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9200000025

第25章 曾国藩大智慧24

昭示百代称王所需的法则,使之流传千世也不更改。真是用心良苦之至,事业盛大之极呀。孔子去世之后,他的门徒们四方分布,不断传授,演进孔子学说。后来的聪明杰出的人才,有那些多见解擅著书的,大体上都是孔子的传人呀。他们的文章醇厚或驳杂,与他们对道德礼仪见识的多少而有不同。掌握大道特别多的,他的文章醇厚深沉,孟轲就是这样的人。掌握大道较多的,文章内容就浅薄明显一些。掌握大道少的,文章就有些驳杂浮泛。掌握大道最少的,文章就驳杂虚浮得最厉害。自荀况、杨朱、庄子、列子、屈原、贾谊之下,聪明杰出、擅长撰文的人们的高低次序,基本上可以标示出来。

原文

凡男子之死于一言者,约有数等:与人争狠,一言之忿不顾而死者,是死于忿也;气谊相许,一言之约,借躯以相酬报者,是死于要约也;要事同计,异人同情,因旁人一言之感触,遂以激发欲死者,是死于激切也。厉王迁死,淮南宾客多以此感激安,或安以一言而激发欲死耳。师古二义解一言甚当,而于王安未合也。

译文

凡是男儿因一言而舍生轻死,大约有几种情况:和别人争勇斗狠,因为一句言语之忿而舍生轻死,是死于激忿;志趣、爱好相投,因一言之誓约,舍身以报答,这是死于誓言;一件大事,众人同谋,人异情同,因为有感于旁人之言语,热血奔涌,遂舍生轻死,是死于激切之情。淮南王刘厉被发配而死,淮南王的宾客大都以此激发刘安,或许是刘安因有感于别人之言,激切欲死。颜师古在二义中对于一言之义的解释很精当,而对于淮南王刘安的解释不合实情。

原文

弟治军甚不得手。二月十八之败,杏南、葆吾而外,营官殉难者五人,哨勇死者更多,而春霆又与沅弟龃龉。运气一坏,万弩齐发,沅弟急欲引退。余意此时名望大损,断无遽退之理,必须忍辱负重,咬牙做去。待军务稍转,人言稍息,再谋奉身而退。作函劝沅,不知弟肯听否?

译文

沅弟最近打仗很不顺手。在二月十八日的失败中,除了杏南、葆吾之外,营官阵亡的有五个人,士兵战死的更多;而鲍春霆又与沅弟发生了矛盾。运气一坏,万箭齐发,沅弟想马上引身而退。我觉得他现在名望受到很大的损害,绝无立即引退的道理,必须忍辱负重,咬紧牙关做下去,等到军务略有起色,大家的非议渐渐平息以后,再考虑奉身而退的事情。我写了一封信劝说他,不知他是否会听从。

原文

武帝之问,以为作乐即可致治,何以后世乐器虽在,而治不可复?仲舒之意,以为欲作乐必先兴教化,欲兴教化必先疆勉行道,能行道则治可复,教化可兴,而乐可作。

皆自人力主之,非天命所能主也。武帝之问,以为何修何饬而后可致诸祥?仲舒之对,以为修饬德教,则奸邪自止,而诸祥可致;若修饬刑法,则奸邪愈竽,而诸祥不可致矣。中言正心正朝廷数语,是修饬之本。末言仁义礼智信,是修饬之目。致诸祥必由于止奸邪,任刑罚则奸邪不止,任教化则奸邪止。于问中何修何饬而致诸祥,最相针对。武帝之问,本以力本任贤对举。以亲耕籍田,为己能力本矣;劝孝悌,崇有德,为己能任贤矣,而以功效不获为疑。仲舒之对,则略力本而专重任贤一边。以为贤才不出,由于素不养士。下以兴太学为养士之要,大臣岁贡二人为选贤之要。

译文

武帝的问题是,认为制作礼乐即可达到治理,为什么后世乐器俱在,而不能恢复治理?董仲舒的观点是,认为要想制作礼乐,必先复兴教化;要想复兴教化,必定要努力遵行大道;能够践行道义,那么可恢复大治,复兴教化,而后可以制作礼乐。这些都是全靠人力主持,不是天命所主持。武帝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招致吉祥呢?董仲舒的回答是,修饬道德、教化,那么奸僻淫邪之事自会消失,各种吉祥自然而至。如果一意注重刑法,那么奸僻淫邪之事就会越来越多,各种吉祥也难以招致。中间讲端正人心、端正朝廷数句话,是修饬道德教化之本。

篇末讲仁义智信,是修饬道德教化的细目。要想招致吉祥,必须始于消灭奸僻淫邪之事,如果一意信用刑法,那么奸僻淫邪之事就难以消灭;如果一意信用教化,那么奸僻淫邪之事自会消灭。这和武帝问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招致吉祥,针锋相对。武帝的问题,本来是以重本任贤相等对待。把亲自耕耘籍田当做是自己能重本;把奖励孝悌,崇尚有德之人,当做是自己能任贤。而以没有取得成效而获疑。董仲舒的对答则略去重本而专注重任贤一方面。认为没有贤才出现,是由于一贯不培养士人。下边讲以兴办太学作为培养士人的关键,大臣每年推荐二人作为选贤的关键。

曾氏体悟

曾国藩为文,主张思路宏开,意义宽广,济世载道;曾国藩最不愿意看的,便是无病呻吟的文章。

对于文章的志趣,曾国藩很明显地说:余近年颇识古人文章门径,而在军鲜暇,未尝偶作,一吐胸中之奇尔!若能解汉书之训诂,参以庄子之诙诡,则余愿偿矣。至行气为文章第一义:卿云之跌宕,昌黎之倔强,可为行气不易之法。宜先于韩公倔强处,揣摩一番。曾国藩所以崇拜韩昌黎,是因为韩昌黎的文章最为雄奇,而雄奇的文章,是曾国藩最推许的。

曾国藩的文章理论,偏重于雄奇一途,所以他的文章,也在雄奇的一方面见长,他的比较著名的文章如《原才》和《湘乡昭忠祠记》等,气势之壮,句之不俗,使人觉得大有韩昌黎文章之气。

有人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列为晚清奏牍“三大家”。值得注意的是,三人都互相砥砺,以学问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依托。

曾国藩本是乡里小儒,幸而得入翰林,在北京时,得与宋学家唐鉴、倭仁等做朋友,受其影响,然后下决心研究宋儒义理,讲究慎独功夫。从那时起,每日写日记,多能自责之语。后来他觉得专搞宋儒学说,无非做了理学名臣,于国何补,遂不再拘于门户之见,跳出宋儒这个框子,扩大他的视野。研究古文考据,尤留心经世之学,从而博览群书,丰富了自己的学问,不肯再为程朱一派所限制。话虽如此,他仍自律谨严,始终如一,因此治清代学术史的人,仍称之为理学名臣。

曾国藩治学,于诗古文辞,极有研究,其文气魄亦大,远胜其诗,因为他究竟不是诗人,所以在这方面说不到什么成就,文就不同了。黎庶昌评其文“扩姚氏而大之,并功德言为一途,挈揽众长,轹归掩方,跨越百氏,将遂席两汉而远之三代,使司马迁、班固、韩愈、欧阳修之文,绝而复续,岂非所谓豪杰之士,大雅不群者哉!盖自欧阳氏以来一人而已。”未免恭维太过。要之,其文博大闳肆,能自成一派,则为不掩之事实。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没有专篇谈曾国藩的文学成就,只说“王士祯之后诗有翁方纲;犹桐城之后,文有曾湘乡乎?”他对曾国藩似乎不想列入作家之要,而把他挤入理学名臣之内,亦颇有趣。所谓“桐城之后,有曾湘乡”,这一论断,也很中肯。曾国藩的“欧阳生文集序”,于桐城派推崇备至,于是有些人就称他为桐城派。其实曾国藩也不尽学桐城。他私淑方苞、姚鼐,自言粗解古文,由姚启之。

学诗学文,先要掌握各家的风格特色。曾国藩把古文标举为气势、识度、情韵、趣味四属,而在《十八家诗钞》中,前三属相同,惟将“趣味”改为“工律”。这四属便是对各篇诗文的不同特色的分辨。

曾国藩还纵论千古诗文,占八句,以概括各家的风格特色。句云:《诗》之节,《书》之括,《孟》之烈,韩(愈)之越,马(司马迁)之咽,庄之跌,陶(渊明)之洁,杜(甫)之拙。

领会各家的基本风格,是学诗学文的一条捷径。但各家风格是复杂有变的,曾国藩对一些诗家和古文家的风格评述,只是说到了他们的一个方面,不可一概论定。正如鲁迅所说:“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风格之外,曾国藩还指导儿子注重诗的貌与神。他说:“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若非其貌其神迥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尔以后读古文古诗,惟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

“认其魂”、“观其神”,是学文、学诗、学字的不二法门。如果连其貌也不认识,那是尚未步入殿堂的大门;但如果认为辨认其貌,便已“到手”了,那是太浅陋的结果。学文、学诗、学字,不贵形似,而贵神似。故曾国藩拟于诗的四属之外,“别增一种‘机神’之属”。他解释道:机者,无心遇之,偶然触之。姚惜抱谓文王、周公系易、彖辞、爻辞,其取象亦偶触于其机。假令《易》一日而为之,其机之所触少变,则其辞之取象亦少异矣!余曾叹为知言。神者,人功与天机相凑泊,如卜笙之有繇辞,如《左传》诸史之有童谣,如佛书之有偈语,其义在于可解与不解之间。古人有所托讽,如阮嗣宗[籍]之类,或故作神语,以乱其辞。唐人如[李]太白之豪,[杜]少陵之雄,龙标[王昌龄]之逸,昌谷[李贺]之奇,及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之乐府,亦往往多神到机到之语。即宋世名家之诗,亦皆人巧极而天工错,径路绝而风云通。盖必可与言机,可与用神,而后极诗之能事。

这是曾国藩论诗的“机神”的一段重要文字。“机神”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心理学家与文艺家所说的“通感”。诗文如无机无神,则难登高雅之堂,甚至会走向俗不可耐一路。《文心雕龙》要求诗文做到“神与物游”、“神用象通”,曾国藩认为“机到神到”方为“极诗之能事”,二者相继相承,都是说的诗文的最吃紧处;只有如此,诗文方可“人巧极而天工错,径路绝而风云通”。王若虚《滹南诗话》云:“古之诗人,虽趣尚不同,体制不一,要皆出于自得。”诗若是到了“机到神到”的佳境,自然早不是貌似于人,而是心即自得了。

同类推荐
  • 生意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生意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多少生意人在追问:同样是做生意,为什么有人挣钱,有人却赔钱?商界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事实上,当代商人企盼的秘诀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掌握在商人自己手里。从古至今,成功的生意人无不具有自己长期奉行的商经,他们有相同之处,也有独到之处。正是这种商经,造就了他们不同寻常的大手笔,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事业。在今天-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想早日敲开财富之门,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并非难事,前提是你得准确把握住做生意的关节点,获悉睿智的经商之道。
  • 感悟成功人生

    感悟成功人生

    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充盈与做人的成就,它是一种用心感悟得来的愉悦和满足。它的滋味,我们曾尝过,却早已遗忘……本书以感人故事为原料,调配以哲理的启思,汇集生活中鲜活的平凡点滴,记录了属于每个人的成功、失败、彷徨、突破与飞跃。希望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自已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温暖,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完美之旅……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自然肩负着创新的大任。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本书精彩的智慧故事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创新的大门,令青少年走上创新的光明大道,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世界。
  •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有钱人是社会的胜利者,也是强者。在有钱人与穷人的对决中,总是以有钱人的胜利而告终。
热门推荐
  •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小米因为死去男友的心脏移植给了另外一个男孩而转学来到了他所在的学校,这个男孩——尹堂曜同明晓溪所有小说中的男主角一样,高大英俊,家境优越,帅且酷……小米用尽一切办法去接近尹堂曜,替他写作业、跑1500米……终于,尹堂曜接受了小米并开始同她交往,但有一天,小米突然发现,他死去男友的心脏其实并没有移植到尹堂曜的身上……而尹堂曜也发现了小米接近他的真实目的……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三国之问鼎天下

    三国之问鼎天下

    重生汉末,逆天改命。在乱世中生存,只有强大,更强大,比所有敌人都强大!“碰到比你强大的呢?”“干!”带甲十万,跨蹈汉南,却要不战而降?不,这样的结局我不接受!即便不能挟天子而令诸侯,我也要据荆州以图天下!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煮夫的秘密

    煮夫的秘密

    林落活了二十多年,一直是勤劳勇敢三观正常的好姑娘一枚。直到有一天,她忽然被自己相恋四年多的高富帅男友武城给甩了,血淋淋地甩了。失去了对男人的信心后,她给自己制定了找老公的“四必须”:标准一:必须长得比前男友帅;标准二:必须不能比前男友有钱;标准三:必须家务全包;标准四:必须一切都听她。好友吐槽她:“呸!就这标准,您老就等着单身一辈子吧!”谁想到,还真让她找到这么一人儿!
  • 伴君:不屑为妃

    伴君:不屑为妃

    天啊,怎么会这样?不过是一时被五百两的酬金迷了眼睛,怎么就成了史上第一位女太傅?不过是禁不住六百两黄金的诱惑,怎么就被要求嫁给皇帝当老婆?不,绝不,我,安小琬,还有大好的青春要享受,不屑为妃!
  • 经理成功之道:管理之道

    经理成功之道:管理之道

    本书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半朵青莲

    半朵青莲

    沈青婵,人称“半朵莲”,不过是稍微不同,年纪轻轻就掌管着醉欢枝里的各色美人。醉欢枝也不过就是个烟花之地,为何惹得几位皇子天骄频频光顾?美人三千,如花美眷,缘何心思各异,自怀鬼胎?到底谁是谁的棋中棋?谁又是谁的谍中谍?一曲青莲舞,婀娜尽姿色。且看性格独具的烟花主事如何翻转半璧江山。《半璧青婵》现更名为《半朵青莲》,每天晚上8:30分左右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