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场横扫秦国的政治斗争,最伤心的人就是赵太后了。一边是她的亲生儿子,一边是她朝夕相伴的情郎。赵太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才勉强做到两不相帮。
另外,赵太后所作的一切荒唐事,也让她感到后悔和羞耻。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躲在后宫中,永远不要见人。
其实,赵姬完全不用这么害羞,跟她的老前辈宣太后相比,她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当年的宣太后,明目张胆的为“义渠”首领生下两个逆子,而且还异想天开的准备让其中一子继承秦国王位。这些都不算什么,宣老太太还做过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宣太后病入膏肓、即将撒手人寰的时候,还不忘她的新欢魏丑夫。她叫来律师,草拟了一份遗嘱:“我死的时候金银财宝可以不要,但必须让魏丑夫给我陪葬。”
魏丑夫样貌风流、年轻有为,可以为了事业向太后献身,但绝不愿为了太后向阎王送命。他恳求一个叫庸芮的大臣向太后求情,希望太后能收回成命。
庸芮敲诈了魏丑夫一大笔钱财,然后向宣太后进言:“太后认为人死之后还有没有知觉?”
宣太后很有科学的发展观:“人死之后当然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庸芮:“太后圣明,如果人死之后没有知觉,让魏丑夫殉葬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行为。”
宣太后一听庸芮这么说,立刻耍赖改口:“人死了之后还是有知觉的。”
庸芮又说:“如果人死之后有知觉,先王早就对太后恨之入骨了,你还敢带魏丑夫下去?”
宣太后思虑再三,可能真的怕丈夫在地下大动干戈,不得不放弃了让魏丑夫陪葬的想法。
始皇帝可不会因为秦国太后有不贞的传统就放过赵姬,他愤怒的冲入后宫对赵太后兴师问罪。
每个母亲给孩子的感觉都是慈爱和纯洁的,当这种感觉被破坏的时候,对孩子来说,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赵太后的所作所为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承受的起,始皇帝更不可能承受。
在盛怒之下,始皇帝用了极端的报复手段,他把嫪毐和赵太后的孩子装在麻袋里,活活的用棍子打死在他母亲的面前。借着这样残暴的行为宣泄压抑的情绪,同时狠狠的去刺伤他母亲的心。做完这一切后,始皇帝把赵太后赶出咸阳城,发配至秦国的革命根据地雍城去面壁思过。
始皇帝统一天下后执政的残暴,也许正是受了赵太后所作所为的刺激,才让一个大好的青年,有了暴力倾向。
赵太后被“流放”后,秦国爆发了所谓的“二十八星宿”事件。
始皇帝为了防止有大臣对他逐母的行为进行劝谏,就下了一道指令:“凡是有针砭太后事者,一律斩首,砍断四肢,然后把尸体扔在王宫外示众。”
始皇帝虽然有言在先,但秦国不怕死的人真多。忠贞之士不绝于内,一个又一个的大臣,义正言辞的数落着始皇帝的不孝。先后有二十七个人对始皇帝的行为发了牢骚,结果都丢在王宫的空地上祭天了。
想必是始皇帝对外封锁了赵太后私通的丑事,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这种有损君主尊严的事情,始皇帝当然忌讳莫深。
可怜的朝臣们因为消息不灵通,结果上演了我以我血溅轩辕的烈胆忠情。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这群愚忠的士大夫,死在了宫廷的隐讳里,留下的只有可笑。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下一个,还有后来人。二十七个死于辜妄的大臣,让始皇帝都开始手软了。他知道所杀之人都是秦国的忠骨,但是为了王朝的体统,却不得不杀,
这场越演越烈,眼看无法控制的杀戮,终于迎来了转机。
一个叫茅焦的齐国人精通鬼神之说,他告诉始皇帝:“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宿,已经死了二十七个,而我就是最后一个。如果秦王不把赵太后接回咸阳,还把我杀了的话,就会风云色变、电闪雷鸣、天将大难、万劫不复。”
始皇帝不知道什么叫做科学,多少还是有点迷信思想的。茅焦喷着吐沫腥子一阵神侃,还真把始皇帝吓到了。
茅焦到底不是个疯癫之人,他先把始皇帝镇住,又开始讲起了道理:“秦王驱逐母亲,背弃了孝道,诛杀劝谏之臣,丧失了忠义。秦王是要取天下的人,如果把这些都丢失了,怎么能让四海归心呢?”
茅焦这个谈判专家出马,给了始皇帝下台的机会。二十七星宿都得到了安葬,赵太后也被接回了咸阳。至于始皇帝同赵太后的母子关系,恐怕成了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二十八星宿”事件中,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始皇帝的凶残。还应该看到当时的秦朝官员还是尽职负责的,纵然冒着死亡的危险,也要完成上谏的责任。
始皇帝能在后来统一天下,跟秦国的这种清明的政治风气也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让这样的政局继续下去,始皇帝还有最后一颗政治毒瘤要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