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900000011

第11章 易经大智慧11

初九胸怀感化之心下临百姓,占问则可获吉祥。

九二胸怀感化之心下临百姓,必获吉样,无所不利。

六三只凭甜言蜜语下临百姓,没有什么好处。假若已经忧惧自己的过失而加以改正,则没有灾祸。

六四亲自下临民情,没有灾祸。

六五下临百姓,凭着聪明睿智体察民情,并且知道自己身为天子应当做什么,必获吉祥。

上六敦厚宽仁地下临民情,必获吉祥,没有灾祸。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

容保民无疆。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的确如此。只要是人就没有不犯错误的,因此,犯错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当然,那些能够知错改错的人,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而那些“知过而不改”的人,却是不可原谅、值得鄙视的。

《临卦》上讲到,“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就是让我们对待别人所犯的错误,应该抱有一种感化之心,让其知错改错。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是一位胸怀感化之心的好君主。

有一次,楚庄王邀群臣会饮。酒过三巡,大家都喝得半醉半醒。这时大殿上照明的烛火忽然被一阵风吹灭了,全场一片漆黑。在这个时候,有人便乘机调戏王后,用手拉扯王后的衣裙。王后在慌乱中一把揪住了那个人的帽带并用力扯了下来,并暗中向楚庄王说:“有人在暗中拉扯我的衣服,意欲调戏我,我已将那人的帽带扯断了。请大王赶紧命人点亮蜡烛挨个察看,便能找到此人了!”

谁料,楚庄王却说:“不要点烛。”随后又高声说道:“我已经说过今天大家饮酒不必拘泥于礼节,我请大家喝酒,谁若不把帽带扯断,谁就要受重罚。”于是,在场的群臣全都把自己的帽带扯断。蜡烛点燃时,自然无法判断出何人对王后动手动脚了。

两年后晋军兴师伐楚。这个时候,有一名将领总是英勇出战,斩获晋将首级献给楚庄王。

楚庄王便问他: “我从来没有厚待你,你为何如此为我效力呢?”

那人回答说:“我就是那个被王后扯断帽带的人啊!我当时就应该肝脑涂地以谢罪。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机会报答大王。今天有幸派上用场,尽我为臣的义务,为大王击败晋寇、振兴楚国出点薄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类似的事情:当我们身边的人有意、无意之间伤害到自己的时候,我们如何去面对呢?智者会淡然处之,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感化他,让他良心发现主动认错;庸人则会以牙还牙,以暴治暴,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处世智慧

千万不要在别人犯错误的时候,将别人的错误当作把柄紧抓不放,而应抱着一颗感化之心,给别人一次改过之机。

观卦由此知彼

微言大义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初六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六二窥观,利女贞。六三 观我生,进退。六四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九五 观我生,君子无咎。上九 观其生,君子无咎。

观卦 象征瞻仰。祭祀之前仅仅洗手自洁,并不进献祭品。

初六像幼童一样瞻仰景物,百姓没有灾祸,君子则行事艰难。

六二暗中偷偷地瞻仰盛景,有利于女子占问。

六三观察审视自我的生活状况,选择进取或后退。

六四观察它国之风土人情,宜于观察君王对宾客之礼。

九五观察自我的生活状况,君子可以免遭灾祸。

上九观察其它国家的民情,君子可以免遭灾祸。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观”一般是观察的意思,而在《观卦》中“观”又可作“由此知彼”、“举一反三”来讲。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够做到未卜先知,这与他们善“观”是分不开的。

如《观卦》所讲,善“观”者,“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其生,君子无咎”。因此,善“观”者,能够利用提前察觉到的信息,做出积极而有效的判断及行动,达到消灾避祸、安身立命的目的。

在中国历史上,箕子就是一位善“观”者,他的生还,正是借着“由此知彼”的先见、假装痴癫的行为而获得的。

箕子是商朝纣王的庶兄,本名叫胥余,封子爵,官至太师。他是一个见微知著的人,能够准确地预知事物的结局。

纣王继位不久,就命工匠为他打造了一把象牙筷子。箕子便有了预感,并感叹道:“土瓦器肯定配不上象牙筷子,只有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才能配得上。有了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汤和粗豆做的饭,而要盛山珍海味。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粗葛短衣,也不愿再住茅屋陋室,而要穿锦绣衣服,乘华贵车子,住高楼广室。这样下去,商朝境内的物品将无法满足纣王的欲望,势必他还要去暴敛各小国珍贵奇怪之物。由象牙筷子做开端,后果是不堪想像的,我真为商朝的命运担心!”

如箕子所言,纣王的贪欲果然越来越大。他抓了上百万的劳工修建了占地三里的鹿台和白玉为门的琼室,搜罗狗马珍宝,奇禽怪兽充塞其中。同时造酒为池、悬肉为林,让裸体男女相逐戏。当朝丞相比干敢于劝谏,却被纣王剜去了心肝,还嘲笑着说:“我听说圣人之心有七窍,比干被看作是圣人,我倒要看看究竟怎样!”

箕子复谏而不听,害怕残暴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就诈癫扮傻起来。披散头发,胡言乱语,弃太师之尊而不顾,宁愿被纣王关在囚牢里。

正所谓“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久商朝被周朝所替代,纣王自杀,箕子也被周武王释放并邀其再出来做官。箕子不愿,相传他暗地里带了五千人逃避到朝鲜去了。武王没法,不得已只好做个人情,封他在朝鲜建国。据说,现在的平壤地区还存有箕子之墓。

历史上,能够做到“由此知彼”的人很多,这些人不是被奉为先知,就是被看作圣人。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先知先觉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处世智慧

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勤于观察、仔细分析,将那些可能遇到的危险、如何应对的策略都明确了,才能百战不殆。

噬嗑卦恩怨分明

微言大义

噬嗑:亨,利用狱。初九 屦校灭趾,无咎。六二 噬肤,灭鼻,无咎。六三 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九四 噬乾,得金矢;利艰贞,吉。六五 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上九 何校灭耳,凶。

噬嗑卦 象征刑罚。亨通顺利,利于施用刑罚。

初九脚上戴上木枷,枷伤了脚趾,没有灾祸。

六二偷吃了好肉,割掉了罪犯的鼻子,也不会有什么灾祸。

六三咬坚硬的腊肉,而且还中了毒,只小有不适,并无大的灾祸。

九四咬干硬带骨的肉,吃到铜箭头,利于占问艰难之事,可获吉祥。

六五咬干硬的肉脯,吃出黄金,占问虽有危险之兆,却不会有什么灾祸。

上九肩上戴上木枷,枷伤了耳朵,必有凶险。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噬嗑”原是撕咬、吞噬之意,但在《噬嗑卦》中,它却是一种惩罚和处理矛盾的正确认识。《噬嗑卦》上讲:“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认为只有刚正、恩怨分明的施用刑罚,才能做到“无咎”。

大家都知道,刑罚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无非是让犯错之人能够知错改过而已。而《噬嗑卦》所讲到的“刑罚”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出的是一种恩怨分明的待人接物之法。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就是一位将《噬嗑卦》的要义运用自如的高手。

宋哲宗时,范纯仁任给事中之职。一次,他听说种古境况不佳,当时就心生不安了,他对家人说:“种古因诬告我而丢官,虽是罪有应得,但不能不给他机会啊!种古还是很有才能的,我要向皇上举荐他。”

家人却埋怨他说:“想当初,种古令你受辱蒙羞,我们还和你一同受罪呢,难道你忘了吗?你不报复他已算是大仁大义了,若要帮他,我们绝不答应。”

范纯仁劝解家人道: “我养德向善,岂能怨恨种古终生?我受辱是一时的。经过那件事,反让朝廷器重我了,我没有理由再恨种古了。”

经过范纯仁的力荐,种古遂被朝廷起用。他向范纯仁谢罪说:“我从前和大人为敌,不想大人今日以德报怨,种古必当痛改前非,以谢大人。”

元祐初年,吏部尚书一职空缺,哲宗命大臣提出合适的人选。这时,一位大臣毫不犹豫提出了范纯仁,他对哲宗说:“吏部尚书一职主管官吏的选拔和考核,非常重要。臣以为范纯仁公正无私,实是最佳的人选。”

哲宗没有点头,他说:“你的理由并不充分,范纯仁资历尚浅,朕对他并不看好。”

同类推荐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贪财媒婆不良王

    贪财媒婆不良王

    推荐七月新文:《极品老公甩不掉》简介:‘挽红丝’是风靡全亚洲最大的婚姻介绍公司,其年轻漂亮的女总裁的名字——吴妖娴(我要钱)!天底下,没有她撮合不成的姻缘,只要你有——钱吴妖娴语录:“别跟我谈兴趣,跟我谈钱!”“体重二百五?没关系,只要你有钱,照样抱得美人归!”“长得丑?没关系,只要你有钱,帅哥照样会爱上你!”“想娶我?可以,只要你有钱,确定要可以压死我!”“没钱?赶快赚去啊!”也许是钱赚多了,她吴妖娴竟被人给挟持了?还是一位道士大哥!不要钱?只要人?“这位道士大哥,我包包里面的钱绝对可以买到好多个我哦!”吴妖娴晃了晃手里的名牌包包,笑眯眯的说道!不想,那挟持她的道士竟不拿她的包包,而直接把她推进一道奇怪的门!“有人在等你!”挟持大哥的声音从门外上飘忽下来!“喂!!!没钱我不去啊!”吴妖娴的哀嚎的声音响遍天际!★★★★★★★★★★★★★★★★★她吴妖娴奉承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可却有人恨不得她死翘翘?封麻袋扔狼谷?丫的,你踩到本小姐的底线了!当她是柔弱媒婆一枚吗?哼哼,你死定了!★★★★★★★★★★★★★★★★★◆朝夕言——‘焰星王朝’三大美男之一:漂亮桃花眼,俊美的脸蛋,见到美女就放电!“一辈子只娶一个女人?那还不如一辈子光棍!”◆倾竹——‘焰星王朝’三大美男之一:眉清目秀,一袭白衣飘逸,见到竹子就呆着不走!“要想雕刻出最精美的竹簪,双手修长纤细最重要!娴儿,你就不行了,太粗!”◆焰棠——‘焰星王朝’三大美男之一:帅气强势,玩弄人为乐!“这二皇妃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咳,娴儿如果要的话,本皇子可以考虑留着!”◆宿晏——武林盟主:冷俊男子,外冷内热,武痴一枚!“这女侠可不是每个女人都行,娴儿还是当媒婆来得好多了!”.............男配很多的说!情景一:某矮子皇子哭丧着一张胖脸:“小娴,人家嫌我又矮又胖!”翘着短腿数钱的某妖:“哎~~那就没办法了!我也无能为力啊!”某矮子皇子眼睛眯起一条线:“十万两黄金是定金,成了再加十万!”睁大眼睛直流口水的某妖:“皇子慷慨多金,三天,皇子就去娶美娇娘!”情景二:某一脸邪魅的王子殿下:“妖,只要你撮合这段姻缘,本王就封你个‘天下第一媒’,怎样?”眉开眼笑的某妖:“亲爱的王子殿下,您看上哪家大家闺秀啦!”渐渐逼近某妖的某王子殿下笑得得意:“吴妖娴,成吗?”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凤舞天朝

    凤舞天朝

    她表面上的身份是A市有名的铁嘴,律师界的翘楚,三十岁的老处女一枚,背后却是古老家族的传人,一觉醒来身处异世。以武为尊?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废材灵根?姐不仅是控灵师,还是控魂师,就算姐打不过你,姐还有几十万的幽冥大军。炼丹师很赚钱?那正好,姐的炼丹术无人能及。什么,姐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大笑三声,连生孩子都免了。当凤凰涅槃,且看她在异世如何整夫君,斗婆婆,治小姑,惩小妾,带着小鬼头儿子在异世混得风声水起。人渣相公后悔了?想收回休书,窗户都没有。太子求婚?不好意思,姐对种马男人没兴趣。正当母子两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时,却不想儿子的身世竟然是……从此二人行变成了三人行。终于,某一天,某女发彪了,秀腿一伸,一脚把某个死皮赖脸的男人踢出了院子……
  • 不二顽妃

    不二顽妃

    五年前的一场夺嫡之争,却导致了朝廷第一谋臣淳于世家的狱案,妹妹少施所患的绝症跟这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在女主曲折调查中却渐渐疑心自己的亲娘是幕后帮凶,多次救她于水深火热中的神秘组织又是什么?这又与她家的案情有何关联?而她一直倾心的轩辕君北又隐藏着怎样的武林秘辛和野心?是什么令一度相爱的恋人青锋所向,曾经的海枯石烂,真的抵不过好聚好散吗?又是什么挑起了轩辕家族的谋逆之心,随着案情的深入拨开层层迷雾,淳于香手中能令皇权易主,江山失容的东西又是什么?女主淳于香能否令真想大白?一个是对她情根深种却有愧于她的皇帝,一个是负她真心却能治理天下的野心家,她那决定雌雄的一票会如何取舍?试看,一个女人面对众多波折时乐观渡劫的坎坷历程……简洁言情版:本文描述的就是某位偶尔犯二却很能干的姑娘一直坚定不拔至死不渝的计划着怎样才能一步步吃干抹净男主的悲惨血泪史故事,女主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对男主使用各种酷刑,如推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她是现代品学兼优初中生,受虐至死,穿越却成罪臣之女,全家满门抄斩之迹,只有她一人幸免!背负满身仇恨,她入宫为婢。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也是她仇人之子。他爱她,她却已心有所属;她爱他,她全家却因他而死。在爱恨交织的感情里,小小一名宫女,如何平步青云,成为他御前最高女官——御前尚义。御前从三品女官,如何掌持着后宫凤印……
  • 先生离婚吧

    先生离婚吧

    “太太说今天是二小姐的生日,孩子也贱到骨子里!“哦。在叶家大宅里谁不知道叶家大小姐不得宠,甚至可以说是连他们这些佣人都不如。”心里抽疼抽疼的,“大小姐,面上却做不在乎的应了一声,还请大小姐不要随意走动。眼里闪过一丝的不屑和快意。”王妈冷漠的说着,……,点了点头。真是活该,你回来啦”叶行音推开门迎面走来的王妈恭敬的问候,妈妈是破坏人家家庭的小三,叶行音嗯了一声当作回答,面上漠然。
  • 上仙,哪里逃

    上仙,哪里逃

    她是妖界天真无邪、倍受呵护的仙妖结晶,他是仙界斩妖除魔、法力时灵时不灵的奇葩妖神,本该天生敌对,却不想痴缠万年。他用计将她关进寒冰盘古洞受尽万年折磨,她逃出已因爱成魔誓要毁天灭地,他只知她恨他,却不知她恨他娶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