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洛阳西北角皇城端门南百步之处,有一黄道渠,过渠二百步有一桥,名天津桥,这里就是我今天的目的地之一。
隋大业元年,炀帝杨广弑父串位之后,决定迁都洛阳。在重建洛阳城时,设计新城的杨素和宇文恺注意到横贯全城的洛水,认为洛水就像天上的银河,而洛阳宫即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因此必须在洛水上架一座桥。因古时皇帝尊为天子,渡口称津,且天津的原意本就指银河,故此桥就命名为“天津桥”。当时架设的本是一座浮桥,隋末李密攻洛阳时焚烧了此桥,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又在洛河上重建天津桥。这回吸取前朝教训,不再建木质结构的浮桥,而是垒方石筑桥墩,桥上还建有四角亭、栏杆、表柱,每逢皓月当空,于黎明前登桥临亭俯望,四周碧水均能见月,渐成一景,即是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
为了来看这一美景,我早已探好了路,找到了从杨玄缴家到这里的捷径,此刻就拖着小蛮一路狂奔。等到天津桥头时,两人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好半晌才平复气息,开始四处观望。
作为连接皇城与城区的主干道,天津桥并不算太大,只有百来米长,几十米宽,毕竟古时候的桥梁修造技术远远不如现代,不过都还算不错了。此时天色微亮,我与小蛮缓缓的漫步桥上,仰头望晓月还挂在天空,再俯身看脚下的洛河波光粼粼,远处偶尔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虽然身边往来的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可却别有一番闲暇舒适的意境,难怪连白居易都会作出“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的感叹。
桥的两端有不少酒楼、市集,随着天色放白,已经开始营业了。我的视线一直放在桥南一栋四层楼高的建筑物上。这是一间酒楼,名为董家酒楼,外表看起来虽与周围的酒楼没有两样,可在洛阳却是大大有名,是官府和有钱人宴客招待的首选之地,连大诗人李白游洛阳的时候,都经常到这里来饮酒赋诗,这里当然也就是我今天的目的之二了。
一般来说,能让上层阶级的人争相惠顾的酒楼,如果不是装饰豪华能让人赚足面子,那就是菜品丰富美味。我见这董家酒楼的外观也没什么出众的地方,那自然吸引人的就是后者。不知是不是为了印证我的话,空气中飘过来一股浓郁的香味,顿时勾出了我的馋虫。循着香味,就来到了董家酒楼大门外,一想到美味的食物,我就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即进店去大快朵颐。
刚抬脚,还没跨过门槛,就被一小二模样的男子给叫住了:“喂,你两个小孩干嘛?出去,出去。”
我斜眼看着他,很是不高兴:“怎么,你开着大门做生意,还有把客人往门外推的?”
“客人?”那小二夸张的大叫一声,然后说:“你们带银子了吗?”
闻言一愣,这可把我给问倒了,下意识的往怀里摸,还真什么都没带。见我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那小二顿时一脸不屑:“小小年纪也想学人吃白食!去,一边玩去,少在这儿捣蛋。”
我挥开他想来推我的手,大声道:“干嘛,还不许人在这里休息一下呀?”
“要站去别的地方站,不要挡着我们做生意。”那小二倒也不客气,双手叉腰,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当真是生意好的店,连帮佣都这么猖狂。
我冷哼一声:“我就偏要在这里休息,这里是你的地盘吗?”
那小二向我怒目而视:“这里就是我的地盘,小孩,你最好快点走,要不我对你不客气了。”
小蛮害怕的在一旁轻拽我的衣角,我当没看见,继续冷笑道:“这话可说得不对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这块地是在大唐的疆域之内,那就是属于当今皇上的。即便是皇上管不了这么多,也该属于洛阳府尹管理,他们都没有开口赶我走,你有什么权利命令我?”
我这一番强词夺理,小二却找不到反驳的话,愣了会儿,然后不耐烦的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的小孩”,转身回店里去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嗤之以鼻:“哼,没文化,跟你多说都是浪费口舌。”
只听身边一人笑道:“世人多肤浅,姑娘小小年纪,竟有此等见识,实属世间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