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900000004

第4章 利立浦特游记 (4)

皇帝和朝臣们对我的君子风范和善良举止很是欢喜,事实上,军队和人民也普遍对我怀有好感,这样我开始希望在短期内重获自由。我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讨好他们,渐渐地,当地人不太害怕我对他们会有什么威胁了。有时我枕地而卧,伸手让五六个人在其上跳舞;最后男孩女孩们也敢近我身来,跑进我的头发里玩捉迷藏了。在听和说他们的语言上,我现在也进步颇大。一日,皇帝招我去看他们国内的几种表演,这些演出的精彩恢弘程度超过了我所知的任何国家。我看得最开心的是绳上跳舞表演,他们在一根长约两英尺、离地十二英寸的白色细绳上表演。我打算详细的叙述这件事,请读者诸君不要着急。

只有那些正在候补重要职位或者希望获得朝廷恩宠的人,才有资格表演这种技艺。为表演这种技艺,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严格训练。这些人并非都是贵族出身,也不一定受过良好教育。每当有重要官职空缺,不论是原官辞世还是失宠撤职(这常有发生),就会有五六位候补人员呈请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陛下及朝廷百官表演一次绳上跳舞,谁跳得最高,并且不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职位。此外大官们也常常奉命表演这种技艺,以使皇帝相信他们并未忘却自己的本领。大家公认,在拉直的绳上跳舞,财政大臣福林纳浦跳得比全国其他任何一位大臣至少要高出一英寸。我曾亲见,在一只固定在绳子上的木盘里,他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那根绳子只有英国常见的包扎绳那么细。要我不偏袒的说,在我看来,我的朋友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的本领仅次于财政大臣,至于其余大臣,本领都在伯仲之间。

这种游戏通常伴随致命的意外事故,已有多起记录在案。我就亲见过两三个候补人员跌得缺胳膊断腿。不过最危险的莫过于大臣们奉命表演功夫,因他们都想跳得越高越好,把同跳的对手比下去,因而全都过分卖弄自己,所以很少有不摔下来的,有的甚至摔过两三次。听说我来这里的一两年前,福林纳浦就曾险些摔死,那回要不是皇帝的坐垫恰好放在地上缓冲了他摔落的力量,他脖子早就摔断了。

每逢极重大的节日,还有一种游戏专门为皇帝皇后和首席大臣们表演。皇帝放三根六英寸长的精美丝线于桌上,分别为蓝、红、绿三色。为表皇帝的特殊恩典,这些丝线将奖励给表现最好的人。这种典礼在皇宫大殿上举行,候补人员都要在这里比试和前面完全不同的技艺,我没在新、旧大陆的任何国家中见过类似的玩意儿。皇帝手拿一根棍子,两头与地面平行,候补人员一个接一个跑上前去,一会儿跳过横杆,一会儿从横杆下爬行,来来回回反复多次,全看那横杆是翘是沉。有时皇帝和首席大臣各持棍的一端,有时则完全由首席大臣一人手持。谁表演跳来爬去最敏捷、时间最长,谁就会被赏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他们都把丝线在腰间绕两圈系好,你会发现满朝文武官员差不多都佩戴这种腰带。

每天,军队的战马和皇家的御马都被牵到我跟前,现在它们已经不再胆怯,能一直从容走到我脚边。我把手按在地上,骑手们就纵马跃过,皇帝手下的一位猎手还曾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跃过我脚上的鞋子,那可真是非同寻常的一跳。一日,我有幸获得一个表演一种非常独特的游戏的机会,供皇帝娱乐。我要求他命人给我弄来几根约有两英尺长的木棍,与普通手杖一般粗细;皇帝就命令他负责森林的官员前去照办;第二天早晨,六个伐木工人驾着六辆马车赶到了,每辆都由八匹马拉。我取了九根木棍下车,牢牢插于地上,摆成一个二点五平方英尺的四边形,我又取下四根木棍,横绑在四边形的四角,离地约两英尺;然后,我又把手帕缚在那九根直立的木棍上,将四面如鼓面一样绷紧;那四根横木高出手帕五英寸,当做四边的栏杆。我干完了这些活以后,就请求皇帝派一队由二十四人组成的精骑兵到这块平台上来操演。

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我用手将马队一匹匹地拿到手帕上,马上骑着全副武装的军官,准备操演。他们一站好队就分成两行,进行小型的军事演习,一时间钝箭齐发、刀剑出鞘、你跑我追、你进我退,这支队伍表现出的军纪严明,我前所未见。那四根横绑着的木棍使得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从台上跌下来。皇帝龙颜大悦,立即下令几天内反复表演这个游戏,有一次他甚至乐意我把他举到平台上去发号施令;他甚至费尽口舌说动皇后,让我把她连人带轿举到离平台不到两码的高处,从那里她得以饱览操练的全景。我的运气还算好,几次表演都没有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故。只有一次,手帕被一位队长骑的烈马乱踢出一个洞,马腿一滑,人仰马翻,不过我立马救起他俩,一只手遮住破洞,另一只手把台上的人马一一放到地上,就如当初把他们放上去。那匹失足的马扭伤了左肩胛,至于人则毫发未损,我尽力补好了手帕,不过这种危险的游戏是再也不敢玩了。

那是我恢复自由的两三天以前,当时正在表演这种战法供朝廷上下取乐,忽然有一位专差来向皇帝报告:在我原先被俘的地方,有几个老百姓骑马走近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黑色的大东西。那玩意儿奇形怪状,有圆圆的边边,伸展的面积有皇帝的寝宫那么大,中间凸起的部分有一人高。他们起初还怕那是个活物,不过有人绕它走了几遭,见它仍在草地上一动不动,才知并非如此。他们踩着彼此的肩头爬上了那东西的顶部,顶是平的,用脚一踹才发现那里面是空的。依据他们的不成熟的想法,这大概是属于巨人山的东西;他们还说,如果承蒙皇帝恩准,他们可以驾五匹马拉辆大车把那个东西送到京城来。

我当即领悟他们所言为何,听了这个消息,我心里一阵欢喜。大概在船倾以后,我上岸那阵太狼狈不堪,以致于还没有走到睡倒的地方就把帽子给弄掉了,那顶帽子我在划船时用绳子系在头上,就是游水时也一直戴着,我估计后来出了什么意外事故,绳子断了我却毫不知情,还以为帽子掉进海里了呢。我说了帽子的用途和特性,恳请皇帝陛下尽快下令将帽子给我送回。次日,车夫将帽子运来了,可是已经不再完好,他们在离帽沿不到一英寸半的地方钻了两个孔,在孔里安上两个钩子,用以拿一根长绳把钩子系住接到马具上去,他们就这样拖了我的帽子半英里。好在这个国家的地面光滑平整,帽子所受的损伤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大。

两天后,皇帝为了取乐,又让驻扎在京城内外的部队演习一种他想出的古怪游戏。他要我像大型石雕那样站好,两腿尽量跨大,然后命令一位大将军(我的大恩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领)集合部队排成密集队形在我胯下行军。步兵二十四人一排,骑兵十六人一排,擂鼓扬旗,手持长枪向前进。这支军队由三千步兵和一千骑兵组成。皇帝命令,前进中每一名士兵必须严守纪律,尊敬我个人,违者处死。不过这不能阻挡几位年轻军官在我胯下经过时抬起头来偷看我。说实话,我的裤子那时已经稀烂,因而他们的哄然大笑与惊愕失色已就理所当然了。

我三番五次向皇帝上参奏,表明想获自由。后来,他终于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他先后在内阁会议和全体国务委员会议上提出此事,几乎无人反对,除了斯开瑞什·博尔戈兰姆。我并未惹过此人,他却偏要与我为敌。但是全体阁员都反对他,因此我的请求还是得到了皇帝的批准。这位大臣是个“葛贝特”,即当朝的海军大将,深得主子的信任,也通晓国家事务,不过脸色阴郁愠怒。但最后他还是被说服了,表示同意;不过他坚持要起草我必须宣誓遵守的关于释放条件的文件。斯开瑞什·博尔戈兰姆带着两位下官和几位显贵,亲自把这文件交给我。文件宣读完毕,我就奉命宣誓我将遵守执行这些条款。宣誓时,先按我自己国家的方式,再按他们法律规定的宣誓方式,即:左手握住右脚,右手中指放在头顶,大拇指放在右耳尖。不过,考虑到读者可能好奇小人国独特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我获得自由而应遵守的条件内容,我逐字逐句地翻译了文件的全部条文,让大家一睹为快:

举世拥戴、敬畏的利立浦特国至高无上的皇帝,高耳伯斯脱·莫马仑·依笑莱姆·哥尔迪洛·谢芬·姆利·乌利·古。他疆域广布五千布拉斯特洛格(环行一周约为十二英里),领土遍及地球四极;他乃高于一切人类的王中之王;他下踏地心,上顶烈日,点头间举世君王膝皆颤;如春和煦,如夏从容,如秋富饶,如冬严酷。至高无上的吾皇陛下,向初入天朝国土的巨人山提出如下条款,巨人山须庄严宣誓并遵守执行:

第一条 如没有加盖吾国国玺的许可证,巨人山不得擅离吾国国境。

第二条 如没有得到吾等的命令许可,巨人山不得擅自进京;如经特许,应在两小时前通知居民躲在家里。

第三条 巨人山只许在吾国的主要大道上行走,不得肆意在草地上或庄稼地里行走坐卧。

第四条 在上述大道走动时,巨人山须格外谨慎,不得践踏吾国良民及车马。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便拿吾国良民于手中嬉戏。

第五条 如朝廷需要传递特殊信息与使命,巨人山须负起一定责任,将信使连人带马装入口袋,每月需跑完六天的路程,如有必要,还须将该信使安全送回皇帝驾前。

第六条 巨人山须与吾国联盟反对布雷夫斯克岛的敌人,为摧毁正准备侵略吾国的敌军舰队竭尽全力。

第七条 巨人山闲时应帮助吾们的工匠搬运巨石,建造大公园之围墙以及其他皇家建筑。

第八条 巨人山须在两个月内,通过沿海岸计步之法,呈交吾国疆域周长的精确测量结果一份。

最后,巨人山如若郑重宣誓遵守上述条款,便可得到足够维持吾国一千七百二十八口臣民的日粮,并享有随时谒见皇帝和享受皇帝其他恩典的权利。

吾皇登基以来第九十一月十二日于伯尔法包拉克宫。

我宣了誓,也签了字,还算心悦诚服,尽管其中几条不如我想的那么体面,这完是那位海军大臣斯开瑞什·博戈尔兰姆阴谋所致。一旦打开身上的锁链,我就获得了完全的自由。皇帝也特别赏光,亲临整个仪式。我在他脚下跪拜以谢龙恩,但他让我平身,并对我说了许多好话,这些话我就多加赘述了,避免有人说我爱慕虚荣。皇帝还补充说,他但愿我能做个有益的仆从,不辜负他已经赏赐我的和未来将赏赐的恩典。

可能读者诸君会注意到,让我恢复自由的协议中最后有一条,皇帝规定我每天能得到足可维持一千七百二十八个利立浦特人生活的肉食与饮品。后来,我询问一位宫廷里的朋友,他们何以能得出这样一个精确的数目,他告诉我说,首先,皇帝手下的数学家们通过一种叫四分仪的仪器测量出了我的身高,发现我的身高远超他们,与他们身高的比例是十二比一,由于该国居民身高大体相同,因此,得出了我的身体最少可以比得上一千七百二十八个利立浦特人的结论,而我所需要的食物数量就足够喂养这么多利立浦特人。由此,读者可以推想这个民族是多么聪颖智慧,也可以推想这位伟大君王所奉行的经济原则是多么严谨精确。

第四章

描述利立浦特的首都密尔敦多,以及皇帝的宫殿——作者同一位朝臣讨论国家大事——作者表示愿意为皇帝效劳对敌作战。

我获得自由后的头一个要求,是请皇帝准许我参观首都密尔敦多,他答应得很爽快,只是特别提醒我,别伤及城中居民和民房。人们也已从公告中得知我要访问京城的计划。环绕首都的城墙有两英尺半高,墙宽至少十一英寸,上面可供一辆马车安全地行走,每十英尺就筑有一座坚固的塔楼。我跨过西城大门,轻手轻脚地朝前走,侧着身子穿过两条主要大街,因为害怕上衣衣摆会损坏房顶和房檐,我只穿一件短背心。尽管朝廷颁布了严令禁止任何人出门以避免发生生命危险,可我走起路来还是异常谨慎小心,免得一脚踩坏了在街上游荡的人。阁楼的窗口和房顶上全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我不由想,在我的任何一次旅行中,也没见过像这样人口众多的地方。这座城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每边城墙长五百英尺。城内的两条大街各有五英尺宽,它们交会的十字路口把整座城市划分成了四个部分。我完全进不去胡同和小巷,只好经过时粗粗地扫上一眼,它们大概有十二至十八英寸宽。全城约有五十万人口;楼房则部分三层,部分五层;商店和市场里百货齐全。

同类推荐
  • 撕夜

    撕夜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李主任的一天

    李主任的一天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朦胧悲喜

    朦胧悲喜

    安明法的《朦胧悲喜》正是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宣扬酒文化的同时,劝诫大家饮酒适量,避免贪杯后朦朦胧胧地误事、坏事、出丑。在他选择出版的小说中,虽然因酗酒出丑、坏事的篇幅不多,但是仍然让我们不难看出其劝诫人们适量饮酒、不能酒驾的良苦用心。至于书中收入的酒后奇遇的侥幸人物,我们也只能从吕蒙正所说的时、命、运方面理解,进而从作者的这种构思中看到其朴实善良、爱憎分明的内心世界,看到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良好意愿。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 锦瑟

    锦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热门推荐
  • 侯门贵妻

    侯门贵妻

    “我虽为庶女,母亲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非要卖了我为妾!”“你应该感谢我,难不成要学你娘狗一样啃我丢下的屎,你至少可以吃骨头。”她豁然起身,双眼如利刃冰刀直射王妃,“我端木念青在此发誓,此生宁死不为妾!。”庶女为妾,天经地义,她却对着乾坤发誓有生之年绝不为妾,惹来众人嘲笑鄙夷。“她这一辈子嫁不出去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不愿!任人宰割,如狗求活,我不服!嫡母嫡妻宁有种乎?有一男子告诉她,非也。【片段一】“庶出就是没教养,也不知道谁惯的,村妇一般还敢问鼎侯府夫人头衔!”还没回嘴,她身子一软,被人打横抱起,男人阴冷回道:“我教的,我养的,我惯的,我许了头衔,你不服?”【片段二】“请问三小姐可许了人家?”某男跳了出来,大声嚷嚷:“哎呀,我的传家之宝呢?那可是送给我未来媳妇的啊,怎么不见了呢?对了,我好像把它送给谁了,送给谁了呢?”某女满头黑线,抬手,那玉扳指闪着几千瓦的亮光,众人哀叹,原来名花有主......某男得意一笑,知道就好。【片段三】某男与某黄花闺女的父亲密聊,某黄花闺女无耻地听了墙角。“岳父。”......她还未出阁......“那一天,她第一次入宫中毒,被我救了,我们有了肌肤之亲......”口水一呛,身子因为忍得厉害,不由得发起抖来。什么是肌肤之亲?PS【穿越,一对一,宠文,女强、种田】推荐新文:《退婚——傲骨嫡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帅哥们别追了

    帅哥们别追了

    穿越了,但也太搞了吧,三十来岁的大龄剩女却穿成三岁娃娃,还赶上一个恶毒的后母,好吧,既然回不去了,就在这里闹个翻天覆地。整治后母、给爹做媒、开酒楼、建情报局,逛江湖,斗情敌,玩个不亦乐乎,可望见身后越来越壮大的美男团,某女开始挠墙了,只好对着帅哥们喊道“帅哥,别追了,你娘叫你回家吃饭。”片段一:吞吞吐吐的柯浩天实在是难于对着小姑娘家启齿说明。见到他欲言又止,白素素烦燥地叫:“是什么,有什么不好说的,难着你得了性病啊!”惊骇不已的柯浩天指着白素素半天才问:“你,你,你怎么知道!”“噗,真的,哈哈哈。。。。”白素素插着腰狂笑起来。柯浩天被笑得满面通红,无可奈何地望着哈哈大笑的她。脸上挂着尴尬,柯浩天恼羞成怒地叫:“笑什么笑,快说,用什么方法能治疗!”。“那用治什么疗的,把你JJ切了不就行嘛!哈哈哈。。。。”“什么,你说什么!”片段二:“白素素,虽说你也是官宦之家的女儿,能嫁入我陈家,也是你的福气,你别不知足!”老夫人怒斥。白素素猛站起来,怒不可遏地说:“老夫人,别以为你是丞相的母亲就可以主宰别人的命运,告诉你,我白素素的命运只掌握自己的手,那怕是天皇老子也没资格决定我的一切,而你,更是休想!哼!”“反了,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敢造反!”老夫人不顾老脸怒吼!从来没人敢拒绝她的要求,现被白素素当着自己儿孙的面上反驳,老夫人手中的龙头拐杖抖擞的‘咚咚’响,可见怒火攻心了。“哈哈哈。。。。这算是那门子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瞎扯乱套,自以为是!”“你。。。。你。。。你狂妄之极!!”老夫人被气得全身发抖。白素素冰冷地望眼前早已惊呆如化石般的人物,淡淡地回应激动万分的老夫人:“当然比你拽!告辞!!”片段三:子宁柔情似水地拥抱着白素素,含情脉脉地在她耳边轻声道:“执子之手,与子皆老!”他许下了永恒的诺言。白素素震撼住,刚想张嘴说话,子宁摇了摇头:“素儿,我不要你给我什么诺言,我只要你好好地活着就够了,知你心中有我,子宁死而无憾。”。。。。。。。。。。。玩世不恭的白素素,抱着不该到来的龙凤宝贝,无言了。。。。。。。。推荐好友力作,请大家多多支持哦!作品链接:《甜心女王爷》紫玉丁著《豪门休夫》哀家驾到著《种情》寒可淑著《网游修真之六界传说》忘尘萱著《拐嫁》桃花女王著《吸血鬼-你是我嗲地》乔茉児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冥皇日记

    冥皇日记

    驱使恶鬼、祭炼鬼刀,呼风唤雨、叱诧风云。冥皇精彩一生,就在冥皇日记。
  • 赤脚仙尊

    赤脚仙尊

    年少的张长生在五岁掉进石洞中,获得仙缘。七岁被老神医相中收为弟子,开始学医之路。九岁拜入山南门,遭修仙者毒手却侥幸存活。他将何去何从!十岁意外的获得修仙者的物品,开始了修仙之路。十二岁,正式入得修仙门派青云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搞演出,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这样,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甚至于一个家庭中,下乡宣传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