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900000022

第22章 新大陆寻梦 (1)

阿拉伯民族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在黎巴嫩有一半的居民是基督教徒。由于纪伯伦的父母是天主教马龙教徒,纪伯伦也随父母亲信奉了基督教。

纪伯伦小的时候,经常听母亲诵读圣经,圣经中的博爱思想对他的影响很深。然而现实世界与圣经中所描绘的理想王国反差实在太大了。在贝什里材的山岗上矗立着威严而阴森的马尔·萨尔基斯修道院。

穷苦的村民把它当做苦难心灵的最后一处避难所,而实际上,统治者也正是通过它,利用这些虔诚教民的愚昧与轻信,将他们的财富与自由剥夺殆尽,而他们依旧向宗教寻求保护,对这样的现状也逆来顺受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黎巴嫩,不仅处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残酷统治之下,西方列强也利用宗教、贸易和武力,加紧进行隐蔽的精神渗透和公开的物质掠夺,黎巴嫩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经历着从封建主义到半殖民地性质的变化。以种族、血缘为纽带所维系的旧经济与社会结构,迅速走向解体,巨大的社会变动酿成无数社会悲剧。许多黎巴嫩人不堪忍受土耳其人的统治,纷纷背井离乡,飘零海外,带着改变贫苦命运的幻想,到美洲等地寻找生活的出路。

在他们的心目中,在美洲,尤其是美国,是可以找到自由与财富的地方,1895年,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纪伯伦一家也抱着同样的幻想,由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四人漂洋过海,前往美国。父亲哈利勒没有同他们一起去,据说是有一些财产问题需要处理。1895年6月,纪伯伦一家5口登上航船,经埃及、法国,奔赴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并不像这些移民者想像的那样富有,相反,那时候的美国经济也正处于低迷期,社会矛盾不断,各种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治安也十分混乱。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全世界有了一股移民美国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移民过来,和纪伯伦一家一样,怀揣美丽的梦,背井离乡,来到这个据说能给人自由与财富的国度。

纪伯伦一家在美国波士顿的华人区租了一间破旧不堪的房子,暂时安顿下来。可以说,这个区是波士顿最穷苦、最肮脏的贫民窟。从中国、爱尔兰、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涌来的移民大都聚集在这里,他们彼此竞争生活空间和生活资料以求生存,甚至会为一根木柴而喋喋不休地争吵,他们就这样挣扎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当然,纪伯伦一家也不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波士顿爱丁博格街,这是一个远离市区的地区,但这里似乎更加喧嚣,一排排破烂拥挤的小房子之间夹挤着一道道狭窄脏乱的通道。路边随时可见的是一堆堆臭气熏天的生活垃圾和在其周围舞得嗡嗡做响的苍蝇。便道上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废置而又舍不得扔掉的各种物品,天天会有不同国籍的孩子在这里打架,摔东西,调皮的大孩子甚至会拿砖头砸他讨厌的孩子家的玻璃,这里混杂着多种语言,对不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来讲,这些全部是噪音。小孩子的不听话也常常会引起大人们之间的争吵,大人们的叫骂声,孩子的哭闹声,使这片本该宁静的角落越发嘈杂、混乱。屋子里又总是潮湿阴暗,由于房子密密麻麻的排列,连不宽敞的街道也被搭建了临时的简易棚,阳光几乎照不到地面,更进不了屋子,纪伯伦一家就住在这样紧张、恶劣的环境中。

由于语言的障碍,纪伯伦一家在这里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改观,反而面临更加严重的拮据与艰难。

为了生存,纪伯伦的母亲、哥哥与两个妹妹都开始四处寻找工作。布特罗斯,也就是纪伯伦的异父哥哥,在那时是个刚满18岁的青年,他是一个懂事的人,他热爱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们,对他们的感情既真挚又细腻。为了供弟弟纪伯伦上学读书,为了让母亲和妹妹们能够享受安宁和较为宽裕的生活,他在一家小商店里出卖体力换取报酬。

母亲卡米拉与两个女儿在家中编织些手艺活赚点钱。他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纪伯伦身上,希望他能有朝一日改变全家人的境遇。

纪伯伦于1895年9月1日进入奥利弗·布里斯区的公立侨民小学,开始了在美国的最初阶段的学习。

在这里,纪伯伦更加好学与努力,很快成为学校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尤其是他的英文大有长进,一天,纪伯伦安静的坐在院子里,手捧着一本书认真的读起来,以至于连母亲的呼喊都没有听见,母亲卡米拉走到他跟前,“你在读什么书?”“《汤姆叔叔的小屋》”,纪伯伦很认真地回答母亲。可是,这个回答却让母亲卡米拉非常吃惊,因为她知道这是一本难度很高的英文小说,“我亲爱的纪伯伦,你能告诉我这里面都写些什么吗?”母亲指着纪伯伦手里的书说,纪伯伦很认真的把书里面介绍的故事情节讲给母亲听,母亲开心地望着这个可爱聪明的小家伙,心里充满了喜悦。

纪伯伦对母亲说:“我将来写小说,也要写成我现在阅读的小说一样。”母亲听后,非常开心,她知道纪伯伦的进步是巨大的,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不会让自己失望。

纪伯伦得到母亲的赞许和鼓舞后,学习更加努力,在学校,也深得老师的喜爱。

在课余时间里,纪伯伦还专心画画,用画笔描绘自己宏伟的蓝图,把自己的感想全部融入到那小小的画纸上,纪伯伦并没有经过什么特别的训练,但是他不同于常人的艺术天赋已显现出来。

学校的女教师吉·弗里明特·帕尔很快发现了纪伯伦这一特长,这位女教师很担心生活的贫困会折断这位还没有展翅起飞的年轻天才的翅膀。为了避免纪伯伦艺术生命的夭亡,她把他介绍给当时波士顿在诗歌、艺术界的头面人物戴伊先生。

戴伊先生是一位非常迷恋东方文化和东方精神的人,他很欣赏纪伯伦这一家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色彩的家庭,也非常同情纪伯伦家的困窘生活。但是,他更欣赏纪伯伦本人好学的态度和艺术才能。

戴伊先生是纪伯伦遇到的第一位在文化界和艺术界有名气、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也为以后纪伯伦走上艺术道路提供了一个契机。戴伊先生接受了纪伯伦,并给纪伯伦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同时,戴伊先生也锻炼他的绘画能力,使纪伯伦最大限度的发挥艺术才能,他给纪伯伦很多诗集和各种关于宗教的著作,并且鼓励他给这些书籍设计封面并用笔画出来。

这样一来,纪伯伦渐渐有了设计封面的酬劳,有了保障,在精神生活上,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同时也锻炼了绘画,这对他来讲,一举多得,为纪伯伦以后走上文学创作和绘画艺术的道路有很大帮助。

从此以后,纪伯伦一边上学,一边画画,他的文学功底和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纪伯伦熬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有机会把自己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尤其是波士顿绘画艺术界很多知名人士的面前,1898年3月8日,戴伊举办了一次画展,在戴伊先生的鼓励与支持下,纪伯伦将自己创作的一些画也拿来参展。

来参观画展的有许多名人,因此纪伯伦在这次盛会上结识了不少文化界人士,这为他今后在艺术道路上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这次与众不同的聚会中,纪伯伦结识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女诗人约瑟芬·布鲁斯顿,她很欣赏纪伯伦的画,给了他很多的鼓励,而且,戴伊先生还提议让纪伯伦给这位美丽的妇人画像,约瑟芬很欣喜,这对纪伯伦来讲,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啊!因为这就意味着纪伯伦得到了戴伊先生和约瑟芬女士甚至他们这一社会层面上人士的认同,这对他来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经过这次画展,纪伯伦对自己的绘画更加有信心,他频繁地出入戴伊先生的画室和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为图书设计封面。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上,还接触了不少文化艺术界人士,因此,他的生活状况也好转起来。

母亲卡米拉深深的为纪伯伦所取得的成就自豪,所有的亲人都为纪伯伦而欢欣鼓舞,他们也更有了生活的乐趣。阴霾的时光终于过去,这一家饱受困苦的人终于展开了笑脸,纪伯伦知道自己能有这样的结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对于家人为自己的付出,他心存深深的感激。

不管人们经历着何种苦难,时间总是以自己的步伐和频率向前迈进,把人们推向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明天。

一晃,纪伯伦一家在波士顿已经整整生活了3年,生活状况较以前已有了改善,纪伯伦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也为了实现童年时代的梦想,决定回国深造民族语言文化。

1898年9月,纪伯伦回到自己做梦都思念的祖国——黎巴嫩,他是多么快乐啊!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味道,与他整整阔别了3年。

他用力地呼吸这新鲜的空气,望着远处的山峦,听着潺潺的流水,是啊,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应该多么幸福!

这年冬季,纪伯伦进入贝鲁特著名的“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主修阿拉伯语、法语和写作。

重新回到祖国的学校学习,纪伯伦有着由衷的喜悦,这种心情融入到他的学习中,使他的学习生活轻松而又愉快,纪伯伦在波士顿时积累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这里,他优秀的文笔立即引起了他的阿拉伯语教师扈利·尤素福·哈达德的注意,他很快发现纪伯伦是一个极为擅长写作的少年。

为了让纪伯伦在写作上有所造诣,尤素福·哈达德推荐纪伯伦阅读了《圣经》、伊斯法尼编著的《诗歌集成》和阿拔斯王朝大诗人穆台纳比等的诗作,纪伯伦很快吸收了这些作品中的精华,这对提高他的文学修养和文字运用能力非常有帮助,不久后,纪伯伦在写作上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他写的文章经过尤素福·哈达德教师的修改,发表在这位教师创办的校刊《复兴》上。

他成了学校小有名气的作家和诗人,这让纪伯伦感觉很幸福,他觉得物质的贫乏并不可怕,精神的富有才是最值得夸耀的资本。

纪伯伦在贝鲁特愉快的学习着,进步着,很开心。但是,他并没有忘记他还有一个很粗犷的父亲,尽管父子俩的脾气不和,父亲总是打骂讥讽他,他仍然爱着父亲。1899年的暑假,纪伯伦决定回家探望父亲。

纪伯伦回到了故乡——贝什里村,这里大部分房屋都是红屋顶、白墙壁,教堂高高耸立,十字架如雪山一样高。郁郁葱葱的杉树,湛蓝深邃的天空,从山间直流而下的瀑布,还有群群飞鸟飞过,这一切都和原来一模一样。然而,物是人非,村里面的人家已经差不多都在那次移民潮中涌向世界各地,整个村落显出一派凄凉的景象。父亲哈利勒并没有因为纪伯伦的归来而欣喜若狂,他始终是这样,喜欢喝醉酒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嘲讽一下不如自己甚至是比自己强的人。

同类推荐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契约恋人:冷少的亿万新娘

    契约恋人:冷少的亿万新娘

    “女人,你的人你的心,全都是我的!”他是赫赫有名的暗夜黑帝,他对她霸道禁锢,纠缠不休……为了得到她,魔鬼布下天罗地网,非要她无处可逃
  • 地下,地上

    地下,地上

    解放前夕,八路军侦察连长刘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虏的国民党军统参谋乔天朝,在沈阳军统东北站取得了站长徐寅初的信任,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为我军顺利解放东北,立下了卓著功勋。为免国民党怀疑,组织上又派来女游击队长王迎香,假扮乔天朝的妻子王晓凤与他团聚。两个热血革命青年,有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却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作风。他们在战斗中共浴风险,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们几经波折,啼笑成姻缘。新婚燕尔,朝鲜战争爆发,王迎香要求参战,后来,不幸牺牲,留给丈夫和儿子无尽的怀念……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玫瑰绽放的年代。
  • 湛蓝色夏季风

    湛蓝色夏季风

    我们溺爱蒲公英,溺爱那个湛蓝色的夏季,可是我们都不曾注意到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 虫仙争霸

    虫仙争霸

    虫血沸腾第二部。虫异能体系经典书籍。在这里,你也许会见证外星虫族的生命风采,领略宇宙生命的霸道科技,体味虫族军团吞噬满天神佛的铁血战斗,还有千奇百怪的虫性异能……不用奇怪,这就是虫仙争霸,引爆你的异想世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侯门贵女

    侯门贵女

    她V大学医学院最出色的教授在实验中穿越,变成定远侯府最漂亮的大小姐,被二小姐妒忌,受尽欺凌,谁知道转眼她锋芒毕露,展现无人能及的盛世芳华!在家受到二夫人、姨娘、兄弟姐妹连番设计,杀手、毒蛇、下毒、栽赃嫁祸、采花大盗…接连不断,不但要害她性命,还要毁她名节。但是她岂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还的做人宗旨,在家混的风生水起.谁知道,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一道圣旨令她嫁入王府,嫁给容貌俊美,但是性格冷酷无情的世子爷。好吧,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八面玲珑,运筹帷幄,赢得老夫人的支持!舌战嚣张夫人、姨娘,智赢阴毒侧妃,脚踢险恶兄弟,最后辅助世子夺得王爷之位,成为独一无二的王妃.
  • 逍遥儿子拜金娘

    逍遥儿子拜金娘

    她蓝馨儿是世界顶尖杀手,因为有消息说野人山有宝物,她一时兴起就去了,结果穿了。天啊,不得不说她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别人穿过了都没事,她一穿过来直接死了,原因?因为她是身穿,直接从天上掉下来摔死了。摔死了更好,她可不想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过一辈子,可是黑白无常为什么没来勾她的魂,怎么办?咦,怎么有两个尸体,这个是我的,一身运动衣;呀,这个怎么和我长得一样,算了不管了我还是先回我的身体里,怎么进不去?试试这个,呀,进来了。原来是个不受宠的王妃,而且肚子里居然还带了个球。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南宫逸,凰玄国的六王爷,一张没有挑剔的俊脸,却笼罩着一层寒气,充分体现了冷酷一词,而且文韬武略,心思谋略都是上上之人。他原本是要与有婚约的丞相府三小姐蓝馨儿成婚的,就算世人都传那个三小姐胆小如鼠、胸无点墨他也认了,不就是个正妃之位吗,反正他也没有喜欢的人,给了她又如何。只是半路杀出来一个肖晴晴,为了这个重要的奸细,他与皇兄设下一计,但是牺牲蓝馨儿却是无奈的也是必须。可是这个时候她居然怀上了孩子?可是看见她泪眼朦胧的样子,一向心狠手辣的他居然不想牺牲她了,那就用孩子保大人吧,打掉孩子,休了她,总比让她和孩子一起死要好。可是这个女人居然偷了钱、伤了人、带着孩子跑了……罢了罢了,她爱怎样就怎样吧。。。。。。。。。。。。。。。。多年以后再次相遇情景一“你告诉他的。”南宫逸咬牙切齿的问道。“没有,我告诉的是他爹是混蛋,没说你是混蛋。”蓝馨儿一本正经的说道。“我不就是他爹吗?”南宫逸说道。“那你是混蛋吗?”蓝馨儿问道。“当然不是。”南宫逸恨不得吃了蓝馨儿。“所以你不是混蛋,也就是说你不是他爹。”蓝馨儿解释道。“我明明就是他爹。”南宫逸说道。“那你明明就是混蛋。”蓝羽寒冲着南宫逸无辜的说道。情景二蓝羽寒阴沉的脸立刻变得阳光起来:“大哥哥是在笑我?”神经大条的某人并没有觉察到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一时没忍住。”“没忍住?那下一次大哥哥一定要忍住哦,万一要是出恭的话,这没忍住可是丢死脸了。”蓝羽寒一脸天真的说道。那人一听脸一下子就红了,看着蓝羽寒一脸天真的样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和一个孩子计较。“大哥哥你脸红了?不会、不会真出现过这种情况吧。”说着蓝羽寒就怪异的看着那人,一脸嫌弃的样子。情景三
  • 舞娘妈咪(完)

    舞娘妈咪(完)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常常在成功的掌声中变得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有的人则在失败的打击中变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人在荣誉的光环下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屈辱把自己整个人生涂得一片漆黑……尽管各不相同,但是都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他们在贫富得失、福祸悲喜面前,既拿不起,也放不下;既输不起,也赢不起。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生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总是都郁寡欢,终生不得志,总是患得患失,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