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胤从小聪明喜读书,这次家里遭受重大灾难,给他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年少的车胤,没被困难吓倒,从此,他读书更加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常常是废寝忘食。来他家的亲戚朋友,都称赞车胤年少有志向,将来一定有出息。其中他父亲的一位好朋友对他父亲诚恳地说:“车胤这孩子,年小志大啊,又聪明好学,以后一定能使车家再振兴,你要好好培养他啊
家人听了都很高兴,但家境贫寒,无法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只能靠他自己。白天,车胤从不敢浪费一分一秒,对他来说,真是分秒必争啊!
他家的日子越来越困苦,有时连点灯用的油都买不起了。这样,天黑下来,车胤就无法读书了。为这,他很苦恼。但这也没把他难倒。晚上不能读书,他就记忆白天学的内容,他常常是晚上背诵白天看的诗文。这年的夏天,他和往常一样,因无灯,就在小院子里背诵诗文,忽然,他抬头看见许多萤火虫在头上飞。一闪一闪的有亮光,周围漆黑一片,可萤火虫的亮光显得很亮。这时他很高兴,他想:“若是能把这些萤火虫捕到放在一起,不就能像灯一样亮了吗?”
第二天,他做了一只囊(相当于现在的袋子)晚上就去抓萤火虫,放在这囊里,这样,晚上就能读书了。这以后,他就一批一批地抓萤火虫,借囊中萤火虫的光又能夜以继日地读书了。功夫不负苦心人。车胤的刻苦攻读,终于得到了回报。他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当过太守、将军、吏部尚书等重要官职。
“映雪”是“孙康映雪”。说的是晋代名叫孙康的少年酷爱读书的故事。
孙康,小时家里很穷,他白天要帮家里干活。有时下地种田有时要上山砍柴,总之,白天很少有时间读书,这样,他只能利用早晚多读些书。
每天,他早早起床,一直读到吃早饭去干活。晚上读书是个好机会,安静,时间长。但是,孙康家里很穷,买不起油来点灯。他躺在床上,反反复复地考虑着白天早上看过的内容。但是,这对孙康来说,是很可惜的事。经常是睡了又醒。
一天晚上醒来,他将头侧向窗外一边,突然,他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丝亮光。他以为天要亮了,就同往常一样,起来早读。他读着读着,跳下床,走到窗前,推开窗子,只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他伸头向外看,只见茫茫大雪,外面成了银色的世界,处处是白色的,有微微的光亮。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并不是天亮了,原来是大雪放出的光亮啊!他关上窗子,揉揉眼睛,借着月光,继续看起书来。看着,看着,他想,我要到外边去读,不是更好吗
他不顾夜深天寒,带了书,拿了板凳,走到屋外,映着雪光,专心读起书来。因他衣衫单薄,有时冻得难以忍受时,他就起身跳一跳,跑一跑。这以后,每逢下大雪,孙康都很高兴,因为他能利用大雪映出的光来读书。他的苦学精神,终于使他学有所成,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官至御史大夫。
智慧寄语
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方能创造条件刻苦学习。面对如今愈发优越的学习环境,父母应多向孩子讲述这类励志人物的故事,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陶渊明(约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后改名潜,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不为五斗米折腰
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潜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他读书的办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就是读得多而不过分地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臆测书籍的内容。可是每当他自己真的有些体会的时候,他会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甚至连饭也忘记吃。就在这时,往往他也欣然命笔,写诗作文来表达自己的志趣。
陶潜家里很穷,他身上穿的是破旧的短衣,还打着补钉。他为人正直、乐观,虽穷但从不向人叫苦。他喜欢喝酒,但常常买不起。因为他为人直爽朴实,朋友很多,亲朋好友知道他喜欢喝酒,又爱慕他的才学,就常买酒请他喝,陶潜很实在,别人请他喝酒,从不客气,有请必到,到了就喝,喝醉了告辞回家,回家后提笔写诗作文。
一次,他又到朋友家喝酒。这位朋友见他家里实在太穷了,他本人又很有才学,就推荐他去官府做个小官吏。开始陶潜很高兴,可去了没几天就回家不干了。因为,他看不惯官场上那一套恶劣的作风。他对人说,我宁愿回家挨饿,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后来,他又被朋友推荐去做彭泽县(现在江西省湖口县)的县令。到任以后,他很想干一番大事业。这年,他年仅29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
陶潜为官,对上司从不阿谀逢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的冬天,上边的官府派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这种官虽然职位低,却很有权势,是县令的直接上司的爪牙,在太守面前说好说歹全凭他的那张嘴了。一般的县令,对他们是毕恭毕敬,百般殷勤。这次郡太守派来的督邮是个很粗俗傲慢而又无知的人,刚到彭泽的旅舍,就叫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县吏哪里敢怠慢,赶紧回报陶潜。陶潜到彭泽以前,曾做过几任小官,都因不肯趋炎附势而告退回乡。这次,这个无德无才依附权势的督邮到这里对陶潜发号施令,他怎么看得起!但是,因上下级关系,他又不得不去见一见,县吏说完,他就转身拔腿要去。县吏急忙上前拉住陶潜,并对他说:“大人,且慢,按常礼,参见督邮要穿戴整齐,着朝服,束大带,您要恭恭敬敬地去参见。不然,对您会不利啊!”陶潜听了,长长叹了口气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这等小人折腰!”
说完,他索性回府取出官印,并且写了辞职信,随即离职回家。这次,他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
“五斗米”,是当时县令的俸禄,可谓是微薄的收入啊!“折腰”,即弯腰,这里指下拜行礼。陶潜多次辞官回乡,他不愿依附权势,更不愿卑躬屈膝地为人为官,这是很有骨气的。他虽穷,但不慕荣华;虽职位低,但不巴结上司。这种高洁的品格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陶潜这次回家以后,在自己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在房后,又开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蔬菜、花草,决定靠自己的劳动来过活。他一边耕种,一边写诗。因此,他成了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纯朴、清新,读了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他最出名的作品是《桃花源记》。
智慧寄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说一个人有志气,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父母应培养孩子这种高尚的品格气节,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吐蕃的发祥地是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雅隆河谷。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赞普位,迁都逻些,接着征服诸部,完成了西藏的统一。
机智的吐蕃求婚使团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首次遣使入唐,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吐谷浑娶了唐朝的公主,心生羡慕,于是也派人求婚。唐太宗没同意。后来松赞干布再次求婚,并派其相禄东赞献黄金5000两及珍宝数百件作聘礼。松赞干布的执著和人品终于打动了唐太宗,答应把文化素养很高的文成公主嫁给他。但给求婚使团出了五大难题,要求全部答出才能最后允婚,使团首领禄东赞在解答难题时,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第一道题一根木头,两头一样粗细,哪头为根部,哪一头为尾部。聪明的禄东赞将木头放入水中,因为根部密度大,略重,所以向水里倾斜,此题被破解了。
第二道题一块玉,中间有一曲折眼孔,用细线从孔的这头穿到那头。禄东赞将孔的那头涂上蜂蜜,然后将柔软的细线拴到蚂蚁的腰上,把蚂蚁放在孔的这头,蚂蚁闻到气味开始向孔里爬,再加上禄东赞不断的吹气,蚂蚁把线带到了孔的那头。
第三道题一百匹马驹和一百匹母马混在一起,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有些使者以毛色区分,结果都分错了,禄东赞将母马和马驹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放出来,马驹一看自己的妈妈出来了,忙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四道题一百只小鸡,一百只母鸡,哪只小鸡是哪只母鸡孵的?禄东赞晓得,小鸡吃食物时,常跟母鸡在一起。于是先把鸡和母鸡分开,到喂鸡食的时候,把母鸡一只只叫到鸡群中,小鸡一见母鸡就跟着啄食去了。然而,还有一些小鸡不肯跟母鸡去,禄东赞就学老鹰和鹞子的叫声,结果,这些不听话的小鸡也吓得跑到自己的母亲跟前去了。
第五道题每个使臣一天之内吃完一只羊,喝完一坛酒,还要回到自己的住处去。别的使臣有的吃到一半,喝到一半就醉得省人事,禄东赞虽然也有些醉了,但他来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住处拴了一根线牵到喝酒的地方,这样禄东赞,带着醉意,顺着线回到了住处。
第六道题这是最后一道题,有五百宫女,面遮盖头,其中有文成公主,让使臣辩认。使臣们谁也没见过文成公主,这题太难了。聪明的禄东赞是个有心人,他的邻居是一个老妈妈,女儿在宫里当文成公主的侍女,于是他通过老妈妈,了解到有关文成公主的一些生活情况。文成公主喜欢用一种香,香味独特,蜜蜂喜欢这种香味。在辩认那天,禄东赞手里抓了一只蜜蜂,手一松开蜜蜂就飞到文成公主头上。
至此,六个问题全部被禄东赞解答出来,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尚且如此聪明,国王也绝不呆笨,于是将文成公主许配与松赞干布,从此演出了一部藏汉两族人民千年友好史。这个故事被生动的描绘在西藏很多地方的壁画上。
智慧寄语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是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象征。父母应经常向孩子讲述这类人物在历史中的贡献和意义。
武则天(公元624年2月17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14岁那年,就服侍太宗。唐太宗死后,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武则天被送进尼姑庵。唐太宗的儿子高宗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中了武则天。即位两年后,他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出来,封她为昭仪(妃嫔的称号),后来,又废了原来的王皇后,立武则天做皇后。
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就使出果敢泼辣的手段,把那些反对她的老臣一个个降职、流放或者杀掉。唐高宗体弱多病,他看武则天能干,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给她管了。武则天掌了权,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唐高宗心里气恼,但武则天权势越来越大,高宗想废掉她,也没有机会了。
683年,高宗死了。武则天先后把高宗的两个儿子立为皇帝——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废了,把睿宗软禁起来,自己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当时,大臣徐敬业、两个唐朝宗室——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先后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武则天派兵镇压了。经过这两场兵变,全国恢复了安宁,没有人再敢反对武则天了。
武则天巩固了她的统治,就不满足太后执政的地位了。当时有不少文武官员、王公贵族、远近百姓、各族首领、和尚道士上书劝她做皇帝。690年,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