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00000016

第16章 太原保卫战

在徐梦归看来,这里的军队的虽然是追求进步抗日名将,傅作义将军所带领的守城部队,水平也不怎么样,比以前的红军还是好了不少,但是每人粗布衣服两套,草鞋两双,步枪平均两三个人才一支,大多是汉阳造,子弹每人也就二十发,很多士兵后背大刀。轻重机枪不敢说没有,至少徐梦归没发现,坦克无,空中掩护无。士兵每日吃两顿,其中还有一顿是稀饭。从徐梦归学到的历史上,他隐约的记得,这次战斗好像没有取得胜利,因此他还骂过中国的军队无能,但是现在看来,这根本不是原因,原因是什么?这还要问?看看手上的枪还有天上挂着肉丸子嚣张至极来回转的飞机就行了。

十月初三,日军的步兵已迫近太原,作攻城准备,日军空军对太原城也开始了有计划的轰炸。太原城内,在初三以前,每逢敌机空袭,空防系统还能发出空袭警报。从初三下午起,警报也变成了哑巴。日军丝毫没有给守城军队任何喘息的机会,初四拂晓,日军步兵开始向太原北关兵工厂和东北城外黄国梁坟的前进阵地进攻。日军炮兵在飞机指示目标下,以数十门榴弹炮。野炮,集中火力,向东北城角的城墙猛烈轰击,城墙上部,在硝烟弥漫。地动山摇的震撼中,逐渐被打成缺口,崩落他碎砖土块,在城下摊成斜坡。太远城防部队命令炮兵开炮还击,形成整天的炮战。到天晚停战,守城部队连夜将城墙缺口修复。兵工厂前进阵地以两个营的兵力,依据早已构筑的坚固工事,对优势敌军的进攻,顽强抵抗,曾经击退敌人多次疯狂冲击。黄昏以后,奉令撤入城内。守黄国梁坟阵地的一个营,事前准备不够,受敌压迫,提前返回城墙主阵地。至此,北城和东北城角,裸地摆在敌人面前了。

初四上午九时,日军一个师团进抵太原城东北,双方开始接火。鬼子随即从东。北。西三个方面包围太原城,日军炮兵在敌机指示目标下,从四周高地向太原猛烈炮轰。在大口径火炮优势火力的集中轰击下,东北段城墙逐渐被打成缺口,崩落的碎砖土块在城下摊成斜坡,守军连夜封堵修复缺口。日军飞机还在这一天撒下传单,扬言将在次日早晨开始进攻,要求守军投降,第三方人员迅速出城等等,气焰嚣张至极。与此同时,潜伏在城内的汉奸敌特也不断展开破坏活动。

初五早晨,鬼子开始陆续扫清了布署在城墙外围的守军,徐梦归站在城上,看着外边满山遍野全副武装的鬼子,腿不禁地有点哆嗦,说实在的,他真正参加过的战斗也就是一次而已,还是打得伏击,而这次不同,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和鬼子的正规部队死磕,从没参加过这种战斗的徐梦归一看这场景,如果不是有二柱在后边不时地给他壮胆,恐怕早吓趴下了。而偏偏可笑的是,一些老兵看到徐梦归的腿哆嗦,都没有想到是吓的,大家都以为,能这个时刻敢站在城墙上和士兵一起的营长,肯定是出生入死打过不少大仗的老油子了。能和鬼子真刀真枪的干上一仗,处处肚子里那股鸟气,所有弟兄谁不是激动的要命,一个老兵油子对身边的新兵说道:“瞅瞅!看咱们副营长那劲鼓的!”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边打出的第一枪,靠近西城的防御战的战斗终于开始了。尽管鬼子的进攻方向主要侧重于北城东半部和城东北角,但是小鬼子还是以优势兵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沿着前方已被打开的防御缺口轮番猛攻。

小鬼子已经在徐梦归所处防御地带架起了几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这玩意两脚架的架杆较长,以致其火线高度达400mm,比一般机枪的火线都要高,6.5mm口径,可用容量达到三十发的弹斗,每分钟能打出六百发左右的子弹,射程达到了600米,由于其瞄准基线偏于枪面右侧,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准时过于向右歪脖子,所以将本来就十分细长的枪颈向右弯曲,以使枪托的位置能满足抵肩据枪瞄准。中国当兵的没有几个能说出小鬼子用枪的武器型号。年式,所以基于这个特点,都叫它“歪把子”。

在天上,有飞机来回地骚扰;在地上坦克那熊熊的气势把人压的喘不过气,再加上“歪把子”机枪,用它的鬼子虽然头是歪着瞄准的,可那子弹打得是一点也不歪,徐梦归把头压的低低的,只听着耳朵边上传来的火炮的轰鸣声,飞机的呼啸声,还有子弹所带来“嗖嗖”的穿过声,这边刚想抬起头来,就在外侧城墙上马上就是“噗噗”的几声,脑袋上的头盔根本顶不住那么近距离的射击,徐梦归只是用棍子把头盔顶出去试下火力,马上手上一震,把头盔拿下来一看,好几个窟窿赫然入目。几个兵蛋子可没徐梦归那么幸运,能拥有本来就没多少的头盔(即使有也没大用),只是想探头往下瞅瞅,接着就是一片血花,有个倒霉蛋,头上挨了两发机枪子弹,半拉脑袋直接就没了,红白之物四处飞溅。

鬼子越来越近,胆大的离城墙已不足三十米,这时鬼子的远程火力已经停止,也就是迫击炮弹偶尔来上那么一发。那么近的距离,日军也是担心打到他们自己人。这给了中国军队机会还击,几个中国士兵把射击位置上阵亡的兄弟拉到一边,顾不得悼念一番,拿起步枪开始反击。刘彻很快就显示出了一个指挥官该有的气势,弯着身子,一手捂着头盔,拉起一个士兵大喊道:“都别挤在一堆,到一边去,散开,全部散开。”

那士兵也没什么表示,拉起几个战士去找别的射击位置。刘彻蹲到正在射击的徐梦归(害怕也没用,害怕只能是死亡的前奏,徐梦归早已想透了这一点)身边,大喊:“你他娘的干什么,你是指挥官!”声音太大,徐梦归压根没听清楚他再喊什么,大声问道:“你说什么?”

刘彻又大叫了一遍:“老子是让你指挥,不是让你当靶子!”

徐梦归这才听明白,喊道:“你他娘的是谁老子,我只会打枪,不会指挥,你自己撑着吧!”说完,也不理刘彻,继续射击。刘彻无奈,不会指挥的少校?娘的,裙带关系上来的吧,有胆子上战场已经不错了!只好拍拍徐梦归和二柱的后背,弯着身子离开。

……日军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撂下一堆尸体,滚了回去,回去之后还不忘再炮击一番,城墙阵地上一片凌乱,士兵们开始检查弹药,救护伤员,有的背靠着城墙休息,也有的眼睛还在直盯着城墙外边,生怕鬼子趁这个空隙时间来个冲锋,耳畔时不时地传来一声枪响,不知道又是哪个重伤员忍受不了伤痛,用宝贵的子弹给自己补了一枪,督战队的根本顾不及去阻止,人就已经过去了。刚开始还有人紧张一下,往外瞅瞅,后来也就没人去看了,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也就不当一回事了,抓紧时间休息。这就是鬼子不知道发动了几个轮次冲锋后,给大伙留的那么一点喘息的时间,也不知道小鬼子在做了什么部署,那么长时间也没进攻西城,听着东北方向传来的枪炮声,时间越长,大伙心里越不安,感觉总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徐梦归和二柱这时候在收集子弹,从开始战斗到现在,也不知道开了多少枪,灭了多少鬼子,这子弹倒是越打越多,徐梦归和二柱身上现在都不下五十余发备用弹药,所有的枪也达到了人手一支的地步。刘彻对这种情况并不开心,这只表明,将近九个小时的战斗中,他们的人至少损失了一半以上,要谁谁也开心不了,这些枪支弹药都是他娘的从死人身上扒拉下来。

同类推荐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热门推荐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别回头

    别回头

    一栋封闭的旧图书馆里究竟有什么能让人莫名其妙的失踪?墙壁上的“死亡预言”又预言了什么,为何能让人自杀?古朴的青铜镜上的铭文究竟记载了什么,能引出匪痍所思的梦镜?
  • 气场修炼术

    气场修炼术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气场。对于我们来说,让你改变命运!,让他人接受我们的影响,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最理想的气场是亲和力和压迫力的结合?我们培养气场的目的是影响他人。培养气场,如果你问什么是气场,让你身价百万!增强气场,气场就是感觉;交际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影响力。这两句话都对,但分开说却不完整。甚至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思维去行事
  • 桃花朵朵砸包子

    桃花朵朵砸包子

    这是一枚属性不明,擅长卖萌,兼职偶尔腹黑的小萝莉!为了复活亲人,这空间神马的,仙草神马的,还有仙兽神马的,来吧来吧,她来者不拒。啥的?还有美男?某女羞涩的说,那就勉为其难,也收了吧。
  •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本不该是我的命运,却因为一次阴差阳错而开始了我的战国之旅。本不该相逢的我们,却偏偏相逢在赵宫的那个阴冷败落的冷宫中。本不该开始的缘分,却因为他的算计,因为他的霸道而纠缠不断。本不该延续的爱恨,却因为他的牵绊,我的不舍而再度牵扯万千。我不爱他的时候,他情深万千。我爱上他的时候,他冷酷无情。命运和我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玩笑,而我们终究是情深缘浅……PS:历史考究派勿入.此文无关历史,只谈风月.(此文纯属自娱娱人,如果看后有头晕,呕吐不适现象的,请尽快绕道而走.)第一篇文,估计很傻,没心里准备的勿入,入了后果自负。
  • 重生之花开富贵

    重生之花开富贵

    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前世,她为了这个梦而毁去婚约,抛弃未婚夫。然而,看似深情的表哥却不是她的良人。家破人亡,坎坷孤独。重活一世,浴火重生。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