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800000006

第6章 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

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

自动自发是成功者的必备特质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积极主动去做,没有达不到目的的。

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就永远成不了任何事情。世界上每一件东西,大到人造卫星、摩天大楼,小到婴儿食品、彩色胶卷,都是将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的结果。

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是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人。成功人士凡事都主动,我们不妨称他们为“积极主动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凡事都被动,我们不妨称他们为“消极被动的人”。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两种人的行为,就可以找到一个成功的规律: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们凡事现在就去做,直到完成为止。消极被动的人,都是懒惰散漫的人,他们会找借口偷懒,直到最后他们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做为止。

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异,从很小的地方就能看得出来。前者计划好一个假期,就真的会去度假;后者也计划好一个假期,却拖延到明年再打算。前者认为应该定期听成功讲座,结果他真的做到了;后者也认为应该定期听成功讲座,但他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拖延。前者认为应该发一封E-mail给一个人,来恭贺他的成就,他真的敲起了电脑键盘;后者却找了一个好理由来延后,结果一直不去行动。

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异,也会在大事上表现出来,前者想要自己创业,结果他说做就做;后者也想创业,但他总会在最后关头找到“为什么不该去做”的好理由。前者已经40岁了,他很想换一个新工作,结果他真的去换了;后者也一样,但他一直犹豫不决,结果他仍在原地踏步。

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异,也会在各种行为上表现出来。前者想做就做,因而获得安全感以及更多的收入;后者不会想做就做,因为他不想行动,结果丧失了主心骨,小鸟依人,因而永远度日如年。

积极主动的人会成就许多事情,消极被动的人很想做事但不会真的去做。

如果你要成功,你就要养成主动做事的习惯。

在现代老板的眼中,一个职场新人最宝贵的特质之一,就是主动做事,自动自发地工作,也就是凡事积极主动地去做,它是未来成功人士必备的人格特质。自动自发就是从没有人要求、强迫你,而自觉并且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但是在职场中,却有许多人对工作总是敷衍了事。

小程是新加盟某公司市场部的一位年轻人,这天早上,他参加了销售部门召开的一个会议,会上决定由他统计一组数据。下午的时候,小程就接到了一份会议纪要。令他不可思议的是,这份会议纪要与他以前看到的同类文件都不一样,开头很简短地把本次会议的目的和过程说明了一下,下面就是一张满满当当的表格,详列了一长串会上布置的工作内容及其对应的责任人、完成日期、评审人、评审时间等项目,再加上整理转发人和电脑监控考核人,共组成了七大要素。小程的名字也在责任人一栏中,规定他必须在两天内完成全部数据的统计汇总并形成书面报告,然后经主管部门的评审人评审合格并签字确认后,交至监控考核处,作为完成工作的依据。

小程想:这怎么可能呢?我不可能在两天之内做完的。按说,这时候他应该向老板说明情况,但他却选择了敷衍了事,没有落实数据,随便做了一个书面报告就交上去了,结果很快就被公司辞退。

工作有时会困难重重,因此在棘手问题面前能从实际出发,做出果断决策的人自然会成为工作优秀的典型;而那些拿不定主张,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敷衍了事的人只能被用做反面教材。

工作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词语。积极主动的人,是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消极被动的人有的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

成功取决于态度,取决于自动自发的主动态度。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你需要一如既往地发现那些你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你分内的事。在任何工作中,自动自发的人都能发现超越他人的机会,不仅让雇主满意,更让自己能出人头地。

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建立工作上的责任心。责任心的高低往往影响工作时的表现。那些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员工,墨守成规、避免犯错,凡事只求忠诚公司规则,老板没让做的事绝不会插手;而工作责任心强的员工,则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能力,必要时会发挥创意,以完成任务。

自己主动迎接挑战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被动接受不会有这种感觉,两种心态下工作的动力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当你主动工作的时候,你的自信和主动精神会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会感到自动自发所带来的收获。

比别人做得多一些

留神一些额外的责任,关注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你会比别人更容易成功。

英籍荷兰著名画家阿尔玛?埃德马说:“没有艰辛就没有成就。如果你想取得成功,除了努力工作别无他途。”如果你只是从事你报酬分内的工作,那么你将无法争取到人们对你有利的评价。但是,当你从事超过你报酬价值的工作时,你的行动将会促使与你的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对你做出良好的评价。

在柯金斯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时,有一天晚上,公司里因有十分紧急的事,要发通告信给所有的营业处,所以需要全体员工协助。不料,当柯金斯安排一个做书记员的下属去帮忙套信封时,那个年轻的职员傲慢地说:“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干!我到公司里来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听了这话,柯金斯一下就愤怒了,但他仍平静地说:“既然这件事不是你分内的事,那就请你另谋高就吧!”

要想纵横职场取得成功,除了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这样,可以让你时刻保持斗志,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分外的工作,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表演舞台,让你把自己的才华适时地表现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得到老板的重视和认同。

美国一位年轻的铁路邮递员,和其他邮递员一样,用陈旧的方法分发着信件,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凭这些邮递员不太准确的记忆拣选后发送的。因此,许多信件往往会因为记忆出现差错而无谓地耽误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于是,这位年轻的邮递员经过不断摸索,找到了一种把寄往某一地点去的信件统一汇集起来的方法。就是这一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成了他一生中意义深远的事情。他的图表和计划吸引了上司们的广泛注意。很快,他获得了升迁的机会。五年以后,他成了铁路邮政总局的副局长,不久又被升为局长,从此踏上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经理的路途。他的名字叫西央多?韦尔。

做出一些人们意料之外的成绩来,尤其留神一些额外的责任,关注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这就是韦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在琐屑的小事上表现主动

想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就不能把自己放在为打工而打工的位置上,唯恐与上司接触多了就会增加任务,而应该主动与上司进行沟通,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沟通的机会和可以在老板面前表现自我的每一个细节,比如会餐、出差等。只有主动跟老板面对面地接触,让自己真实地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让老板充分认识到你的才能,你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如此一来,一方面会促进上司对你的了解,另一方面会让上司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当机会来临时,上司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你了。

你可能经常听到一些同事埋怨机会不等,命运不公,总是觉得自己碰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每每看到别人的成功,总归结为运气好。实际上,从整体上说,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善于创造和抓住机会。

李明供职于一家广告公司,公司百多号人里有不少资深人士,可谓人才济济,他在这里没有特殊的优势。但是李明的工作很踏实,不仅能像其他同事那样把老板交代的任务按时保质完成,还喜欢琢磨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儿。因此经常是下班后同事走了,他还在办公室里找事做。

一天,当老板关上门经过他的门口时,看到他还在,便打了一个招呼,李明便与老板聊上了。话题转到工作上,李明谈到了广告策划、内容制作以及经营等方面的想法,其中不乏对当前广告策划工作的建议。

自然,李明引起了老板的关注,于是老板主动找李明聊工作以外的话题。虽说下属中不乏人才,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还这么关心公司发展的却很少见。渐渐地,老板对李明另眼相看,觉得他会是一个得力的助手,于是任命李明做自己的助理。

李明的晋升原因在于:他不是被动地接受上司交给的任务,而是在工作中与上司更多地沟通,让上司明白自己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还可以接受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具有一种领导的潜质。

懂得主动与老板沟通的员工,总能借沟通的渠道,更快更好地领会老板的意图,把自己的好主意、好建议潜移默化地变成老板的新思想,并把工作做得近乎完美,所以深得老板的欢心。

阿尔伯特是美国金融界的知名人士。他初入金融界时,他的一些同学已在金融界内担任高职,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为老板的心腹。他们教给阿尔伯特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话之所以如此说,就在于许多员工对老板有生疏感及恐惧感。他们见了老板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会不自然起来。就是职责上的述职,也可免则免,或拜托同事代为转述,或用书写形式报告,以免受老板当面责难的难堪。长此以往,员工与老板的隔膜肯定会愈来愈深。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要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面对面地接触,才能令老板直觉地认识到他的工作才能,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要想得到上司的赏识,做上司的“圈内人”,就需要平时多与上司交往。仅有想在老板面前好好表现的想法还不行,接触上司的渠道有许多,需要积极去创造,做个有心人。例如打听到老板的上下班时间,算好他大约在何时进电梯等等这些细节,然后见缝插针地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这样就有可能遇到老板,有机会可以同老板打招呼,说上几句话,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高调做事有秘诀

做正确的事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的商业行为,还是个人的工作方法,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是效率和正确做事。但实际上,第一重要的却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

“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注重的是让人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着重点是确保人们的工作是在坚实地朝着正确的目标迈进。换句话说,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最快方法,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

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的最大秘诀就是,每一个麦肯锡人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先确保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否则,“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试想,在一个工业企业里,员工在生产线上,按照要求生产产品,其质量、操作行为都达到了标准,他是在正确地做事。但是如果这个产品根本就没有买主,没有用户,这就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时无论他做事的方式方法多么正确,其结果都是徒劳无益的。

倡导“正确地做事”的工作方法与倡导“做正确的事”的工作方法,其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保守的、被动接受的,而后者是进取创新的、主动的。

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曾指出:“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是一条对所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告诫,他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方法,如果我们一时还弄不清楚“正确的道路”(正确的事)在哪里,最起码,那就先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吧!

麦肯锡的工作原则是: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而首先找出“正确的问题”,则是做正确的事的第一步。

工作实际上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一个问题摆到你的办公桌上等待你去解决,看起来问题本身已经相当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清楚。但是,不管你要冲向哪个方向,想先从哪个地方下手,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前,请你花点时间思考一下,确保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对你来说是个没有多少价值却会耗费你一整天精力的伪问题。

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的许建平坦言,让工作高效卓越的方法是有机而复杂的,就跟医学问题一样。病人到医生的办公室说,自己有一点发烧,他会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嗓子痛、头疼、鼻子堵塞。然而,医生并不会马上就相信病人的结论,他会翻开病历查看你以前的身体状况,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然后再做出自己的诊断。病人也许是发烧,也许是感冒了,还可能得了什么更严重的病,但医生不会依靠病人自己的判断进行诊断。

搞清楚交给你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事实。一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的书包、书桌,甚至一些高级职员的公文包和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书稿、废报纸、喝剩下的半杯咖啡、折了半页角的旧书籍等等。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秩序下工作,你的工作效率有可能高效吗?

美国管理学者蓝斯登说:

“我赞美彻底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看看彻底和有条理经理人的工作方式。他桌上的公文已减到最少,因为他知道一次只能处理一件公文。当你问他目前某件事时,他立刻可从公文柜中找出。当你问起某件已完成的事时,他一眨眼就能想到放在何处。当交给他一份备忘录或计划方案时,他会插入适当的卷宗内,或放入某一档案柜。再看看他的手提箱。箱中并不是一周旅行所用的东西,而是归类分明、随时要用的公文,其中也许有小说和文具,但绝不是一个废物箱。”

也许你要说,办公桌面是否整洁只是个人的工作风格,跟办事效能没有多少关系。然而,你错了,办公室不是你的家,在家里你可以散漫随意,甚至把换下的袜子扔在餐桌上。在工作场合,办公桌面是否整洁可是工作条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杂乱无章的工作方式是一种恶习。有些人却把杂乱看做是一种工作方式,他们也许认为在这种随意的工作环境中,心情会更放松,那些重要的东西总会在大堆的文件中浮现出来的。某位高明人士对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东西提出了精辟的解释:“这是因为我们不想忘记所有的东西。我们把想记住的东西放到办公桌上一堆资料的顶部,这样就可以看到它们。”

可问题是,在多数情况下,东西越堆越高,物件越杂乱无章,就越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当你不能记起堆积物下层放的是什么东西时,或者你要为一个项目找到所有相关资料时,你就不得不在资料堆里埋头苦找。这样,时间就浪费在查找丢失的东西上了。更糟糕的是,随意放置的凌乱的东西会随时吸引你的注意力。当你在做某项工作的时候,你的视线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送你的小纪念品、钟表或者全家福照片吸引走。等你回过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匆匆地又过去了一大段,而你又不得不从头思索你刚才正在做的工作或者写的文书。

如果你的办公桌上经常物品、文件堆积如山,你就要花时间来整理一下了,在这个时候花上半个到一个小时是值得的。

任何坐在办公桌前的人最需要的是,想出某种办法来及时提醒自己一天中要办的事项。把最优先的待办事件留在你的桌子上,目的是提醒你不要忽视它们。不要把一些小东西——全家福照片、纪念品、镇纸、钟表、温度计以及其他东西过多地放在办公桌上,这样它们就不会占据你有用的空间和分散你的注意力了。

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

例如,你正在做菜,当锅里的汤沸腾时,门外正好有人敲门,而你的孩子也正巧在这个时候打破一个杯子,手被划破了,痛哭不止。

这个时候,你必须选择一个最重要目标,先去处理一个问题,再处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里,你只能采取一种行动。

这时正在厨房的你,听到孩子的哭叫声和门铃声,应先把煤气炉上的火关掉,接着就去帮孩子包扎,下一步再去门边,看看是谁在按门铃,就算叫门的人等得不耐烦走掉了,也没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先处理已经沸腾的锅是个正确的做法。因为孩子的手被划破了,虽然一直哭着,但一般来说伤口都不会太严重,而锅里沸腾的水一旦溢出来浇熄炉火,就很可能让煤气外泄,造成煤气中毒或者爆炸。

不论事情有多少,永远要事第一。区分轻重缓急,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先做重要的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并设法排除干扰前进的次要事务,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人生的成功。

工作需要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避免拖延。人们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琐碎的小事做了一大堆,等到要做重要的事时,已经没有时间了。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应该是: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拿破仑?希尔认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注意重点的习惯。必须把事实分成两种: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或有关系的和没有关系的。与你的主要目标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就是非常重要的;与你的主要目标只有间接关系或者关系不密切的,则是不重要及没有重大关系的。

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人际关系学鼻祖戴尔?卡耐基,看到卡耐基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到哪儿呢?”

卡耐基说:“我没处理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你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老板紧追着问。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卡耐基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态,卡耐基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地处理。结果,就全都处理完了。”说到这儿,卡耐基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膀。

“哦,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

几个月后,这位公司的老板请卡耐基参观他宽敞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堆得和小山一样,一张桌子不够,就用两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情况好多了,瞧,再也没有没处理完的事情了。”

这位公司的老板,就这样找到了处事的办法。几年以后,他成为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

我们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订一个处理事情的顺序表来。我们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次序,每天早上制订一个顺序表,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制订一个顺序表,往往会对突然涌来的大量事务手足无措。

根据你的人生目标,你可以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做的事情制订一个顺序表,以此作为你行动的指导,将要做的事一一落实。这样,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一个人能否高调做事,体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借助别人的智慧与力量助己成功。

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罗斯福总统,老罗斯福是指西奥多?罗斯福,小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有趣的是,两个罗斯福还是叔侄关系。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读哈佛大学后,就千方百计地想出人头地。

同美国其他大学一样,哈佛把体育活动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富兰克林在体育方面没有什么特长。于是,他看中了哈佛校刊《绯红报》。校刊的编辑是引人注目的,但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为了达到目的,他巧妙地利用了当时任纽约州州长的老罗斯福的关系。

有一天,富兰克林来到老罗斯福家中,对堂叔老罗斯福说哈佛的学生都很崇拜老罗斯福,尤其想听听老罗斯福的演说,希望一睹州长的风采。老罗斯福很高兴,在百忙中到哈佛发表了一场演说。当然了,演说从头到尾都是富兰克林一手操办,而且演说完后,老罗斯福又接受了富兰克林的单独采访。这样一来富兰克林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并由此引起了校刊编辑部的注意,他们认为富兰克林有当记者的天才,就吸收他做了助理编辑。

后来,老罗斯福作为麦金荣的竞选伙伴,与民主党的布赖恩竞选总统。

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的政治倾向当然是引人注目的。富兰克林决定再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向主编提出访问校长。主编认为是徒劳的,而富兰克林却坚持要试试看。

幸运的是,校长埃利奥特接见了富兰克林。在威严的校长面前,小罗斯福表现得十分特立独行,他坚持要校长表明他自己将投谁的票。埃利奥特很赏识他,很高兴地回答了他的提问。对此,不仅《绯红报》上刊登了富兰克林采写的独家消息,全国各大报纸也纷纷转载。富兰克林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快毕业时,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绯红报》的主编。

1904年,富兰克林不顾母亲的反对,宣布与远房表妹安娜?埃利诺?罗斯福订婚。他之所以如此义无反顾,是因为埃利诺是西奥多?罗斯福的兄弟的女儿。1905年3月17日,他们在纽约举行了婚礼。富兰克林特别邀请了时任总统的堂叔参加。举行婚礼那天,宾客如云,很多人是为了瞻仰总统风采而来的。这次婚礼后,富兰克林的名气更大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机遇和才干同样重要,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机遇,那么他的才干也只能被带入棺材。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有才之人,就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为自己的成功寻找创造机会。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

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急得哼哼直叫,拼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轧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而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善于接受这些帮助,因为这也是你人生中的重要机会。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当中,我们要同其他人产生联系,并且在生活和事业上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所以,当你有需要时,要懂得开口,要抓住机会,错过了机会也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替自己安装聚光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机会改变自己,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大多数人都与机会擦肩而过,留下终身遗憾。美国有句谚语:“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所以,你要不想留下终身遗憾,你就要抓住机会。

担任多样化经营,旗下拥有数个子公司的美国主要建设公司副经理,现年32岁的路易斯?M?休特,他对把握机会的诠释为“替自己的才华安装聚光灯”。

他认为,人应该在让大家看得到的地方工作,并尽力让自己的才华在众人之中突显出来。路易斯指出:“现在这个时代,能人辈出,但许多人空有才华而无人赏识,就这样浮浮沉沉地过了一生,令人为之惋惜!”

而他则绝不甘心被人忽视。于是,一开始他便将自己安排在容易把握机会的地方。休特为能达成自己的人生计划,首先在学校里主修法律,一方面他认为以此业既安全又可靠,另一方面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学家可以有许多机会在众人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之下,他以十分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他的所学并没有白费,毕业之后,他便马上进入塔拉哈希市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

他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作为自己的行动方针。没有多久,他便得到青年商会、在乡军人组织等团体的认同。

如此热情参与社会活动的结果,使他获得了第一次发展机会。他在事务所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即被塔拉哈希市的人们公认为是最有才华的年轻法学家。直至今日,在佛罗里达州,他仍然是年纪最轻的法律推事纪录保持人。

这个职位,使他在当地的声望愈来愈高,政府对他也颇为器重。三年后,当他被任命为佛罗里达州饮料局长时,他的第二次发展机会亦翩然降临。此时的他已成为全州人们所瞩目的对象,但他并不以此满足,他知道自己仍然有发展的机会,并深信在周围的人群当中会有人带领他走向事业的另一座高峰。

果然不出其所料,在关注他的人群里,美国最成功的年轻实业家之一路易斯?M?沃弗逊也在其中。充满雄心的两个人志同道合,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三个月后,休特非常自信地告诉沃弗逊说:“你恐怕不知道,有一天,我将成为你们那个团体中的一员。”让沃弗逊更想不到的是,那一天竟然达么快就来临。三年后,在休特30岁那年,他被沃弗逊任命为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这个旁人求之不得的天大机会,就是休特六年来不断展示自己才华的结果。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是,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会。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呢?这就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要有长远的目光。看得远,才能发现机会;鼠目寸光,机会就是在眼前也看不见。

其次,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一个宏伟的目标,有了目标就能够集中精力持之以恒,面对困难百折不挠,这样就可能找到机会。

再次,要有当机立断、说干就干的实践精神。很多人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机会面前关键是要采取行动,立即行动,机会就成为现实,就会改变你自己的状况;不行动,就永远也不会有机会。

学以致用 厚积薄发

积累知识比积累财富更重要

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个人难以在工作和事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难以向更高的地位发展。而知识就如涓涓细流,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够学识渊博。荀子《劝学》的要义就在于勤奋,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勤奋,不断积累,你才会有更丰富的知识,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9岁女孩考托福,这不是天方夜谭。被人们称为“神童”的李敏捷,其实不是什么“神童”,在其成才的幕后主要是“勤学”。

李敏捷两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发现这孩子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一次他制作了26个英语字母卡片,教了20多分钟后,她不仅能够发音准确地读出来,而且还能把秩序混乱的卡片一一理顺。从此,李敏捷的父亲开始了对孩子的启蒙和超常教育。

在李敏捷3岁时,父亲开始对她进行正式的英语训练,等到她5岁进入小学时,已把小学和初中的英语课程学完了。在她不到8岁时,高中的英语课也学完了。到了这时候,英语还要不要继续深造?李敏捷的父亲征求孩子的意见,她说:“我能接受,还是学吧。”李敏捷的父亲就两上北京,买来清华大学理工科学生1~6级的英语教材及辅导资料,继续让孩子学习英语,并同时订阅了英语报纸《21世纪》,每天让孩子读报。

每天都有学习计划,完不成计划就不睡觉,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

李敏捷的父亲针对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积少成多——像英语的学习,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讲、多记,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就立刻记下来,想办法解决,长年积累进步自然很快;抓住重点,避免重复——如初中和高中文化课中的重复部分,采取删繁就简的方法,注重对课本中的重点、基本运用方法及基本定理的讲解,这样就节约了很多时间;由难到易——比如在教方程时,他先从三元方程教起,二元、一元方程就迎刃而解了。几何教学则从多边形教起,四边形、三角形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但是,李敏捷的父亲强调说:“这种方法并没有普遍意义,我所以采用了这种方法,是在我对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如果把它推而广之,恐怕会适得其反,至少我心里没底儿。再者,由难到易的前提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的掌握,不然就是缘木求鱼。”

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河?所以,稳中求实是一种基本的学习原则。从知识的点滴积累开始,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你就会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得一个扔一个,那就很可悲了。

而另外一个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主人公的聪明。凯特是一个在电子通讯刚刚兴起时很有名的人,在他20岁的时候,竟然写了一本20万字的书《电子通讯故障排除大全》,并且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应。撇开对他的争议不说,他的方法倒是很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知识积累,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尽可能地深入学习,成为该专业的专家。其实,凯特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也可以做到。

在工作时间里不努力工作的人是不诚实的;而不情愿多做一点工作的人是愚蠢的。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特殊影响”已威风难再,轻轻松松而报酬优厚的工作也已不复存在。总裁的儿子也得白手起家。成就是唯一的检验标准。在发挥相同的聪明才智的前提下,工作越多的人得到的报酬就会越多。

人才和踏踏实实地工作永远是被社会所需要的。必须拥有人才,投资者们的计划才能够得以实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将是那些勤思而慎言、厚积而薄发的人,而不会是那些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人,有这样企图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里,任何成功的道路都是用知识铺垫的,因此学习和积累知识,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请相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你真有上进的志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决心充实自己,那就必须认识到,无论何时、无论什么人都可能增加你的知识和经验。假如你热衷于机械发明,那么一名修理工的经验也会对你有所启发;假如你有志于出版业,那么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会帮助你了解书籍装帧的知识。

能通过各种途径汲取知识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加广博、深刻,使自己的胸襟更加开阔,也更能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工作中积累的学识是将来成功的基础,也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认识到这些,你就会知道学习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多读多看,养成习惯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的,想成大事,就必须汲取知识。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善于用知识丰富自己,多读多看,养成习惯。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有句俗语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应该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学习的概念很宽泛,现而今当人们一提到学习时,很快就会想到书本、课堂、学校,其实,这些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只能说是学习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个大课堂,要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就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与丰富。

下面让我们读一段小故事: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少年时代家境贫寒,疾病缠身。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华罗庚是他的得意门生。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勤杂工,负责收发信件、报纸兼做杂务。华罗庚做勤杂工时,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王校长看到眼里,喜在眉梢。他为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华罗庚被一场伤寒病拖垮,医生做出“无法医救”的诊断。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长更是觉得十分惋惜。但是死神最终没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生残疾。

华罗庚一瘸一拐地又去上工了,做的还是勤杂工。一天的劳累,双腿已疼痛难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数学王国的遨游中,把病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教字就像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上的运算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

机遇垂青于这位下苦功夫的痴心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这就是至今成为人们美谈的熊庆来慧眼识英才的故事。

1985年,75岁的华罗庚带着一丝微笑和欣慰离开了他追求一生的数学事业。他曾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位勤杂工。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告诉我们,立志成才者应当在现实中磨炼自身的意志,在书本中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华罗庚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完全得益于他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是这种学习习惯,引导他不断地走向成功,成为著名的大数学家。

学无止境,知无竭源,要知道学问的汲取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不管是人类已有知识的博大精深,还是新学问的滔滔来势,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成了习惯,每天都会增长新知识,如此日积月累,你的学识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有了这笔财富做资本,你就会逐渐地走向成功。

鲁迅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去写作;毛泽东利用夜深人静、别人在枕上做着“美梦”的时间去学习、读书。

唐朝有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成名后,许多人前来求经,问他读书做学问哪来的那么多时间。他淡淡一笑说:“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余时间;阴雨天是临时的空余时间。这就是‘三余’,如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能读多少书啊!”

纵观古今,有成就者无不是勤奋的人。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要舍得花气力,花精力;要有耐心,有毅力,才能取得成功。青少年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一定要抓住“青春”这个学习的黄金时段,千万莫错过,错过了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只会落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遗憾。多读多看,养成习惯,你的知识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只有懂得用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羽翼才能丰满,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当你读书学习因疲倦而想放弃时,请你多想想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破万重难,写下“史家绝唱”的司马迁;想想不避风险,不求安逸,游历30年,走遍大半个中国,写下“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想想坚持天天写2000字,在我国现代文坛上最勤奋、最有成就的“文牛”老舍;想想身残志坚,殚精竭虑,攻读外文,成为青年楷模的张海迪……”这样,你就会更有信心地坚持读书和学习了。

知识的海洋是无比宽阔的,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用知识来滋润我们的心灵,我们才会成长壮大。要知道,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是最强大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人生求索的路上努力进取吧,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走出人生的一路辉煌。

会学,更要会用

现在,人们可以确定,影响成功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先天智商(遗传);二是学到的知识;最后一个,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到的知识在一个环境中的应用。

太相信书的人,只能成为打工仔。书本知识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对于事业有成的人士来说,导致他们成功都有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个因素来自学到的知识所具有的可应用性。

有很多人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着渊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的用处呢?应该在学到的知识与我们真正的需要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以便学以致用,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当我们有机会学习某个专业时,我们要问自己:我要学的知识能够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吗?也许在很多情况下,你投入了时间和费用,但却得不到一个为你带来较高的投入产出比的应用环境。

为此,最好的办法是将培训班的教学内容与你目前和今后的工作加以对比,以清楚你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才能提高工作能力,学习什么知识才有利于你的全面发展。要始终考虑学以致用。

所以说,想在35岁以前获得成功一定要学以致用,否则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必然会给你所从事的事业带来损失。在历史上有很多食古不化、奉行教条而失败的例子。《三国演义》里的马谡,自称“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在街亭之战中,只背得“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几句教条,而不听王平的再三相劝以及诸葛亮的叮咛告诫,将军营安扎在一个前无屏蔽、后无退路的山头之上,最后落得一个兵败地失、狼狈而逃、斩首示众的下场。

在中国现代史上,也有过很惨痛的教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教条主义为特色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顽固地坚持先攻打大城市、然后再波及农村的路线方针,结果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会学,更要会用。学到的知识只有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才会发挥其效用,否则就是一些死的没有用的东西。

同类推荐
  • 成都淘金记

    成都淘金记

    走在人声鼎沸、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电脑城,我已经很难想象出磨子桥十年前的样子……看着书中的描写,我仿佛又回到那个喧嚣沸腾……
  •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对于商务领域及现代职场中经常遇到的社交应酬、商务演讲、生意谈判等需要施展口才技巧的环节,逐一进行了精当的讲述,充满了智慧的点拨。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
  •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刚出生到30多岁,是人的成长阶段;从30多岁到60多岁,是人的成熟阶段;从60多岁到90多岁甚至更长,是人的衰亡阶段。
  • 说话,你不能不小心

    说话,你不能不小心

    我们从小就知道“走路要小心,才不会摔跤”“过马路要小心,以免被车撞”“与人交往要小心,以防被人骗”……但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说话也要小心。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嘴为祸福门。”其意就是提醒人们:一个人的荣辱成败,在很多时候就取决于他的说话水平。如果说话不小心,张口即来,毫不考虑后果,那么社会就没有秩序可言了。本书集前人经验之大成,从你平常生活中与别人交往的各个细节、说话的多个方面介绍说话需要注意的地方。会说话、说好话之人,一定能结友如云,舌绽春蕾,化险为夷,赢遍天下。
  • 狼性法则全书

    狼性法则全书

    在这残酷的竞争环境和微利时代,学习狼性生存法则势在必行!市场经济波涛汹涌,诡谲多变,外国企业却在我国纵横捭阖,蚕食市场,鉴于此,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面对来势汹汹的市场竞争,于是将狼性精神作为了企业强势管理与实战营销的誓师号令,为企业竞争决胜和强劲发展注入了震撼的动力。
热门推荐
  • 内心修炼气质女人

    内心修炼气质女人

    英国作家毛姆说:“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些不懂得如何使自己看起来美丽的女人。”现代女性早已抛弃了旧观念,学会了在忙碌与优雅中积极地生活。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时髦,而是内在修养。通过修养打造一个气质不凡的自我,通过读书学习培养一种远离庸俗的品位,因为气质修养才是女人永恒的化妆品。内涵是现代女性最应该具有的品质。在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美容健身和着装打扮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外貌,外表美丽已不再是梦想。现代社会中,人们欣赏女人的角度也已经从外表的美丽转向知性美和内在美。这告诉女性:想拥有丰富的内涵就必须读书学习,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实起来。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穿越之灵月皇后(完结)

    穿越之灵月皇后(完结)

    她,一个平凡无知的少女。他,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他,一个不问世事的王爷。他,一个忠心耿耿的将军。然而,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爱恨纠葛?最后她又会情归何处?穿越比翼双飞燕,转首已是百年身。愿与君随生死别,相望共享明月圆。欢迎大家加入《穿越之灵月皇后》群:66739311,验证请输入书名。-------------------------友情链接:《天使之泪:熙恋雪》http://m.pgsk.com/a/107951/《反穿之灵雪公主》发表时会通知各位的。本书已解禁,像尽快看到全文的请加群:66739311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看完烟火再回去

    看完烟火再回去

    麻辣女记者柳田,一度叱咤体育报足球版块,却被强悍女主编马青赶鸭子上架般扔进了陌生的羽毛球世界,在那里兴风作浪。这位连做梦都是小贝向她求婚的铁杆帅哥迷竟有眼不识羽坛顶级选手关傲君、罗超,一上来就因为小熊维尼内裤的曝光与冷酷的关傲君结下深仇大恨,还好有位温柔体贴的罗超不时为她解围,才没被大明星封杀……
  •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本书从仪表、仪态、服饰、用餐、拜访等14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商务礼仪的各个细节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将礼仪融入到了商务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贴近读者需求,是商务人士成功塑造个人形象的必读书籍,也是职场人士提高个人素养、推动事业成功的有效指南。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经理以及想在职场有所作为的人士阅读,还可以用作商务礼仪培训教材。
  • 千万别要结果

    千万别要结果

    正如作者自己高呼的那样:“没有结果,都是扯淡!” 在当今社会,没有结果的个人,没有结果的企业,再怎么将自己鼓吹得天花乱坠,终究也只是成功者的垫脚石。结果?到底什么是结果?如何获得结果?又如何获得好的结果?著名系统建设管理专家,卓越演说家周士人先生在《千万别要结果》一书中,直面员工、企业、领导者、团队、客户等群体,从创造力,驾驭力,策划力,合作,竞争,精神等各方面详细生动地指导如何获得优质完美的结果,给所有渴望成功的个体、团体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只是扶个阿婆过马路居然也能穿越?幻觉,肯定是幻觉!好吧,既然穿了,那就穿吧,可是为毛人家穿越是遇到各种帅哥骑士,她雨潇潇这一过来就是穿到一个傻子的身上?!被人欺负不说,就连半个帅哥骑士都见不着!天啊!这世界还有没有更离谱点的事发生?
  •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男人,二十几岁时最怕别人说自己没长大?三十岁以后最怕别人说自己没出息?你二十几岁,染色体决定了你的生存方式是战斗! 男人在二十几岁怎样做,决定他三十岁以后怎样活!男人想在三十岁以后得到,就得在二十几岁做到!二十几岁敢要,三十岁以后得到。二十几岁敢赌,三十岁以后能赢。这就是《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 另类药师

    另类药师

    1。简洁版:一个不怎么小白,又神经粗大,自认内心腹黑,实际上有点二的萌妹纸在药师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2。抒情版:你冲吧,我用生命来守护你!3。真实版:游戏中的一切,因为她的种种无心之举,都在悄然的改变着……最终,当谜底揭晓时,真正的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