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800000085

第85章

公元前218年,始皇帝正为他的第二次东巡做准备,我们抽空来看看秦国的运营情况。

秦国的大型建筑工程到处开花,摧毁六国的防御城池,建造新的战争要塞,修建贯穿东西南北的驰道,劳民伤财的程度不减反增。

老百姓住在被战争破坏的房屋内,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青壮劳力躲的过兵役,躲不过劳役,乱世和盛世都要受苦受难,或许在他们的眼中,根本就不存在盛世。

如果硬要说始皇帝的国家建设政策有什么好处,倒是纠正了人民群众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始皇帝自鸣得意的政绩工程,都是用秦国男儿的骸骨铺就。他看不到人民承受的苦难,只看到江山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始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是在用百姓的痛苦换取后世对他的景仰,注定要背负跟功劳相抵的骂名。

在痛恨始皇帝苛政的人群中,以六国旧地的百姓尤甚。秦国的厉法,让过惯舒坦日子的他们不能适应。从咸阳派来的行政官员更是把他们当作二等公民,执法采用双重标准。假公济私,盘剥黔首,借机收敛钱财的事情比比皆是,令六国遗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六国旧地到处是反秦的呼声,在这种形势下,有个针对始皇帝的阴谋,正在秘密的酝酿当中。

张良是韩国人,而且不是普通的韩国人。他出身于韩国的名门望族,是典型的六国世家子弟。他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相继担任韩国的宰相,历侍五位君主。

跟那些纨绔子弟不同,张良虽然出身富贵,但是从小立有大志,要以韩非为榜样,勤力治学,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变韩国孱弱的状况。天不遂人愿,始皇帝灭六国的伟大创举,摧毁了张良施展才华的舞台。

张良把理想破灭的仇恨,都加诸在始皇帝的身上。 暴君的恶行,使前途似锦的英才沦落为亡国之奴。落差太大,张良无法承受,于是一咬牙,做了中国最早的“愤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张良认为自己的家族世受国恩,当图报效之。与其做异性家奴、忍辱偷生,还不如效仿荆轲刺秦王,轰轰烈烈的结束一生。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张良杀始皇帝的决心是多么坚定,他的弟弟因为悲愤于国破家亡,吐血而死。张良为弟弟殓尸后,置棺木于荒郊,顾不上埋葬就离开故乡,远游四方。并不是张良与弟弟感情疏远,他是急着要去为弟弟报仇。

张良本身是不通技击的书生,由他去刺杀护卫森严的始皇帝,只能是空送性命。他不是傻子,荆轲都未竟其功,除非找到专诸、聂政之流,否则难以成事。他走南闯北,踏破铁鞋无数,可是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猛士安得?

淮阳有位叫做仓海君的贤者,老头家境殷实,慈颜好义,收留了很多奇人异士,因此名声在外。张良决定去碰碰运气,看能否找到合适的刺秦人眩

仓海君这个人年纪虽然大了,可壮志不减,他感动于张良刺杀始皇帝,挽救天下黎民的义举,决定出手相助。他向张良举荐了一位能够力举千斤的大力士,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易如反掌。

大力士之名已经无从考证,仓海君没有提及,可能此人本身是通缉要犯,需要予以保密。张良与大力士一见如故,义气相投,随即商量起刺杀计划,最后决定在始皇帝东巡途中下手。

始皇帝平时深居秦宫大内,张良和大力士根本无法与其接触,只有利用他出宫的机会才能行刺。张良从黑市买来始皇帝东巡的路线图,经过仔细研究,他把行刺地点选在了博浪沙。

张良寻访杀手的时候,曾经路过博浪沙。那里人烟罕至,驰道两旁都是茂林修竹,有人隐匿其中,绝对难以发现,正是杀人越货,拦路打劫的宝地。他在仓海君的帮助下,为大力士打造了一把重120斤的铁椎,准备远程精确制导,把始皇帝连车带人一起报销。

咸阳至东海的驰道上,出现了寻常难得一见的热闹。一队队身穿重甲,孔武威猛的秦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方步,向前推进。这支纵横六国、无敌于疆场部队,在行军途中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们各个手按刀柄,流露出藐视一切的气势,似乎在告诉世人,他们可以随时应付所有的突发事件。

“天子出巡,百姓暂避”。不时有骑着骏马的传令兵,奔行于驰道两旁,提醒周围的人,不要冲犯御驾。

阳武县的百姓昨日就收到始皇帝将途径博浪沙的消息,他们生计尚且不保,哪会有窥视龙颜的好奇心。尽管驰道周围数里看不到人烟,但传令兵却还是不知疲倦的嘶吼着。给始皇帝办事,没人敢不尽心尽力。

张良和大力士就藏在驰道旁边的树丛中,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警觉的秦兵发现。他们透过荆棘的缝隙向外张望,搜寻着猎物。

始皇帝斜倚在自己的銮舆之内,两位衣着清凉的宫妃正卖力的为他按摩,只要他稍有动作,宫妃的脸上就会条件反射般的露出惊恐,足可见始皇帝积威之盛。这位令天下畏惧的中年汉子,此时正闭目养神,丝毫不知道危险正离他越来越近。

张良使劲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他的面前行驶着一辆珠光宝气的华贵銮舆,车栏上雕龙画凤。左右随从高举云幡宝罗,仪仗开道,整整六匹拉驾的乌黑骏马,这是天子的座驾,里面坐着天下的仇人。

想到始皇帝就离自己十数步开外,张良怒火中烧,国恨家仇涌上心头,再无惧于持枪横戟的禁军武士。他招呼身边蓄势待发的大力士,“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大力士看准目标,挥舞手中的铁椎,呼啸而出,只见一道银光划过,当先的车銮应声而碎,四分五裂的残片到处迸射。张良找对了人,大力士一击即中,没有浪费他们唯一的机会。但他们的心中刚刚雀跃起成功的喜悦,却赫然发现,车架中竟是空无一人?

张良和大力士的脸上写满了问号,可惜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求证事情的真相。禁军侍卫高叫嚷着“捉拿刺客”,向他们的藏身之处扑来。这时候他们有两个选择:

一,束手就擒,马上就能知道刺杀失败的原因,不仅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能在临刑前高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经典口号。

二,拔腿就跑,只要能躲过秦兵的搜捕,留待有用之身,将来还有机会成就大事。

两名胆大包天的刺客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后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刺秦而丧命的义士,荆轲一人足以,不然后世将无从追捧。

张良凭借对博浪沙地形的熟悉,终于逃脱追捕,隐姓埋名,躲藏在下邳。他的人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暗淡无光,更精彩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天书奇缘、帝王军师,让我们羡慕的事情太多,太多。

我们还是来快来解密张良失败的原因,假货之害,古来有之。自从始皇帝遭遇荆轲事件之后,秦国就加强了对他的防卫工作。出行的时候,多准备几辆混淆视听、迷惑刺客的副车,只是基本措施。

当张良在下邳得知实情后,不停的埋怨自己莽撞。其实他多等片刻又能如何,副车不只一辆,给他蒙中始皇帝的几率实在太校如果他侥幸成功,我们伟大的汉高祖就只好在亭长的位置上终老,这成何体统?

对于再次被刺杀的事情,始皇帝龙颜大怒。看到副车上那个杀伤力极大的铁椎,他闹不明白,天下的兵器不是都应经收归咸阳,造成了铜人?显然自己制定的政策,执行的还不彻底。他颁布诏书,对全国可危害人身安全的金属制品重新普查,胆敢私藏者,以欲刺王论处。此令一出,天下又无宁日,官吏趁机威压百姓,人民已经欲哭无泪。

张良的行为,是六国遗贵对亡国的抱怨,也是六国百姓,对暴政的哀嚎。人民渴望仁政的呼声,曾经离始皇帝那么近,不过是他到副车之间的距离,可惜他却听不清楚。站在权利的顶峰,始皇帝的周围弥漫着令他飘飘欲仙的烟云。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他什么都看不真切。

颠倒是非,本末倒置,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渐渐的看不懂始皇帝,秦国百姓眼中睿智的明君,竟然糊涂如斯?对自己的苛政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跟人民为敌,终究会被人民抛弃。始皇帝得到过机会,却不珍惜机会,只能失去机会。他亲手为大秦挖掘着坟墓,不辞辛劳。

同类推荐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尔虞我诈,爱恨情仇的清宫古文】鸳鸯戏水,淹死。比翼双飞,摔死。青梅竹马为夺嫡,娶了太傅之女,她被众人唾弃。成亲当天,她本想搅弄这番婚事,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将她阻拦,将她绑架并骂她愚蠢。她气结,咬了他耳朵却被他夺了初吻,事后他说是惩罚。缅甸和亲,她被选定,他却百般设计阻拦并在远嫁前一夜强行占有了她,事后他称是意外。她看不懂他的心,读不懂他的情,殊不知他是背负着血海深仇,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嫁,他撕碎了她的嫁衣却并未碰她。二嫁,她怀了他的‘意外’逃之夭夭。当他们的‘意外’在她腹中时,他却...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焚心之城

    焚心之城

    七年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还会回来。可最终,我还是回来了。——钟阿城
  •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本书系统阐述了记忆力训练的意义以及记忆力训练的各种方法,这是我们在记忆力训练领域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研究之后的深度思考结晶,无论对记忆力的学习者还是从业者,或是孩子的家长,相信都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笙歌

    笙歌

    十六岁的冉笙就像是被所有人严密保护起来的花朵,几乎从未踏出过临水堂一步,他被保护的太好,纯粹的让人心动,却也脆弱的不堪一击。所有的风雨我替你扛,所有的悲伤我为你尝,所有的幸福,为你奉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哑女皇后

    哑女皇后

    身为奸臣的女儿,并且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女,庄懿在后宫之中注定不会受宠。在父亲的安排下,她进宫了。一个哑女皇后如何一步步得到皇上的眷恋最后真正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QQ群:32893122)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凤凰斗:携子重生

    凤凰斗:携子重生

    冰冷的地窖潮湿而阴暗,沈千染浑身发冷,向前伸出的手一直不停发抖,牙关几乎被咬出血来,“娘,求求您,把赐儿还给我!”话音甫落。又咳出一口鲜红的血。“你说出暖血玉的下落,我就把赐儿给你!”申茹阴冷地直视着她,“不说,我现在就把他摔死。”申茹蓦地高高举起手中的孩子。一年前,她二哥申敬业亲自抄宁家时,却抄不到宁家传家之宝暖血玉的下落。如今申贵妃寿辰要到了,指着名想要这个暖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