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400000099

第99章

王珂得意地看了一眼李恪,拉着三女回到他们原来站立的地方,心里早已经是乐开了花。

他感觉实在是太爽了,今天自己把太子李承乾给挤兑得是太彻底了,让太子在李二同志心里的印象,不说是完全抹掉,起码也损失了一半有余,以后说话的分量可就差很多了。

李恪悄悄走到王珂身边,挥手让几个女人站到一边去,才向着王珂问道:“王兄啊,你今天怎么突然变得这样刻薄了,这和你以前可完全不一样,就象是两个不同的人了。”

王珂不明白的看着李恪,心里说道:“别人不知道,怎么你也不明白了,这不是在为你扫清道路吗?”

李恪见王珂不回答自己,反而用奇怪的眼光望着自己,还以为自己说的话,王珂没有听明白呢。于是又说道:“王兄,我是问你,你怎么今天这样的争强好胜啊,这不是你平日的风格呀,平日你不是都是对下人都很客气的吗?”

王珂见李恪还没有想明白,也只好开口说道:“我说殿下,难道你就真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李恪茫然地问道:“知道什么?我不知道呀,只知道你今天特别的好斗。”

王珂差点没被李恪气得背过气去,这个傻小子,自己拼着和太子撕破脸,就是要为他扫清障碍,他居然什么也不明白!

王珂无奈之下,四周望望,把李恪拉到一个墙角里,低声对他说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我这样做,是在帮你呀。”

“帮我!”李恪这下是真糊涂了:“帮我怎么要和太子冲突啊?”

王珂现在已经是要背过气去了,张大嘴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后才说道:“我早和你说过,你要想再向上走,现在挡在你面前的,就是这个太子爷了,你得先把他搬掉,才能继续往前走。今天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不好好利用,那不是就失去了这个机会了吗?”

李恪开始明白了,他想了想刚才发生的一切,再细细地体味了一下王珂对自己所说的话,有些领会王珂的意图了。

李恪看着王珂说道:“王兄的意思是,今天你出头,和太子对着干,让太子的声誉下降,让父皇对他产生厌恶感?”

王珂见李恪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才笑着点了点头。

李恪又说道:“那王兄刚才也没有提到我呀,这怎么算帮到我了呢?”

王珂这下是彻底的无语了,李恪居然问出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谁让这些人这样实诚呢,对这些坑人、害人的伎俩,实在是无法领会。

王珂也没办法了,只好耐下心来解释道:“现在不能提你呀。现在要让别人认为,是太子仗势欺人。这样才能把他的声誉降到最低。这样反复多次,让皇上都感觉他已经是无可救药了,对他的信心不再残留一点的时候,才是你应该出场的时候。现在就把你摆在前面,那不是就什么也干不成了吗?”

李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现在是完全明白了王珂这样做的目的。

王珂见李恪明白了,拍拍他的肩膀,和李恪一起走出来,站回了南平她们的身边。

南平好奇地低声问道:“将军和三哥说什么呢?说了这么久。”

王珂笑笑说道:“也没有说什么,就是闲聊而已。”说完指指屋里问道:“怎么,还没有动静吗?”

南平听见王珂这样问,也焦急地回答道:“没有啊,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王珂看看李二同志,看见他现在也是急得不行,就在原地不停地打着转,时不时还望望屋里,脸上一副焦虑的神情。

王珂慢慢走上前去,心里想着如何让李二同志从这种焦虑中解脱出来。

来到近前,王珂对着李二同志说道:“皇上,有个事臣想问问皇上,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有些唐突。”

李二同志停下来,不解得问道:“有什么事要问?”

刚问完,李二同志马上又说道:“别和朕说朝里的事啊,朕现在没有那个心思考虑那些问题。”

一听李二同志这话,王珂有些傻眼了,他本想问问这次的任命里,自己的名字都已经写上了,到颁布的时候却没有了,到底是为什么。只要李二同志要解释,自己就可以胡搅蛮缠的和李二同志说下去,好把李二同志的注意力转移开,不让他如此的着急。可是李二同志一句话就把王珂给堵住了,让他没法说出来。

李二同志见王珂又不说了,奇怪的问道:“怎么不说了?有什么就问吧。”

王珂哭笑不得地说道:“皇上,你不是不让问朝里的事吗?臣只好不说了埃”

李二同志没好气地说道:“现在皇后这个样子,朕哪有时间去考虑朝里的事埃现在朕只希望皇后能顺利地把孩子生下来,别的事都不想去管。”

王珂听到这话,脑子里灵光一闪,连忙说道:“皇上,那你考虑过皇后把龙子生下来,应该取个什么名字了吗?”

李二同志一愣,半天才说道:“朕还真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不如就乘现在好好想想吧。”

说着对在场的人招招手说道:“你们都过来,都来想想为你们这个马上就要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取个什么名字为好。”

众人一片愕然,这小孩还没有出生,现在就叫想名字,可是不好取呀。取个男孩的名字吧,要是生的是女孩就不好听了;要是取个女孩的名字,生的是个男孩,更加的不好;不然就得取连个名字,男孩和女孩各一个,可是这样也太麻烦了,而且还不知道父皇高不高兴这样取,有些为难!

李二同志也是倒背着手,脑子里不停地想着为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才好。

王珂站在一旁,看着一群人都在那里冥思苦想,心里都快要乐开花了,他可是知道的,即将出生的公主,是除长乐公主外,最招李二同志疼爱的一位公主,不但有公主的封号,名字和小名也是一应俱全。

李二同志见一个个都不说话,不禁说道:“都没想出来吗?想到什么就说出来,让朕看看取的好。”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一堆名字,可李二同志都觉得不满意,不由得把眼光转到了王珂的身上。

王珂见李二同志看向自己,知道是想听听自己的想法,也不多想,就按历史上李二同志给取的名字,对着李二同志说了出来:“皇上,现在也不知道皇后娘娘生的是殿下还是公主,臣想可不可以这样,这个名字就别去刻意的区分了,就叫‘明达’如何?聪明、贤达!不论男女都可以用,立意也不错。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明达。”李二同志念叨着这两个字,想了一会才说道:“不错,甚和朕意。就叫这个名字吧。”

说着手捋胡须,脸上也出现了笑意,刚才的焦虑之情,早已不见了踪影。

就在这时,从屋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小李明达终于出生了。

同类推荐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热门推荐
  • 我只想当一个狂妃

    我只想当一个狂妃

    她是21世纪魔法杀手女王,一朝穿越成神武大陆的全能废材二小姐。银眸现,火凤起,惊世之乱,平也她,乱也她。她——驭神兽,唤灵皇,炼金丹,成战神,做圣魔;银眸初睁,俾睨天下,谁与争锋。她体内绽放红莲,他眉间燃烧火莲,她银眸,他银发,他们有着怎样的千年诺言,有着怎样的千年爱恋。他千年被囚忘川,她今世天赋被封,他为见她,不惜逃离,他说,毁天灭地,都要与你同在,她说,黄泉碧落,都要与你共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香为媒

    香为媒

    罪臣之女,京城第一名媛遭遇退婚,身价不跌反涨,精挑细选嫁给了仇敌之子。对母亲恨之入骨的恶婆婆,神神秘秘的畏缩小姑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闺蜜。痴缠的前未婚夫,迂腐的酸秀才,勇武黑心的将军。经历战火的洗礼对自己不离不弃的相公。对我好的,我记着,对我不好的,你等着。我是腹黑小白花柳白鹭,我为自己代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婚命难违:独占麻辣俏妻

    婚命难违:独占麻辣俏妻

    婚前她是城市姑娘,浪漫,爱玩,典型的月光族爱情是生活的必须品,一次冲动,她成为了未婚先孕的一员还好这个男人负责,我们结婚吧满心欢喜的见家长准备结婚,幻想婚后的美满生活,嘴角上扬城市姑娘嫁给家在农村的他,当下车的见到他的妈妈,姑娘嘴角扯着僵硬的笑容,目瞪口呆。婚后日子并非她想的那般幸福,开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何况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开始争吵不休金钱与孩子的背后,他们是否还能一如当初?一路走来,她才真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婚姻。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和他在一起,她花不完的心思,用尽了手段,她是硬生生从他前女友手中夺过,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2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他说,“乔漫,我爱她。”乔漫,我爱她?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当时她听到的时候,笑了,笑得撕心裂肺。她爱他,爱得死心塌地,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一切,连死都愿意。但是,他却还是告诉她,“乔漫,我爱她!”她的初恋,她的初吻,她的初夜,她两年的卑微付出,被他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彻底的否决,不留痕迹。离婚,好,她答应。并不是为了成全,而是为了报复。在离婚前一夜,她上了她儿时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给他第一次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什么事情,都必须赶在他的前面,她只是想要证明,“言箔,不是没有你,就不能生活。”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她恨,那是因为她很爱。一直以来,莫离都知道,和他上床,和他结婚,都是因为很想要报复,都是因为,她很爱,很爱。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道,假装不在意,假装听不到高潮时她叫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所以,当一年之后,她累了,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对不起,莫离,我爱他。”于当年,言箔告诉她的话一模一样。但是莫离不是她,他只会淡淡的说,“好,你回去吧。”没有仇恨,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无爱承婚而已!可那一刻,乔漫的心却痛了一下。…嘿嘿,各位亲们,宅回归了!支持宅的亲们,点击你的鼠标收藏哦,那是给宅最大最大的动力!!
  •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的作者李劼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经成为传世之作。李劼人先生被他的同学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 ,他的三部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李先生从1935年起写了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第一部),描写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这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
  • 魔女出世:迷死人不偿命

    魔女出世:迷死人不偿命

    “不知在公子眼中,奴家可算得上宝物?”声音轻柔,像一阵微风,令人赏心悦目。他却面露诧异之色,又仔细的看了我和莫名几眼。似乎还是不懂。(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爆笑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爆笑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王爷,王妃打人了!”“她手打疼了吧?”君无邪担心了。管家滴汗:“爷,王妃没事。但……但是被打的是璇贵妃!”“璇贵妃?以后她来王府,关门放狗!”君无邪眼眸微眯,气势凌空一变,胆敢惹他的玥儿,该死的东西!管家沉默,王爷的世界他永远明白不了,那璇贵妃可是未来的皇后!“王爷,王妃把皇宫烧了!”“由她去,顺道告诉皇上一句,重建皇宫的钱本王付了!”“王爷,皇上把王妃掳走了!”原本淡定的君无邪早已不见人影!调皮可爱杀手王妃对上腹黑妖孽病秧王爷,且看他们谱出一段金玉良缘。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