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文坛上居于权威者地位的文艺杂志La Revue des Deux Mondes最近披露发现有一部拿破仑著的小说,书名是《克利逊同厄热尼》(Clisson et Fvgenie),原稿从拿翁在一八二二年驾崩于圣赫勒拿岛后,一向存在波兰贵族 Dzialynski(第泽林斯基)伯爵的书库里,现在由Simon Askenazy(西蒙·阿斯肯纳齐)先生出版,还附有在Kornik(科尼克)所发现的其他拿翁的文稿,一共三十四页,封面镌有拿破仑皇帝的徽章。
这部小说含有自传的色彩。克利逊当稚年时候就喜欢军事,后来从军是无往而不胜利的,天赐的机会同他自己的才力使他成为一代名将,全国人民全看他是他们的保护人。可是他并不觉快乐,因为妒忌同毁谤总是缠着他的身旁,他能够在千刀万马中无畏地冲锋陷阵,却不能见谅于小人,也无法止住他们恶毒的口舌。他戎马半生,到处都是敌人,却没有得到半个朋友,因此感着世界的荒凉,觉得名誉不能给人以真正的快乐,他所求的却是心灵的安慰。他怀着这种憧憬的心境,往乡下去幽居些时,朝暾同黄昏都引起他的愁绪,忧郁占据了他的全心,他在这时候遇到厄热尼。
克利逊素来是勇往直前,无往不克的,在爱情上他也是一样的成功。他们结婚了,蜜月的生活也是满布了欣欢的空气,可是良会不长,克利逊接到前方命令,他们只得生生拆散。他虽然远征,心里却惦着万里外的新夫人。他后来身受重伤,叫部下一个军官Be-wille去安慰厄热尼,这位军官也是英姿潇洒的青年,同厄热尼渐渐生了爱情,她给他的信也一天一天稀少了,最后完全忘记了从前影里的情郎。他决定结果他自己的性命,让他俩过快乐的日子,写一封绝命书给他的妻子,希望他的儿子将来长大不像他那样性情热烈,因此在人生路上处处遇到荆棘。角声一动,他带伤冲到敌军队里,死在如雨的枪弹之下,这段悲哀的传奇也就结束了。
这段事实不过是浪漫小说很平常的布局,同King Arthur[① 《亚瑟王(传奇)》。
]①里Laucelot[② 朗斯洛。亚瑟王传奇中重要骑士,亚瑟王后的情夫。
]②和Queen Guinevere[③ 圭尼维尔。传说中古代亚瑟王后,与骑士朗斯洛有染。
]③的一段情史有些相像,可是很能表现出拿翁叱咤风云的神态,暗暗地又述出他自己同Josephine[① 约瑟芬(1763—1814),拿破仑称帝后被冷落。
]①的因缘。所以可说是研究拿破仑的人们必读的书,至于专攻法国小说的学者就没有读过这书,似乎也是无妨的。拿破仑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爱读者,他死时衣袋中还放有一本。他的小说或者受了点这本杰作的影响。
著过《法国革命史》的英国散文家Hillaire Belloc[② 希莱尔·贝洛克。
]②曾经写有一篇小品《最后的一点钟》(Novissima Hora),描写拿破仑弥留时的心境。Belloc说拿翁的一生处处是矛盾,他在战场上马到功成,可是结局是一败涂地;他英气勃勃,好像始终没有脱开青年时期,可是老迈的影子总横在他的当前,现在,他这部小说里的英雄一生也无时不是矛盾的。当他声誉极隆时节,人们的毁骂跟着他走,当他绮梦方浓时候,他亲信的人却夺去他的爱人;拿翁写小说时既然带有自传色彩;所写的英雄的遭遇又是这样幸运同不幸并行,可见不只二百年后的胖文人Belloc看透这点,目光如炬的一世之雄早已有了自知之明。希腊神庙刻有“Know Thyself”(自知)二字,他们以为自知是最难的事,拿破仑纷扰一生,居然能够这样深刻地了解自己,这是拿破仑所以不朽的地方。
原载1929年5月10日《新月》第2卷第3号,署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