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700000069

第69章 白崇禧拒绝指挥中原大军,对徐州会战冷眼旁观

一九四八年八月初,白崇禧在南京军事会议中曾反对守点守线,像长春、太原、济南那些孤立的战略据点,应当及早撤退,而集中全力来巩固华北及中原地区,但蒋介石不予采纳。

到同年九月,共军不失时机地进攻山东省城济南。二十五日,泉城失陷,省政府主席王耀武被俘。至此,人民解放军已自信有攻击的能力,就放手发动决定国共命运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而以打下锦州为其第一目标。

十月十五日,锦州失陷,这等于关上了东北的大门,共军对关内卫立煌集团,那就无异瓮中捉鳖。何应钦看到东北会战已近尾声,保卫南京这个政治中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于是召集参谋总长顾祝同,参谋次长刘斐、萧毅肃,第三厅厅长郭汝瑰举行会议,研究中原作战的计划,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决定让白崇禧统一指挥中原大军(即指挥华中、徐州两个“剿总”的全部军力),以适应徐蚌会战的迫切需要。这本来是白崇禧在是年六月初提出的意见,但却被蒋介石一口否决了。现在急时抱佛脚,何应钦又认为它是军事上的应变大计了。

何应钦在征得白崇禧的同意后,即于十月二十三日派郭汝瑰专机向蒋介石建议,蒋介石自东北会战开始,即偕杜聿明、周至柔、郭忏、罗泽闿等穿梭飞行于北平、沈阳之间,亲自指挥作战,郭汝瑰抵北平之日,即长春失守之时。

郭汝瑰对蒋介石说:“顾总长交代,说白健生统一指挥是暂时的,会战结束后,两个‘剿总’仍须分区负责。”蒋介石听了,却对郭汝瑰说:“就叫他统一指挥下去好了。”二十四日,郭汝瑰回到南京,何应钦即以“酉敬阳挥电”下达这一命令。

十月三十日,蒋介石聆悉廖耀湘兵团在西进途中进入预先布置的口袋,全部被歼,新一军、新六军的美式军械装备完全落入解放军手中。蒋介石闻讯惊心丧气,仓皇飞返南京。是日下午四时,白崇禧应召从汉口飞宁,五时,参加国防部长召开的军事会议,听取罗泽闿关于东北会战从锦州失守到大虎山廖耀湘全军覆灭的报告。会后,白崇禧到傅厚岗副总统官邸对李宗仁说:“如果蒋介石听他及早收缩东北战线的建议,就不致有今日的溃败。”言下不胜惋惜。

十月三十一日上午,国防部继续开会,讨论中原作战问题,白崇禧听了郭汝瑰报告徐州“剿总”兵力部署情况,即翻然变计,推翻前议,不肯统一指挥中原大军了。

原来杜聿明早日到徐州“剿总”当刘峙的副总司令后,为了遵照蒋介石的指示,支援济南作战,把华东地区编成三个兵团,以第二兵团邱清泉部集结商邱,黄伯韬第七兵团集结新安,李弥第十三兵团集结宿县固镇。后来,李弥兵团又北上徐州。白崇禧认为,徐州“剿总”如此部署兵力,像一字形地把部队摊开在陇海线上。而津浦线南面纵深配备不够,一旦会战展开,想把主力南移是不易的。现在时间短促,他想重新部署,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白崇禧将来不能撤出徐州的主力保卫淮南,蒋介石一定把责任推在他的身上。他害怕蒋氏造成圈套使他上当,于是振振有词地对何应钦说:“徐州‘剿总’如此部署兵力,要想把它改变已经时不我与了。”后来证之事实,果然如此。

白崇禧拒绝统一指挥中原大军,蒋介石误会李宗仁从中破坏,于是下令给毛人凤,制订一套暗杀李宗仁的计划,而由沈醉来执行。后来这一计划所以没有付诸实施,是因为蒋介石支持纽约州长杜威竞选总统,而十一月七日,美国大选的结果,还是杜鲁门胜利,继续坐镇白宫。这一来,蒋氏惊慌失措。十一月二十八日,派宋美龄赴美办理善后,亦无裨益于大局,不得不做下野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他不需要对李宗仁下手了。

白崇禧拒不受命指挥徐蚌会战以后,蒋介石指示国防部拟订一个“集中兵力于蚌埠附近,以击破共军攻势为目的”的作战计划。何应钦仍采纳白崇禧的原议,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决定:徐州“剿总”除以一至两个军坚守徐州外,其余陇海线上的部队全部集结于徐州、蚌埠间两侧地区,作攻势防御,寻机会与共军决战。但蒋介石对这一方案,并不立刻实施,因而误时失事。

直到十一月四日,蒋介石才派顾祝同到徐州。五日,顾祝同在徐州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对上述作战计划作了部署,命令刚刚发出,十一月六日凌晨,人民解放军便发动徐蚌战役,徐州“剿总”措手不及,使原定计划成为画饼。

徐蚌战役一开始,共军因得三绥区冯治安、张克侠(1900—1984,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国民党军队卧底20载,直到1950年才公开了他的共产党身份。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后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所部三个半师的阵前起义,以主力迅速南下占领徐州以东碾庄至曹八集一带地区,这样就把原驻新安的黄伯韬兵团隔绝包围于碾庄,整个地把它消灭了。

十一月七日,蒋介石在黄埔路官邸召集军事会议,参加的有顾祝同、杜聿明、郭汝瑰、侯腾(1907—1963,国民党陆军中将。任过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第二厅厅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国防部副部长、台国防大学校长等职,1963年在美国病逝。)。会上,已接到黄伯韬兵团在碾庄被围的消息,决定以李弥兵团守徐州,令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回徐州东进,以解碾庄黄伯韬兵团之围。这证明统帅部对于前线情况并不确切了解。

十一月十一日晚,杜聿明带一批幕僚人员从南京飞抵徐州,指挥徐淮会战,他当时得到的情况如下:邱清泉第二兵团被刘伯承、邓小平的中原大军牵制,无法东调;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十一日晚上才到达徐州以南三堡附近;黄伯韬第七兵团在碾庄被围处境困难;黄维第十二兵团从华中地区东调,已到阜阳附近。

黄维兵团怎样从华中调来的呢?当蒋介石十一月初在徐蚌与共军进行战略决战时,曾电华中“剿总”白崇禧着张轸(1894—1981,保定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42年率军入缅甸作战。1949年率部金口起义。1950年任解放军湖北军区副司令员。)兵团全部东调,支援徐州,张轸问白崇禧:“徐蚌会战有无把握?”白说:“徐州致命的弱点是在陇海线上平均分散部署兵力,而在徐州以南又无纵深配备,估计要把主力撤到徐蚌之间进行攻势防御很不容易。”张轸闻白崇禧这么一说,就把任务(白崇禧建议改调黄维兵团驰援徐州)推掉了。

杜聿明到徐州以后,于十三日开始以空军配合步、炮兵和战车向东面展开攻击。打了一个星期,毫无进展。到了十一月二十二日,黄伯韬兵团全部被歼了。此时刘峙、杜聿明如果当机立断,即将主力南移,还有可能成功,但杜聿明还想死守徐州,以后又到南京开会,错过时机,噬脐无及。

黄维兵团的十二万人马浩浩荡荡从湖北东开,十一月十九日到皖境双堆集就陷入共军重围。是次黄维去打宿县,是受命于蒋介石的。正因如此,才使他遭此厄运的。假如徐州“剿总”在徐州南面配备着足够兵力。就不必有此一举。黄维兵团被围以后,杜聿明所统率的徐州“剿总”主力因行动迟缓,到十二月三日,也在永城附近的陈官庄地区陷入共军重重包围之中。

此时,蒋介石又想从华中调兵,来解救杜聿明之危。白崇禧看到蒋介石如此指挥作战,无论从华中调去多少兵力,要想挽回徐蚌会战败局,已经完全不可能了。于是他对蒋介石从华中调取援兵之举,一再暗加掣肘。

十一月二十七日,白崇禧接到蒋介石的“手启”电,要白氏转知所属第十四兵团司令宋希濂偕新任的第十三绥靖司令王凌云(1899—?,1943年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军军长兼滇西警备司令,进入缅甸抗战。1947年任十三绥靖区司令兼行政长官,在南阳成立情报机构和联合法庭,残杀共产党人。1950年初被解放军俘虏。1959年获特赦。文革初期,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到南京一行。宋希濂率部此时驻鄂西一带,奉命后即偕王凌云于三十日到汉口,并随即去三元里总部谒白崇禧,报告鄂西方面的全部情况。

他们辞出时,白崇禧要宋希濂单独东下,对他介绍了当时军事形势,白崇禧说:“辽沈会战失败,东北几十万大军全被消灭了,而且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美械装备。共产党得了这样一大批精良的武器,他们很快就可以组建很多的生力军,进而挥戈入关,夺取平津,形势是严重的。”

白崇禧把话题立即转到徐州方面,他说:“徐蚌方面,黄伯韬兵团已在碾庄地区全被消灭了;黄维兵团在东进途中也在双堆集附近地区被围;现在总统电召你们到南京去,一定是要调你这个兵团东下增援。这样,武汉地区只剩下一个张淦兵团和鲁道源、张轸、陈明仁等几个军而已。这些部队,除广西的第七军、第四十六军、第四十八军较有战斗力外,其余都是新编成的,未经严格训练,是没有多大战斗力的。你的部队再调走,武汉地区就显得更空虚了。共军在中原和华东方面,刘伯承、陈毅两个野战军合起来兵力在一百万以上,就是把你的部队调去,也不能解徐州之围,而且时间恐怕也来不及了。”

“总司令以为应怎样办?”宋希濂问道。

白崇禧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的一幅大地图面前,以很兴奋而又带有几分自信的语气说:“我们如果保有武汉,必要时就可以和共产党进行和谈,即万一武汉不保,也可退守湖南和两广,拥有西南半壁,维持一个时期。”宋希濂听了他的话,沉吟了一下,以严肃的态度对白崇禧说:“东北已经沦亡,平津亦岌岌可危,如徐蚌一带的主力再被共军消灭,恐怕要促成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已经不可能了。目前仍应以救大局为重。”

白崇禧听了宋希濂的话,狠狠地看了宋一眼,说:“这样吧,你这一次到南京去,最重要的是了解情况。如果看形势已无法补救,最好向总统和顾总长要求免调。”

十二月一日上午十二时宋希濂偕王凌云飞抵南京,即去黄埔路官邸谒蒋介石。蒋氏说:“现在徐蚌地区进行决战,希望你们的部队尽快东开,加入战场后,先以全力解黄维兵团之危,然后再会同杜聿明的部队击破共军,稳定战局。”

辞出时,宋希濂让王凌云先走,他对俞济时说:“有话要同校长单独谈。”黄埔学生对蒋介石都称“校长”以示亲密,蒋氏引宋希濂到他的办公室,坐下后后者就把白崇禧在汉口对他所说的话一一汇报,蒋介石聚精会神地倾听着,然后对宋氏说:“好,我知道了,你答复他的话,说得很得体。”

宋希濂回到任所以后,先将刘秉义第二十八军从鄂西调到汉口,准备东开。最初,白崇禧表示不让调走,经顾祝同亲自打电话疏通,白氏才知道该军和顾祝同有着历史关系,只好勉强同意调走。跟着宋部第二十军杨干才也开到了汉口,白崇禧发现这个军的官兵都是四川人,他们都不愿东调,就示意军长杨干才电顾祝同要求免调。白崇禧并命令汉口运输司令部,非有他的手令,第二十军不准装运。后来,顾祝同派第三厅厅长许朗轩飞到汉口见白崇禧,并经许的老师、华中“剿总”参谋长徐祖诒居中斡旋,白氏才答应让第二十军调走。

宋部第二军陈克非部于十二月九、十两日从沙市先后到达汉口,白崇禧派总部警卫团将轮船看守起来,不准装运。顾祝同电话疏解,毫无效果。蒋介石急坏了,便亲自打电话同白崇禧通话。唯白氏无论如何不肯答应。蒋介石一时火起,骂白氏不服从命令。白崇禧说:“合理的命令我服从,不合理的命令我不能服从。”蒋氏最后气得把电话机使劲地往桌上一掼,用他的宁波土话,骂了一声“娘希匹”。

蒋、白关系至此到了决裂阶段。

同类推荐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热门推荐
  • 绝版丫头闯学院

    绝版丫头闯学院

    她,幕霓儿堂堂一贵族千金订婚是何等大的事情,却不想订婚当日就遇见逃婚遭人遗弃这档子丢人的破事!聪明如她,骄傲如她。漂亮可爱的霓儿小姐无论她再好的脾气也终于火了。“洛圣希,你有种,等着姑奶奶我代表宇宙去消灭你!!”“什么?女扮男装!”好吧,只要能整到那渣男,就算再大的挫折她也能忍受!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没有整到洛圣希,自己却惹上了另外三个恶魔,而这三个恶魔竟然是……接下来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女扮男装的女主什么时候身份被揭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她,是元西的太后,却被自己的父亲当作权势棋子,被那个男人当作耍弄的对象。为了复仇,深宫之中,朝堂之上,步步为营,步步惊心。原本这一切都是一场交易,可那男人竟然私自打破游戏规则,竟然要“以心易心”?他凭什么?他,是元西的摄政王,却被一个女人算计而与皇位失之交臂。起初怀着搅浑水的态度观望,可慢慢的竟然为她所折服,外柔内刚,内柔外刚被她操控的得心应手。“以心易心”?我势在必得!
  • 法式豪门:首席调香师

    法式豪门:首席调香师

    她以与生俱来的灵敏嗅觉,在试香大赛中夺得了冠军,自此步上了调香师的精彩人生。他堂堂欧氏香水集团的一个少爷,豪门俊杰,似乎与她没有一丝牵扯。什么?朋友陷害?男友背叛?还加上豪门时尚圈明争暗斗的商战?她浴火成长,不惧历练,却不曾预料那个一直守护着她的豪门少爷,竟对她暗生情愫……豪门爱恨纠葛就此拉开帷幕…
  • 妃君不可:我的魔妃不好惹

    妃君不可:我的魔妃不好惹

    作为一个看了无数穿越小说的小叨叨,穿越这个事洛七七认命了,但是,为什么不是穿到什么皇宫大院穿成个郡主公主啥的?虽然她这个性也是各种宫斗宅斗的炮灰,但起码衣食无忧,身边还能有个关键人物贴身丫鬟告诉她人物关系ABC,再不济也穿到一个人群密集处,那现在算是怎么个情况?穿到一个鸟不生蛋的原始森林,然后遇到一个满脸血污,动不动就要杀了她的杀人狂魔?慢着!这杀人狂凑过来干什么,别以为长得帅就可以为所欲为啊,再过来她就给他来一脚丫了!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 雨夹雪

    雨夹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大英雄时代

    大英雄时代

    2429年,地球最后的和平时代在繁华的黄昏里终结,走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懵懂的英雄们还在襁褓中羽翼未丰,就已经被推向残酷的大气层外。血与火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顷刻间把中央商圈奔走不息的大片霓虹与橱窗里魅力非凡的模特海报烧成了一把灰烬。“告我地球同胞,敌人没有无往不胜的锋锐,并非无可战胜之神,但有我浩然军魂一息尚存,必与这些数典忘祖之辈血战到底,以安我同胞生者之心,慰我同胞死者之灵。”“我等愿身化飞灰,扬于百万星河。”——直到黎明前的最后一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立志要当商界女强人,一毕业却被老爸忙不迭地打包相亲送人,安雅欣不能忍。相亲的对象还是个冷心冷肺还情商低的面瘫男,她爸这是打算让两个工作机器人在家里两两相望?抵死不从还是被算计联姻,她本以为自己能冷漠对待这段婚姻,但还是落得一身伤痕。江逸辰,娶了我你还敢招惹别的女人,那就不要怪我狠。
  • 盛世眷宠

    盛世眷宠

    当她被男友欺骗被继父出卖,那人就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但她万万没想到会跟一个只见过两次的人结婚,是巧合?还是注定?他曾经以为再也不会遇到那个放在心底的人儿,一次偶然却让命运把她再次带到了他的身旁,但是似乎她不认得他了。不过没关系,这次他会让她再也无法离开他的视线,用一辈子的眷宠来让她无法逃离…【片段一】:“你是做什么的?”“开了一家小公司。”后来她们才知道所谓的小公司到底是指什么。“你对我们家央央有什么企图?”“拐她结婚了算吗?”因为大致能猜到面前人在夏未央心中的身份,他耐心的回答道。“你承认有企图心了?”“男人对自己的老婆有企图心很正常吧,否则老婆会伤心的。”【片段二】:“老婆,对不起我错了!”男人低着头在她面前乖乖认错。“说说吧,错在哪了?”她好以整暇地看着他。“我不该没经老婆同意就私自替你拒绝别人的邀请。”“还有呢?”她挑了挑眉。“还有不该骗你。”“没有下次听到没有?”“绝对不会有下次的!”男人保证道,下次?他会直接让那家伙消失在她面前,敢勾引他老婆,哼…本文为一对一温馨宠文,某些剧情可能有些狗血,可是这算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梦吧,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