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尽力而为吧!”灰灰和尚对前程心中没有丝毫主意,不敢轻易回复皇帝。
“一定速去速回!”李家皇帝千叮万嘱,舍不得放手,“御弟再前行,不可再自称灰灰和尚,您如今是俺李家的亲兄弟,便是大唐的高僧,御弟,便称您做唐僧如何?既显身份,又不失您做和尚的名份。”
灰灰和尚听了,不敢推辞,只好唯唯点头称是。
“御弟!”李家皇帝在新更名为唐僧的灰灰和尚耳边细声说道,“这一路之上,那头猪倒不是什么事,只是您那只猴子,一定要当心!太精明强干的家伙,您要是不让它俯贴,它有事没事便会倒反朝廷!哥哥是过来人!要想做得大位,须得六亲不认!三戚不顾!切记切记!莫要留情!想当年哥哥若有半分心慈,如此早已是俺大哥的刀下怨魂了!”
这番话说来,唐僧听得是心惊胆战,背后刺骨的冷:李家皇帝一生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混过来的,且不说当年如何东征四战,反了前朝,几次死里偷生,既而得了江山,却是兄弟相残,骨肉相轻,直至兵戎相见,生死立判!
李家皇帝今日对自己说了这番贴心的话,唐僧听了,不由的满眼热泪:他虽傻傻呆呆,却也知道,身为一家皇帝,这样的话,是断断难以出口的,即便是枕边夫妻,也是留有存心的!
“皇兄!”唐僧脱口而出,口称皇兄——李家皇帝听了,口称“御弟”,两个相拥而抱,竟是半生知已!
“走罢,走罢!”老孙不耐烦起来,“如今您天下地下,都是极品人物,还有什么不舍得的?快快去取了经来,完了功业,您回头便想怎样就怎样了!”
李家皇帝听了,与唐僧依依不舍——一个且走且回头,一个极目远眺,看唐僧走得远了,见不到影子,居然命人把轿子落下,替他就地搭了一个棚子,登高远眺:此棚后来被李家皇帝派人重新修葺,亲笔命名:望弟归亭,传得久了,竟以讹传讹,又名为“望妇亭”,终至最后,更名为“望夫亭”。如今亭上“望弟归亭”已经在唐朝年代不知被哪代皇帝取了,说是有伤风化,然而,此番故事却在民间流传日久。
后有一名叫吴承恩的路过此处,听了此处民间传说,便修书一本,名曰《西游记》,流传至今。又有人说,所谓吴承恩,便是“我承受了您的恩德”之意,其实便是唐僧本人化作一个读书人,写了这本《西游记》,来纪念李家皇帝和自己的这段情意。更把一路之上,自己屡遭艳遇之事,尽述其中——因自己原是一介和尚,后有修练成佛,便不好写作自己名字:然心中得意之事不说,却胸闷的紧,就自行取了一个别名“吴承恩”,为自己著书立传,一传千古——此番行径,原也不是什么秘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内心所想无不如出一辙,不过是做与不做的区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