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00000006

第6章 输血与造血 (3)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以“工读互助团”的名义,开办了一所补习学校,地址就设在北京西城的辟才胡同。中共“一大”召开前夕,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在忙于补习学校的事情而抽不开身,于是推举张国焘和刘仁静为北京代表。张国焘在上海,刘仁静即将动身赴南京参加“少年中国学会”会议,去上海也是顺路,这样可以节省一笔差旅费。刘仁静刚进北京大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交不上学费,***不仅出具证明请学校准予他缓交,而且在经济上也经常接济他。

办学赚钱比较有成效的,还有湖南。

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曾经在长沙创办过孤儿院,在经营上也有些独到之处。

通常孤儿院都是由社会出资,简单维持可以,要想发展必须要解决经费的难题。这也难不住革命者,徐特立想到一个增加收入的方法,在孤儿院内设了孤儿负贩团、军乐队以及制鞋班、织巾班等,实现了工贸一体。

所谓孤儿负贩团,实际上就是由孤儿组成的流动商贩,“负贩”就是将货物背在身上卖的意思。由孤儿院出面,从慈善人士那里赊些本钱,从工厂批发来(也有自己生产的)廉价肥皂、毛巾、牙粉、牙刷、针、线等日常生活用品,放在用空煤油桶做成的售货箱里,由年龄稍大些的孤儿沿街巷叫卖。煤油桶用很轻的白铁皮做成,两端系一根粗布带,斜背在肩上,非常方便。

孤儿负贩团销售的商品,价钱比商铺略低,又能送货上门,给长沙市民很大方便。加上人们对孤儿都有同情心,每月能卖出很多货物,收入可观。

参加孤儿军乐队的孩子年龄还要大一些,孤儿院专门请了老师教他们乐器,演奏一些通俗常用的曲调,专供社会上婚丧嫁娶、祝寿、商店开业、推销货物时租用。租金是由主人家酌情而定,作为捐款交纳给孤儿院。赚到的钱除了正常开销,其余都替孤儿存起来,使他们成人后有一定成家立业的经济基础。孤儿们在孤儿院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和谋生本领,还能攒些积蓄,革命者还能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一举数得。

湖南共产主义者的经商头脑,还表现在“借壳上市”上,借用有名的“壳资源”为自己办学服务。长沙有一所著名的“船山学社”,有品牌效应,教学设施也比较齐全,湖南省教育厅每月拨给学社四百元经费。“一大”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何叔衡从上海回到长沙,与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商定,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毛泽东任指导主任(担负实际领导责任)。自修大学分文科和政治经济两科,采取自己看书思考、共同讨论研究的方法,连聘请教师的开支也省了。

中共湘区委员会(湖南省委前身)还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专门招收年龄比较大的文盲、由私塾改学新学的学生以及农村学校课业不够升学的人,而且是男女兼收。补习的科目有英文、数学、国文、历史、地理五科。由于市场定位准确,补习学校大受欢迎,第一期就招收了一百二十余名学生,教员由自修大学学员充任,何叔衡、夏明翰、易礼容、罗学瓒、夏曦等都是办学的骨干。

可惜好景不长,自修大学和附属补习学校于1923年11月被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勒令取缔,罪名是“所倡学说不正,有害治安”,此时两校学生已达二百多名。

·5·

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共中央每月拨给各地方组织一部分活动经费。

中共中央的钱是哪里来的呢?

其中有一部分是收缴的党费。建党之初,“一大”通过的党的纲领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党的经费来源以及使用方法;直到次年党的“二大”,党章中才规定了党的经费来源和处理权限。其中明确规定,党的活动经费主要通过三个渠道筹集,一是党费,二是党内派捐,三是党外协助;党章还规定,党的一切经费收支,均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支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八大”,党的经费来源都是这三个渠道,支配权限也没有多大变化。

最初的党费交纳标准很高,采取累进制:党员月薪在五十元以内者,月缴党费一元,相当于百分之二;月收入在五十元以上者,按月薪百分之十上缴。无月薪者及月薪不满二十元的工人,每月缴费二角;失业工人及在监狱关押党员均免缴党费。

即使是这样,靠党员交纳党费也没几个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党员人数少,中共“二大”期间,一共才有一百九十五名党员;二是收入低,每月稳定收入高过五十元或六十元的人数并不会很多,况且党章还规定共产党员不能做民国政府的官员,所有开支均靠党员自觉交纳党费,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靠“党内派捐”和“党外协助”就成了党的经费的主要来源。党内派捐类似于政治捐款,数目并不固定,可多可少;党外协助大部分是指来自共产国际的经济资助,这笔钱究竟有多少,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中共中央给各地基层组织下拨的活动经费的情况,并没有完整的资料保存下来。仅知道个别省委的情况,如给中共湖南省委的经费是每月六十元,后来增至一百六十元。这些钱都是通过日本邮局汇给长沙的文化书社,再转交给湖南省委。之所以选择日本邮局,是因为日本邮局信誉较好,速度快,比较安全。

当然,这些经费只具象征意义,对于蓬勃兴起的革命运动是远远不够的。

要做事,就要有钱,为了尽快取得足够的财富,党内的理财专家也想了不少办法。

毛泽东的同门师兄弟熊瑾玎素有党内“财神”之称,他主张组织一些年轻力壮的青年闯关东,到东三省去开垦荒地,办农场积累原始资本。熊瑾玎也是徐特立的弟子,自幼喜欢读《史记·货殖列传》,对商业经营方略很有兴趣,十八岁时就把全部积蓄一百元买了一支叫做“汇济股份煤业公司”的原始股票,指望能从炒股中赚到大钱,再办自己的实业公司,赚到钱后再资助革命。大部分人对熊瑾玎搞实业挣钱的观点表示赞许,但却不同意他闯关东的设想,因为农业投入和产出效益比较差,周期长,见效慢。

大凡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几乎没有不对办实业赚钱感兴趣的,那里面揭示了资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利润产生的秘密(被称之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堪称是革命者经济启蒙的教科书。

毛泽东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时候,就曾在学生中作过关于剩余价值的讲演,很受大家欢迎。因此革命者在战友关系的基础上,又多了一重生意伙伴的关系。毛泽东与易礼容的关系即是如此,两人在学生时期就一起罢课游行,又一起办了长沙文化书社,两人还在一起办过实业——在长沙办织布厂。

易礼容称得上是共产党内的一个经商好手。他自幼聪慧过人,号称过目不忘,父亲曾在湖南浏阳厘金局(即税务机构)当过小职员,他从小耳濡目染,经商方向无师自通。因为在办长沙文化书社时两人合作愉快,毛泽东在办长沙织布厂的时候,仍然是请易礼容出面,自己负责幕后协调。

易礼容虽然有经商天赋,但他本人既不懂织布,也不懂办厂。

毛泽东介绍他去湖北武汉,去找一个叫做林育南的人。

·6·

提起湖北黄冈的“林氏三雄”,在中国革命史上可是大大有名。

黄冈是湖北东部的大县,黄冈有个林家大湾,林氏家族在当地颇有势力。林育南就是林氏三雄中的老大。老二名叫林育英,老三名叫林育容,三人是堂兄弟,老二和老三是老大带出来参加革命的。老二还有个名字叫张浩,老三就是林彪,这两个人的故事,后文书自有交代。

单说老大林育南,他是武汉地区小有名气的青年领袖。他与另一位青年领袖恽代英两人一起,在武汉开办过利群书社,比毛泽东、易礼容办的长沙文化书社还早,名气也不小,荆楚一带的青年才俊如陈潭秋、萧楚女、项英等,都是利群书社的座上宾。毛泽东等人办长沙文化书社就是受了武汉利群书社的影响。

林育南与恽代英商定,利用“利群书社”的人气和林家的染织技术,在武汉办一个毛巾厂,取名为“利群毛巾厂”。黄冈的林氏家族有纺纱、织布的传统,有家族织布厂,织出来的布很有特点,销路很不错,在武汉开有布行专卖自己生产的棉布,再开办一家毛巾厂也不是什么难事。

毛泽东结识林育南之后,早就想把林家的织布技术引进长沙,自己也办一个织布厂,为此在武汉还专门向林育南取过经。按照毛泽东的指点,易礼容到武汉很快找到林育南,提出要在长沙办织布厂的事,林育南慨然相允,立即从林氏织布厂中调出织染技师和熟练工人前去帮忙。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易礼容专门购买了林氏家族的专利产品——铁制林式织布机,租用长沙望麓园一号宁乡师范学校的食堂做厂址办起了织布厂,并请了著名书法家李剑农为织布厂题写了厂名。李剑农曾在武汉做过大学教授,后任湖南省教育司司长,不仅书法作品很见功力,还使织布厂有了名人效应。

长沙织布厂开办之初也赚了一些钱,养活了几十位兼职的革命者——他们一面打工,一面进行革命工作。但是过了不久,随着武汉利群毛巾厂的倒闭,长沙织布厂也被湖南省立第一纱厂挤垮了。

武汉的利群毛巾厂是被同城市的三友实业社挤垮的。虽然涉嫌不正当商业竞争,但三友实业社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无疑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占了上风。他们生产的毛巾质量不次于利群毛巾,品牌知名度比较高,加之不计成本的压价销售,利群毛巾逐渐滞销,出现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最终倒闭。

武汉利群毛巾厂和长沙织布厂的倒闭,未必是竞争对手对革命抱有什么成见,主要还是残酷的商业竞争。商战上的较量,显示了资本和技术的强大威力。对革命者而言,无法像资本家那样从雇佣工人身上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冒牌大少

    冒牌大少

    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杨刚意外成为了豪门的冒牌大少,家里有一个漂亮姐姐
  • 超邪魅总裁老公(完)

    超邪魅总裁老公(完)

    被母亲无情的‘卖’给谢家,婆婆的折磨,丈夫的讨厌,公公的宠爱却是另一种痛苦的根源。。。想要用自己的身体还清那高额的‘聘金’,却不小心身心都留给了那个丈夫。。。只是令她意外的是嫁给他是一场阴谋,连爱上他都是早就设计好的,为的就是。。。在爱与恨之间她应该怎样抉择?爱情沦陷的时刻是不是也意味着毁灭?飘飘的其他文章(觉得值得一看的):《火暴总裁娇柔妻【大结局】》http://m.pgsk.com/a/58912/《首席新娘调包了【连载】》http://m.pgsk.com/a/113621/《偷孕:改造玻璃CEO【大结局】》http://m.pgsk.com/a/57972/《首领的签约情人【大结局】》http://m.pgsk.com/a/8710/《超邪魅总裁老公【大结局】》http://m.pgsk.com/a/74090/《爱在大清后宫Ⅰ.苏墨儿传奇【大结局】》http://m.pgsk.com/a/61183/《爱在大清后宫Ⅱ.玉如言小传【大结局】》http://m.pgsk.com/a/65096/
  • 臭小子,看你拽还是我拽!

    臭小子,看你拽还是我拽!

    她是XX‘雪组’老大,作风冷冽闻风散胆,无人不知。在杀手界被称为‘冷’他是霸道冰山帅哥,唯独对她情有独钟,且有着不为人知的XX背景。她隐匿真实身份迈入学校,只为寻一知己。却不想活生生的撞到他。她骂他,她诅咒他,不甘心被他随意使唤。而他却翘起二郎腿,斜眼戏谑的露出难得一笑,暧昧不清。她拼了命的想要逃离开他,却被一团花痴女生当做是纠缠不清。而就在她绞尽脑汁,筋疲力尽也摆不脱他的时候。他却一脸乏意装作无聊的看着她,嘴里还不忘嚷嚷着。“跑腿的,去给我买杯果汁……。”“跑腿的,给我捶捶肩……”“跑腿的,限你十分钟给我订好餐厅……!”天呐……!行行好,直接劈死她吧……!然而这对冤家又会如何展开他们的爱情呢?是争斗?是吵闹?是死缠着不放?还是最后收入囊中!?
  • 蓝猫

    蓝猫

    《蓝猫》为《邓一光文集》中的一部中篇小说选集,精选了邓一光八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中篇小说。《蓝猫》中的这些小说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刻意宣扬或批判,并多以人物白描为主,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集众多矛盾为一身的个性人物,给读者留下甚有趣味的思考。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