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300000035

第35章 少说漂亮话,多行实在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出家图的是一份清静,但求不问俗事,无所牵挂,其实这种想法完全误解了禅宗的旨意。禅宗讲究救世度人,行慈悲,如果本着学佛避世的想法,就完全错了。真正的学禅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行,它更在于以行动来实践佛理。

如本焕长老所言:“佛陀所讲的一切法,都是为了我们去行,佛陀所讲的一切经,都是我们修行所依的路。所谓‘经者,径也’,我们要回家,必须有路,有了路还必须去行。”生活中的事情都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高僧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的“懂得”,人生一双脚,是要用它来丈量这个世界,从而证得自己的智慧。

有一句谚语说的好:“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最终会一事无成。想成功,就不能坐而论道,而需要言出必行,少说漂亮话,多做实在事。行动是做事、成事的起点,本焕长老在开示信众时曾发问:“大家想一想,我们做哪一件事不需要行呢?不要说我们今天是为了无上解脱,为了了生脱死,就是世间上的一切事,有哪一桩事情不靠行就能成功?”

“我看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行,才能获得成功。”长老用朴实的话语做出了回答。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实际上,若不着手去做,那么机会就永远不会降临。做事应该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在睡觉前说一百次‘我行’,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每天100次自语,看似简单,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成功有时只是不间断地、踏踏实实地去做好一件很简单的事。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不能看到一点实际的东西。例如一个饥饿的人,让他研究食谱,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也不能充饥,倒不如让他立刻得到食品,解决饥饿问题,才是实在。通向胜利之路要务实,行动会使幻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

有一次,本焕长老在湖北新洲报恩寺停留,想要去黄梅双峰山四祖寺,朝拜禅宗第四代宗师道信的传法之处。恰逢当时秋雨霏霏,几个徒弟便劝长老:“师父,朝拜四祖寺是应该的,但这天气不宜去,再说四祖寺现在是一片瓦砾,去了,恐怕也无所获,不如等天气晴朗了再去吧。”

长老笑道:“只管去,淋不到,只要去,定有获。”

无论天气如何,“只管去”,无论前路如何,哪怕遭遇失败,只要去了就会有所获。“淋不到”、“定有获”的说法,饱含着本焕长老明朗自信的人生态度,以及事事以“行”为先的理念:

“我经常作个比喻,比喻我们要回家,有一天的路,如果一天的路,坐飞机很快;如果没有飞机呢,坐火车慢一点,也会到家;如果没有火车,坐汽车还是会到,虽然慢点,但是会到。如果飞机、火车、汽车都没有了,那我们步行呢,还是可以到家,还是会到,只不过时间长一点。说来说去,我们就是要用功,就是要走,如果我们坐在这里,永远到不了家。”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在“不明白”的事情上来回参究

“不明白”即问题,本焕长老在解释它的时候,说:“大家知道,祖宗强调一个‘疑’字,就是起‘疑情’。‘疑’字从哪儿提起呢?从一个‘不明白’上提起: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不明白讲话的是谁,不明白念佛的是谁,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明白我是谁……这个‘不明白’不是简单地‘不明白一句话’。当你在这个‘不明白’上认真地疑起来,来回地参究,它就是止,就是观。它是直指心性的。”

让人感到“不明白”的问题像个躲猫猫的孩子,笑人不能对付他,不能奈何他,同时还得时时引诱人们,刺激人们不断地向自己发问:怎样生活?怎样突破?怎样摆脱庸碌、成就无悔人生?如此,问题会带动人生,不停滞,亦不倒退。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不明白”其实是走向“明白”的开始,它的妙用是以问题、困惑为药引,刺激遇到问题的人将领悟从疑难中分离出来,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头脑的澄明境界。正像本焕长老开示集中提到的,“我们有了疑情才能悟。为什么有了疑情才能悟呢?大家想一想不管高材生也好,低材生也好,都要发道心。”

从大疑惑处揣摩,有大顿悟,从小疑惑处揣摩,有小收获,佛身本是俗世常人,他们的超脱皆从“不明白”处提来。既然如此故意躲避问题,让自己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反而是一种逃避,一种退后。

克契禅师个性随和,遇事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默默地进行。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呢?要不要坐下来聊聊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化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曾遇到些什么问题?”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的禅房外,禅师再对克契说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呢?”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于是等到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时,便对他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只见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惊醒了克契:忙不过是逃避的借口,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明白,不在不明白处仔细探究是阻碍禅修精进的石头。

居士问本焕长老什么是禅,本焕长老说疑情是禅。所谓疑情就是在“不明白”的地方来回参谋,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什么可以破解这样的疑惑,千般疑惑是否值得我们耗费心力。一问一答间,困惑烟消云散,得内心清明澄澈,头脑清醒、冷静,即是佛家所说的开悟,寻常人向往的看开。

能从“不明白”处获得一次开悟不算什么,也保证不了自此就能了无纠缠,关键要长久地坚持。本焕长老曾说:“‘不明白’一句话不算功夫,要真正持久地在这个‘不明白’上起来疑情,那才是功夫。”这个功夫用到家,在本焕长老看来可以“不疑而自疑,不参而自参。你越是参,越想参,越参越高兴。”

他说:“修禅的,就要在“念佛的是谁”这句话上起疑情,来回参究,直到疑成一团,突然来一个桶底脱落。”所谓桶底脱落比喻的是恍然大悟的境界。当年清了禅师看到弟子们在厨房煮面,突然面桶的底儿掉了,致使整桶面都撒在了地上。众人见状都说很可惜,可禅师却说:“桶底脱落是件好事啊!各位为什么烦恼呢?”禅师的意思是说,底掉了就是掉了,烦恼也无济于事。反而是没底的桶,再也没什么可掉了,倒是清静了。

未开悟者遇事易烦恼,开悟者遇事长洒脱,他们的差异在于后者已经在经历了无数的生活困后后,参透了事理的玄机。对于常人、现代人而言,自不必枯坐面壁,求“桶底脱落”,却可以像佛家中人那般遇事时,不躲不藏,直面问题,然后在问题中找寻突围的方法。

生活中的学会起疑,学会面对疑问,把对疑问的探究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有什么问题一次想不明白,多想几次,或者去请教别人。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生命似乎是在不断地出现疑问、不断地寻求答案中度过。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蜜宠弃妃

    蜜宠弃妃

    “走开,不要!啊……”离去前一晚,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掳上马车极尽凌辱。完事后把她扔到苏家大门口。她是绝色的祸水,她负尽天下男人,可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小白版简介:青阳第一美人苏流水是个胸大无脑,感情用事的蠢人!大婚当日,镇国将军被罢官免职,苏氏一门九族之内有官职者,皆锒铛入狱,听候发落!曾经对她海誓山盟,才迎她进门的夫君清零王爷,当即写下一纸休书。当夜,青阳第一美人自尽毁容!再度醒来,她再不是那个将烈女传,女四书倒背如流的苏流水。而是跨国集团的美女总裁龙写意!“流水临死之前,想为王爷做最后一件事!这薄情之名,便由流水来担!”“由你来担?怎么担?”他轻轻淡淡的道。“和离。把休书改为和离!”手拿放妻书,她对他低泣,“今生不能侍奉王爷身边,是流水一生最大的遗撼!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妾身这便去了!”她说罢,转身而去。成为青阳国头一个与王爷和离的女子!出宫之后,她从开始的做黑市,到后来的开店铺,在商场上头无往不利。她,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再次见她,她神采飞扬,脸上红斑已然尽褪。他不知,她竟是如此清秀绝伦,绝代风华,天姿国色!“苏流水!不过是二王弃妇!”她波澜不惊,勾魂一笑,“青阳律法——户婚明文记载。和离,是夫妻二人相协离异。与其说流水是弃妇,倒不若说清零王爷是弃夫。”至此,他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不要休书,坚持要放妻书的原因!想起她当日离去之时,竟还假意说要与他再续前缘,他不禁怒火冲天!“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那是说的来世啊!所以王爷,还是那句话,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她的声音慵懒如猫。却几乎让他吐血!当她一个人竟然交了国库一半以上的税收,苏氏流水,又代表了另一则传奇!温于意:冬至节生男子。青阳国六王爷,从小身体孱弱,才华横溢,清俊非常。“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苏流水,你会后悔负我!一定会!”花千树,元宵节生男子。为人风流不羁,喜好处处留情。“我喜欢处处留情,可我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子,却不会爱我。”同是应了那句,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孤城,重阳节生男子,一生谋求只为利。紫月国首富。一代奸商。为人机智,手段凌厉。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我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可是我在想,若然此次我赚了这一笔,她又会以何等眼光来看我!所以这一次,我情愿血本无归!”
  • 神破苍穹:彪悍王妃斗乾坤

    神破苍穹:彪悍王妃斗乾坤

    前生,她被心爱的男人遭践,最好的闺蜜夺爱,生活简直一团糟,最后他死己亡。今世,她只想重来,重来,一定要重来......吉子皇“辛格美人,朕只想与你朝夕不分!”辛格“皇上放心,臣只属于你。”吉帝“爱妃,木你联难以入眠!”格臣“皇上恕罪,臣妾身子不爽,还有公务在身。”吉帝“拉妃,到朕身上来。”拉妃“谢主龙恩,臣妾来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鬼大人跟我走

    女鬼大人跟我走

    床上多出的小美女是怎么回事……我连女鬼都上了,点背不能怨社会,还有什么不敢的…,谁特么的想到房子墙里还能遇见腐尸!我发誓我关于这尸体毛都不知道!可是尸体被带走后
  • 异界之绝非神偷

    异界之绝非神偷

    我苏可可堂堂一代神偷,不管是多厉害的高科技还是多牛逼的侦探队,只要是我要的东西就没有是得不到手的!只是天妒英才在本姑娘再次得手后这近视又老花的老天爷居然把本姑娘给逼得穿越了,其实吧、你穿了就穿了,替身就替身吧、这跨时空的爱恋是不是有点不太科学?“娘子、不许去偷别人的东西!”某人在本神偷密谋策划前又不怕死的警告了一下。话说我都认命了,只是这异界里不科学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我只想当个安静的神偷而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恋爱的时候,女人往往用分手要挟男人。而结婚之后,男人往往用离婚威胁女人。风水轮流转,但目的不同。女人的要挟往往是假的,是为了和男人更加靠近;而男人的威胁往往是真的,是为了和女人真的分开。
  • 神道丹尊

    神道丹尊

    绝世强者、一代丹帝凌寒为追求成神之路而殒落,万年后携《不灭天经》重生于同名少年,从此风云涌动,与当世无数天才争锋,重启传奇之路,万古诸天我最强!普通群:273857096。VIP群(只限付费读者):539195580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静默笙箫人已殇

    静默笙箫人已殇

    她没有记忆,不懂过去,能记得的是他为自己奔波劳碌的身影。口不能言,使她成为上京后宫里的“哑妃”,但是只因能在他身边,流言蜚语都甘之如饴。只是三年,那个深情地唤她妻的帝王为何不曾看顾?伤了的心,错了的情。她原不是她;他本不是他。情到深处已是殇,帝王人家莫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