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00000023

第23章 谁是这个继承人? (6)

关于这件事,根据我们能够从《圣经》上做出任何论断的范围而言,从原文的这个地方好像只能看出,如果他们那时真有什么政府组织的话,那也像是一个共和政府,而不是绝对的君主制。因为《圣经》告诉我们(《创世记》第十一章):“他们说”——并不是由一个王来下令建造这座城和塔的,它不是出自君主的命令,而是出自很多人的命令,一个自由人民的协商——“我们要建造一座城”。他们以自由人的身份为自己建造这座城,而不是以奴隶的身份为他们的君长和主人来建造。他们建城的目的是“以免我们分散在土地上”,因为一旦把这座城建造起来了之后,他们就有固定的住所来安顿自己和家族。做这种商议和计划的人是可以自由分离的,但是他们愿意团结为整体,对于在一个君主政府下结合在一起的人们来说,这样的事情既不必要,也不大可能发生。这些人,如果真像我们的作者所说的那样,都是受治于一个君主的绝对支配权之下的奴隶,那他们完全没有必要那样想尽一切方法来阻止自己脱离这片领土范围。我试问,在《圣经》中,这个意思是否比我们的作者所说的亚当继承人或“父的权力”更为清楚呢?

147.但是如果像上帝说过的那样,他们为同一个族并共有一个统治者(《创世记》第十一章第六节),有一个根据自然权利而对他们拥有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王,如果突然间上帝又愿意让七十二个“不一样的邦国”(我们的作者说有这么多)从他们中间建立起来,各自接受不一样的统治者管辖,并马上脱离原有的君主的统属,那么“上帝又何必要对保存最高的父的身份代表的父权那样关心呢”?这是把我们的好恶随便加于上帝的关怀之上。

我们如果说,上帝小心地保存那本来就没有“父的权力”的人们的“父的权力”,这话能够说得通吗?因为,如果他们是在最高的君主统治下的臣民,而上帝这时又夺去自然君主的真正的“最高的父的身份”,这样一来他们能有什么权力呢?如果说,上帝为保留“父的权力”起见,因而促成了好几个新的政府和统治者的产生,而这些政府和统治者并非全部享有“父的权力”,这话是否合理呢?反之,假如有人说,上帝使一个有“父的权力”的人的政府分裂,把他的权力分给几个臣民所有,上帝是在小心地损害“父的权力”,这样说不是同样有道理吗?同样的,当一个君主国瓦解,被反叛它的臣民分割的时候,君主制的政府如果觉得上帝使一个安定的帝国分裂成很多小国就是在小心地保留着君主的权力,这种说法跟我们作者的辩论法不是正好一样吗?如果有人说,凡是上帝想要保留的,他就会当做一件事物小心地保留,因而也被人类当做是必须和有用的给予尊重,这是一种特殊说法,谁也不会认为应该效仿。

但是,例如闪(因为那时他还活着)有能够统治巴别城那一个部族的“父的权力”,或是拥有依据“父的身份”得到的权利,可是,紧接着,在闪还活着的时候,另外七十二个人竟然也对分裂成那样多政府的同一个部族享有“父的权力”,或依据“父的身份”得到的的权利享有统治权,我相信这样的说法不可能是恰当和确切的。这七十二个父亲要么恰好在混乱之前就已经成为统治者了,要么说他们已经不是一族的人,但是,上帝自己却说,他们是一个共和国的。那么,君主国在哪儿呢?要不然,真相就是,这七十二个父亲有“父的权力”但是自己并不知道。

奇怪啊,“父的权力”既是然人间政府的唯一根源,可是所有的人类却都不知道!更加奇怪的是,口音的变化竟会突然向这七十二个父亲透露了这件事情,使他们在刹那之间就知道了自己有“父的权力”,剩下的人也知道应当服从他们的父权,并且每个人都知道他所应臣服的特定的“父权”是哪个!凡是从《圣经》中能够得出这种论证的人,从那里也同样能找到最适合他的幻想和利益的乌托邦模型,而经过这样处理的“父的身份”,既可以为一个企图获得全世界的君权的君主进行辩护,同样也可以为他的臣民辩护。因为既然他们都是一个家族的父亲,那他们就能够脱离对他的一切从属,并把他的帝国分裂为很多小国,自己去当君主。

在我们的作者当时还没有确定究竟是还在世的闪,还是那七十二个新君主(他们在他的领土内开始创建起来七十二个王国,并且对他的臣民享有统治权)拥有父权之前,父权到底在他们中间谁的手上,终究是一个疑问。因为,我们的作者告诉我们,两个方面都有“父”的(最高的)权力,并且被他援引过去,来证明那些人确实“依据下传给他们的权利,享有与任何君主的最高的绝对支配权同样广泛的亚当的统治权”。有一点是无法躲开的,那就是,如果“上帝小心地保留新建立的七十二国的父的权力”,结果肯定是他也同样小心地损害亚当继承人的所有依据;因为在真正的继承人(上帝如果曾经确定下这样的继承权的话)闪仍活着,他们还是同一个民族的时候,上帝竟然这样小心地去保留那么多(至少有七十一个)不可能是亚当嗣子的人们的父的权力,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148.宁录是他所列举的享受这种祖先权力的第二个例子,但是我不明白,我们的作者因为什么理由而好像对他有点厌恶感,并且说他“不正义地扩充他的帝国,并用暴力侵犯别的家族之主的权力”。这里所说的“家族之主”就是作者在关于巴别城邦分散的叙述中称作“家族之父”的人。

怎样称呼都不要紧,我们都明白他们是谁,总之这个父的权力落在他们身上,没有第二种可能,或是因为他们是亚当的嗣子,这样,就不可能有七十二个之多,也不能同时有一个以上;或者由于他们是子女们生身的父亲,这样,每一个父亲凭借这种权力便都有了支配自己儿女的“父权”,并且这种权力的广大程度与那七十二个父亲相同,他们对于自己的后代而言就是独立的君主。他把“家族之主”进行了这样的解释以后,又很巧妙地用下述的话叙述君主制的起源:“在这个意义上,他可以被称为是君主制的创建者。”即不正义地用暴力侵犯别的家族之父支配他们儿女的权利,而这种父的权力,如果是根据自然权利获得的(否则那七十二个父亲如何得到这权力呢),没有得到他们自己的同意,就没有人能夺去它。那么,我想让我们的作者和他的朋友们思考一下,别的君主们与这个问题有多大的关系,按照作者在那一段的结论,它是不是会将那些把支配权扩张到自己家族之外的人们的一切王权都化作暴君制和篡权制,甚至化为族父的选举权与族父的同意权,而后者跟人民的同意权差别很小。

149.他在下一节中列举的的以东十二公,亚伯拉罕时代在亚洲一角的九个王,在迦南地方被约书亚毁灭的三十一个王,举出这些例子,以及为了证明这些王都是有统治权的君主,和那个时候每一个城都有一个王下放的力量,全部都是与他观点直接相反的证据,证明亚当传给他的“统治权”不是使他们成为君主的依据,因为,如果他们是凭借这个资格而拥有王位的,那么结果只有一个,或者是由唯一的统治者支配他们整体,或者每一家的父亲,都像他们一样,都是一个君主,都可以要求王位。

如果以扫的所有儿子,不论长幼,每人都有“父权的权利”,在他们父亲死后,他们都成为统治的君主,他们的儿子在其死后,也有同样的权利,以此类推,到亿万代之后,父的一切自然权利,就会被限制于只可支配他们自己生育的子女和他们的后代;父的权力会随着每个家长的死亡而终结,以便相同的父权落在他的每个儿子身上去分别支配自己的后代;这样,由父的身份而得来的权力确实会被保存下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对于我们作者要达到的目的却没有丝毫帮助,他举出的那些例子都无法证明,他们所拥有的任何权力是基于他们身为亚当的父权的继承者而取得的父权资格,同样也不是基于自己本身的资格。因为亚当的“父权”是支配所有人类的,他每一次只能传给一个人,之后他只能再传给自己的真正继承人,因此,以这种权利为依据,世界上只能同时出现一个王。如果说所依据的不是传自于亚当的父权,那么这种资格就必然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是父亲,于是他们只有支配自己的后代的权力,此外不能再支配任何人。

那么,如果属于亚伯拉罕后代的以东十二公,亚伯拉罕邻国的九个王,以扫和雅各以及迦南的三十一个王、被亚多尼伯锡克残杀的七十二个王,到贝纳德来的三十二个王,在托洛亚城交战的希腊七十个王,按照我们作者的看法,如果他们全部都是统治的君主的话,这些君王的权力很显然都是来自“父权身份”之外的其他根源中的某种,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的权力范围已经超出了统治他们自己的后裔,这又证明他们不可能全部是亚当的继承人。一个人凭借“父的身份”这种权利而提出对权力的要求,我敢说唯有在这两种情况下,它才是可以理解的或是可能存在的:或是由于他是亚当的继承人,或是由于他是可以支配他自己所生的子孙的祖辈。除了这两者之外,我敢断言没有人能够找出其他的理由。我们的作者如果能够证明他所列举的一群君主当中,有任何一个是依据上述资格之一而享有权力的,那么我也许会承认他的主张,不过他们很明显全都与他用来证明的论点毫不相干,而且还直接冲突,他的论点原本是:亚当“支配全世界的统治权理应传给了先祖们”。

同类推荐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精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历史中最广为人知、最具代表性、最精辟响亮的一些红色经典语录,重温党的历史,回顾硝烟岁月,畅想火红年代,缅怀不朽英雄。在启迪中重塑精神家园,在感染中找回失去的信仰,在受教育中坚定红色信念,坚定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决心。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热门推荐
  • 无极变

    无极变

    从小被一对强大武兽收养的猿天,在养父母的教导下喜欢上修炼、领悟魔武。
  • 木自成双

    木自成双

    这,终究只是属于一个女人的故事,男人只是成长路上的风景:她女生男相,随遇而安擅长接受现实;他眉清目秀,温吞如玉却擅长纠结。两人成婚却相互并不纠缠,他心有他人又如何?她亦得到自己想要的闲适生活和一方碧水蓝天!本来注定各安天涯的两份爱,可是日子久了,她的心里有了他……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凤惊天下:神医巫妃

    凤惊天下:神医巫妃

    他,本是一个无意进入皇宫的道士,有着预知未来的异能。却由于皇宫的一场浩劫而进入了一个宫女的身体里。为了报恩,而终生守护那个命定的她。她,显赫的家世、惊艳的美貌,超人的智慧,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次命定的邂逅,她卷入了一场波谲诡异的皇权争斗。十年后,她随那个终生守护她的宫女第二次进宫,再次引起了宫中一段腥风血雨。他们从相疑到相知,从相忌到相许,携手并肩,步步为营。这一场盛世浮华下的宫闱倾轧。谁迷了眼,谁倾了心,谁动了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 独宠帝王妃

    独宠帝王妃

    夏洺汐野外实习时因为一颗莫名的石头穿越到了将军之女的身上,莫名其妙替公主和亲,成为异域皇妃。在陌生地方,看小女子如何玩转后宫三十六计!
  • 家有情兽相公

    家有情兽相公

    尼玛,谁能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不就是逛个街,买件衣服,进入更衣室后,头有点晕。然后一醒来,竟然穿越了,穿了也就算了,是个丫鬟我也认了,可是为毛是个代替小姐出嫁的丫鬟啊。老娘我在21世纪从没泡过美男,还打算来古代泡遍天下美男滴,可谁知,一穿过来就要嫁人。既然逃不掉,那就嫁吧,嫁过去捞点银子再想想跑路的问题。可是,这个相公实在是太好了,吃饭的时候会帮忙夹菜,睡觉的时候不但会暖床,啥,还会讲宫中野史,江湖秘辛给娘子当催眠曲听,无聊的时候会带娘子到处玩。好吧,既然相公这么好,那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个被相公溺宠的乖乖米虫吧。小剧场一:某男人看着正在狂吃点心的某女人:娘子,为什么你比我大,却没有我高呢?某女人头也不抬:因为你吃的比我多。某男人一脸委屈:明明就是娘子吃的多,吃过饭后还吃了两窜葡萄,一个苹果,三个桃子,还有这盘点心。某女人:因为你是男人。某男人一脸不解:可是,隔壁的王员外也是男人啊,他家夫人和小妾都比他高耶!某女人大怒:好啊,你敢背着我看别的女人。某男人可怜兮兮:娘子,我错了。某女人:一句错了就完事了,那还要捕快干嘛,罚你去书房把男人的‘三从四德’抄十遍。小剧场二:某女人闲得很无聊,于是屁颠屁颠地跑到书房去找某男人:相公,我听外面的人说咱们家挺有钱的。某男人急忙放下手里的书:娘子,走这么远是不是累坏了,来,相公给你揉揉肩膀按摩按摩腿。某女人撒娇道:相公还没有告诉人家,咱们家是不是很有钱?某男人:咱们家很穷的,穷的剩下大把的钱没地方放了。某女人双眼放光:相公,人家想看金子。看完金子后。某女人道:相公,人家明天想看银子。某男人连忙吩咐小厮:听见少奶奶的话不,限你们一天之内把金子全部换成银子。某女人又道:相公,人家后天想看铜板。某男人看向小厮:知道该怎样做吗?众小厮:知道了,少爷,奴才们一定把这事干的漂漂亮亮,保证让让少奶奶看得心花怒放。小剧场三:某女人怀孕后,被某个天天紧张兮兮的男人勒令不准到处跑,并且这也不准干,那也不准干。于是,某女人思索再三,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肚子里的宝宝离家出走。话说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某女人支开身边的所有人,收拾好包袱,卷走大把的银票,在墙的两头架好梯子。谁知刚爬上围墙,就看见某男人笑的一脸灿烂:娘子,家里不好玩,咱们私奔去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