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300000039

第39章 五言绝句 (1)

鹿 柴①

王 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②, 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 鹿柴,王维辋川别业的一景,参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柴,通“寨”、“砦”,有篱落的村墅。② 返影,日光返照。

【说明】

作者有《辋川集》诗二十首,本书共选二首,此为其一。前有序,列举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等二十景,每首都有裴迪“同咏”,大概当时想自为一帙的。

一二两句写幽静却又非寂灭,唐汝询所谓“幽中之喧也”。

写感觉,捉印象,是王维诗一大特色。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①, 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 幽篁,竹林,即下之“深林”。② 啸,撮口发出长声,即所谓“肉笛”。

【说明】

这也是《辋川集》诗之一,在绝诗中是“古绝”。

作者在竹林深处弹琴长啸,这情趣是别人不易领会的,倒是明月能够懂得,所以来相照了。

送 别

王 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①。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②。

【注释】

① 柴扉,柴门。② 春草两句,意谓到明年春草重绿时,你到底回来不回来。年年,一作“明年”。王孙,指所别之人或游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漂母对韩信说的“吾哀王孙进食”,都是游子意。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注云:“王孙作所别之人解……解王孙者不一其义,读者必须揣辞推意以合题指耳。”所谓所别之人,其实就是征人。

【说明】

山中送别,回来闭门后,心情就寂寞起来,也更加想念了。惜别的深情,却体现在看似平淡的两句话里。

相 思

王 维

红豆生南国①, 春来发几枝②?

愿君多采撷③, 此物最相思。

【注释】

① 红豆,别名相思子,木本,蔓生,冬春结实如豌豆而微扁,色鲜红如珊瑚,可作饰物。南国,因红豆多产于岭南,故云。② 春来,一作“秋来”。发几枝,又发了几枝。③ 撷(xié),摘。

【说明】

据唐范摅《云溪友议》所记,安禄山之乱,玄宗奔蜀,乐工李龟年流落湘中,曾于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及“清风明月苦相思”两诗,在座的人听了,莫不南望玄宗所在而惨然。

但王维写此诗时只是托物以寄相思,作为抒情诗看,那种感情也还是健康的。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①, 寒梅著花未②?

【注释】

① 来日,指自故乡动身那天。绮窗,镂花的窗。② 著花未,开花没有。

【说明】

原诗共三首,此为第二首。合而观之,似是女方家住孟津河边,男方旅居江南。看到从江南来的船,便隔河托带个口讯。船又回到了江南,就把口讯转达了,男方又问带口讯的人,绮窗前的寒梅可曾开了。于是对方紧接着回答说: 不但寒梅开了,鸟也啼了,阶前的青草也长出来了,可是这春色只能使她伤心。

另两首并录于下: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送崔九①

裴 迪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美②。

莫学武陵人, 暂游桃源里③。

【作者介绍】

裴迪,关中人。与王维同居终南山,以诗唱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又与杜甫、李颀友善。曾为尚书省郎。其诗也以在辋川诸作为佳。

【注释】

① 崔九,王维有《送崔九兴宗游蜀》及《秋夜坐怀内弟崔兴宗》诗。又据《唐诗纪事》,裴迪初与王维、崔兴宗俱居终南。则此崔九当为崔兴宗。② 壑,山谷。③ 莫学两句,陶潜《桃花源记》里写武陵渔人进桃源后,勾留数日便即辞去。后郡太守遣人随其同往,却已迷路了。这里意思是说,不要学武陵人那样,只住了几天就出来。

【说明】

诗是劝崔九既要隐居,必须坚定,入山后,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尽赏丘壑之美,莫学武陵人之暂游即出,因为当时正有些“终南捷径”之类的假隐士。

终南望余雪①

祖 咏

终南阴岭秀②,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③, 城中增暮寒。

【注释】

① 终南,终南山,注见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② 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山北曰阴,也易于积雪。③ 林表,林外。霁色,这里指雪停后的景色,故下云“增”,说明正是积雪。

【说明】

雪霁后寒气反重,因此而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和罗隐《雪》诗的“长安有贫者,为瑞(瑞雪)不宜多”同意而蕴藉。

据《唐诗纪事》,此诗本为应试而作,应是律体,所以末两句是对的,作者却写了四句就交给考官,人家问他下半首,他说:“意尽。”也实在尽得恰好。

宿建德江①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②, 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④, 江清月近人⑤。

【注释】

① 建德江,浙江上游建德县附近一段。② 烟渚(zhǔ),暮烟笼罩中的小洲。③ 客愁新,又新添了客中的愁思。④ 野旷句,因为树木凋零,旷野便愈见其旷,天也好像比树低。这都是从船窗里看到的。⑤ 月,指江中月影。

【说明】

一首小诗,写出一个境界。三四两句中的情景,从前在水乡坐过船的人,可能也有这种感觉。诗里没有用秋字,但野旷加上江清,秋色就萦绕在读者眼前了。

月近人的近,也可解作亲近的近。因为是在枯寂的旅途中,一月临江,也倍有亲近之感,犹杜甫的“江月去人只数尺”。

这首诗,也可看做截五律之上半首。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①。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 春眠两句,起先还不觉得晓之已至,听到鸟声才知道。

【说明】

一场风雨,不知道给春花带来多少灾难。幸喜天已晴了,处处都有鸟儿们在啼唱。

字数不多,语言浅明,含意却曲折深远。这就是好诗。

夜 思①

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②, 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 题一作《静夜思》。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云:“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也可以说,绝句实出于乐府。② 举头句,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按,李诗首句“明月光”一作“看月光”,此句“明月”一作“山月”。

【说明】

二十个字,抵得了多少话。感人语正不在多。不少人在儿童时代就读过无数遍,后来离乡他去,读来仍然感到新鲜亲切,就因为大家都有一个故乡。沈德潜所谓“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

看了这首诗,也想起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一个是因明月而疑霜,因霜而思乡;一个是连月亮也不及故乡之明。

怨 情

李 白

美人卷珠帘①, 深坐颦蛾眉②。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注释】

① 卷珠帘,写等望。② 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颦蛾眉,皱眉。

【说明】

李白另有一首七言的《怨情》,写一个因丈夫恋新负旧的弃妇的怨情,和这首诗的主题有相似处。

末句“不知心恨谁”,虽未明说,但实际已对读者作了暗示。

八阵图①

杜 甫

功盖三分国②,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③, 遗恨失吞吴④。

【注释】

① 八阵图,聚细石成堆,各高五尺,纵横棋布。夏时为水隐没,冬时水退仍然出现。遗迹曾见于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相传即诸葛亮所作。《刘宾客嘉话录》曾记其遗迹。八阵,天、地、风、云、龙、虎、鸟、蛇。诸葛亮所布八阵有四处,皆在蜀中,以夔州为最著名。图,法度,规模。② 功盖,意谓三国之中,以诸葛亮佐蜀之功最为超卓。三分,指魏、蜀、吴鼎立。③ 江流句,意谓江流虽冲激甚烈,遗迹却终不消失。④ 遗恨句,有好几种说法。从史实的记载看,诸葛亮对刘备之伐吴是不赞成的,隆中初见时,即已有“东连孙权,北拒曹操”之说,后来刘备被陆逊大败于猇亭(在今湖北宜都市北),又说:“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法正传》)所以这里的“失吞吴”,应是失策在吞吴之意。苏轼主此说。《东坡志林》:“吴蜀唇齿之国,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另外则为以不能灭吴为恨,以诸葛亮不能制止刘备伐吴为恨,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失师为恨。此三说中,又以第一说较长。

【说明】

杜甫初到夔州时作。刘备的伐吴,关系到蜀国的得失极大,诗的第四句,也可看做是对刘备晚年的微词。

此诗也可看做截五律的后半首。

登鹳雀楼①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②,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其高祖时已迁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衡水主簿,因被诬解官,家居十五年,复出任文安(今属河北)县尉,卒。葬于洛阳。

他早年负侠气,每击剑悲歌,放禽纵酒,又家居绛郡,这和他诗歌中表现的气息也相吻合,墓志铭也说:“尝或歌《从军》,吟《出塞》,噭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这些诗,当时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存于《全唐诗》中的只有六首了。即此六首,便足传世,王世贞且以《出塞》为唐人七绝第一。又如《送别》之“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也可诵。

1961年8月号《文物》曾刊《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这里的生卒年等即据墓志。

【注释】

① 鹳(guàn)雀楼,一名鹳鹊楼,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城上,因常有鹳雀栖其上,故名。后被河水冲没。唐代为登临胜地。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② 白日,白字生辣,也切旷野落日之景。

【说明】

一首二十字的小诗,却写出了那么雄浑浩茫的气魄,也写出了宇宙之无限。末了两句,一直被人们作为一种追求崇高的精神世界的象征。

沈德潜云:“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又,沈括文中的畅当,据1979年版《唐诗别裁集》卷十九校记所考,应作畅诸。诸,汝州人,官许昌尉。

送灵澈①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②。

同类推荐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帝女风华

    重生之帝女风华

    一夕之间,宫倾玉碎,驸马于禁宫之中勒死帝后,黄袍加身。公主南宫霓肢残容毁,葬身火海。一霎移魂,梦回十年,帝女归来,涅槃重生!恶奴?杀之,让她们也尝尝什么叫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的滋味。硕妃?斗之,让她也尝尝什么叫寒夜凄苦,冷宫xiao魂的滋味。太后?驱之,让她也尝尝什么叫永世禁足,立地成佛的滋味。宫廷诡谲,朝堂险恶,阴谋阳谋,道不清的暗藏杀机,数不尽的牛鬼蛇神。母后不受宠?公主如庶生?笑话,那又怎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报之。前世她太软弱,这一世,她要大开杀戮之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本文一对一女强斗文,男主霸道腹黑,女主成长型,遇强更强,狂妄嚣张!*◇*◇*◇*◇*◇*◇*◇*◇*扮猪吃虎,玩转后宫。本是无心,却不想招惹烂桃花一朵又一朵。他,湘国十一皇子,游戏人间,风流纨绔,怜天下女子而不染,博天下红颜而不尝,却独独对她痴心暗付。“公主,我觉得你爱上我了。”他,辽国小王爷,随和温雅,玉树临风,实则心机深沉,腹黑无情,却陷入她的情网无法自拨。“霓霓,你我成亲可好?”他,将门虎子,前世仇敌,今生对手,明知不该,却无力抗拒,爱到身死亦无憾。“霓儿,你对我可曾有爱?”*◇*◇*◇*◇*◇*◇*◇*◇*燕礼:她说:“我不可以做你的小媳妇儿。”他说:“我可以。”她说:“我要亲手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他说:“我帮你”她说:“待你君临天下,我必以江山为聘。”他说:“我等你。”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是一物降一物。重生两世,机关算尽,由始至终,他都是她的命中注定,从前世到今生。*◇*◇*◇*◇*◇*◇*◇*◇*玄明煜:前世,他是她的劫,今生,她是他的恶。“我不会杀你,我要你生不如死。”“江蝶月是你最爱的人?那我算什么?”“你?不过是块踏脚石。”“玄明煜,你真可怕啊!你的心,难道是石头做的吗?”“错!我的心不是石头,而是一块冰。”“…”冰啊!原来是块冰,可是冰不也有被捂化的时候?可他的那颗为什么就捂不化?*◇*◇*◇*◇*◇*◇*◇*◇*花千树:“霓霓,你可还好?”自儿时起,他便一直唤她霓霓,他说柔阳公主是别人对她的尊称,他说霓儿是皇上和皇后对她的昵称,他不要和任何人叫的一样,是以,他只唤她霓霓,只属于他叫的,唯一的呢称。曾几何时,每当他唤她一声霓霓时她便会手舞足蹈;
  •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同为远房表妹,邱雪婵就如卢晋成的手心宝,摔不得碰不得,众星捧月的供着奉着。秦珂茵却是遭人厌弃的烂稻草,阴险狡诈,心思歹毒,恨不得大卸八块,除之而后快的卑鄙小人。虽然秦珂茵自认她确实包藏祸心,贪图卢家富贵权势。但是被灌迷下套床赶出卢府横死街头?都当她好欺负的?
  •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阎王娘子会煮饭

    阎王娘子会煮饭

    身世凄凉忧愁善良的厨娘新婚之夜被夫君害死,发誓要将阴曹地府坐穿,定要等来夫问个原由。开个酒楼饭菜飘香,谁料却挂到阎王这个长期饭票腹黑阎王,貌美厨娘,妖有情精有意,倒是演出一场轰轰烈烈的肥皂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穿越未成妃:魅惑天下

    穿越未成妃:魅惑天下

    做了多年孤儿的我终于穿了,别人不是公主就是小姐,再不济也是青楼一展抱负。可我……偏偏我就成了囚徒?还是刚出世的囚徒!!我知道自己一向很背,但没想过居然这么背!!年仅六岁不驯的皇子居然出现在牢中,我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正规的衙门牢笼……我要出去!!!———————每日7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红绿盘

    红绿盘

    小股民成了任人鱼肉的牺牲品,在以逐利为目标的股市中,股市内顿时硝烟四起。金融机构和庄家之间尔虞我诈。本书不仅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票战,一个海外归来的神秘人物带着大笔资金杀入国内股票市场,也融入了作者对当今股市内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思考。,为获取暴利不惜坑害散户。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