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郁莲来在忆兰轩拾阶而上,挑起湘妃帘进来。来在内室的闺门之外隔着帷幔望了一眼,果然薛丁山还在床上睡着。薛郁莲向床上看了一眼,不禁微微皱了一下眉,并没有进去,返身又出来了。
又回到厨下。樊梨花已经收拾好了羹汤茶饭,让雪兰装在了两个大荷叶盘中。见薛郁莲又回来了,问道:“姐姐怎么又回来了?”薛郁莲一笑,说:“云峰还睡着,我这当姐姐的怎么好叫他起来。天不早了,你赶紧叫他起来梳洗完了好去见母亲。”樊梨花笑了笑,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姐姐请到房中少坐,我去唤将军起来。”薛郁莲笑道:“我不上去了,在这花架子底下坐一坐罢了。”樊梨花连忙命云兰献茶,又命拿出一个锦缎坐褥铺在石凳上,说道:“姐姐请少坐,我去唤将军起来。”薛郁莲点头便坐下品茗。
樊梨花上了楼一直进了内室,来到床边拢起帷幔。俯下身抚着薛丁山的肩头,轻声呼唤道:“云郎,天不早了,该起了。”
薛丁山这一夜睡得踏踏实实,睡梦之中恍惚听见温存的呼唤之声。勉强睁开双目,窗外投进来的阳光让他觉得有些刺眼,又合上眼候了片刻才重新睁开眼。看见樊梨花正站在床边呼唤他,赶紧坐了起来,问道:“什么时辰了?”樊梨花含笑说道:“辰时三刻了。”薛丁山看了看窗上,说道:“怎么不早叫我?”樊梨花一边给他拿过衣冠,一边说道:“将军累了多日,好容易能安安生生的睡一会儿,我怎么忍心叫醒将军埃快起来吧,姐姐在外面等着呢。。”
“哦。”薛丁山听说薛郁莲来了赶紧整理衣冠下了地,从内室出来先来到楼下给薛郁莲见礼。
薛郁莲见他出来了,说道:“今天还有事呢,也不早点儿起来。赶紧去梳洗吧,母亲还等着呢。吃过饭还要去白虎庙拜祭父亲。”薛丁山连忙称是。说道:“请姐姐到房中去坐一坐,我们梳洗了就去见母亲。”薛郁莲这才跟着他们夫妻上了楼。
云兰和雨兰连忙捧进了净水,服侍薛丁山和樊梨花梳洗了。薛郁莲亲自给樊梨花重新理了大妆,换了礼衣。
收拾完毕,让蔷薇,紫苑捧着准备好的羹汤茶饭,云兰,雨兰等人随行服侍。薛郁莲引着薛丁山和樊梨花出了忆兰轩,穿花度柳出了花园,一直到了内宅。
花厅里,早就在香案之上供上了薛家历代祖辈的牌位。西边靠墙设着一张梅花几,两边放着座椅。两边有几个绣墩。
柳王妃今天也换了盛装,端坐在梅花几的上手,李鸿在下手相陪。薛景山、李绣蓉、窦一虎、薛金莲坐在两边的绣墩之上。侍女仆妇雁翅排开在两边侍奉着。 本来姜须,秦英等人吵嚷着要来观礼的,因为昨天太过劳累都在家里休息没过来。
门口的侍女见薛郁莲和薛丁山夫妻来了,急忙挑起帘子,向里面说道:“世子和少夫人来了。”
厅里的人听说他们来了除了李鸿,余者窦一虎、薛金莲、薛景山、李绣蓉全都站了起来。
薛郁莲引着薛丁山和樊梨花进来,先来在香案前。两边有两名侍女急忙点燃了四柱清香递给薛丁山和樊梨花。两个人接过香恭恭敬敬举过头顶,点了三点插到香炉之内。两名侍女又斟了三杯酒,用托盘垫着黄绫子端过来。夫妻两个人双手捧起酒盅,在地上奠了三杯酒。两边的侍女拿过拜垫放到香案前。夫妻二人在拜垫之上长揖叩首拜了四拜。
拜罢站起身来,这才来在柳王妃的跟前。侍女连忙移过拜垫,夫妻跪倒行大礼拜见,说道:“参见母亲。”
柳王妃看着薛丁山和樊梨花来给自己施礼,心里百感交集,眼里不由得有些湿润。点了点头,伸出双手来搀扶他们,说道:“快起来吧。”两个人又叩首谢了恩这才站起身来。
柳王妃左手拉住薛丁山,右手拉住樊梨花,看看儿子,又看看媳妇。说道:“好,好埃终于看到你们和好了,我这颗心总算可以放下了。”说着话,禁不住热泪盈眶。薛郁莲连忙说道:“大喜的日子,母亲应该高兴才是啊,怎么反倒落泪了?”薛丁山也连忙说道:“是孩儿的不孝,让母亲担心了。请母亲恕罪。”樊梨花陪笑说道:“请婆母宽怀。我们少年夫妻,难免有一些磕磕绊绊的。都已经过去了,婆母就不要再心怀忧虑了。”
柳王妃点了点头,欣慰地笑道:“是该高兴。怎么能不高兴呢?你们的父亲在九泉之下看见你们有今天也该感到欣慰了。丁山哪,梨花为了你不容易啊,你以后要好好的待她,千万不要再意气用事让她伤心了。听见了吗?”薛丁山连忙点头,说道:“是,孩儿记下了。”柳王妃又向樊梨花说道:“梨花啊,你是一个贤德宽忍的好媳妇。以后丁山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看在为娘的份上不要和他计较。有什么委屈跟娘说,我替你做主。”樊梨花含笑点头,说道:“是,婆母的教诲媳妇谨记在心上。请婆母宽怀保重要紧。”柳王妃这才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当父母的哪个不盼着儿女们和和美美的埃”说着话,回身看了看李鸿,薛郁莲。又看了看窦一虎,薛金莲。再看了看薛景山和李绣蓉。“你们哪,都好好的,比天天守着我,侍奉着我还孝顺。”姐弟几人相互看了看,连忙施礼说道:“请母亲放心,母亲的话我们记下了。”柳王妃笑道:“这才是啊,都和和睦睦的比什么不好。”
樊梨花招手命云兰捧过来荷叶盘,亲自安放下茶饭,说道:“媳妇心拙手笨,备下几样粗茶淡菜孝敬婆母。还望婆母不要嫌弃媳妇笨拙,略浅尝一口,也算是媳妇的孝心虔诚了。”
柳王妃笑道:“我早听你姐姐说过,说你善调羹汤。今天我有福可以尝尝了。”说着,在席前入了座。又向李鸿,薛郁莲和窦一虎,薛金莲说道:“你们是娇客,不比他们。也来尝一尝我们世子妃的手艺。”四个人答应了,左右坐下。
薛丁山和薛景山在旁边侍立,樊梨花和李绣蓉亲自布菜添饭,服侍柳王妃早膳。
寂然饭毕,侍女捧上来水,漱洗已毕,又捧上茶来。樊梨花亲自用双手捧过茶盏放在柳王妃的面前。柳王妃这才说道:“你们也回去吃饭吧。吃完饭,换换衣服,到白虎庙给你们的父亲也焚一炷香。”
薛丁山、樊梨花和薛景山、李绣蓉这才施礼退了出来,各自回房。
薛丁山和樊梨花带着云兰,雨兰等人出了内宅,一路上谁也没说话,一直回到忆兰轩。霜兰,雪兰已经准备下了饭菜。樊梨花含笑说道:“这是单意给将军留的。将军请坐。”
薛丁山往桌子上看了看,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平常菜馔,烹调的却很是精致。笑道:“没想到三军元帅也有这般手艺。”樊梨花看了他一眼,说道:“这都是雪兰的功劳,我只是添了一把手而已。”
云兰说道:“小姐便是没有这般手艺为了今日也要现学埃要不然被姑嫂们笑话,岂不是让姑爷失了面子。”说着,盛了饭放到薛丁山和樊梨花的面前。
薛丁山笑道:“倒是难为夫人了。夫人请坐。”说着话,往樊梨花的碗里夹了一些菜,“多谢夫人为敝人挽回面子。”
云兰在旁边抿着嘴要笑。樊梨花看了她一眼,说道:“你们也去吃饭吧,一会儿再来收拾。”
“是。”云兰答应着,和雨兰笑着出去了。
樊梨花坐下,低着头默默地吃着饭,不发一语。薛丁山因为一会儿要去白虎庙,心情很复杂也没说话。
一时之间,忆兰轩里有些沉闷。樊梨花只吃了一点儿便起身回内室换衣服去了。薛丁山两三天没好好吃东西,倒是觉得饿了,多吃了一些。吃完了饭,雨兰进来收拾了。
云兰捧进水来,服侍漱洗。樊梨花这才从内室出来,已经换了一身素服,卸下大妆绾了云髻用绢帕罩祝两个人漱洗完毕,云兰又取过来一顶素纱帷帽和一件月白色锦缎折枝梅花斗篷,令紫苑拿着。
霜兰抱着一身月白色的锦缎袍服进来,说道:“姑爷,这是荀清刚刚送来的。”薛丁山接过来,到内室也换下了身上的吉服。
收拾利落了,樊梨花嘱咐云兰等人看好门户,带着蔷薇、紫苑等几个小丫鬟和薛丁山一起离了忆兰轩回到内宅。
柳王妃和薛郁莲、薛金莲、薛景山正等着。见他们进来,柳王妃说道:“我已经让人准备下了香烛祭礼,外面备了车。梨花身子弱见不得风。让荀清和夏荷随你们一起去,随时服侍。记得早去早回,中午在厅里设了团圆宴,咱们举家在一处吃个团圆饭。”又嘱咐夏荷道:“你好好伺候少夫人,山里风大,别让少夫人受了风。”夏荷连忙答应。
“母亲放心,我们先走了。”薛丁山说道,和樊梨花施礼退出门外。紫苑赶紧给樊梨花戴上帷帽,披上斗篷。夏荷连忙赶过来扶着樊梨花,随着薛丁山一起出了柳王妃的院子。
荀清正领着两个童儿提着祭盒在阶下等着,见他们出来急忙迎了过来,说道:“世子,少夫人,车就在府门之外。请少夫人乘车前去。”樊梨花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夫妻二人带着侍女侍童十来个人出了内宅,来在垂花门外。
门外果然停了一辆素幄翠顶车,有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车夫牵着缰绳正等着。夏荷和蔷薇扶着樊梨花上了车,放下车帘。车夫牵着马,薛丁山等人跟着出了帅府。又有人另驾了一辆车来,夏荷带着蔷薇,紫苑等人坐了。薛丁山上了自己的腾云马。荀清和两个童儿也上了马在前面引路。薛丁山在车旁跟着,车夫挥鞭离开了帅府。
出了城门往西南走出来二十余里,来在白虎山下。薛丁山在马上举目远望,不禁一阵感慨,轻轻叹了一声,催马顺着山路往上走。车夫扬鞭紧紧跟着。又走了约有半个时辰,来在白虎庙的庙门前。
薛丁山来到庙门外下了马。车夫将车住好,退到一旁。夏荷等人从连忙从车上下来,赶到樊梨花的车边,放下脚凳,挑起车帘,说道:“少夫人,到了。请少夫人下车。”樊梨花这才慢慢从车上下来。
荀清上了台阶,叩打门环。向里面高声喊道:“里面的人听着,世子和少夫人来祭拜老王爷,快点儿开门。”
时间不大,里面由远而近传来脚步声。紧接着,门环一响,开了角门。从里面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兵。看见薛丁山赶紧过来施礼,说道:“参见世子。”薛丁山赶紧说道:“老哥哥不必多礼。我和少夫人来祭奠父亲。”老兵连忙说道:“知道少夫人必来,老奴已经打扫了殿宇,恭候少夫人。世子,少夫人请进。”说着,在前面引路。薛丁山和樊梨花跟着。荀清命人提着祭盒跟在后面。
穿过几层殿宇,来到正殿。引路的老兵说道:“到了。世子,少夫人请进。老奴在殿外伺候。”
薛丁山点头说道:“有劳老哥哥。”言罢,和樊梨花一起走进了大殿。
殿内,正中央停放着薛仁贵的棺椁。棺椁的前面是香案。香案当中设着灵位,上面写着“大唐平辽王薛公讳礼神主”。灵位前放着青铜虎纹大香炉,香案前放着新的拜垫。
荀清令人在香案上摆下供品,点上素蜡。夏荷帮着樊梨花摘了帷帽,解下披风。
薛丁山和樊梨花来到香案前,拿起四炷香在素蜡上点燃。退了一步,恭恭敬敬地一揖,将香插到香炉内。荀清又斟了三杯酒,薛丁山奠了酒,然后和樊梨花退到拜垫后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