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00000019

第19章 第一记重拳出击 (1)

·1·

人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勇敢迈向意志的那一天。

用这句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名言来定位南昌暴动这一天,也许是最恰当不过的。

但是,这样一天到来的却相当不容易,情况瞬息万变。

7月28日,汪精卫、孙科、张发奎等从武汉赶赴庐山,召集朱培德、黄琪翔等开会,密商加紧“清共”行动。会议作出三条决定:第一,严令贺龙、**限期将军队从南昌撤回九江;第二,封闭共产党控制的九江市党部、九江书店、九江《国民新闻》报馆,并逮捕其负责人;第三,第二方面军实行“清共”,通缉恽代英、廖乾吾、高语罕等人。

还有一条更致命的消息:张发奎来电,8月1日他要陪同汪精卫、孙科来南昌视察。

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必须赶在他们来南昌之前动手。

7月31日上午,前委在贺龙指挥部召开了暴动前最后一次会议。

南昌《暴动宣言》已经草拟,此刻张国焘正在修改。为了赶在8月1日见报,必须最晚在31日午后就要送去报馆排字印刷。谭平山则认为宣言不用再改,就用原来的宣言也未尝不可,并质疑张国焘想操纵暴动。最后还是周恩来出来圆场,为宣言定了稿。

张国焘仍不甘心放弃张发奎这张牌,他甚至认为可以留张发奎作为暴动的号召。此外,第二方面军中有很多共产党员仍然在张发奎的控制之下,他们的人身安全不能不考虑。保持与张发奎的友好态度,哪怕是表面上的友好,打电报给张发奎,派人和他办点外交,都可能减少牺牲。

张国焘的想法未免有些天真。此时此刻包括**在内,在场的恐怕再没有一个人还对张发奎抱有幻想。事情明摆着,张发奎来,势必影响共产党与贺龙达成的默契。贺龙通过在他部队中工作的共产党员周逸群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若要拉拢张发奎则不必干,若要干则不必拉张发奎。”贺龙不想张发奎掣肘。谭平山给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得更直接:“贺龙想取张发奎的地位而代之,我们正要利用这一点拉拢贺龙,所以我们不好主张与张发奎办外交。”

恽代英也不同意拉张发奎,他觉得即使牺牲张发奎军中的一些共产党员,这些损失跟即将举行的南昌暴动相比,也属于小节问题。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敌当前最忌犹豫不决。

暴动迫在眉睫,首领们已经很少有人能耐着性子听完张国焘的理论。但作为策略,将张发奎列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将第四军军长黄琪翔、第十一军军长朱晖日列入革命委员会成员。

此举纯属“反间计”,意在挑拨汪精卫、唐生智与张发奎的关系。

暴动开始时间终于最后敲定下来:8月1日凌晨4时发动,由前敌总指挥**起草暴动命令,贺龙以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的名义公开发表。

根据李立三1930年2月的《党史报告》,由于对暴动时间的认识不同,南昌暴动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江西本地人称其为“七三一事件”。

·2·

暴动的各种准备工作,在起草命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7月30日下午4点,贺龙在第二十军军部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上,宣布暴动的消息,明确作战对象就是驻扎在南昌市区朱培德第三军和程潜第六军的部队。朱培德反共态度比较明显,当在解决之列;而程潜态度左倾,似乎不应该被列入解决对象。此举事出有因:贺龙抵达南昌的当天,程潜的第五十三团也尾随到了南昌,似乎有监视之意。贺龙非常生气,决定将其一并解决。

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尤其是人员外出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以防走漏消息。

越是怕啥,就越来啥。

7月31日傍晚,贺龙第一团团长刘达五到第三营做临战检查的时候,发现三营副营长赵福生不在位。刘达五早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宣布,非经团长本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营地。赵福生不辞而别必有蹊跷,此人原系滇军旧部,后来才编入贺龙部,在汉口驻扎时就意志消沉,牢骚满腹,曾经私自离队。此时南昌城内的第三军就是滇军部队,赵福生如果跑去告密,后果不堪设想。

刘达五惊出一身冷汗,立即报告师长贺锦斋,两人立即赶去军部向贺龙报告。

于是,前委不得不临时决定,提前两个小时发动暴动。

7月31日夜里11点整,贺龙向第二十军下达了暴动的命令。一个小时之后,部队按计划向指定目标进发。

**的命令要稍迟一些,而且相对模糊。

7月31日黄昏,**向部队下达了命令:“吃完晚饭,把背包打好待命!”二十四师教导队接到的命令是:“据很可靠的消息,敌人要解决我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先发制人!”第七十五团各营接到的命令是:“明天拂晓全副武装打野外!”

这些命令中,都刻意回避着敏感的两个字:“暴动”。

周恩来在暴动前,来到**部向战士们作了详细的布置。他告诉战士们,每人都要买一条白毛巾,到了晚上8点以后,大家要把白毛巾围在脖子上。除此之外,每个人在右臂上还要扎一块红布。夜间行动用到的电筒和马灯,都要用红布剪一个红十字贴在玻璃上。

周恩来还拿出自己贴了红十字的电筒,示范给大家看。这是为了夜间识别敌我而做的简易标志,南昌城内驻军很杂,但都穿同样的国民革命军军服,没有明显的识别很容易被误伤。

周恩来还特意叮嘱:“今天晚上,我们要缴反革命部队的枪!你们随时听号令行动,凡是碰到脖子上围着白毛巾、右臂扎红布、电筒上有红十字的部队,就是自己人,不准开枪。没有这些标记的,碰到就打!”

7月31日午夜过后,南昌城内响起零星的枪声,城内敌人有所察觉。

不久,城内几个重要据点周围,都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暴动开始了!

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在8月1日拂晓之前,南昌城内的敌人被完全解决。

城内敌军的士气并不怎么高,因为很多士兵已经三个月没有领到军饷了。

当时最容易导致军心涣散的莫过于拖欠军饷,而军阀部队中最习以为常的就是军官克扣军饷。暴动中被抓获的俘虏中,有位连长在大腿和腰间捆满了钞票,胳膊上还串了一对金手镯,正准备开溜,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军官指挥带兵打仗呢?

南昌城内老百姓处变不惊,他们对夜半枪声并不陌生。年初的时候,朱培德第三军的士兵在南昌城内因年关薪饷没有发足,就曾发生过鼓噪哗变。

至于那位告密者赵福生的结局不怎么美妙。“文革”中出版的一部有关著作中,简单地交代了一句:“暴动胜利之后,在滇军(第三军)的俘虏群中发现了赵福生,他受到了革命纪律的严厉惩罚。”

赵福生的告密,似乎并没有产生多大作用,因为滇军两位主力团团长都不在指挥位置。

·3·

滇军的两位团长到哪里去了呢?

他们被人请去吃饭、打牌了。

请客的人叫朱德,是滇军的一位老资格,官拜少将军衔。朱德原籍四川,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有资料称,朱德为了报考云南讲武堂改过自己的籍贯,毕业后一直在滇军系统供职。

朱德加入共产党后,先是被派去在川军杨森部当党代表,属于政工干部。因为在杨森手下不好开展工作,又通过老乡与袍泽的关系把他派到南昌,做滇军第九军教育团的团长。南昌暴动之前,教育团大部分被遣散,剩下约有一个连的兵力。

朱德既不是南昌暴动的前委委员,也不在拟定的革命委员会委员的名单之内。但朱德与前委领导来往密切,他在南昌花园角二号的寓所成了他们落脚的好地方。周恩来、任弼时等人都去过,朱德总是热情招待,亲手做菜,还买了炼奶饼干给客人吃,这可是当时比较时髦的食品。周恩来在南昌系马桩的临时住处,也是朱德让自己的贴身卫士给找的。

前委给朱德的任务是做滇军的工作。朱德手下虽没多少兵,但在滇军中资格老,影响大。因此,朱德总是有意识地接近滇军实力派将领,一起吃饭、打麻将,起到穿针引线、密通情报的作用。

驻扎在南昌老贡院的滇军二十三团,团长名叫卢泽民,驻扎在大教场营房的二十四团,团长名叫萧日文。萧日文留着一脸大胡子,外号“萧胡子”;卢泽民则没有什么特殊的体貌特征。

7月31日,正好是星期天。

这一天的大清早,朱德叫贴身卫士刘刚擦拭好武器,并交给他一件新奇的东西——形状像驳壳枪一样的武器,名字叫“电刀”。展开之后外形很像步枪刺刀,刀柄内有弹簧,能曲能伸,类似于现在的弹簧刀。朱德告诉他的卫士这把“电刀”的厉害,伤及敌人的皮肤即死。

刘刚随身携带了这把“电刀”,他感觉到今天可能有大事发生。

中午,朱德请卢、萧二位团长及两位副团长到嘉宾楼吃饭,这是当时南昌城内有名的饭庄之一,烹调的鱼翅宴远近闻名。朱德提前叫手下定了一桌鱼翅宴,为了活跃气氛,朱德还特地在堂子里找了四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佐酒。卢、萧等四人不疑有诈,欣然前来。

这顿饭一吃就是两个多小时。朱德酒量有限,暗中嘱咐卫士将自己酒壶中的烈酒换成了白开水,自然是狂饮不醉,四位陪酒的姑娘也格外卖力。酒饭用过之后,几个人还觉得余兴未尽,相约到南昌市大士院三十二号打麻将消遣。

大士院三十二号乃是南昌著名的烟花柳巷之所,几位客人去的途中,朱德悄悄地去了一趟不远处的圣公会——这里是贺龙的军部,也是暴动的指挥部,前后不过一二十分钟,客人并没有在意。回来的时候,又去了一趟江西省建设厅长李尚庸家,李尚庸与朱德私交甚厚,当时并不在家。朱德将一个装着东西的文件包交给了李夫人,这才来到大士院三十二号的妓院中。

此时客人在麻将桌上激战正酣,对路上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妓院老鸨也是极力奉承,端出了细致的茶点,派出了头牌姑娘琼花带着几位花枝招展的妓女前来伺候。朱德也加入了战团,并悄悄叮嘱卫士黄昏时候要制止外来一切客人进入这里。如果有人要找客人,只说他们要玩一个通宵,明天早晨才能回去;特别是来找卢、萧二位团长的人,就推说他们已经回去了。

同类推荐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 梦回中国古城

    梦回中国古城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大元王朝2

    大元王朝2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热门推荐
  •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底“浓烟”之谜、海洋中的淡水河、使人失踪的岛、海水是怎样形成的、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等。
  • 随身空间之极品村姑

    随身空间之极品村姑

    她原是现代美食家;她现是农季家小女儿,身怀着随身空间,器灵随身相伴保护。重生后,怒打大伯,修理堂嫂,利用空间摆脱困境。觅得良人,铁腕持家,助夫君打造商业帝国,成为一个地方上赫赫有名的商业大佬。女主拥有随身空间,内有良田万顷,池塘数万平方,灵药无数,各种物资的种子更是堆满仓库,带着家人创建一个巨大的农场。推荐香香的新文:《农家调香女》OH!MYGOD!她到底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竟然让老天爷将她带到这个鬼地方来,而且就算是让她穿越过来,就算不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后、王妃,至少也要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小姐吧!可是现在看看这是一个神马情况?她竟然是穿越到了一个因为不小心摔死的五岁农家小娃娃!好吧!从一个二十五岁的变成五岁娃娃,也算是老天对她的特别照顾了。可是为什么这个家里那么穷?就连一日三餐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而且这住的都是什么地方啊!看着眼前这个破败的茅草屋,好似那风一吹就会倒下似的,她真的是没办法不怒了!于是,她决定要改变家里现在的这种困境,跟着爹娘一起发家致富。请看一个现代的打工妹如何在这落后的古代过得风声水起,逍遥一生。
  •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大学,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是世界各国学子们梦想的殿堂,哈佛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成功的标志。数百年来,这所万人景仰的学府培养出各个领域的高情商名人,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在文学、思想、政治、科研、商业等方面都造就出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得归功于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
  • 我为星狂

    我为星狂

    本书是《我为球狂》之后的故事。谁是大王?谁是小王?谁是盖了帽的王中王?告别哥哥,告别SARS,告别青葱,把朦胧和友情珍藏。春夏之交时内心最隐秘的感情。球星+影星+歌星,我是最炫的那一棵。青春+时尚+搞笑,追星扑克闪亮登场。本书内容丰富,人物造型时尚、前卫,具有较强的时代感,非常适合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颇值得一读。
  • 无极至尊

    无极至尊

    天之诅咒,九代而亡!少年陈凡,携无畏之心,悍然踏上逆天征程!与天争锋,我为至尊!
  • 幸运小妻,老公超完美!

    幸运小妻,老公超完美!

    姚菍从没想过和楚聿衡这尊阎罗有任何交集,一场醉酒乌龙怎么就一生都和他绑上了?*一夜春风,不仅让她错失男友,也打破了他迎娶相处五年未婚妻的计划。奉子成婚,先婚后爱。姚菍,妖孽!名副其实!九岁之差,代沟挖了不只一条。在家上上房揭揭瓦也就算了!居然还酒吧热舞、浓妆艳抹!于是,一向淡定的他这次不淡定了!外套一罩,肩上一扛,果断打包扛回家!*谁说萝莉有三好,体柔轻音易推倒?我顶你个肺啊!撞见他陪前女友进出产检室,走廊转角处她暗暗的攒紧妊娠43天的单子……*姚菍就不明白了,当年搞外遇的是他,想要离婚的是他,现在死缠烂打的还是他!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个高龄大叔飞檐走壁的跳进她家窗户是想怎样!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山径尽头缓缓走来了一位翩翩公子,远远望去一副羽扇纶巾的打扮,风流倜傥的很,跟这山间的景象却也遥相辉映。
  • 娇妻良医

    娇妻良医

    两度生死,棺中醒来,肚子里带着一个“包子”的柳轻心,听着外边给她守灵的一对狗男女你侬我侬,不禁犹豫,本姑娘是该坐起来,吓死这两个王八蛋,还是消停儿的在棺材里面躺着,找个机会,带着肚子里的小兔崽子远走高飞?年代是明朝,人物属虚构,除了书里的药方,是出自各大医典和偏方手记验方,其他部分,都是故事~ps: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视病情方剂增减,若生病,请及时就医,勿自行依表症判断,草木常伴毒性和生克,用药需谨慎~千【娇】百媚终将老,一世繁华伴平生。
  •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职场人士突破瓶颈的必读制胜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办公室必备书。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生存技巧。在本书中,应对职场问题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经验会尽收眼底,你会在阅读不同故事的同时,了解职场中的各种生存之道,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