人在宪兵掩护下开始钻入到轿车里,轿车开始朝着11军司令部行驶而去。

同类推荐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热门推荐
  • 掌控穿越女:娘子不好惹

    掌控穿越女:娘子不好惹

    从阴沟里掉下去,她不过就看了场好戏,居然就要赖上她,让她负责?好吧,负责就负责。乖乖,居然丢下她去询花问柳,也不看看她是谁,不去助兴她就不叫莫芜茨。什么,让她为他解决难题?行,就怕你没有这个本事。嗯哼?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当她好欺负?那就让他见识她莫芜茨的手段……
  •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本书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其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成功等话题,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学会的人生哲理。虽然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已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结合当今现实,这些书信中的一些观点与道理,对大家的处世、交友、立业仍是大有裨益的。翻开本书,开始一段处世、社交的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父亲和她们

    父亲和她们

    小说里的两个男女主人公综合了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人生,他们曾经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他们年轻时都曾满怀激情,意气风发,追求自由和梦想。几十年后,我发现他们不但回归了现实和平庸,而且变成了又一代奴性十足的卫道者。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是中国人的人生缩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十年磨一剑,方成大器! 活出诗意,悠悠人生路,浪漫栖居!
  • 筱筱的亲亲夫君

    筱筱的亲亲夫君

    这篇文文已经改为半价V文,还没有看过的亲们可以来看看,全文阅读只需1.5元左右哦。天呐,谁会想到洗个澡也能穿越的,还是带着任务穿的,都是那个该死的神仙害的,哼,看在有那么多美男的份上,就不跟你计较了,^__*)嘻嘻…美男我来鸟。任务不任务的等我看够美男再说吧,哈哈。。。场景一:少卿哥哥你放心,筱筱一定会对你负责滴,某女得了便宜还卖乖。场景二:呦,酷哥,跟本小姐装酷是吧?看我不整死你。嘿嘿。(酷哥猎风由亲亲敏妮领养)场景三:你好恶心哦,还荣哥哥,我吐。。。既然你执意叫我小家伙,那我就叫你桃花眼好了,反正你本来就长了一对桃花眼。。。。。。。此文女主强大腹黑,扮猪吃老虎,吃掉N多美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