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00000021

第21章 南下广东的生意经 (1)

·1·

8月1日傍晚7时许,南昌城内的圣公会教堂,贺龙的军部。

参谋团委员会会议,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程度。从职能来看,参谋团更像是暴动的咨询机构。

人们已经从暴动最初的成功中冷静下来,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首先是暴动纲领问题。有人提出暴动采取兵变的方式,纲领并不重要。这个观点遭到贺龙的激烈反对:“以前人家说我是土匪出身,现在我们是革命,就应该有政治纲领。否则,别人又会说我们是土匪。”

前委当然也不同意兵变的说法,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暴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纲领。

暴动后成立的政权机构叫做“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下设若干委员会行使政府职能。从名称和人员组成名单上可以看出,南昌暴动打的仍然是国民党的旗号,这与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的宣言是一脉相承的:“共产党不退出国民党,不抛弃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孙中山之光荣旗帜,永久在革命民众方面,决非反动和妥协的伪国民党所能盗窃的。”

继续打国民党的旗号,也是共产国际的意思。中共中央曾经征询过罗明纳兹的意见:“我们现在对国民党态度究竟如何?”罗明纳兹明确回答:“国民党旗帜还是要用的。”

在革命委员会主席团的人选上,张国焘和谭平山主张须加入张发奎,周恩来、李立三主张不应让张发奎加入,恽代英、彭湃觉得张发奎加入不加入无所谓,都是两票,形成僵持局面。最终周恩来作了让步,张发奎入选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第四军军长黄琪翔、第十一军军长朱晖日等人也赫然列名革命委员会委员之中。

然后讨论南下的具体路线问题。南昌不能久留,有人提出不回广东,索性打到武汉去,然后转道去湖南、湖北发动工农运动,促成下一场的秋收暴动。从事后中共中央给湖南省委的信中可以看出,这种意见有一定的市场,如果按照这种意见,南昌暴动与秋收暴动很可能合二为一。

但这个意见很快便被否决了,因为这不符合中共中央“打回广东去,实行第三次北伐”的既定纲领,部队中的广东子弟早已归心似箭。此外,两湖一带唐生智的力量非常强大,杀去湖南的途中,极有可能会被唐生智消灭。

参谋团给出的计划是,南下先取广东东江,然后再攻取广州。

先取东江,是因为东江是农民运动的发源地,群众基础好。早在1922年冬,共产党员彭湃就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大批共产党员深入东江农村,普遍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和农民协会,周恩来就当过东江行政委员会主任。“七一五事变”之后,东江反蒋、反汪情绪高涨,曾经有一副对联流传很广,上联是“一道红光斧斩妖精镰斩怪”,下联是“满天赤帜器归工友地归农”,其中妖精的“精”即是指汪精卫,“怪”即是指蒋介石,在客家话中,蒋介石的“介”与“怪”同音,足见东江农民运动的热情。

从用兵的角度来说,东江的地形较北江平易,广东的国民党军多集中于北江;东江可以背靠福建,作为战略后方。选择东江还有一条重要的经济原因,就是这里离入海口近,取得苏联的接济比较容易;商业发达,筹集军费容易。

然后是讨论扩军问题。贺龙成了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前委决定给他扩编一个师,二十军由两个师扩编为三个师。**的部队也升格为第十一军,有的团升格为师,大批军官职务得到晋升,皆大欢喜。

争议最大的,是南下广东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从南昌、吉安、赣州有条大道可以直下广东,少数人主张走大路,沿途的敌人主要是滇军朱培德部。留在南昌指导暴动的苏联军事顾问纪功(对顾问的参与,共产国际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就主张这一观点,纪功是苏联红军骑兵指挥官,非常看重部队机动速度。

从南昌走抚州、瑞金、寻邬还有条偏僻的小路,多数人主张走这条小路,沿途敌人的阻碍会少些。此外,这条小路离湖南边境远一些,暴动部队中湖南籍战士人数很多,怕他们中途跑回家去。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走小路。

话虽如此,走小路还是引起了非议。周逸群强烈置疑走小路的方案,认为主要是山路崎岖,携带物资和部队给养很难输送。他因为级别不够没能参加会议,只好在会下把自己的意见向贺龙、刘伯承作了陈述,两人觉得周逸群此言有理,答应请**回来重新商议行军路线。

不料请了半天,**迟迟不来,一直到等到8月2日凌晨1点多钟,**才姗姗来到贺龙的军部。一天一夜没睡觉的**,已经是满面疲倦之色。他刚刚召集完第十一军军官会议,布置好行军计划,因此对周逸群的意见颇不以为然。

贺龙见**不悦,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打着圆场:“你们商量,怎样决定,就怎么好!”周逸群一直在贺龙手下工作,又被内定为二十军第三师的师长,如果让**误会自己跟周逸群串通一气总是不好。

贺龙不表态,周逸群只好把走小路不妥的理由对**重复了一遍。但无论他怎么说,**始终坚持走小路,理由是已经向部下宣布走小路的计划,尤其是对蔡廷锴的部队不好反悔,因此不能改变计划。

周逸群向谭平山求援,谭平山见**态度如此坚决,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在座的周恩来、刘伯承虽然不反对周逸群的意见,但也不好直接出面否定**的主张。

**见其他人都不说话,于是不耐烦地对周逸群说:“你早又不说,既已决定的事,你偏又来饶舌,你不怕摇动军心吗?”周逸群自然不愿意承担“摇动军心”的责任,也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大家分别散去,趁着黎明到来之前的几个小时,美美地睡上一觉。

·2·

8月2日,南昌《民国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周恩来改定的《八一宣言》,同时也发布了由高语罕起草的“通缉蒋介石、汪精卫”的命令。

报纸还以较大篇幅,刊登了**给张发奎的电报,恳请他不要抛弃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部下,立刻到南昌来共赴危难,重振革命声威。贺龙也致电张发奎,表示欢迎他来南昌。南昌各民众团体纷纷发表宣言,欢迎张发奎到南昌参加革命。

8月3日,**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这是一颗重磅炸弹,将国民革命军内部的种种矛盾公之于众,首次披露了二方面军遭受的经济歧视。

最大的问题是军饷大幅缩水。当时武汉国民政府发放的军饷大部是纸币,虽然官方公布纸币与银元能一比一兑换,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纸币只相当于银元的七折或六折。连年的战乱破坏了经济,物价飞涨,军人待遇直线下降。

既然政府不能足额发放军饷,等于默许军队自行筹措粮饷。但这样做必须要控制足够的地盘,才能征粮征税,扩充兵员。国民革命军本来就是由各个派系组成的,难免苦乐不均,加上唐生智有意利用职权排斥异己,整个二方面军的境遇都不太好。

**在文告中,披露了这一事实:

二方面军为革命为主义奋斗,未尝争半寸地盘,也没有时间去筹措军饷,除了向唐生智及武汉政府领取薪饷外,别无他法可筹款弥补,不比其他各军均有固定地盘,各高级军官久已腰渐充满,而下级军官亦都分润些许。但是,军事委员会为唐生智所把持,对二方面军特别压扣,就第四、十一两军来说,积欠百八十万元的军饷,官兵的生活实万难维持。

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是一种特殊商品。不发军饷,就等于买东西不给钱;而发给不断贬值的纸币,就等于贱卖战士们的生命。而从中渔利的,正是唐生智、何键、朱培德等新军阀。因此,革新军阀的命,不仅合理而且合情:

痛苦都是谁给我们的呢?第一就是唐生智、何键。因为他们背叛了革命,背叛了党,抢劫中央银行现金,使中央纸币一落千丈。第二就是朱培德。他把江西银行现金二百万强行提出,饱其私囊,致江西纸币价格陡跌,民间至拒绝使用。我们第二方面军得不着现金,所领饷银全系纸币,不能采办粮秣,致使我百战之武装同志,当疲惫之余,无以疗饥过活。

东征如果能够解决大家的痛苦,或者也值得去拼命。但东征结果,二方面军必走到一个极危险地位,势孤力尽,生无容身之地,死无葬身之所,恐怕现在六七折的纸票也无法领到,所以欲维持生存以为革命奋斗,也必找着个内不受军阀所包围、外不受帝国主义所封锁的地方。全国各省唯有广东适合这个条件。

广东为总理四十余年从事革命的根据地,它的地理及社会均较适合于革命的生存。蒋逆若无广东五六百万元的接济,亦不能支持。本方面军如果有决心到广东去,扫除障碍的杂色军队,实在可以毫不费力地安全达到。

**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这篇文告却真实道出了南昌暴动背后的经济动因。

·3·

**说出了张发奎想说而不能说的话。东征讨蒋,打赢了功劳归唐生智,自己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打输了就只有死路一条。利害相权,乘机回广东不失为一条上策。

尽管张发奎被列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尽管**、贺龙乃至南昌民众团体都“恳请”他来南昌参加革命,但自从在德安附近遭受周士第和聂荣臻的排子枪之后,张发奎认为共产党对自己的热情态度,感觉有点像“叶公好龙”的样子。

然而,既然都要回广东,日后难免也有相见的机会,事情不可做得太绝。

张发奎决定送一个人情给共产党,礼送在九江的郭沫若、李一氓、梅龚彬、阳翰笙等人回南昌。

南昌暴动之后,张发奎把郭沫若叫了去,征求他的意见:“南昌那边已经动手了,郭先生何去何从?如果要到南昌去,请便,我还可以派船相送,从湖口到鄱阳湖进赣江。先生还可以把全队都带走(指政治部的人)。”

郭沫若明确表示要去南昌,但张发奎并没有完全履行诺言。送人的船没有派,只派了铁路上的手摇车。手摇车是铁路工人检修铁轨所用,比较狭小,坐不了几个人,也带不走多少东西。当时郭沫若和李一氓手中还有些武器,仅没有开箱的崭新驳壳枪就有五十多支,子弹也有好几箱。带不走的武器,都秘密交给了九江做地方工作的陈奇涵。

九江其他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就地解散,有的回老家,有的带上介绍信去了上海。政治部内非共产党的政工人员,郭沫若将其全部送给了张发奎,从此两不相欠,重新来过。

从九江坐手摇车到南昌,自然要费些时间,而且少不了多受些风霜之苦;但总算是脱离虎口,值得欣慰。听说郭沫若等人平安归来,在南昌的周恩来、张国焘总算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回肚子里。

此时,南昌城内已经一片忙乱,暴动部队正准备撤离南昌。

同类推荐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一朝穿越,武术教练变农家女,爹残娘瞎大哥瘸,每天靠野菜树皮过日子。爷惧内,后奶毒,叔伯滑,姑可怜,还有地主逼做通房。好在夏木槿是个有本事的,上山能打猎,下河能摸鱼,随手抓把柴还能当药使。斗后奶,烧地主,打叔伯,护爷姑,养的一家呵呵笑,斗得渣渣呱呱叫。偶遇极品受伤男,赖吃赖喝赖不走,夏木槿小脸一寒,小手一挥,极品男手里多了把锄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先挖田还是先翻土,自己看着办。”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爆笑中国史

    爆笑中国史

    一本让你笑破肚皮的书,网络红人麻辣解读中国历史上哪些传奇的事儿!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热门推荐
  • 走火

    走火

    枪走火,弟弟打死亲哥哥,弟弟发誓照顾嫂子和两个年幼的侄子,怀着愧疚、赎罪的心情娶了大自己七岁的嫂子。然而,叔嫂的这段婚姻却遭到世人的猜疑和不接受。嫂子突然得重病,他动用单位公款被判三年徒刑。大墙外的嫂子遇到老同学,读书时这位同学追求过她,于是热心帮助她,两人走得很近。出狱后,物是人非,嫂子与他分手,他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个美丽的姑娘爱他,鼎力支持他创办企业,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荡气回肠,意想不到的结局令人潸然泪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褐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胆小鬼吉拉尔德受到了惩罚》《亚拉的故事》《王子和三劫难》《狮子和猫》……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梦回大唐爱:失忆王妃2

    梦回大唐爱:失忆王妃2

    阿荷呆若木鸡的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父子,这个男人说什么鬼话,要不是鬼话她怎么会听不明呢?虽然她失忆了,但是也不用拿个孩子来吓她吧。说什么她是她的妻,她儿子的娘亲。看着这对父子她真的疑惑了,难道她真的成亲而且生了孩子?没理由啊,这么大的事怎么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呢?难道自己真的像他说的那么惨,没爹没娘,甚至连个亲人都没有,当然了,说什么她也不承认自己会同他们父子两有关,可是当那小孩子可怜兮兮的叫她娘时,她竟狠不下心……“云儿,不管你是否记的我,你都是我的妻。”阿荷一把推开恶心巴巴的李烨。什么吗?她一点印象都没有,还云儿呢?她只知道她叫阿荷,至少这个渔村的人都这么叫她,少数服从多数,她当然是叫阿荷了。她就说这个叫李烨的男人带衰,她好好的渔女生活叫他搅了,这会竟又莫名其妙被一群官兵给带到这个鬼地方,什么京城呀?她不喜欢,还是那个小渔村适合自己。这个臭男人竟是个王爷,他当她白痴还是瞎的呀,他要真是王妃那为什么大家看她的眼神那么奇怪,为什么都没人认识她……
  • 夺心婚约:爱上逃婚少夫人

    夺心婚约:爱上逃婚少夫人

    三年后少女回归,敢瞧不起你老爸。”某黑老大抓狂,摸着还会长大。”“臭小子,强势吃干抹净。”“这不算什么,为了印证他体力有多好,某女将黑道老大扑倒扒光,每晚不断上演扑倒扑倒狠狠扑倒的戏码。身边跟着绝版小天才:“妈咪,在月黑风高的晚上,虽然大叔身软易扑倒,上下其手:“这又硬又丑的东西真奇怪,不过还是找年轻的高富帅吧,我还有更好玩的事儿,保证体力好没有代沟。推荐叶希维新书《神秘老公强势宠:108次爱你》,你要不试试看?”说着颜少翻身扑倒,很好看哦!
  • 寻找快乐的毒药

    寻找快乐的毒药

    米克——憨厚老实的大乌龟,是马飞飞家养的超级宠物。米克和他的伙伴们可没少给马飞飞和他的同学们找麻烦。不过,在鹤乡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还多亏了米克、哈青和华丽鼠他们呢。你想知道马飞飞和他的哥们在鹤乡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么?那就跟着米克去经历一段冒险之旅吧。兴许,你会在这里找到神秘的智慧宝典和香酥可口的心灵巧克力派……你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
  • 黑石拍卖团:跷家小猫咪

    黑石拍卖团:跷家小猫咪

    <此文中连载两本书(已完结)有兴趣的亲可以看>“你想做什么?”<br/>谭焱的一步一步逼近,让古心彤害怕的不得了,她惊恐的问着。<br/>谭焱轻笑,反问:“不要那么惊恐的看着我,我有那么可怕吗?”<br/>古心彤防备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听着他接下来看似缓和,却无比残忍地话语。<br/>他说:“怎么说孩子也是我的,他已经这么大了,不生下他多可惜。而且,生下他还可以控制你,不是吗?”<br/>谭焱的手,肆意的在古心彤圆润的腹部上行走,说着那让人脊背发凉和心痛的话语。<br/>&nbsp;&nbsp;&nbsp;&nbsp;
  • 清纯佳人:我们恋爱吧

    清纯佳人:我们恋爱吧

    什麽她的初夜只值一千五百万?什麽道理?这个男人到底是谁?趁黑打劫就闪人?世界上有这麽好的事情吗?好!一千五百万?我要你整个纪氏家族!第一次的偶遇上天已经给他们种下了缘分的种子,三个月后的相遇令他们产生了丝丝的感情,可是没想到缘分弄人,上天让他失去了他和她的所有记忆,他陷入了无限的低沉当中,根本无法想起,她殷云一定会让这个男人记起他的爱!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快穿之灵异女配

    快穿之灵异女配

    灵异女配无外乎两种选择:1,专职吓唬人;2,专职被吓唬。胆子奇小无比的陶小倩表示她两个都不想选,可惜她还是莫名穿进了各种灵异世界,完成不得不完成的灵异女配任务。陶小倩:完成任务有奖励吗?系统:有啊,看上哪个男鬼了?我免费送你!陶小倩:能不要男鬼吗?系统:女鬼也行,说,看上哪个了,不要客气!陶小倩:……老娘不要鬼,老娘要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