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00000014

第14章 论从亚当承袭下来的君主制 (1)

81.即使世界上应当有政府是非常明白的事;即使所有人都同意我们的作者的意见,相信神的意旨已经把政府规定为“君主制”,但是,因为人们不能去顺从那些不能指挥命令的人,而幻想中的政府概念,虽然正确、圆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它也是既不能颁布法律,也不能给人们的行动制定规章的。因此,要用它在人们中间维持秩序和建立政府以行使政权是行不通的,除非与此同时教给人们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认识谁是握有这种权力和行使这种支配他人之权的人。只是谈顺从和服从,而不告诉我们谁是我们应当顺从的人,那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即使我已彻底心悦诚服地承认世界应有法规和统治机构,然而,在有权利获得我的服从的人出现之前,我还是可以任意行动的。

倘若没有一种标志使人可以认识他,并把拥有统治权的他同别人相区别,那么任何人乃至于我自己都能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虽然服从政府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但是,这种服从所指的仅是服从那种有下命令的威权的人的法律和指导,而不是别的,因此,只是使一个人相信世界上有“王权”的存在,还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臣民,必须有方法来认识和指定这个具有“王权”的人。除非一个人对谁是有权对他行使支配权力的人有充分了解,否则,他在良心上不可能感到有服从任何一种权力的约束力量。不然,海盗与合法的君主之间就没有区别;一个强有力的人就能不费力气地受人服从,皇冠与王笏将会成为掠夺和强暴的遗产;倘若人们不知道谁有权指挥自己,自己有义务应该跟随谁的指示,那么人们也就可以幼稚无知地随时更换他们的统治者,就像他们更换自己的医生一样。所以,为了让人民心悦诚服地履行他们的服从义务,他们不仅要知道在世界上总是有一种权力,而且要知道是哪一个人拥有支配他们的权力。

82.在亚当身上,我们的作者构建一个“君主的绝对权力”的企图有怎样的成就,从上面说过的话里读者已经足以作出判断。但是即使这个“绝对君主制”如同我们作者所期望的那样一清二楚,当然我是持相反意见的,除非他也同时对下述两件事进行证实,否则对于世界上现有的人类政府还是无用的:

第一,“亚当这种权力”不会随着他的死亡而终止,而是在他死后便把一切转移给其他某一人,直至子孙万代都是这样。第二,现世的君主和统治者是通过一种正当的转移方式来获得这种“亚当的权力”的。

83.倘若第一个条件无法成立,纵然“亚当的权力”无比庞大,无比确实,对于现在的社会和政府也没有丝毫意义;我们不能不在亚当的权力以外,为一些国家的政府寻找别的权力根源,否则世界上就根本没有政府。假如后一个条件无法成立的话,就会毁灭现在的统治者的权威,消除人民对他们的顺从,因为与别人相比,他们既然没对作为所有权威的唯一源泉的那种权力,也就不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然也就失去了统治人民的资格。

84.在亚当身上,我们的作者曾经虚构了一个绝对的统治权,提出几种把它转移给他的后继君主们的方法,然而,他特别强调的是“承袭”的方式,这一点在他的几篇论文中常常都能见到,在上章我也已经引用过其中的几段,在这儿就不再复述了。之前已经说过,他把这种统治权构建在“财产权”和“父权”的双重基础之上;前者被认为是专门对于万物的权力,即拥有土地、地上的野兽和其他低级生物,专供自己个人所用,把其他一切人都排除在外;后者被认为是他享有的管辖和治理人们的权力,即除他之外所有人类的权力。

85.这两项权利,既然被认为是其他所有人所没有的,那么亚当一人掌管这两项权利一定有其独特的理由作为依据。我们的作者假设亚当的“财产权”是来自于上帝的直接“赐予”(《创世记》第一章第二十八节),而“父权”的权利则产生于“生育儿女”的行为。

就所有种类的承袭而言,倘若继承人不继承他的父亲的权利所依据的理由,便不能继承那以此为依据的权利;比如,亚当依据万能的上帝——万物的所有者和主人——的“恩赐”和“授予”,对万物拥有一种所有权;就算这与我们的作者所说的一样,然而在亚当死后,除非有相同的理由——即上帝的“赐予”——也给予亚当的继承人这种权利,那么他的继承人就没有支配万物的权利,不能获得对万物的“所有权”。因为,倘若亚当得不到上帝的正式的“赐予”,就无法享有对万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而这种“赐予”又仅仅给予亚当一个人,那么,亚当的“继承人”就没有承袭它的权利,在亚当死去之后,这种权利必须归还上帝——所有者和主人。因为正式的授予所赋予的权利不能超过明文所载,这种权利也只能根据明文所载,才能够保持,那么,正如我们的作者所主张的那样,倘若那种“赐予”只是给予亚当个人的,他的继承人就不能继承他对万物的所有权,而倘若这种权利是授予亚当之外的任何人的,就应当指明这种权利只传给我们的作者心目中的继承人,就是传给亚当的儿子们中的一个,而把其他的儿子排除在外。

86.然而,我们不要跟随我们的作者走得离题太远了,显然事情是这样的:既然上帝创造人类,就在他身上,像在其他所有动物身上一样,扎下了一种强烈的自我保存的愿望,也在这世界上准备好适合人类衣食和其他生活必需的东西,就可以按照上帝的旨意,使人类能在地面生存相当长的时间,而不要让一件这样奇妙的工艺品因为其自身的大意和必需品的匮乏,在生存不久之后就宣告死亡。我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以后,对人类这样说过,即指示人类通过他的理性和感觉(就像上帝通过扎根在下等动物身上的本能和感觉来达到相同的目的一样)来利用那些可以用于生存的东西,和给予他“自我保存”的手段。

所以我毫不怀疑,在上帝宣布这些话之前(纵然这些话一定要理解为是以文字说出的),或是连这种文字形式的“赐予”都不存在的时候,按照上帝的特许和旨意,人类就已经拥有了使用万物的权利。因为既然上帝已经亲自把保存自己生命和存在的欲望(强烈的欲望),作为行动的一种原则,扎根在人的身上,“作为人类心中的上帝之声的理性”就要教导人类并使人类相信,根据人类所拥有的自我保存的自然趋向行事,就是顺从上帝的旨意。因此对于那些通过人类的理性或感觉发现的足够养生的东西,人类就有权利使用。这样一来,人类对于万物的“财产权”是根据他所拥有的可以利用那些为他生存所必需的物品,或对他的生存有用的物品的权利。

87.这就是亚当的“财产权”所依据的基础和理由。基于同一根据,不仅在亚当死后,而且在亚当生前,也给予他的所有儿子相同的权利。所以,亚当的嗣子没有超越他的其他儿女的特权,使他可以排除他们,不让他们享受利用下等生物来保全自己舒适的生存的相同的权利。这种权利即人类对万物的“财产权”。这样说来,建立在“财产权”或如我们的作者所说的一般,建立在“个人支配权”基础上的亚当的统治权就是空话了。不管哪一个人都依据和亚当相同的权利,即依据所有人都具有的自我照顾和自谋生存的权利,有权支配万物。人类共同享受这种权利,亚当的儿子们也和他共同享受这种权利。然而,倘若一个人已开始把某种特定的东西当做自己的财产(他或其他任何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做,将在别的地方进行说明),对这种东西,即这件财产,倘若他没有经过正式授予而另外用了其他处理方法的话,就自然传给他的儿子们,他们有继承和拥有这种东西的权利。

88.在这里,有必要问一问,在父母死后,儿子们如何较他人更先地取得承袭父母财产的权利?在父母死时事实上并没有把这种权利转移给别人,为何它不再归还给人类的共同财产呢?也许可以这样回答:公众对把它给予死者的儿子们表示赞同。我们知道,公众的做法确实是这样。不过我们还不能说这是人类共同的同意,因为这种同意一直没有人要求过,事实上也一直没有被表示过,然而假如公众的默许已经确定了儿子的承袭权,那么儿子们继承父亲遗产的权利也仅仅是一种人为的但不是自然的权利;不过在这种做法很普遍的地方,把这种事情当做自然而然的,也不无理由。

同类推荐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热门推荐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新书【最强狼王战兵】女朋友劈腿后,偶得玄佛珠,他医术变得精妙绝伦,凭借通天医术,霸道手腕,登顶最强王座!
  • 将军非礼请靠近

    将军非礼请靠近

    哎,她真够倒霉的!考古穿越也就算了,还穿成了将军府的小马倌!嗷嗷嗷,她一定要想办法穿回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夫君,我来自21世纪续集

    夫君,我来自21世纪续集

    ”男子风华绝代的容颜在月华的流光中显得飘渺似仙,戍王府世子,深邃的狭目璀璨如子夜的星斗。“若非死别,爹不爱,绝不生离。却独独钟情于她,竟然穿越到人人厌弃的相府五小姐身上,在一场场阴谋算计中,为她,姐妹欺。”这是他对她最美的承诺。“画儿,阴了姐妹。一杯鸩酒,且看她如何斗翻姨娘,成了他与她的天涯。亦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喋血宫宫主,她,阴狠冷情。多年后,朱唇勾起一抹骇人的残笑。“想要算计我去给那老匹夫做小妾,吾爱,冷艳的眸子射出道道寒芒,此生唯你而已。他,换了音容,姨娘不疼,茫茫人海,一朝穿越,她是否还能将他认出?(此文为《夫君,那就得让你那宝贝女儿先去尝尝那老匹夫的滋味。哼,付出所有。”女子一脸倨傲,我来自21世纪》的续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思慕无期

    思慕无期

    少年彼时,一场荒诞不羁的误会,让深爱的两人形成五年的时差,五年后,夏凉凉重遇已成巨星的陆亚卓,情深,缘在,让两人重归于好,而那段被埋藏了十几年的秘密也冲出了黑暗的牢笼,毁灭了丁深深身边最亲近的人,母亲跳楼身亡,她怀疑了他,面对她的质疑,他颔首承认并用世界上最憋足的借口让她离开,但这次的分离,不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却是一生一世。
  • 办事的艺术

    办事的艺术

    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现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办事儿可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掌握办事的艺术,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即使是最为优秀的计划,也不会变成实际中的成功。 研究、掌握和运用办事的艺术,是现代社会生存的需要。是谋事的需要,是达到目的的需要。也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懂得了办事的艺术,你的办事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这就是走向实现自我的成功之路。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底“浓烟”之谜、海洋中的淡水河、使人失踪的岛、海水是怎样形成的、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