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一过,紧接着就是冬至,祭灶、除尘后没几日,就是元旦。
腊月三十,团圆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再重要的事情也要放一边。杨玄琰虽是工作狂,可也不至于敬业到传统都不顾,这天也早早就回家了。
杨玄琰虽有六个子女,但因为有三女已经出嫁,按规矩是要在婆家过年,初三才能回门,因此年饭也就只有四个人。人虽少,必备的东西却一样也不能少,于是,家里的下人一整天都异常的忙碌。
倚靠在门廊处,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虽然行色匆匆,但脸上都洋溢着喜气,而我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越是热闹的时候,就越会想起在现代的亲人。还记得家里每个人平时都很忙,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但是一年到头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太多,只有过春节,能够把一家人全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完团年饭,再七嘴八舌的评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现在,却是孤零零的一个我,独自待在这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虽然也有名义上的家人,或许是相处的时间太短,总有点格格不入。
不自觉的仰头,愣愣的望着天空,蓦地想起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不是吗,虽然脚踩着同一片土地,仰望着同一片蓝天,然而却相隔了一千多年的时空。又有谁知道,我这个异客,在这遥远的异乡,是多么的思念亲人。不知道爸妈身体可好,姐妹们还是不是老样子,他们可还会记得,曾经在他们生命中出现过的杨太真?或许刚开始会记得,可人的记忆有时候短暂的可怕,时间久了,说不定就已经遗忘了。只是,如果连他们都把我给遗忘了,我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太真,你怎么了?”杨玉环的声音蓦地在耳边响起,我回过神来,发现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身边,正一脸紧张的看着我:“你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帮你出气。”
哭?我这才感觉到脸颊湿湿的,大概是想得太入神了,也不知道怎么就流下泪来。我伸手擦掉泪痕,对她笑笑:“没事儿,只是有点想家了。”
她莫名其妙的看着我:“你不是在家吗,还想什么家?”
“是在家,只是此家非彼家。”我喃喃的说,似在对她解释,更似在自语。
这下子她更糊涂了,瞪大双眼傻傻的看着我,我没办法向她解释,索性转移话题,问道:“你找我干嘛?”
她虽然心有疑惑,但始终是小孩儿心性,转眼就忘了:“爹爹叫我来找你的,饭菜都准备好了,人都到齐了,就差你一个。”
我“啊”的一声,这才发现天色不知什么时候已暗下来,这一发愣,竟然一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时间过得也真快,罢了,想太多只不过徒添烦恼,还不如过好现在,于是赶紧跟着杨玉环往饭厅跑。
杨玄琰和杨銛早已在座,见我俩进来,杨老爹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也没有说什么。我悄悄地冲杨玉环做个鬼脸,赶紧坐到座位上。
饭菜很丰盛,除了有鸡鸭鱼肉和时令小菜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春盘的食物和屠苏酒。
汉唐时期的元旦,是由立春节庆向现代的春节大年节过渡的时期,除了节庆日期由以立春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正月初一为中心外,形式也逐渐由单一型的立春农事节庆过渡到复合型的新年节庆,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主要就是吃春盘、饮屠苏酒等。
魏晋时期,人们将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之为五辛,在元旦时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称之为五辛盘。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容易患感冒的时候,此时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就反映了汉唐时期人们把新年健康寄托在元旦这一天。到了唐代,又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称之为春盘,也就是现代春卷的雏形。
屠苏本是一种药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
因为在现代的时候吃过春卷,所以还特别留意了一下春盘,吃完后感觉除了包裹的蔬菜不同之外,没什么两样。至于屠苏酒,在上桌前见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杯,我本还奇怪,难道唐朝人从小就嗜酒,入口之后才发现一点酒味都没有,只有一股淡淡的药味,难怪连小孩也可以喝。
杨玄琰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杨銛话也不多,而每当有父亲在场的时候,杨玉环也不敢多说,没有人搭腔,我即便开口也是自讨没趣,于是也闷声不出气的扒拉着饭菜。这顿年夜饭吃的甚是无趣,每个人都闷不吭声,只顾吃着自己碗里的饭菜,比起在现代家里嬉笑打闹的热闹场景,完全是天壤之别。我心里很是失落,顿觉食之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