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800000007

第7章 生活处处有禅机7

我们的心心念念要不住于善法,也不住于恶法,在善恶境界上都不起著。有住就有执著,无住就没有执著。如何才能真正地透出理念而直达无念之境?如果真有向上的决心,就应放下一切分别之心,把所有的观念作用去掉,使心无所系、念无所着,既要死尽世间的情想,也须扬弃出世间的愿求,随缘度日,心空无住,如此久久,自能泯绝情见,消亡诸障而得开悟见性了。

8、禅修是获得智慧的捷径

我们都知道中国禅宗的祖师是达摩祖师,但是达摩并不是他原有的名字,达摩其实是自然法则的意思。达摩在禅修时既不拜神也不礼佛,更没有什么修行的仪规、仪仗,他惟一的做法就是静坐。

佛家常说,我即是佛,佛即是我。这其实是直截了当地向我们展示出最深、最快捷方式的那一个点。

那么最终什么是佛呢?是觉悟!觉什么悟啊?觉悟总有一个目标吧,就像说我完成个事业,你完成了什么呢?说觉悟了,觉什么悟了呢?就是脱离痛苦的智慧。那么他通过禅的行为,我上次讲过,禅是个很特别的东西,一旦进入禅的过程之后,人就像坐上飞机,过去人走个路,骑个马,现在坐飞机了,非常快速地达到另一个境地。禅就是这么个东西。它不会说今天把你胳膊拉过去,明天把你腿拉过去了,它升到哪个高度是整体地升上去的。这么一个很特别的东西,那就是禅。

因此,在佛教历史上,以及在印度历史上,禅都成为一种非常特殊的、难得的、稀有的法宝。佛教也是不断地演化,演化出来很多宗派,但是这些宗派中,真正地立足于世间,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启发的,都是禅。至于说当今有人说见不到有人修行坐禅,那可能是因为很多修行人坐禅时都选择了隐蔽的地方而已。

在佛教当中,几乎所有的经典都认真地论述过这个问题,最经典的经典就是《心经》。《心经》阐述了获得般若智慧的道理和方法,这部集无上智慧的经中的中心之经,通过菩萨与舍利子的对话,简单明了地将过去成佛的,也就是过去开悟的这些正觉者,他们都是依靠于深入的禅定之后,才获得的智慧与解脱的这个过程清晰地展现给世人。

有的人把《心经》加入了其他内容,将《心经》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进行逐步分析的时候,也有一些深层的和特有的含义,并且任何一篇文章的主题都能证明:禅,就是获得智慧的最终快捷方式;禅修是获得智慧的最佳捷径。

禅是很特有的,它告诉我们:第一,人生必须有一个理想和目标;第二,有了一个行为规范准则。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深层地认识自己,广泛认识自然的规律,那么就能求得解脱。禅修的是什么呢?就是脱离痛苦。

9、欲望是烦恼之源

攀比酷似竞争。别人有车我也要有车,别人有苗条的身材我也要通过各种办法减肥,只要别人比自己所谓好的地方,我都要赶超,否则,心理找不到平衡点。攀比让我们感到自己像是随风翻滚的海浪,随波浮沉,时而自卑,时而自大,时而自信,时而胆怯。

著名作家保罗H邓恩在题为《论自卑》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发现每天我们都会碰上失去自尊心的时候,躲也躲不掉。随手拿起一本杂志,你会看见一些人比你健康、苗条,比你穿得好。看看周围,总有人比你聪明,比你自信,比你有才气。事实上,生活每天都在对我们说,我们缺乏某些方面的才能,爱出错,不是样样都出色。因此,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们没多大本事,成不了什么大器,不知怎么就是比别人差。

如果你将自尊和自我价值建立在任何内心、心智或心灵品质以外的东西上,那这个基础是很不牢靠的。因此,你我不是身材最完美的,你我不是最富有的,不是最有头脑的,也不是最诙谐的。那又怎么样呢?

攀比像吗啡让我们欲罢不能。你拥有百万,我得拥有千万,比你富有;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华;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时装,比你时髦;你坐桑塔纳,我得坐奔驰,比你神气;你当市县长,我得当上省长,比你官大。

带着攀比心态去生活的人,他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就如电脑前十年五八六都觉得先进,而现在奔腾三、奔腾四都显得过时了,因为双核的都已出来了。用攀比心生活,总想出人头地,超过别人,希望从他人羡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三十年前谁家如果有一辆自行车,就够他幸福很长时间了,但自行车一旦普及,拥有自行车就不再有幸福感了,于是要有摩托车才感到幸福;买摩托车的人多了,拥有摩托车的幸福感又随之消失,要有轿车才觉得幸福。社会总在不断推陈出新,生活在攀比中的人,为了幸福是不会满足的。

欲望使人向外攀求,人类在追逐欲望中,于是迷失了自己。佛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天,佛陀在林中漫步,这时有一群年轻人匆匆向前走来,向佛陀问曰:“刚才你有没有看见几个女孩子从这边走过?”

佛陀问:“找她们干什么?”

这群人说:“昨晚与这些女子寻欢作乐,可是清早起来时发现她们都跑光了,并卷走了钱财。”

佛陀于是又反问道:“寻找女子、钱财重要,还是寻找你自己重要?”

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去注意自己,并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年轻人,和现代社会的人很相似。你看全社会几乎都在疯狂的赚钱,有人说:“十亿人民九亿商。”如今的中国大地,学术界与经济挂钩的学术著作特别吃香,学校中和经济相关的科系生源爆满,文化界尚且如此,至于社会上的生财之道更是五花八门,人们为了赚钱挖空心思,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给人们创造了广泛的消费机会,以此来不断刺激消费意识。比较突出便是这些年来娱乐场所的出现,如卡拉OK、舞厅、酒吧、夜总会,还有什么一陪、二陪、三陪、四陪、五陪的小姐专门为你服务。人们白天忙于赚钱,晚上就整夜地泡在声色场中,于是迷失了自己。现代社会经济是繁荣了,但社会道德也沦丧了。

《中阿含经?苦阴经》卷中就深刻阐明了欲的祸患。佛经中说:“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彼寒时则寒,热时则热,饥渴、疲劳、蚊虻所蜇,作如是业,求图钱财。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求,若不得钱财,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彼便爱惜,守护密藏……倘为王夺、贼劫、火烧、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这是说追求财富和财富亡失导致的痛苦。

《中阿含经?苦阴经》又说:“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争,子共母争,父子、兄弟、姐妹、亲族辗转共争。彼既如是共争斗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姐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

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常常会因为财产的纠纷而造成兄弟打架、夫妻反目、父子仇敌、亲族离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占有欲造成的结果。

欲望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给人类带来痛苦。《义品》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意思是说,生活在欲望中的人,总是不停地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会痛苦得像被箭射中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攀比”心理。越是攀比,人们越会不满足。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喜欢攀比的人大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有时换一种思路,你会发现你也一样很优秀,只是换了一个参照物而已。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路,自然不会误入攀比的歧路。

《六祖坛经》中讲,“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意思是说,大通和尚所讲的那些,仍然存在着“知”和“见”的弊端,所以不能使你明了。现在我指示你一首偈:说不能见到一事一物,仍是把“无见”留在心中,就好像浮云遮蔽了日光。说不知一事一物,是执著于“空知”,恰如天空的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这些“知”与“见”即使在心中片刻停留,也会误把方法作为目的来追求,有碍于明心见性。如果你在内心中知道这都是错误的,那么自我本性的灵光就会时常显现。

正如宋代道光法师的一首偈: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

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

道光法师的这首偈,很通俗,很好懂。他告诫人们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要有自知,倘若硬要“强颜于世转参差”,做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反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一些平常事——“卧看蜘蛛结网丝”。

其实,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贫富美丑,最难能可贵的却是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要在意别人如何评价,更不要拿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

生活中,我们应该清楚什么适合自己,我们适合做什么。如果我们是一只鸡,我们就应该从土里刨食中找乐趣;如果我们终日羡慕苍鹰在天空翱翔,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变成苍鹰,那么我们便连土里刨食的丁点儿乐趣都没有了。

我们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我的能力如何?我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我的理想中哪些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哪些是永远都达不到而应该放弃的?

从前,有个老铁匠,临死前将两个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打了一辈子铁,现在即将离开人世了。我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们的,只有两块我收藏已久的上等玄铁……”话还没说完,老铁匠就咽了气。

同类推荐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百余年来有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纷繁,最终却只围绕一个问题:效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本书告诉你最终答案。精心选取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效能定律,结合理论,详细地介绍运用效能定律的成功亮点,举一反三,不断总结创新,收获。
  • 做心平气和的女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女性情商课

    做心平气和的女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女性情商课

    女人最宝贵的财富不在别处,在于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世界著名心灵导师写给女人幸福一生的忠告: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幸福是感觉的,不是炫耀的;不刻薄,尖锐的话题要用平和的语气来说;不抱怨,从控制情绪开始;优雅的谈吐让你魅力四射;工作让女人更有魅力;爱人是沙,握得越紧失得越快;告诉他,他是你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以及在社交场合中怎样去与别人聊天的方法,从实例分析了聊天对事业的积极性。让读者从中有所得,本书精心策划,言简意赅,为事业加分
  • 用沟通代替争执

    用沟通代替争执

    这是个沟通的年代,两国的争端,不应该用打仗解决;夫妻有矛盾,不必破口大骂;这次生意不成,下次还可以合作;会议上“水火不容”,可以沟通后“共同改进”……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诚心地去沟通,这世界必能和谐,这社会必能进步!本书提出“用沟通代替争执”的理念,就是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到的70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让生活变得和谐,让人生变得快乐!
  •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爱是春天的种子、夏天的清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温暖;爱是喧嚣世界外的桃源,是汹涌波涛后平静的港湾;爱是无边沙漠中的绿洲,是寂寞心 灵中最动心的慰藉。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有些爱虽然过去,但依然如花般的绚烂,芳香四溢,铭刻在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弃妇医途

    重生之弃妇医途

    前生,她是一位合格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然而,她的丈夫,却喜欢上了她那位惊采绝艳的妹妹,宁愿与众多男人共享一个女人,也不愿意多看她一眼。为了家族的利益,丈夫没有将她休弃,但是她最后的结果,却是儿子夭折,她年纪轻轻便郁郁而终。没想到,还有重来的机会。此时,她不过才十八岁,儿子刚刚两岁,夫妻恩爱,鹣鲽情深,妹妹与夫君尚未勾搭成奸……但是,早已经对丈夫心灰意冷的她,却无意挽回他的心——她发誓,这一世,一定要自强自立,再不要活的这么窝囊;她发誓,此生必要发愤图强,苦修自己医术,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不能让他小小年纪便离开人世;她发誓,今生一定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让渣男贱女都见鬼去吧!于是,世上便少了一个贤妻良母,多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妙手观音。Ps:这是一个贤妻良母,重生后发愤图强,终于成长为一代妖孽,并寻找到自己幸福的故事。pps:有医术、有包子、有武道、有升级等等。郑重声明:作者是亲妈,绝不虐主!
  • 我怀念的女孩儿

    我怀念的女孩儿

    走过青春,记忆中那个女孩,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皇上照样甩:恶魔皇后

    皇上照样甩:恶魔皇后

    皇上就应该万人敬仰吗?皇上就可以后宫三千吗?皇上就可以为所欲为吗?大家肯定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女人就很稀罕皇后之位吗?是女人就应该逆来顺受吗?是女人就应该遵从三从四德吗?是女人就不可以在大婚之日逃跑吗?上官飞雪绝对不会同意,因此上官飞雪在大婚之日,在她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后之日,扔下她最喜欢又最讨厌的可怜焰哥哥逍遥快乐去了。上官飞雪同她的焰哥哥哥感情刚刚升温,竟被恶鬼夺走了自己的身体,雪儿的一缕幽魂,竟来到了梦中常见到的幻儿身边,她好想回到自己的身体,好想回到焰哥哥身边,可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伪神传说

    伪神传说

    他曾是一位废材,受到了多少白眼;他曾是威仕特的一位少爷,可是就连下人都敢欺负他。终于,他哥哥历经艰辛帮他拿到了一块足以改变他命运的东西——召唤石。可是,就当他能证明自己时,却发现有了实力后,他的命运变得越来越不可测......
  • 肥婆大作战:冷漠皇帝不好惹

    肥婆大作战:冷漠皇帝不好惹

    “胖女人,你想死吗?”君北羽好奇的问道她,他真的不知道是她的胆子太大了,还是脑子有些问题竟然敢这么对他说话。陌上花陪笑道“当然怕死啊”不过心里道:要不是有那么庞大的家族和太后给我撑腰,我敢怎么惹你啊,除非我找死。他淡定、寂寥、安静。她高傲、胆识、聪明。她陌上花其实有些想知道的是:五百次的回眸才换一次擦肩而过,那她和他得需要多大的修炼才能让她穿越到这里与他对视。他君北羽其实有些想知道的是:她为什么比她还要懂得他心里所想的?本以为迷失了自己,本以为在也找不到喜欢的人,可她....当他喜欢上了胖胖的她的时候他不敢承认,也否认了自己内心中的想法。谁知他要向她表明心意的时候,他心仪的那个她带着满腔热血拜见他的时候。她会是怎样的心情?她恨那名叫叶海花的女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总有一些伟大的声音能够长久地萦绕在人类前行的队伍上空,或激昂、或委婉、或充满斗志、或弥漫着浓重的个人情感。而所有的这些都倾注了演讲者的智慧与心血。聆听伟人精彩的演讲,如一杯好茶,馨香萦绕,久久不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