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800000015

第15章 婚姻家庭悟禅心5

荀子曾说:“群子贤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西谚云:“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优婆塞戒经》中讲,“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意思是说,仇人和亲人同样受苦时,应先救仇人。别人来辱骂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产生怜悯之情。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

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我们自己,可是我们往往能很快原谅自己,却无法原谅别人。这种原谅自己却不原谅别人的行为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因为你只敢面对别人的过错,却无法面对自己的过错。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有的错误还是无意间造成的,是无心的。如果换个角度想想,你是那个犯错的人,是不是也希望你“得罪”的那个人能原谅你?如果对方原谅你,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对人要有宽容之心,有时候对方的做法可能不是有心的,是无意的冲动行为。知道他不是有心的,就不要把这件事再放在心里,而应该忘了它。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因此,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面对那些无意的伤害,宽容对方会让对方觉得你心胸博大,可以消除无心人对你造成伤害后的紧张,可以很快愈合你们之间不愉快的创伤。而面对那些故意的伤害,你博大的心胸会让对方无地自容,因为宽容对方体现出的是一种境界。宽容是对怀有恶意者的最有效的回击。

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并会因为犯错觉得担心,不知所措,希望对方能原谅自己,同时也会对自己的缺点心怀忐忑,不希望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当遇到不原谅别人错误的人时会怎么想。

事事计较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能扭转任何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以宽容的态度待人,以理解作为基础,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人评价,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没有的长处和优点,也能使自己对对方的不足给予善意的充分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都会有如何要求别人的时候,还有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能否把握好律己和待人的态度,不仅能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还能培养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所有人类的美德里面,宽容从来都是排在前列的。《马太福音》第五章讲:“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是一种境界。不管别人有意还是无意地伤害了你,其实他的内心也会感到不安和内疚,或许是因为碍于所谓的“面子”而不肯认错,而你的宽容会使彼此获得更多的理解、认同和平静。

5、为爱完全奉献自己

幸福的家庭生活,其实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短暂,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目标,但无论多少目标,也不能忘记快乐也是我们生活的目标之一。所以,《吉祥经》上讲: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在生活中,看得见的东西如衣服、房子、金钱等是有价的,而看不见的东西如家庭氛围、亲情、爱情等是无价的,它们的珍贵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的人为了一小点物质利益,全然不顾亲人的感受,把家人用亲情营造的和谐氛围随意践踏,把轻的东西视为很重,而很重的东西却看得很轻。

有三个商人死后见到上帝时,讨论他们在尘世中的功绩。

第一个商人说:“我是个商人,我把一切精力都放在生意上,所以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你看,在我死之前,我就是一个亿万富翁了。”上帝听完默不作声,给他打了50分。

第二个商人说:“尽管我所经营的生意几乎倒闭,但我和家人都不在意,我们生活得非常快乐。”上帝听罢,也给他打了50分。

第三个商人说:“我在尘世的时候,虽然每天都忙着赚钱,但我总是抽时间尽力照顾我的家人。朋友们和我也都很谈得来,我们往往在一起打高尔夫或钓鱼的时候就谈成了一笔生意。活着的时候,人生真是有意思啊!”上帝听他说完,立即给他打了100分。

可口可乐的总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就像是一场比赛,你必须同时去接五个球,它们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以及精神生活,而你却不能让其中的任何一个球落地。然而,你很快就会发现,工作就像一个橡皮球,它一旦落下来,还会再弹回去,但其他的四个球却是玻璃球,如果它们一旦落地,轻则磨损,重则就会粉碎,它们将不会再和以前一样了。”

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受,追求幸福就是追求一种精神生活。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快乐不需要向任何人乞求,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修养,是充实精神生活的外露。同样都生活在蓝天下、大气里,有的人在享受生活,有的人在过日子,而有的人却在挣扎。

如果说幸福是花的话,那么它的土壤就是善良、乐观、宽容、理解与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需要爱心的滋润,不断地经营,爱心的表达是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的家庭就会环绕着一种幸福的光环。

疑惑,始终会发生在没有爱的人心中。为了我们自己的理想,为了让自己踏上这一条道路,也为了让自己达成精神上的目标,我们必须付出全部的自己。如果我们无法付出全部的爱,我们也就无法付出全部的自己,然而,对于精神上的道路,我们不只是要了解,还要付出我们的爱。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地奉献出自己。如果在这条路上无法完全地奉献自己,就像是一位已婚的人,总是不断地幻想还可以找到更好的另一半,如此的婚姻,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所以,我们必须完全奉献自己。再者,假若我们已婚,但是并不完全了解另一半,彼此之间并没有很多的沟通和情感交流,然而,彼此还是深爱着对方。如果我们了解另一半,但是彼此却不相爱,婚姻就是一场灾难。

追求家庭幸福,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没有任何亲密的婚姻关系可以比拟,因为要达至圆满成就,只有付出全部的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插上一脚。我们除了要彻底了解这条道路之外,还要从内心深处付出我们的爱。当我们能够办到的时候,心中就容不下一丝的疑惑。我们无须再问“佛陀是否真的悟道”这问题与我们毫不相干。如果我们踏上这条路,就要为自己找寻答案。

若是我们能够付出全部的自己,就称得上是全心投入。如果能够全心投入,就表示我们可以付出爱。心中满怀疑惑的人,面对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总是只看表面就轻易带过。如蚱蜢般跳跃地面对事情,就只能成为一种消遣娱乐,这些所谓的性灵学者,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的。

佛陀曾经说过,凡是能够除去贪、嗔、痴、慢、疑这五种障碍的人,就已经完成了学业,在佛法上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了。这五种障碍如同我们轮回(生命的循环)的护照,也是我们的永久居留签证。如果我们想要离开此地,就必须对这些文件办理一些手续。即使只有些许的改善,也能够使生活自在许多。自在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不是吗不过,我们想要的自在,无法借由肉体的享受得来,只能经由心灵上的安适而获得,然而这五位敌人正是让心灵无法获得安适的原因。

如果说幸福是花的话,那么它的土壤就是善良、乐观、宽容、理解与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需要爱心的滋润,不断地经营,爱心的表达是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的家庭就会环绕着一种幸福的光环。

6、先自爱才能平等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也是平等待人、获得友谊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唐朝时期,百丈怀海禅师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开元寺继承了马祖道一的衣钵,进一步完善了僧众平等劳作、自耕自种的各项制度,用以解决寺院衣食问题的“百丈清规”。

按照这一清规,寺院中所有的僧众都必须参加耕种劳作,才能有饭吃,即便是作为住持和尚的百丈怀海禅师也不能例外。

直到晚年,百丈怀海禅师仍然严格履行平等劳作的清规。其他僧众见他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不忍看他再去与大家一块儿劳作,于是就把他的工具藏了起来。

百丈禅师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工具,一天没有劳作,也就因此一天没有吃饭。

他说:“众生平等,我岂能坐享其成,劳作他人。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其他僧众没有办法,只好把工具还给了他。

这就是历史上流传已久的关于佛教平等观念的一个故事。平等观念作为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主要渗透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同类推荐
  •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阐述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境遇中,面对不同机会、经历了不相同奋斗历程的人物事例,阐释机会改变人生的哲理。
  • 人脉关系课

    人脉关系课

    人际关系本来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运用得当,便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用错了,用歪了,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自古以来,中国人建立的是一种举世罕见的人伦关系。它与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前者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而后者主张“人生而平等”。不论人际关系还是人伦关系,都有赖于良好的沟通。现代人很喜欢说话,却大多不善于沟通。许多人掉进“我有话要说”的陷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尽管中国人十分讲道理,但中国人的道理通常是相对的。所以,中国人常常陷入“先说先死,不说也死”的尴尬境地。为此,必须在先说和不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安全、有效、合理的沟通,以期达到“说到不死”的境界。
  •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本书是马登励志教育系列图书之一,在马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剖析他们成长道路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从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生活观念等方面探讨了一个人成功所要具备的素质,并教会年轻人如何获得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怎样在各自的领域中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不凡的人生。
  •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相互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教你学滑雪

    教你学滑雪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天书奇谭

    天书奇谭

    “用清水蒸,肥嫩绵软好生吞;用热油烹,爆鲜酥脆一口闷;没味须腌制,三泡三晒配菜羹……”“茉莉!这歌词太奇怪了!你的三观有问题啊!”立志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吴解大声喊道,“我们这本书是正派的仙侠小说,不是黑暗流啊!”
  • 异界之不灭霸刀

    异界之不灭霸刀

    绝代刀法高手破碎虚空白日飞升之时遭遇万年难遇的九星连珠天象,肉身被世间最神秘的星辰之力粉碎,灵魂受创,在意外情况下转生到一个剑者的世界!一个刀法高手如何在强者如云的剑者世界打出一片属于刀的天空?如何成就一段刀的传奇?
  •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推开日常生活这扇门,充满的是平庸、烦忧、单调、重复等状态……而这些庸俗、无聊的琐事纠缠在一起,扰乱了惯常的秩序,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时光。《疑前科》各章节围绕一个“疑”字,通过塑造北城纪检书记马庆新夫妇,北城电视台台长许立扬、“周末文艺”制片杜美、主持人王晓玲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场景,拷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夫与妻,妻与夫,上级与下级,下级对上级,闹腾了半天,底片洗出来,只有四个字———“庸人自扰”。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视觉盛宴考智商(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视觉盛宴考智商(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默歌尽微凉

    默歌尽微凉

    喜欢苏洛,是我17岁开启的秘密,是盛开在我心里的花,妖娆而苦涩。花开彼时,想念他的时候,我习惯静静地走到文化广场,静静地喂小鸽子吃食,然后静静地看它们抖动翅膀,飞向湛蓝的天空中去,渐渐的从小方块,变成小黑点,直至消失不见。那时我通常会蹲下身来,轻轻地用手在地上写下他的名字,“苏洛”,我一遍一遍地重重地写,郑重而认真,字里行间带着一丝丝的悲戚。苏洛,苏洛。那是盛开在十七岁的景默心里的默歌。遇到易晓溪,是我那年初冬时节里最美丽的盛宴。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