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00000010

第10章 论亚当由于父亲的身份 (2)

58.理性可以把一个人提高到几乎与天使相等的地位,但当一个人抛开理性时,他那杂乱的心灵就可以使他堕落到比野兽还要残暴的地步。人类的思想比恒河的沙还多,比海洋还要宽阔,如果没有理性这个指示方向的唯一的星辰和罗盘在航行中引导,那么幻想和情感就一定会将人带入许许多多奇怪的路途。想象总是不停地活动,从而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思想。当理性被抛到一边时,人的意志便可以随时做出种种无法无天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最走极端的人反而会被众人视为最适宜于领导的人,从而得到最多的附随者。因愚昧或狡黠而开头的事情一旦成为风尚,习惯就会把它神圣化,任何违背或怀疑它的行为都会被人视为大胆或疯狂。一个以公平无私的态度来考察世事的人,就会发现世界上一些国家中有那么多的宗教、政府和习俗都是以这种方式成立并延续下来的,因此他也就不会再重视盛行于人世间的这些习俗,反倒是有理由认为那些因顺从自然而生存得很好的非理性的、没有教养的栖居者所在的山林,与人们所居住的都市和宫殿相比,更适合于成为我们行为与生活的典范。因为在这些地方,那些自称文明和有理性的人常会在他人的榜样影响下逾越常轨。

59.那么,也许确实是像罗伯特爵士所说的那样,“在古时候,人们经常出卖或阉割他们的孩子”,就算是他们遗弃儿女。如果你喜欢的话,还可以进一步说,他们生育儿女的目的就是把他们育肥之后做餐食吃的,因为这是更大的权力呵!如果这些例子就能够证明他们有这样做的权利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来证明奸淫、乱伦和鸡奸都是合理的,因为无论古今都有这样的实例。我认为,罪恶的严重性主要在于他们妨碍了“自然”的重要意图,“自然”要求在高度完善的情况下使人类生养、种族繁衍,而保障婚姻关系下的家庭界限则是达到以上目的的必要条件。

60.为证实父亲的这种天赋威权,我们的作者又从《圣经》里上帝的明白训诫中找出了一个蹩脚的论证。他说:“为确证王权是自然权利,我们在《十诫》中看到,训诫人们服从君王的条律是用‘孝敬你的父亲’一语来表达的。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只有抽象意义上的政府才是上帝的命令,但除了父权之外,他们根本拿不出任何东西来证明《圣经》中的这种命令。因此我们看到,在《十诫》中上帝用‘孝敬你的父亲’一语来教育人服从长上,这不仅仅是政府的权威和权利,而且连统治权的形式和享有这种权力的人,都是由上帝规定的。最初,父亲所享有的不仅是单纯的权力,而且还是君主的权力,因为他是直接由上帝创造的父亲。

”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我们的作者在另外几个地方引用了同样的条律,并且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即经常把“和母亲”三字视作不足为凭的经文而删去。这真是我们的作者这个独特天才作出的伟大论证,他的主张的正确性,要求拥护这种主张的人具有一种达到炽热程度的热情,使其足以歪曲上帝训诫中的神圣规则,以便适合于他现在的需要。这种办法对于那些人是常用的,他们不是因为真理是理性和神所提供的才加以接受,而是为了不同于真理的目的去支持某些教义和派别。在这之后,他们就决心无论怎样都要为它们辩护,任意歪曲作家们的原话和意义,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正像普罗库斯特对他的客人所做的那样,为了使他们能与自己心目中所要的尺寸适合,而去其顶尖或加以拉长,结果这些论证往往就像那些被这样处理过的客人一样,变得畸形无用。

61.如果我们的作者依照上帝的原话,不加篡改地将这一诫条引用出来,把“母亲”同父亲连接起来,那么每一个读者都会看到,这话与他的主张是直接相反的。因为它不但不足以确立“父亲的君主权力”,而且把母亲与父亲放在相同的地位上,因为这些规定训诫的都是对父亲和母亲双方的应尽之责。《圣经》里经常会这样说,“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出埃及记》第二十章);“打父母的一定把他治死”(同上第二十一章第十五节);“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利未记》第二十章第九节和我们的救主都重复过这句话(《马太福音》第十五章第四节);“你们每个人都应当敬畏母亲和父亲”(《利未记》第十九章第三节);“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他们惩治他,他仍不听从。

父母就可以抓住他……对长老说,‘我们这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我们的话’”(《申命记》第二十一章第十八至二十一节);“轻慢父母的,必受诅咒”(同上第二十八章第十六节);“我儿,要谨守你父亲的诫命,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这是所罗门的话,他不是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或君主所拥有的权力,但他在所写的《箴言》中,在对儿女的全部教训这件事上,从头到尾都是把父亲和母亲相提并论的,“凡是对他的父亲说,‘你生出什么?’或对母亲说‘你养出什么?’的人都受灾殃。”(《以赛亚书》第十一章第五节、第十节)“他们在主里轻慢父母。”(《以西结书》第二十八章第二节)“若再有人说预言,生他的父母必对他说,你不得存活,因为你托耶和华的名假说预言,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刺透。”(《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第三节)在这里,不止父亲一个人拥有权力,母亲也和父亲一起同享,而且此处的权力指的还是生杀之权。

《旧约》的规条是这样,而在《新约》中,在讲到他们的儿女对他们的服从时,父母也同样是连接在一起出现的。这个规条就是“你们做儿女的要听从你们的父母”(《以弗所人书》第六章第一节)。我不记得曾经在哪里读到过“你们做儿女的要听从你们的父亲”却不提母亲的。《圣经》在说到儿女的孝顺时,也是把“母亲”同父亲连接起来的,因为如果《圣经》原文中有哪一个地方提到过儿女只对“父亲”一人孝敬或服从的话,那么我们自诩为一切都以《圣经》为根据的罗伯特爵士是不会把它漏掉的。不仅如此,《圣经》不仅使“父亲和母亲”对其所生的儿女享有同等的威权,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忽略了通常被认为应属于父亲的优先地位,而是先提“母亲”再提“父亲”,例如《利未记》第十九章第三节。《圣经》既然常把父亲和母亲连在一起,那么我们就可以因此断言,他们从自己的儿女那里应得到的孝敬,是一种平等的、属于他们两人的共同权利,既不能由一个人完全独占,也不能把一个人排除。

62.因此,对于我们的作者居然从第五诫中推论出“一切权力最初都在父亲身上”,人们会感到不可思议。他又怎么会认为“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这一诫命所规定与确立的应该是政府的君主权呢?如果《十诫》中所规定的儿女应尽的孝敬,不问其内容如何,都只是“父亲”的仅有权利,就按照我们的作者所说的那样,父亲“在生育中是更高贵的和更主要的参与者,因而享有对女人的主权”,那么,上帝为什么在后来总是把“母亲”与他相提并论,并分享这种孝敬呢?父亲能否基于他的这种主权而取消他的孩子对自己“母亲”的“孝敬”呢?《圣经》并没有把这种特许给予犹太人,但是夫妻之间往往会发生破裂,甚至达到分居和离婚的程度。我认为,即使父亲命令他的孩子,也没有人会认为一个孩子可以不孝敬他的母亲,或像《圣经》说的那样,“轻慢她”;同样的,母亲也不能免除她的孩子对自己的父亲的“孝敬”。很显然,上帝的这一诫命没有给予父亲主权和最高地位。

63.我同意我们作者的一种说法,即享有这种“孝敬”的资格是由自然赋予父母的,这是一种基于他们曾生育儿女而应当归其享有的权利,上帝曾多次在明白的宣告中,确认了他们享有这种权利。我也同意我们的作者的这一观点:“像父亲(我想添上‘和母亲’这三个字,因为上帝是把父母连接在一起的,不让人把他们分开)的权力这样一种来源于上帝或自然的赐予或授予物,人类较低级的权力不能对其加以限制,也不能制定同它们相抵触的任何法律。”那么,根据上帝的这条律令,母亲既然享有受其儿女孝敬的权利,而不受她丈夫的意志的约束,那么,“父亲的绝对君权”便既不能以此为根据,也不能与此相容。如果除父亲外还有其他人对其臣民享有与他同样的权力,并具有同样的资格,那么他所享有的权力就远远不是“君主的”,和我们的作者所主张的那种绝对性也相差甚远。所以,就连我们的作者自己也不得不这样说:“他不知道有什么人的儿女如何可以不服从他们的双亲。”所谓“双亲”,用通俗的话来讲,我认为就是同时指“母亲”和“父亲”,如果“双亲”一词在这里单指父亲,那就是我生平第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用法,如果可以采取这样的用字法,那人们便什么话都能说了。

64.依照我们的作者的学说,父亲由于对他的儿女享有绝对管辖权,因而对他们所生的孩子,也享有同样的权力。如果父亲确实享有这种权力的话,那么这个推论也应当是对的,但我想问问我们的作者,祖父能否基于他的主权,取消他的孙子根据第五诫对自己的父亲应尽的孝敬呢?如果祖父“基于父亲身份的权利”享有唯一的最高权力,而且“孝敬你的父亲”这句话规定的是对君主的服从,那么,祖父的确可以免除孙子对其父亲的孝敬。然而依照常识,祖父显然是不能这样做的,所以“孝敬你的父亲和母亲”这句话,也显然不是意味着对一个最高权力的绝对服从,而是另有所指。因此,父母基于自然并被第五诫所确认归他们享有的权利,并非是我们的作者想从那里推论出来的那种政治统治权。因为在一切公民社会中,这种权力都是最高的,它可以取消任何臣民对其他臣民在政治上的任何服从。但是,统治者有什么法律能给一个孩子自由,让他可以不“孝敬他的父亲和母亲”呢?这是一个单纯关于父母和儿女间关系的永恒条律,其中绝不包含统治者的权力,也不从属于这种权力。

65.我们的作者说:“上帝给予父亲将其支配儿女的权力转让给别人的权利或自由。”我对他能否将其受儿女“孝敬”的权力全部“转让”表示怀疑。但是不管怎样,我确信他对于同一权力不能既“转让”又保留。因此,如果统治者的主权真像我们的作者所说的那样,“只是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父亲所享有的威权”,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即如果统治者享有这种父权的全部——如果“父亲的身份”是一切威权的源泉,统治者就必然享有这样的权力——那么,他的任何臣民,即使是作为父亲,也不能享有对他们儿女进行支配的权力和受他们孝敬的权利,因为当全部东西在别人手中时,想留一部分归自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根据我们的作者自己的学说,“孝敬你的父亲和母亲”这句话不能被理解为政治上的隶属或服从,因为无论在《旧约》还是在《新约》中,都有告诫儿女们“孝敬和服从他们的双亲”的条律,这些话是对儿女们说的,而他们的父母也在这种政府的统治之下并在政治社会中同他们一样是臣民。这样说来,按照我们的作者的意思,命令他们“孝敬和服从他们的双亲”,就相当于命令他们去做那些不享有这种权利的人的臣民,因为享有臣民服从的这种权利已被全部赋予别人了。所以,这种说法不但不叫人服从,反而会因在不存在权力的地方树立权力而引起骚乱。因此,如果“孝敬你的父亲和母亲”这一诫命是指政治上的支配,它就会直接推翻我们的作者所说的君权。为什么呢?因为既然这是每一个孩子对他的父亲应尽的义务,即使在社会中也是如此,那么,每一个父亲就必然享有政治支配权。如此一来,有多少父亲就会有多少统治者;除此以外,母亲也有这种权力,这就会破坏最高君主的单一统治权。但是,如果“孝敬你的父亲和母亲”这句话指的是别的意思,而与政治权力完全无关——事实上也必然是这样,那就不是我们的作者所需的论据,对他实现目的也毫无用处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热门推荐
  • 天价弃妇,总裁请止步

    天价弃妇,总裁请止步

    【全本完结】【番外小简介: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他的童养媳,就他不知道,他的心情复杂啊。】他说,掠夺她的身体,只是他的一个习惯而已*她隐瞒新身份归来只为复仇,他却像狗皮膏药贴上她。他高高在上,是狂傲的商界天才;是所以女人的坟墓;更是她复仇游戏中的意外被他一次次相救,她无可避免的动心了,心动的同时,也是她毁灭的时候……她为了他,改变复仇计划,换来的却是他轻飘飘的一句:“月,我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却不是她。接近她,不过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于是她悄无声息的去了一趟医院,回来跟他说,孩子已经流掉了。几天后,她对他说:“辰,我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却不是他!他愤怒的将她压在身上,恨不得撕碎她:“你竟然敢打掉我的孩子!”“竟然敢跟别的男人结婚!”他…狠狠的折磨她!鲜血淋淋的占有…她只有逃,消失了整整六个月,才再出现。她再次出现,也只是为了复仇,而他却将她囚禁在房间里,百般凌辱,非逼她再怀上他的孩子不可。他对她说:“就算如此,你也要留在我身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为“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之一,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智勇双全”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从今天开始,敢挡我路的人,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让我杀死,第二自杀。苏浅浅:云公子,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啊!云起:本少爷不管,本少爷瞧上眼的瓜,不管是甜的,还是苦的,本少爷都要扭下来!
  • 指剑道

    指剑道

    【孤星追月,终老一生,指剑一出,神哭鬼泣】陆浩然一个生活在低层的都市少年,因意外在祖屋地窖下,陆小凤的墓室内,得到一本武学修炼功法《指道》,这是一部融合灵犀一指,一指金刚法和一指禅功等高深的武学功法。从此,陆浩然就踏上了一段不凡之旅。陆浩然以指证道,指破苍穹,诛神灭天,以血腥杀戮成就他无上的指剑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谈婚斗爱:听说爱情在隔壁

    谈婚斗爱:听说爱情在隔壁

    订婚的日子,为何却总是有令人迷惑的身份?宿醉醒来,多么讽刺。她认定要情定一生的人,她却躺在邻居的床上,床边坐着温润有礼的男邻居,心中却潜藏着多年情伤。八年之后,一部清新御姐与温雅男教授的爱情邻里剧,一切是否能够重新来过?乔楚肯定地回答:“不能。他温文尔雅,斜撑着下巴,也是背叛的日子,深情凝视她,她随性张扬,一脸无辜。他说:“你昨晚已经答应嫁给我,现在你看着办吧!”乔楚无言,深沉专情,满头黑线,身后却站着相交多年的情人。”温雅而神秘的男邻居,敢爱敢恨,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愿为她修复受伤的爱情。她两个耳光打掉了这一段情缘。逃之夭夭。然后,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超市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超市

    本书系统全面地总结出卖场设计规划、商品管理、顾客服务、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的方法和技巧,为超市经营提供参考。本书从超市常见的情景入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比较,给读者提供全新的管理认识和借鉴方法。本书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合超市老板及管理者阅读。
  • 宇宙时空(世界科技百科)

    宇宙时空(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