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200000011

第11章 金圣叹(中国·明末清初)

传略金圣叹(1608—1661),本名叫张采,字若采,一说姓张,名喟。因过继给亲戚,改姓金。明末清初人,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苏州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

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评注不少古典,是古今一大奇才。

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特立,傲视一切。喜欢饮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他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声音洪亮,环顾四周时神采卓异,所有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佛家、道家两教的经典及阐释经典的杂书,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中心贯通始终,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金圣叹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理睬。

明清易代后,金圣叹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起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思,他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在颜渊来说是惊叹圣人孔子,在孔子来说是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

传说金圣叹在解读杜甫的诗时,他自己说有人在他的梦中传话说:“各种诗都可以评论,只是不能评论《古诗十九首》。”他于是把这个梦作为戒律。后来因为醉酒不受拘束地谈《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惨的灾祸。面对行刑时感叹道:“砍头是最痛苦的事,没想到我在无意中竟受到了这种痛苦。”

金圣叹博览群籍,好谈《易》,亦好讲佛,常以佛诠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评点古书甚多。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后两种,《杜诗解》未成而罹难。金圣叹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绩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金圣叹有诗集《沉吟楼诗选》。墓葬在苏州吴中区五峰山下,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圣叹只留书种在”——金圣叹之死明末清初,江苏吴县曾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文字狱”案,牵连人员达一百二十一人,将江南才子金圣叹也扯了进去,秋后全部上了刑场。

公元1661年,吴县发生“哭庙”一案,事由一位小县官引起。顺治十七年(1660),金圣叹所在吴县来了一个新县官任维初,这个县官既强权又贪婪,据载,在他管辖范围内欠税的老百姓,常会遭到他的重刑惩罚,甚至因此丢掉性命,早已是民怨沸腾。不仅如此,他还贪污公款,监守自盗,卖掉仓米3000石。时文记载说,“三尺童子皆忿恨不平”。次年,顺治帝死讯传到苏州,坊间传说留有遗诏,令后人严惩贪官。吴县秀才们马上聚集起来,为民请命,由金圣叹执笔揭帖和《哭庙文》,金圣叹等百余秀才同往孔庙举行“哭灵”大典,击鼓鸣钟,对着“先圣”,痛诉地方官吏的凶残贪暴,并借机将揭帖递交苏州巡府朱国治,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支持。这就是著名的“哭庙案”。岂知朱任二人早已暗中勾结,合伙设下陷阱,以秀才煽动大批市民围困官府,诽谤朝廷的罪名上报朝廷,朝廷非常震惊,马上下旨:“广捕,严惩!”地方官府于是出动大批士兵,前来孔庙抓人,逮捕了多人,其中就有金圣叹。

东西南北海天疏,万里来寻圣叹书。

圣叹只留书种在,累君青眼看何如?

这是圣叹临终所留下的三首绝命诗中的一首。在狱中他还留下了这样一封家书:“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恨矣。”

顺治十八年(1661)七月十三日,在江宁三山街刑场上,金圣叹泰然自若,向监斩官索酒畅饮,饮罢大笑,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据说,金圣叹在行刑前还有一联“绝命联”,乃是“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几年前金圣叹想批佛经,方丈出上联“半夜二更半”,如金圣叹对不出,就不能批。金圣叹苦思数年而不得下联。刑场上,他看见儿子痛哭,劝慰道:“别哭了,告诉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哽咽着说:“八月十五日,中秋。”听到“中秋”二字,金圣叹突然仰天大笑,高兴地说:“有了!有了!……中秋八月中。”并让儿子马上去报国寺告诉老方丈,他对出了下联。

当儿子赶回来时已是行刑在即,儿子更是悲痛万分,金圣叹安慰儿子说:“不要哭了,我们对个对联吧,上联是‘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肝胆欲裂,哪还会有心思想对联。金圣叹稍思索一下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下联可对‘梨儿腹内酸’。”旁听者无不唏嘘,上联的“莲”与“怜”谐音,意为看到儿子悲戚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谐音,意为与儿子永别心中酸楚万分。

那年雪早,行刑前下起雪来,金圣叹高声吟了一首诗:“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河山带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长流。”吟罢,金圣叹人头落地。那头滚出数丈,从耳内抛出两个纸团,监斩官将纸团打开一看,一纸团上写的是“好”字,另一纸团写的是“痛”字。两个字既是他对人民深重灾难的呼号,也是为自己不幸的哀叹。

金圣叹为民请命而获罪,老百姓对他的死深为哀痛,对他临刑前的情景的一再渲染,即体现了百姓对他的思念,当时苏州还有民谣唱道:“天呀天,圣叹杀头真是冤。”

金圣叹等人的骸骨虽有亲友收敛,但为了避免朝廷稽查,并不敢归葬故里。金圣叹的尸骨暂由弟子沈永启寄放在沈家的家庙,风波平息后,才埋葬于吴县五峰山下。后人有诗纪念他:“才高俗人讥,行僻世士嗤。果以罹奇祸,遥闻涕交颐。”对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与哀思。

评誉明末清初名剧评家李渔《闲情偶记·格局第二》说,“读金圣叹所评《西厢记》,能令千古才人心死。……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发,穷幽晰微,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

王应奎评说金圣叹:“颖敏绝世,而用心虚明,魔来附之。……下笔益机辨澜翻、常有神助。”

郑振铎说:三百年来“《水浒》与金圣叹批评的七十回本,几乎结成了一个名词”。

胡适说:金圣叹是“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

才情《水浒》原来不是名著,写的很乱:武松庙里杀和尚时血溅佛像如来,后来被报应,被人砍断一只胳膊,成了单臂武松;孙二娘开黑店卖人肉包子兼批发;李逵杀人取乐等,所以金圣叹将此书拦腰斩断,重新改编一次,使此书成为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任诞金圣叹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千金给金圣叹,说:“先生拿这些钱去放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金圣叹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添您守财奴的恶名罢了,我已经替您花掉了。”王斫山笑了笑,没有计较。

睿智一年中秋赏月,金圣叹偶得上联,可是苦思半夜未有下联。次日他把这上联写在壁上,每天沉思,终不能对。直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年守岁,其妻叹曰:“今夜是最后一天,到明日又是一年的开头了。”金圣叹一听,突然跳起来说:“下联有对了!”随即在壁上续写出了下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名节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老奸巨猾,玩世不恭,原是明崇祯手下礼部尚书,后李自成进京,他投靠了南明奸相马士英。清兵南下,眼看南明快要覆灭,他又摇身一变,屈膝投降,当上清朝的礼部侍郎。这天,钱侍郎生日做寿,金圣叹母命难违,前往祝寿。酒席宴上,来客一个个摇头晃脑,弹冠相庆。独有金圣叹板着脸,不卑不亢,沉默不语。酒过三巡,一个打秋风的宾客过来拍马屁了。他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一时间赞声四起,金圣叹倒也不推辞,站起来淡淡一笑:“盛情难却,只好献丑了。

就提一对联吧!”只见金圣叹手握斗笔,饱蘸浓墨,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见,大惊失色,钱侍郞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觉拔掉了几根胡子。心想,这小子也太狂妄了!这七个字可以乱写?只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又写了四个大字:“三朝元老……”众宾客一见,脸上露出笑容。钱侍郎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走上前冲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谁知金圣叹却冷冷一笑,毫不迟疑,“刷刷刷”写完,把笔一掷,拂袖而去。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十四个字:“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钱谦益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戏谑金圣叹一生狂妄不羁,视功名如粪土。年轻时有一次参加乡试,那届的考题为“西子来矣”,题意要求以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面对试题,迅速答道: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结果考官一看,批道: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秀才丢矣!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此后又一次乡试,考题是“孟子将见王”。金圣叹在答卷的四角写了四个“吁”字,主考官不明白什么意思,金圣叹解释说:“文章之中提到孟子的地方难以计数。在这个考题之前已经写过四十多个孟子了,所以‘孟子’二字没有必要再写了。至于说见王,那见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都是见王,所以也不必写了。题目五个字中,只有‘将’字可以写一些。”他又说,“没有看过演戏吗?王上朝的时候,总是先有四个内侍,站在左右发‘吁’声。我的试卷实际上讲的就是‘将’字的意思。”主考官听罢,哭笑不得,只得以取消其考试资格了事。

任情一次,朝廷派人考生员,临时从《孟子》中信手拈来一句“如此则安之动心否乎”做作文题,让许多生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死要面子的生员们岂敢交白卷,只好东扯葫芦西扯瓢,满纸胡言。金圣叹也在被考之列,也是无从下笔,却又不愿意胡扯八道露了短。他灵机一动,在白花花的纸上写道:“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白露蒹葭之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他一连写了39个“动”字,字体又大,正好将白卷填满。

考官见了,说道:“岂有此理,莫名其妙!”金圣叹一本正经地说:“孟子说,吾四十不动心;孔夫子也说,四十而不惑。这就是说,人在四十岁以前还是很容易‘动心’的,很容易被‘迷惑’的,孔孟亦莫例外——四十岁以前的孔孟见到黄金万两、绝色佳人,难道不心里痒痒?即便心里痒痒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一连写了39个‘动’字,一个‘动’字代表一年,正好在四十岁以前。如果我写了40个‘动’字,就有辱孔孟之道了。”原来他是借圣人之言大开玩笑。考官哭笑不得,只好大声训斥一通完事。

金圣叹每次科场失意,总会笑谓人曰:“今日可还我自由身矣。”当客人问及“自由身”三字的出处时,他也总会引经据典一番,像什么“酒边多见自由身”、“忙闲皆是自由身”、“世间难得自由身”、“无荣无辱自由身”等等,不一而足,其任情适意之态如在眼前。

妙联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

——金圣叹题书斋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现方圆。

——金圣叹自题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金圣叹题佛经

千古绝吟太白诗;

大江东去学士词。

——金圣叹题书房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感题时势

同类推荐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涉及面广,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热门推荐
  •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

    自成一派,《雷达散文》收录了著名作家雷达的大量散文佳作。这些作品风格独特,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本书汲取了多年排名前列的成功人士在创业、管理、营销、投资、谈判、决策、战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一道来,渗透着和凝练成一条条切实可行的经典法则,既有指导读者如何走向成功的方法,又有警醒读者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技巧。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帝都弃少

    帝都弃少

    异世大修许飞睁眼醒来,身边的一切变得完全不同,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人憎狗嫌的纨绔子弟,不再是自暴自弃的过气天才,更不是被家族无情抛弃三少爷,他,要重修大道!要用一身的本领去守护身边的佳人,要将曾经歧视自己的一切彻底砸碎,要让欺辱过自己的人——血债血偿!
  • 周家情事

    周家情事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锦瑟

    锦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