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也上前说道:“是啊,王妃,从东泰国到这里,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你的身边,这回你要去战场,我怎么都要跟着你的。”
秦子宁将两个丫头搂过来,感动的说道:“谢谢你们,谢谢!可是这次我真的不能带着你们去冒险,战场不比灾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不可预知的危险。玉儿,你会功夫,就留守在王府吧!帮我看好这个家,还有,你要常去福满堂看看生意,遇到麻烦事就去找骆大哥帮忙,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跟周嬷嬷进宫去找母妃作主,知道吗?”
没等玉儿反对,秦子宁继续说道:“这次我和墨青会带暗卫一起出发,所以你们不必担心我,墨青他们会保护我的安全,你们两个照顾好自己,别让我担心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明白吗?”
听到主子如此语重心长的话后,两个丫头就算再不情愿,也知道此时不能给主子添麻烦,便乖乖听命行事。
之后,秦子宁将周嬷嬷和管家叫过来,把家里的事一一交待清楚,分工明确,同时将自己刚刚写好的一封信交给周嬷嬷,让她明天进宫交给贵妃娘娘。
周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了,又照顾了赫连景澈这么多年,看到王妃对自己的主子如此情意义重,她也深受感动,不过她很有分寸,知道自己劝不住王妃,不如按王妃所说的照办,所以她没有多说废话,直接领命。
东西收拾完毕,用过午膳之后,秦子宁已经等不及了,与墨青和暗卫们一起出发了。因为秦子宁急于赶路,所以他们一行人连夜快马加鞭,没有停歇的一路往西而行。其实秦子宁的包袱很简单,除了野外生存必备的东西和食物外,另外的就只带了她最心爱的二胡,简装轻行,所以行进速度也就更快了。
三王爷没有想到自己派在四王府外盯梢的人被秦子宁的暗卫给无声解决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秦子宁离开王府之事。三王爷事后很懊恼自己把赫连景澈的消息告诉给秦子宁听,现在倒弄得自己没了机会。
别说是他了,其实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秦子宁会这样做,等到大家都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秦子宁一行人早已奔出老远了,想追都难。
当太后和贵妃得知秦子宁支身去找赫连景澈之时,才知道原来皇上一直瞒着她们关于赫连景澈失去联络之事,虽然明白皇上的苦心,并没怪他,但她们仍然很是担心赫连景澈和秦子宁,天天在宫里烧香拜佛,为他们两个人祈祷。
在西境的赫连景澈一直在跟敌军斗智斗勇,他之所以没有像左枫和太子那样行军,是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军中恐怕也有三王爷的暗探,这些人还没完全找出来,所以他一直在暗查这几个眼线,同时也利用他们放一些假消息出去,不仅使得敌军那边无法准确掌握他的动向,就连与朝廷的联络也被他暂时掐断了,反正他已经作好了万全的准备,本以为那些信会万无一失的稳住爱妻的心,哪里会知道三王爷会多嘴告诉秦子宁啊!
西华国西部边境有深山密林,地势极为复杂,虽然赫连景澈大军来势汹汹的将两座边城夺回,但他想要一举制服敌军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深入虎穴把他们打老实了,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不再进犯边城,才可以保住西华国边城百姓的平安。所以,他带领大军进了密林,就与外界断了联络。
秦子宁和墨青等暗卫们一起不分日夜的赶路,虽然墨青担心从小养在深闺的王妃会吃不消的,但是令所有人吃惊的是没想到从自家王妃身上根本看不到一丝娇弱的姿态,反而行为举止经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得秦子宁有一个新的认识,很多人都在心里佩服这个小女人。
几日之后,秦子宁和墨青一行人终于赶到边城,边城的守将亲自出来迎接她们。秦子宁没有在这里作过多的停留,仔细问明了赫连景澈的军队失联之前的动向之后,她立刻带领墨青等人向密林进发。
这是深山密林,没有现代的先进定位设备指引方向,就连最起码的指南针都没有,的确很容易迷路在这山里。秦子宁和墨青她们头一天进入密林后就搞不清楚方向了。
还好秦子宁在前世有野外生存的经验,凡是走过的地方,都留下记号,免得重复走原来的路,再加上她们带了足够的干粮和饮水,不然真就麻烦了。
前两天的天气还好,艳阳高照的,白天并不显冷,但每天一到晚上林子里就一片漆黑,周围还总是响起各种动物的响声,他们一行人生起堆火取暖,当然也是为了防止有猛兽来袭,几个人轮流值班守卫。
到了第三天,不知为何,这里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可把他们几个人淋坏了。因为现在已是入冬,大家都以为不会再下雨了,就没有准备雨具,所以一行人全都被淋成了落汤鸡,秦子宁指挥大家赶快找地方躲雨,于是他们在密林里走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山洞避雨。
大家全都躲到山洞里,因为身上的衣服全被淋湿了,所以秦子宁吩咐下去,升起火堆,每个人轮流脱衣服烘干,不然非得感冒着凉不可。
起初暗卫们都不好意思在女人跟前脱衣服,墨青也是面露尴尬之色,但他们也知道王妃说的没错,最后秦子宁不得不采取强硬的命令,他们才照办。当然女人烘衣服时,男人守在洞口处,男人烘衣服时,就换女人守在洞口。
暗卫都是男子,墨青也是从小习武,他们身体底子好,并没感冒,反倒是秦子宁在后半夜发了烧,这可急坏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