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00000082

第82章

枣庄会战,无疑是成功的,朱震击毙金虏统领级的大将二人(孔益林和哈吉图),生擒一人(洛芳),击毙金虏士兵五万八千人,而自己却只付出了六千伤亡的代价,这些成绩,足以让朱震骄傲了。

不过在朱震麾下将士兴高采烈的欢庆胜利时,从五莲远道而来的赵明玉可就不高兴了,没杀几个金虏抛开不说,自己还折损了三千多人,脸面也全丢光了。

不过人总是会去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的,赵明玉的理由便是朱震在骗他。笑话!几万步伐齐整的金虏骑兵咆哮而来,你居然告诉我这只是一群残兵败将!

但是事实上朱震的的确确打败了金虏,所以赵明玉给自己找的理由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因此他就算找到了理由却也无法推卸失败的责任。然而在朱震送给他五千余颗金虏的首级,近千匹受伤了的战马时,赵明玉的战绩立即变成“配合破虏将军在枣庄大败金虏,斩首五千余级,虏获战马一千多匹”的骄人成绩!赵明玉也满意的带着部下回五莲去了,取得这么骄人的战绩,上面的赏赐应该不少吧!这个破虏将军朱震还真够意思的。

在送走赵明玉后,朱震手下的将士们颗不干了,我们辛辛苦苦杀金虏,总镇大人把功劳全让给了别人,这不是明显的在打击将士们的士气么?

朱震自然有自己用意的,所以耐心的向将士们解释自己的用意,还好他麾下将士大多都视他为神灵一般,朱震解释了几句,大家也就释然了。

一切善后工作完毕之后,朱震一面带领大军进驻沂州,那里可有金虏半年来劫掠河北、山东的财富的一半啊!另一面上书朝廷请功,同时要钱药粮,虽然在得到沂州后朱震很富有了,但北京的钱粮迟早是李自成的,朱震记得李自成逃出北京城时带的金银珠宝都上千车呢?现在能多要一点就尽量多要一点吧!

北京城里确实有很多很多的钱粮,不过朱震却不知道这些钱粮却不是朝廷的,朝廷现在都穷的开不了锅了。要剿灭流寇,需要增加“剿饷”,要对付金虏,需要增加了“辽饷”。大明朝的国税都征收到崇祯十八年去了,但还是入不敷出。

就在昨天朝会之时,崇祯皇帝手里还拿着几份崔要粮饷的奏章,苦着脸让大臣想对策。一个个老奸巨猾的大臣哪里还有不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他无非是想让大臣们都掏腰包捐钱粮给朝廷而已。所以一个个都闷声发大财,平时争吵激烈的朝会居然变得鸦雀无声了,这倒也是一番奇迹。

最后崇祯忍不住了,点着张晋彦的名字问道:“张爱卿,你身为兵部尚书,先把你的意见说出给来大伙儿听听!”

崇祯皇帝点张晋彦的名字是有理由的,张晋彦在几个月前还之时兵部右侍郎。但是很善于察言观色,投崇祯所好,所以崇祯皇帝便找个借口罢退了原兵部尚书张国维,把他扶上了兵部尚书的宝座。现在崇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推给他,是在看他懂不懂的知恩图报,会不会继续投自己所好,充当自己忠实的走狗!崇祯皇帝从来就没把大臣没当人看过。

张晋彦接到这个烫手的山芋顿时有种想死的冲动!依照崇祯皇帝的意思,让大臣们纷纷解囊相助,并且自己来个大仁大义的带头捐献?这样崇祯皇帝肯定满心欢喜,自己以后在崇祯眼里的地位可以说是很牢固了,可惜在崇祯眼里的地位牢固有个屁用!因为这样一来,满朝的文武大臣、皇亲国戚、功勋权贵只怕都会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把自己孤立起来,甚至会采取某些行动置自己于死地了。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装聋作哑,陪着大臣们糊弄崇祯皇帝,这样满朝文武大臣该欢喜了,不会和自己作对了,但是崇祯皇帝是那么好糊弄的?丢官是小事,只怕明天他就糊弄一下自己的生命了。

崇祯看着满脸苦色的张晋彦,心里也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不过御下之道,在于先给个萝卜再打一大棒。自己的萝卜早就给他了,也该到用棒子敲打敲打的时候了!所以崇祯皇帝丝毫不会去体谅张晋彦的难处,只是鼻子两哼,提醒着张晋彦不要忘了自己给他的恩宠。

张晋彦听到崇祯皇帝的哼声,知道这位主子开始不满了,要是自己还不说出个一二三来,只怕以后的日子就难混了,马上出列,颤颤的说道:“启奏圣上,微臣想来想去,觉得要解决粮饷问题。。。。”

说道这里,张晋彦眼睛瞄了一下端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结结巴巴的继续说道:“要解决粮饷问题,微臣想了很久,将士们在外面打仗,朝廷的粮饷是断然不能拖欠的。”说道这些套话,张晋彦又变的流畅起来:“圣上还记得崇祯二年金虏偷袭京师,勤王之军因为粮饷问题中图哗变,造成京师差点落入金虏之手吗?所以对于镇守边关的将士,我们一定要善加安抚。李自成等贼寇势力日益壮大,援剿大军崔要的粮饷也是不能拖欠的。。。。。”

看着张晋彦有意转开话题,崇祯皇帝怒道:“够了,朕是问你怎么为将士们筹集粮饷,不是要你说这些天天讨论来讨论去的废话!难道朕还不知道将士们的辛苦?朕就是想早点把粮饷发下去安慰一下这些在为我大明江山浴血奋战的将士。你们倒好,一个个身居高位,丝毫没有为大明江山去打算过,要是大明完了,你们也完了!”

看到崇祯动真火了,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都跪在地上,高声叫道:“臣等无能,不能为圣上分忧解难!”

崇祯荒地看着这群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大臣,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你们无能?你们能力大着呢!朕都被你们糊弄成这样了,你们不能为朕分忧?只要你们带头,每个人捐出一点点银子,朕就宽裕多了,哼哼,朕都知道你们的家产状况,你们每一个人都比朕有钱!不过,崇祯虽然眼热着文武大臣、勋臣权贵们的家产,但总不能伸手去要吧!所以他再次逼问道:“张晋彦,你想到办法了没有?”

张晋彦战战兢兢的说道:“启奏圣上,微臣思之,这钱粮。。。这钱粮。。。。”说道这里,张晋彦突然脑袋瓜一亮,‘朝廷穷,藩王富’洛阳、开封。。。。无一不是富甲天下的地方。洛阳被李自成洗劫一空,是没什么了,可是开封,不是被李自成用黄河水淹没的么?那么开封的金银财物应该都埋在城里吧!想到这里,张晋彦立马十分流利的说道:“微臣听说,开封城里不时有人在淤泥中捞出金银财物,想那开封城自宋朝以来,一直富甲天下,周王一脉苦心经营开封二百多年,其积累的财富早就不少于朝廷,但是去年九月被穷凶极恶的李自成引黄河之水淹没开封,整个开封逃得性命的少之又少,那些金银财物应该都被埋在了城里吧!圣上可以派人去开封一带捞取沉积在淤泥中的金银财物,所得可全部充当军饷。”说到这里,张晋彦又瞄了一下崇祯皇帝,看到他还是那副阴沉沉的老脸色,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而两边的文武大臣们听到张晋彦这个异想天开的主意,一个个都对他露出‘你行啊/的表情。

崇祯皇帝听到张晋彦的主意,确实有点心动了,毕竟要他去向大臣和权贵们伸手要钱,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若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崇祯也不会用这一招。现在有别的解决办法,那自然是最好的了。不过朝廷派人去开封‘捞钱’,这要是传出去了,朝廷的脸面何在?他崇祯皇帝的脸面又何在?所以只得又把那副阴沉沉的老脸色摆了出来,想看看大臣们有什么反应!

这个时候,参与朝会的大臣们也都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就开始交头见耳,小声的嘀咕起来。嘀咕了一会儿,大学士蒋德璟出列说道:“启奏圣上,臣等认为朝廷派人去开封捞取金银财物的事,传出去有损朝廷天威,落下笑柄,但是沉积在开封淤泥中的金银财物不捞出来,又实在浪费,还有可能引起民间混乱。所以臣建议派遣工部大臣以修建开封城的名义前去开封废墟,捞出来的金银财物明面上可以对外宣称用来修建开封,而暗地里却把它们充作饷银。”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食指大动,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啊,既不丢朝廷脸面,又能得到饷银,便马上说道:‘爱卿所奏甚是有理,而这事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周爱卿,你就亲自去一趟吧!”

崇祯皇帝口中的‘周爱卿’是工部尚书周堪庚,他听到崇祯让自己负责此事,心里大喜,这可是一个肥差啊!假若开封城里真的是遍地金银,那么上交多少还不是凭自己一句话,就算一两银子也捞不到,也可以趁机离开这个见鬼的京城,到外面去游历一番嘛!所以很高兴的大声说道:“微臣领旨,为了早日修复开封城,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场无聊至极的朝会便被张晋彦一个无聊至极的点子无聊至极的结束了。

同类推荐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热门推荐
  •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只有不断地调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使之与社会群体相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性格孤僻的人,不妨变得活跃一点点,涌入欢快的人流,随跃动的节拍起舞。性格悲观的人,不妨变得乐观一点点,让窗外的阳光驱散心底的阴霾,性格暴躁的人,不妨变得沉静一点点,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伴着书香体味人生的静谧……人只有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可塑性,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 暗夜邪魔

    暗夜邪魔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势?这是个很难解答出来的论题,但就以本部小说而言,是一位少年法师的横空出世才造就了不一样的时势格局,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孩杰特•莱克走出了自己生活十几年的冰雪大陆,偶然中得到了一把神器遇到了冰系精灵使,并且借此离开家门开始闯荡,后来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两位朋友也是本书的其他两位主角艾拉和夏星夜,一个是妖精族族人另一个是神族后裔(但是初期自己不知道),就此三人凑齐。与邪恶势力黯魔岛展开了持久地旷世大战,踏入神界开始了气盖山河的吟唱之声,就此人妖神三人组用真情破开了尘封千年的谜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一个怀着血海深仇的少年,家人尽去。以一介半废之体,历经艰险,寻得机缘,血战皇都,报仇血恨......最强神术、人族大劫、永恒之界......且看永恒战帝武冲,逆战苍穹,破灭世界,遨游混沌!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前世,她被继父一家玩弄于股掌之间,惨遭闺蜜劈腿、前夫抛弃,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被人亲手摔死,整个家庭分崩离析,偌大家业拱手于人。今生,重生到12岁的时候,她发誓,前世的仇恨要一一报回来。前世人为刀俎她为鱼肉,这一世,她要将自己化成利刃刺入仇人的胸膛,血债血偿!人若让她痛三分,她要让人尝到十分痛!以孩童之躯,在成人的世界里步步为营,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建立属于她自己的商业王朝!眼带异能,所有珠宝奇石在她眼里真假立辨;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灵兽随身,帮她遇魔杀魔,佛挡杀佛!她强,有人比她更强,他是世界闻名却神秘莫测的商业帝国掌权人,传说拥有全世界最为巨大财富的男人,天底下只有他不想做的事情,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守护着她长大,在她的复仇事业中给予最强有力的支撑,化开她的心结,温暖她的寂寞。她说:我穷得已经只剩下钱了。他虔诚地单膝跪地:不,你还有我!
  • 一念成婚

    一念成婚

    某日,C市首富程安俞上了报纸,穆歌放下报纸,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你们已经离婚了,难道你还对这个曾经那样折磨你的人心存幻想?对于何念来说,这世上她做的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嫁给徐左,而她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和徐左离婚。其实就是一个心里没有女主的男主在经历过种种之后终于爱上了女主的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仙

    霸仙

    茂密森林内,一行二十多人穿梭在其中。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年大汉,仅有三位看起来年仅十五六岁少年。二十人身着清一色兽衣,但其腰间佩戴着长剑,剑长三尺六寸,宽一寸八分,为凡铁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