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资格的管理者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需要有非凡的自信,需要有远大的目标,需要有超凡的能力,需要有横溢的才华。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还要有非凡的想象力和不竭的创造力,要有处理事务举重若轻,有条不紊,果断干练的魄力。
恒久的个人魅力
一个领导者必须具有诚信、想象力、热情、梦想、远见、时间观念、追求卓越的激情,并乐意与人分享。有多大的魅力就有多大的领导力,有魅力者最容易成功,魅力是你的无形资本。你需要有开阔的胸襟,温文尔雅的举止,要有高深的修养,有满腹的才华,要有非凡的气度,潇洒的外表。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称超凡的魅力是使领导人有别于普通人的一种天赋。他说,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人神奇而不可思议,能力超凡,具有“常人不可能具有的力量”。美国经济学家杰伊?康格在《魅力超凡的领导人》一书中强调指出,超凡的魅力对工商企业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大多数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的身上都有一种“气息”或“磁性”,这种“气息”或“磁性”能激励其他人追随他们。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先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吧。魅力是哲学家的炼金石,拥有它的人,可以把生活中所有普通金矿炼成纯金。如果没有魅力,你就什么也没有,魅力这种东西不是你所能乞讨、偷窃或买来的,你只能逐步培养,而且用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把它建立起来,此外别无他法。经由自我暗示的协助,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起一种迷人的魅力,不管他过去的历史如何。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所有拥有魅力的人,都会拥有足够的个性与热忱,将其他拥有无限魅力的人吸引到他们身边来。
你的穿着、你的声调、你的眼神、你身体的活力、你的思想以及你由这些思想而形成的性格甚至你握手的方式,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构成了你魅力的一部分,因为人们都是根椐你的外表来获得对你的第一印象。
怎么样能够培养你超强的个人魅力呢?
1.保持标志性仪态
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大多受你的外在形象影响。而你的形体就是你的产品包装。要培养一种让你自己感觉舒服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能恰当地表达你,以及你想展现的形象。
2.自如掌控肢体语言
塑造一个标志性的仪态只是拓展领导魅力的第一步。你还必须敏感地注意你的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如果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缺乏自信,你的信誉和专业精神都将受到质疑。
3.用眼神建立特殊联系
富有领导魅力的人都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眼神,使自己看起来就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一样。与人直视表现出一种自信,而大家都喜欢自信的人。同时,这也表现出你的正直与诚实。
4.迷人的个性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对方有什么样的背景,是什么样的出身,你都应该保持你自己的本色,对他们一视同仁。那些真正杰出的人物在对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永远是自然、坦率和诚实。
5.展现平易近人的一面
当你面对一个笑容满面的人时,你很难不对他报以微笑。微笑使人觉得自己受到欢迎,心情舒畅。但对人微笑也要看场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使用幽默也能令你显得平易近人。幽默可以用于表达看法,显示信心,舒缓气氛。
6.把握言语时机和内容
富有领导魅力的人似乎总是知道该说什么和什么时候该说。他们说话时从不吞吞吐吐或是拼命地找词,他们用词精确,发音清晰,显得威严、有力。但是这种令人羡慕的表现并不是机会所赐,而是精心准备的结果。
7.称赞别人以赢得称赞
称赞让我们觉得开心,并且我们时常需要这样的感觉。所以,当某人称赞你的时候,微笑着、优雅地说一句:谢谢。坦然接受这份礼物吧。
8.丢掉爱指责人的坏习惯
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9.尊重对方
你企图用说话去左右别人的意志,比如你请求别人办一件事,别人答应了你,这时你已左右了别人的意志。永远使别人感觉重要。而让对方帮你一个忙会使他觉得你很尊重他。杜威教授曾这样说过:“自重的欲望,是人们天性中最急切的要求。”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10.具有快速决断能力
有人在分析过16 000多人之后,发现一个事实:领袖人物一向都是具有快速决断能力的人,即使是在并不太重要的小事中也是如此;追随者却永远不会拥有快速的决断能力。伟人和凡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看他是否坚毅。
要成为一个真正富有领导魅力的人,你还必须学会扩充你的内心世界。还要学会如何把这些感受传递给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人。境界源于思想,魅力源于智慧。只有成功一次接一次地到来,你的魅力才能长盛不衰;而有了超强的魅力,你会发现,成功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高度的忍耐力
忍耐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更是一种命运。狼群在围猎之前总要进行仔细观察,这种观察最长的时候会持续好几天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们要忍受变幻无常的天气和蚊子的折磨,最可怕的是还要忍受长达数日没有任何食物的饥饿。但是为了捕到猎物,它们必须随时了解周围的环境变化。
纵观成功的企业与个人,多数都具备这种品质。从狼族的忍耐力磨炼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从而加强自身忍耐力的培养及提高。
但忍耐是痛苦的,它压抑了人性本能的欢乐,犹如赤裸着身躯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滚爬,鲜血淋漓也全然不顾。
成功者要像棋坛高手一样,要沉得住气,既然知道这是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那么就让我们耐心一些,耐心是一种成熟的标志。耐心最好的伙伴是信心和决心。人类的决心就像魔术师一样,你想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什么。在有效的付出的保障下,有决心和耐心的人一定会得到回报。办任何事都需要耐心,耐心在谈判中显得更为重要,谈判不仅仅是参与谈判双方的实力对比,而且是智慧和耐性的竞赛。签订任何一个协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磨出来的。
没有耐心是办不成事的,更不用说办大事。在谈判中,具有耐心,善于使用拖延战术,将使你在谈判之中占据主动,然后在适当时机答应对方一项条件,则更容易达成协议。你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收获丰盈;任何成功都是耐心耕耘和静心等待的结果。
具有高度的自制力是一种难得的美德,自制力是指引行动的平衡器,正因为你身上的热忱和自制相等才使你达到平衡。这种平衡能帮助你的行动,而不会破坏你的行动。在管理活动实践中,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功。
敢于冒险的魄力
几十年前,一个中国青年随着闯南洋的大军来到了马来西亚,那时,他的兜里只剩下5元钱了。
为了生存,他在这片土地上为橡胶园主割过橡胶,采过香蕉,为小饭店端过盘子……谁也不会想到,他后来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亿万富翁。他就是谢英福。他的创业史被马来西亚人津津乐道地传诵着。
很多人试图找到他成功的秘密所在,但他们发现,他所拥有的许多机会对于大家都是平等的,唯一的区别可能是:他敢于冒险。他可以在赚到10万元的时候,把这10万元全部投入到新的行业中。这在那个动荡的投资环境中,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也熟知他。当时,马来西亚有一家国有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1.5亿元。总理找到他,请他援助该公司总裁,他爽快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生产设备落后,员工凝聚力丧失,债务难还,这是一个巨大的黑洞,简直无法用金钱来填平。谢英福却坦然面对媒体,他说:当年来到马来西亚时,我口袋里只有5元钱,这个国家令我成功,我现在要报效国家。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我损失了5元钱。
年近六旬的他从豪华的别墅里搬出来,来到了钢铁厂,住在一个简陋的宿舍办公。3年过去了,企业扭亏为盈,赢利达到1.3亿元,而他也成为东南亚钢铁巨头。他成功了,赢的让人心服口服。
面对成功,谢英福笑着说:我只是捡回了我的5元钱。
年轻人如果有谢英福的这种心态和魄力,就不愁机遇不来敲你的门。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董事长松下幸之助早年曾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他对电灯泡着了迷,为了实现其改进电灯灯头的构想,不惜倾资从事改良的工作,并组成了松下电器公司。不巧公司成立之初,恰遇经济危机,市场疲软,销售困难。怎样才能使公司摆脱困境、转危为安?松下幸之助权衡再三,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拿出一万个电灯泡作为宣传之用,借以打开灯泡的销路。
灯泡必须备有电源,方能起作用。为此,松下亲自拜访冈田干电池公司的董事长,希望双方合作进行产品的宣传,并免费赠送一万个干电池。一向豪迈爽直的冈田听了此言,也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显然是一种违背常理的冒险。但松下诚挚、果敢的态度实在感人,冈田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松下公司的电灯泡搭配上冈田公司的干电池,发挥了最佳的宣传效用。很快地,电灯泡的销路直线上升,干电池的订单也雪片般飞来。创业伊始的松下电器公司非但没有倒闭,反而从此名声大振,业务兴隆。
对于刚刚创办、家底不厚的松下电器公司来说,一万个电灯泡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松下却在逆境面前敢于孤注一掷,采取破釜沉舟的推销行动,松下正是以如此魄力震撼了人心,争取了支持者,最终获得了成功。
强烈的忧患意识
恐惧本是一种消极心理,但是,在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危机感却无时无刻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对于企业而言,危机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管理之道。如果企业能够时时处处不忘企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并沉着冷静、洞察秋毫,从容不迫采取应对措施,企业生存发展就会有信心、希望和动力。
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世界信息产业巨子、英特尔公司缔造者格罗夫在谈到其辉煌业绩时说:“只有那些恐惧感强烈、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当年上海的“上菱”冰箱销售得红红火火,上海市民为能购得一台“上菱”冰箱而庆幸,所以,当青岛的“海尔”开始登陆上海滩时,上菱冰箱厂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但是,没过多久,上菱冰箱就被“海尔”彻底打败。同种情况也发生在上海空调市场上,上海生产的空调在全国起步较早,牌子老,信誉也不错,但由于它缺乏应有的市场敏锐性,没过几年就被地处泰州的春兰空调夺走大片领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上菱的失败说明了这一点,而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成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硝烟弥漫的市场中鏖战的企业经营者,应具有对恐惧、压力、乃至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应具有适应新的市场形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才能。
百事可乐公司负责人韦瑟鲁普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论,他经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体会到危机即将来临,“末日”似乎不远,以此激发员工不断积极向上的斗志,并要求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5%以上。
创维集团黄宏生说,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唯一的评价标准是看他能否以积极的心态承受生存和事业的痛苦。痛苦是思想者的标签,张瑞敏、格罗夫的“惧”、黄宏生的“痛苦”以及百事可乐公司的“末日管理”、森达集团的“视今天为落后”等等,无一不是对波诡云谲的市场形势进行的深层的思索,是对自身相对弱点和缺陷的反思和将内在压力向新的成功动力的卓越转化。
1992年,处于上升阶段的小天鹅集团也提出了“末日管理”的概念。用朱德坤的话说:“办企业、做人都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即使走在红地毯上也要有悬崖边上行走的感觉。”他认为,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最不好的时候,末日就是这样开始的。品牌越是辉煌,就越有可能发生衰退:攀登到一定高度,达到一个制高点,就容易走下坡路。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你能够看到气魄非凡自诩不沉之舟的“泰坦尼克”号顷刻间被巨浪吞没,也能看到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知名品牌突然就悄然无声,被消费者忘却。危机感和风险意识使小天鹅集团从观念、管理和制度等方面采取了防范措施,如“不开庆功会,却开反思会”、“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将传统的“纵比”改为“横比”等,努力做到避免自傲,警钟长鸣。
当华为2000年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总裁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他颇有感触地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这篇题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后来在业界广为流传,深受推崇。任正非为什么总在兴盛中提醒危机?因为他看到华为的冬天一定会到来,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谁有棉衣,谁就活下。“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唯有惧者才能生存!”华为的奋进与崛起,就源于这种深重的危机意识与苦心经营!
纵观国内外无数成功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发现,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通常是“怀抱炸弹”,进行着“末日管理”。正是这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和一系列“预警”措施,使他们安然绕过一个又一个“暗礁”,实现了持续的发展与成功。
冷静面对危机的勇气
在绝境中,能否做出足够的努力与忍耐,能否冷静地对待,等待转机的出现,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成功特质的一个试金石。
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一生中,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但是有件事是他记忆中最难忘的,即通过足够的努力与忍耐,走出风险危机。我们可以从中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成功CE0身上所具备的特有素质。
默多克曾在经过短暂的辉煌后,陷入过严重的危机。在1990年底他的新闻集团几乎全军覆没。危机的根源是,默多克拒绝通过发行股票来解决公司扩张所需的资金,而是通过向众多银行进行短期贷款来解决资金。并且他一直坚持保证他的家族拥有公司45%的股权,从而达到把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目的。
由于默多克决策的失误,导致新闻集团在1990年夏天逐渐走向了下坡路。原来,银行家们还都请求默多克接纳他们的现金,可是到了1990年,银行家们对他则开始冷淡。许多人都认为公司难逃此劫。1990年6月30日年度结算报告显示,新闻集团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以及沉重的短期债务。账面也表明新闻集团资产重估只增值了30亿澳元。到1990年中期,银行的有序撤出已变成大溃退。
默多克再也坐不住了,他必须走出泥潭。于是他不遗余力地向许多银行老总说明做蟾蜍的感觉,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此前,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默多克采取的疯狂的并购政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新闻集团已借遍了全世界——澳大利亚、英国、日本、荷兰、美国、新加坡、印度及中国香港,还有其他许多地方的钱。新闻集团拥有数百家不同的公司,而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担保,其贷款类型也各不相同。
为了渡过危机,默多克请求银行将1990年9月30日到期的贷款再延长一个月,银行方面勉强同意了。但条件是新闻集团答应重新清理其繁重的债务,并采取明智的商业计划。新闻集团最大的债权人——花旗银行被委以解决债务问题并重组该公司的重任。
1990年12月6日,在许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是对默多克来说,却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银行——匹兹堡国民银行到晚上11点还在拒绝对一笔小额贷款展期(给贷款延期),它这样做只是为了通过放贷获取利润,而之前并没有对新闻集团进行调查。
花旗银行年轻的副总裁莱恩向默多克建议他有必要和匹兹堡银行总裁打一个电话,商量一下展期的事情。这对默多克来说,应是他打过的最重要的电话,它将决定这个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现在已经成为帝国的公司的沉浮。所有的希望都凝聚在这一电话中。
对方总裁不愿接听默多克的电话,不过银行方面替默多克接通了信贷主管的电话,莱恩充分地发挥了“攻关”的能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结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的变化之快令默多克感到震惊,就如同听到银行不同意将贷款展期的消息一样。这位信贷主管,在几个小时前还告诉他们停业清理公司,现在简直是再仁慈不过了。他说:“噢,默多克先生,感谢你打来电话。不知道戴?德沃告诉过你没有,我接到他打过来的一个不错的电话。我们谈得很好,我已充分考虑了他跟我说的话。我们不想那样为难你们。”
默多克到达伦敦已是午夜时分。他在那里待了将近两个小时,谁也不会知道他们在伦敦究竟谈了些什么。后来,默多克回忆道,当时那位匹兹堡官员说:“也许我们可以到纽约一聚,这样我们对公司会有更多的了解,然后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默多克在他奋斗的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但是这件事是他记忆中最深刻难忘的。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发生过,在这个时候,有的企业因此而反败为胜,重振大业,而更多的企业却是走向了衰败,直至灭亡。
虽然默多克一生都在进行疯狂的扩张,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在危机时他能够冷静地应对这一变化,力挽狂澜,使新闻集团走出危机,重振昔日雄风,更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企业领袖超凡的管理才能。
用实力迎接竞争
要成为头狼,首先得经历很多磨难,并在磨难中充实自己的实力,这样才有资格做头狼。
要想成为一个头狼式的领袖,除了具备良好的水准、素质和心态,还得面对激烈竞争的磨炼并在竞争中取胜。
竞争,不只是为生存,生存有了保障后就会为生存得更好而竞争。竞争存在于各个环节和各种不同的境况之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免不了在竞争的压力下生活。
耶鲁大学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有名的一所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现在很骄傲,布什总统、老布什总统、克林顿总统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耶鲁的办学理念只有一句话:培养未来世界的领导者。耶鲁最有影响的是本科教育,他们的教育思想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领袖,所以入学的时候校长要找学生一个一个面谈,看他的本质、潜质里面像不像耶鲁学生,看他能不能成为领袖人才,每年都这样筛选。学生进来以后给学生相当多的机会自主地发展、全面地发展,所有的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教课期间完全是讨论。耶鲁的正教授招聘条件有这么一句话:此人能够在本领域与世界该方面的领袖进行竞争。
耶鲁的学生都体现出一种充分的自信、自强和挑战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他们觉得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成为领袖人才。耶鲁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到了考试之前每天都不能睡觉,或者只睡一两个小时。但是实际上耶鲁并不像我们考试一样要有多少分、及格线是多少。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就是要你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你觉得自己不行就退学。学校里没有要求说考到多少分就把你开除,但是学生都非常努力,那种强烈的进取心令人吃惊。
李嘉诚曾经对年轻人讲过:“要成为领袖,除了基本素质一定要有外,还要清楚,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好一点。就像奥运赛跑一样,只要快1/10秒就会赢。”
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我年轻打工时一般人每天工作8~9个小时,而我每天工作16小时。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得益更大,这样就可以比别人赢少许。面对香港今天如此激烈的竞争,这更加重要。只要肯努力一点,就可以赢多一点。”
所以要成为一个头狼式的领导,就要敢于面对竞争,苦练内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磨炼中成长壮大。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时代是用大脑来定义的,竞争的实质已转化为知识与智慧的竞争。要想成为有竞争力的领导,先得做好知识的主人。
崇尚知识。大凡成功人士,往往都有其共同的“知识”特质。我们对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可以有一个新的诠释:一大批像比尔?盖茨、杨致远、丁磊等以知识为代表的时代精英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影响着整个世界。
愿意学习。著名生态经济组织“未来500”的主席、美国三菱公司原首席执行官TachiKiuchi先生,人称最愿意学习的商界领袖,就连在旅行中他也从不放过学习。
善于学习。知识需要积累,积累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是学习。现在的世界什么都可以外包,唯独学习最不可以外包。因此,获取知识的途径不能靠金钱购买,只得投入时间和精力。
不断学习的人,会给人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言行中流露出的是令人折服的力量。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快节奏的时间行程对于爱学习和渴望学习的人是最好的行程伴奏和激励节拍,越激越勇,形成难能可贵的良性循环,勇攀高峰,从而人生将充满希望和机遇。只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心里有底气,才能赢在各个起跑线上。
总之,知识,是成就成功人士的最为关键的核心资源。换句话说,只有掌握了知识又善于应用知识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才能成为别人心目中真正的领袖!
合理规划,稳抓机遇
企业要想保持基业长青,长久不衰,需要合理的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使企业更加有生机,使企业更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壮大。合理的规划,才能使企业稳步前进。
机遇就在得失之间
命运是公平的,会在你有所得的时候让你失去一些东西,关键是看你如何取舍。也许,你丢弃一颗星星会得到一个月亮;也许,你捡了一颗芝麻丢了一个西瓜。无论是月亮还是西瓜,只要是机遇,在它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地伸手抓住。比尔?盖茨曾说:“在机遇即将与你擦身而过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要计较得失,一举将它抓在手中。”
1998年是“雅虎”公司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年。“雅虎”网站的日平均点击量超过7000万次,“雅虎”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品牌网站之一,同年9月,“雅虎”公司市场值达到将近250亿美元,市场盈率达到41.6%。同时也创造了连续两年进入“福布斯”(Forbes)排名前500家企业的惊人纪录。
然而,又有谁够能想得到,四年前,“雅虎”产业的全部内容还只是杨致远一台电脑中的网络资料搜索手册而已。
“雅虎”公司的成立充满了戏剧性。
1993年底,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研究所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开始率先使用全球网络来协助自己科研项目的完成。但复杂网络的使用当中,他和课题组同学大卫?费洛都觉得目前的国际网络内容包含非常广泛,但是要找一个相关题目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由此,他们便想到,如果能建立一套可供搜寻的软件,分门别类地将所有资料加以组织,那么使用网络资料时便会很方便,所花费的时间也会大大减少。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从1994年开始,年仅25岁的杨致远便开始利用一台名为“睹”(AKE.BONO:日本有名的美裔相扑手名称)的电脑,借助学校的工作站,着手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编写的网络搜索软件,并开始建立自己名为“雅虎”的网站。
“雅虎”(Yahoo)一词,源自英国作家斯威富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一群野人的名字。至于为何以此来命名自己的公司,杨致远说:“我是从一本旅游手册中看到这个名词的,我们觉得‘雅虎’这个词代表了那些既无经验,又无教育的一代社会中的外来游客,与我们这群初涉IT业的电脑非常相近,所以,我们就用了‘雅虎’(Yahoo)一词做为这个网站和相关软件的名称了。”
由于“雅虎”网站及其软件的内容生动有趣,集中了一些当下热点话题和文化焦点问题,加之它所收集并公布的资料分类详细,网民们很快发现并喜欢上了这个网站,许多网友纷纷进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工作站来使用这套软件。很快,校方的正常科研秩序开始受到干扰,许多利用网络才能实现的科研项目无法正常展开。为此,校方大为光火,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的代理服务器“请”出了学校网站。
不得已,杨致远开始积极寻找其他潜在的合作者和投资者。
他来到美国西部的“硅谷”地区,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找到当时成功的企业家、国际购物网络的创始人亚当斯。当亚当斯看完杨致远的求助计划和关于“雅虎”网站及相关软件的文字说明后,立即被它吸引住了。
凭借多年的经营经验,亚当斯断定这将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开发项目。因此,他不仅帮助“雅虎”网站横空出世,还将“雅虎”公司介绍给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硅谷高科技投资风险公司”,由这家公司直接协助运作“雅虎”公司的全部上市工作。
在这种情况之下,杨致远与费洛一致认为,在这个推出自己公司及软件的黄金时机,继续开发“雅虎”公司的商业潜力及其软件工作,要比最后完成博士研究的全部课程更为重要。于是,他们决定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携手成立了“雅虎”(YaHoo)软件公司。
就这样,在IT产业的巨子中,除了早期放弃大学学业的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之外,又多了杨致远和费洛,他们虽然都暂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但同样在自己的领域内完成了无比成功的事业。
成功的人总是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突破口的锐利眼睛,他们总能在机会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发现它们,并一举抓住它们,从而踏上成功之路。杨致远和费洛就是具备了这种素质的成功人士。在“雅虎”即将创建的关键时刻,他们发现了对他们更加有利的新的机遇,所以毅然放弃自己多年为之努力的博士学位,凭借这一新的机遇改变了他们的整个人生,从而开创了更为辉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