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300000026

第26章 五言律诗 (3)

【说明】

李白在《劳劳亭歌》中也提到谢尚与袁宏的故事,都是抒写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此诗虽为五律,却并无对偶,孟浩然《舟中晓望》中的“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二联,句法也同。后人颇有解释,王琦注引赵宦光说,李、孟“二诗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故调律则律,属对非律也”。这说法终嫌牵强。“属对非律”一语尤费解。杨慎说:“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这话有一点道理。《唐诗三百首注疏》中引田雯说:“青莲作近体如作古风,一气呵成,无对待之迹,有流行之乐,境地高绝。”却不能说明孟浩然的一首。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评李白《鹦鹉洲》的话最得要领:“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这就是能从诗的发展观点来看,因而也适用于上述孟浩然诗。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此类诗“须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人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①, 城春草木深②。

感时花溅泪③, 恨别鸟惊心④。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⑤。

白头搔更短⑥, 浑欲不胜簪⑦。

【注释】

① 国破,指长安沦陷。山河在,只有山河依旧。② 草木深,因人烟稀少,一到春天,更使杂草丛生。③ 感时句,因感伤国事,看到花开,泪水便溅在花上。④ 恨别句,因与家人分离已久,听到鸟声也觉得心惊。这一联是律句中加一倍写法。⑤ 烽火两句,指春季的整整三个月里,唐军正和叛军进行激烈的战斗,战火不息。这时杜甫家在鄜州,音信稀少。烽火,本指边地烧柴报警之火,引申为兵乱。⑥ 白头,指白发。短,短少。⑦ 浑,简直。不胜簪,发不能胜任簪,意即插不上簪。簪,连发于冠的一种长针。古男子成年后束发,故也用簪。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白头零落不胜簪。”

【说明】

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在长安作。当时长安在叛军占据下,经过烧杀劫掠,景物全非,感时之余,也益切思家之念了。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①, 闺中只独看②。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③。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④。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⑤。

【注释】

① 鄜(fū)州,今陕西富县。② 闺中,愿意是指内室,这里指妻。看(kān),注视着。“看”字中已有“忆”字。③ 遥怜两句,《瀛奎律髓》纪昀批云:“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忆在长安的父亲。④ 香雾两句,由自己的望月思家,联想到妻子想念他时的情景。香雾,仇兆鳌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古人雾露并提,这里当是泛指水汽。云鬟湿,鬓发被水汽沾湿。清辉,指月光。玉臂寒,因在月下忆夫久立,所以臂有寒意。⑤ 何时两句,想象有一天能在月光下并聚一起,两人的泪痕才消失了。虚幌,通明的薄幔。黄生云:“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语意玲珑,章法紧密。五律至此,无忝称圣矣。”

【说明】

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携家逃难,最后安家于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中途被叛军所执,带到长安。这首诗是秋天月夜,在长安怀妻之作。杜夫人姓杨,为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由于两人共经艰苦的流亡生活,每逢分离,常有怀念之诗,如另一首在梓州时所作《客夜》,也有“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之句。

诗本来写他自己思家,却写成妻子在想念他,故而感情也曲折而深刻。

春宿左省①

杜 甫

花隐掖垣暮②, 啾啾栖鸟过③。

星临万户动④, 月傍九霄多⑤。

不寝听金钥⑥, 因风想玉珂⑦。

明朝有封事⑧, 数问夜如何⑨?

【注释】

① 左省,注见岑参《寄左省杜拾遗》。② 掖垣(yuán),因门下省、中书省地处左右两边,像人的两掖(通腋)。门下省为左掖。③ 啾啾(jiū),象声词,因事而异,这里指鸟叫声。栖鸟,日暮将投巢之鸟。④ 星临句,意谓星光闪照下,宫中千门万户也像在闪动。⑤ 九霄,犹九重,天上最高处,这里指朝廷。多,指得月光之多。⑥ 金钥,指开宫门的锁钥声。⑦ 珂,指马铃。这两句其实是想象。⑧ 封事,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露,用黑色袋子密封,故称。⑨ 数(shuò)问句,《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说明】

杜甫于至德二载(757)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此诗为次年(乾元元年)在长安时作。左拾遗是谏官,所谓大事廷诤,小事上“封事”。诗中上四句写景,下四句写情,也即自暮至夜,又自夜至朝时的情景。纪昀在《瀛奎律髓》中评云:“平正妥帖,但无深味。”这时期杜甫写的有些诗,还不脱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的习气,正如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说的:“我们只能从‘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避人焚谏草’这样的诗句中想象杜甫不过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官吏。”

至德二载①,甫自京金光门出②,间道

归凤翔③。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④,

与亲故别,因出此门⑤,有悲往事

杜 甫

此道昔归顺⑥, 西郊胡正繁⑦。

至今犹破胆⑧, 应有未招魂⑨。

近侍归京邑⑩, 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 驻马望千门。

【注释】

①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载,唐自玄宗天宝三年改“年”为“载”,至肃宗乾元元年又改为“年”。② 京,指长安。金光门,长安外城有三座门,中间一座叫金光门。③ 间道,偏僻的小路。凤翔,在今陕西,肃宗时一度改名西京。④ 左拾遗,职司规谏君主,荐举人才,属门下省。移,这里是贬降的意思。华州,今陕西华县。掾(yuàn),属官的通称。这里指当时降为华州司功参军。⑤ 因出此门,浦起龙《读杜心解》云:“华在东而出西面门,为与亲故别,亲故有在西者也。”⑥ 此道,指金光门。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凤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⑦ 胡,这里指安禄山部队。⑧ 破胆,丧胆,惊骇。⑨ 未招魂,指活人的神魂。意谓推想叛军占据时,臣民神魂惊散之余,应有未招而不归之魂。⑩ 近侍,指拜左拾遗。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 移官句,这里固指贺兰进明之进谗,其实也多少含有对肃宗的牢骚。岂至尊,岂出皇帝之意。 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

【说明】

至德二载,杜甫身陷长安时,曾于四月间冒险走出金光门,由小路到了凤翔行在(因二月间肃宗已自灵武至凤翔),即授以左拾遗。十月,肃宗返长安。次年(乾元元年),因宰相房琯战败去职,杜甫上章辩护,触怒肃宗,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又进谗言,遂贬华州司功参军,于是又从金光门而出,但此后即不再回到长安了。

此诗选在紧接《春宿左省》之后,使题中的“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云云有所照应,也见出本书编选者的用心。

月夜忆舍弟①

杜 甫

戍鼓断人行②, 秋边一雁声③。

露从今夜白④,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⑤。

寄书长不达⑥, 况乃未休兵⑦。

【注释】

① 舍弟,古也用以对人谦称自己之弟。②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击鼓后即不能再行走。或作战争中音信难通解亦可。③ 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境。一雁,孤雁。④ 露从句,这天或许是白露节。⑤ 无家,因为各自分散,消息不明,故有无家之感。杜甫洛阳附近之家已毁于战火。⑥ 长,一直,老是。⑦ 未休兵,这时叛军史思明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唐将李光弼御之。

【说明】

杜甫有弟四人,即杜颖、杜观、杜丰、杜占。这时唯杜占同在。诗是乾元二年(759)秋夜在秦州时,怀念他分散在河南、山东的兄弟而作。月亮本来普照大地,可是因忆弟而念家,因念家就连故乡的月色也比他处可爱了。下半首四句,写虽有弟而皆分散,分散又皆无家,以致死生不明,于是想写信去问,却又老是寄不到,何况还是烽火连天。曲折的心事尽现于此二十字中。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①。

鸿雁几时到②, 江湖秋水多③。

文章憎命达④, 魑魅喜人过⑤。

应共冤魂语⑥, 投诗赠汨罗⑦。

【注释】

① 天末,犹天边。君子,指李白。② 鸿雁,指音信。传说雁能传书(原出《汉书·苏武传》)。③ 秋水多,犹《梦李白》中“江湖多风波”。④ 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⑤ 魑魅(chī mèi)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⑥ 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⑦ 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说明】

本诗与五古中《梦李白》二首,同是乾元二年(759)秋作。诗中设想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当会经过汨罗江,其实这时李白已遇赦得释,而且确实在舟游洞庭了。

友情的建立是不容易的,而可贵的友情也只有在患难中才能建立。文人相重,末路相亲,竟于杜甫身上见之。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①

杜 甫

远送从此别, 青山空复情②。

几时杯重把, 昨夜月同行③。

列郡讴歌惜④, 三朝出入荣⑤。

江村独归处⑥, 寂寞养残生。

【注释】

① 奉济驿,在今四川绵阳市。驿,供邮传人和官员旅宿的处所。重送,在这之前,作者已写过《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严公,严武,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时任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使。四韵,律诗都是双句押韵,也有首句也押,但不算在内。② 空复情,枉又多情。③ 几时两句,这是倒装,意谓想起昨夜在月光下举杯送别的深情,不知几时重得此会。④ 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讴(ōu)歌,犹歌颂。惜,惋惜严武离任。⑤ 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入荣,指严武迭居重位。⑥ 江村句,指送别后独自回到浣花溪边的草堂。

【说明】

诗作于代宗宝应元年(762),送严武奉召还朝。

杜甫在蜀时,生活上很受严武的关怀,所以他对严武也很感激。本诗末两句写严武走后杜甫彷徨寂寞之感。在《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中也云:“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即是说,严武一走,他也不想老死蜀中,准备回长安了。这都说明他对严武依恋之深。广德二年(764)二月,严武再镇蜀,次年四月,死于任所,年仅四十。五月,杜甫也去蜀东下。

严武治蜀,以“恣行猛政”称,史多不满之词,施鸿保《读杜诗说》,以为后人读杜诗的,因推重杜并也推重严。唐代镇蜀者甚多,庸懦贪污辈固不必说,像韦皋、杜鸿渐,也有政绩足纪,而其名反不及严武,其原因就是由于杜诗的影响,“然则公之倚赖武者在一时,而武之倚赖公者在万世矣”。

别房太尉墓①

杜 甫

他乡复行役②, 驻马别孤坟③。

近泪无干土④, 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⑤, 把剑觅徐君⑥。

唯见林花落, 莺啼送客闻。

【注释】

① 房太尉,房琯,字次律,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玄宗时拜相。肃宗时因陈涛斜(在陕西咸阳市东)之败贬职。代宗广德元年(763)卒于阆州僧舍。赠太尉。② 复行役,指一再奔走。③ 孤坟,房琯长子房乘,自少目盲,另一子房孺复时又年幼;杜甫的《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中也有“殓以素帛,付诸蓬蒿。身瘗万里,家无一毫”语。这里是说他身后寂寞。④ 近泪句,意谓泪流处土为之不干。⑤ 对棋句,晋名将谢安,生前拜太傅,爱下围棋。这里以谢安比房琯。⑥ 把剑句,春秋时吴季札(延陵季子)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上句忆生前过从之密,这句写两人交情生死如一。

【说明】

代宗广德二年(764)在阆州(今四川阆中市)时将赴成都作。杜甫与房琯是布衣交,晚年又视为“醇儒”。这时看到孤坟在外,林花摇落,故也倍觉凄凉。

谈到杜甫生平,必及严武、房琯,故选此二诗。

方回《瀛奎律髓》评首句云:“他乡已为客矣,又复行役,则愈客愈远。此句中折旋法也。”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①。

星垂平野阔②,月涌大江流③。

名岂文章著④,官应老病休⑤。

飘飘何所似⑥,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① 危樯,高耸的桅竿。独夜,孤独之夜。② 星垂句,言平野广阔,远处近地的天边星点如垂。朱彝尊云:“中两联皆一字起头(星、月、名、官),亦小失检点。”③ 月涌句,因大江奔流,月亮如从江中涌出。大江,指长江。李白《渡荆门送别》也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④ 名岂句,杜甫的名气其实是因文章而著,这里这样说,原是“反言以见意”。⑤ 应,不定之词,犹“想必”,因而也益见愤激意。⑥ 飘飘,不定貌。这两句,实仍是《奉赠韦左丞丈》中“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意。洪仲《苦竹轩杜诗评律》云:“七八说得宽闲,而悲愤愈甚。”

【说明】

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严武幕府职务。四月,严武卒。五月,杜甫即率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当舟经渝州(今重庆)、忠州(今忠县)一带时,写下了这首诗。时年五十四。

登岳阳楼①

杜 甫

同类推荐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并不是将人才吸纳进自己的麾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有对人才管理得法,用人得当,才能激发员工的无限潜能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无德有才限制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农门春,医路荣华

    农门春,医路荣华

    新文《药门贵女,神医弃妃》已经发文,欢迎收藏~医毒双绝,身手无双,一朝穿冷宫弃妃。欺负我?银针、毒药、开膛剖肚随你们选!还有灵宠开道,分分钟咬死人不偿命!————————————————————————穿越到不知名的朝代,父亲愚孝、叔婶厉害、祖母的心偏到天边,母亲体弱多病、姐姐心悸哮喘性情古怪偏激、弟弟痨病咯血半死不活,还有一个三天两头嫌弃找麻烦的未来婆婆,左春霞内牛满面:老天爷你把姐送到这是什么地儿!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我命由我不由天,予我万丈荆棘,势要踏出一片锦绣!有病咱不慌,好歹是中医世家出身,治病没问题;分家就分家,小家齐心协力咱努力奔小康。喂喂喂,三天两头来找茬,当姐软柿子好捏是不是?嫌弃就嫌弃,嫌弃我穷没嫁妆,我还看不上你家的门和你家的人呢!什么?未婚夫不肯退婚执意要娶?那得看你有多少诚意、看姐乐不乐意了!“你娘这么嫌弃我,我看我们还是算了吧!”某女烦不胜烦推脱道。某男眼睛一亮,大喜:“原来你是担心这个,别怕,交给我处理!”***********************“为什么不要郡主做平妻?”她轻轻问道。小别重逢,他紧紧的拥着她,,口齿不清含糊的问道:“那个破鞋,给你提鞋也不配!她?我只要一出生就定给我的媳妇!”“夫君,你真好......”她轻喘着甜甜的笑了。是啊,她一出生就定给他做媳妇了,所以天注定,他只是她的!***********************简介无能的人求支持,那个,简介将来会完善的!谢了!推荐好友羌笛菱歌的新文《俏厨娘,秀色可餐》,链接:http://m.pgsk.com/a/808233/,作者坑品良好,大家放心跳~~(o)/~
  •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