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900000024

第24章 尾声

尾声

著书立说,情报机构立碑树传

2009年10月,是英国情报机构成立整整100周年的日子。为了隆重庆祝一下自己的百年大典,也为了检阅这一百年来的历程,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都想到了同一个点子,那就是分别出版一本关于自己的书籍。

其实早在2002年,军情五处就在英国各大报纸和杂志上刊登一则广告,招聘历史学家为自己编写“百年史”。广告词公开称:“兹招聘可靠的历史学家一名,兼职,不求体格健壮,但求明辨是非”。希望推出一套系统、全面、客观地记录军情五处一百年历程的书,并希望这本传记能成为一本权威著作,可以作为将来历史学家进行研究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来源。

广告还声明,这名被录用的历史学家将会用6年时间来完成这项“宏伟工程”。届时,他将在位于伦敦中部的军情五处总部内工作,每周工作两三天,年薪大约是3万到4万英镑。

工作期间,这名历史学家享有充分的特权,可以随意调用军情五处全部的秘密档案。据估计,这些档案总数达50万份,其中包括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情五处所从事的反间谍活动,以及后来针对爱尔兰共和军的情报活动。他还可以根据需要,接触任何一名现任或是退休离职的特工人员。自然,他可以依照自己的见解,在书中“自由地”评述军情五处的是非功过。但是,这本书最终的编辑权完全属于军情五处。

招聘工作负责人斯蒂芬·兰德已经致信几位著名历史学家,邀请他们参与竞聘。据透露,其中包括剑桥大学的现代史教授克里斯托弗·安德鲁和诺丁汉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理查德·奥尔德里奇。安德鲁曾参与撰写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历史,当时就接触到了军情五处及相关单位,翻阅了专门从事海外情报搜集工作的军情六处的部分秘密文件。而奥尔德里奇则出版过一本关于冷战时期情报活动的书。

军情五处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据2009年10月6日有关报道说,首部披露英军情五处百年秘史的书籍已经于10月5日正式出版,书名为《保卫王国:间谍和政客》,作者是克里斯托弗·安德鲁。

全书共6大部分,厚达1032页。值得一提的是,书名中“保卫王国”一词源于军情五处的警言。《保卫王国:间谍和政客》从军情五处的百年发展着眼,讲述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眼下反恐战争期间的对内情报秘史,披露了大量先前不为外界所知的历史细节,回顾了军情五处自1909年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从军情五处的视角,折射出近百年来英国历史的曲折起伏。

为完成这部史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鲁教授前后翻阅了大约40万份机密文件,采访了大量军情五处的退休官员,他本人甚至因此加入军情五处。

安德鲁说,“军情五处是历史上第一个授权历史学家接触机密档案的情报机构”,如此一来,英国的情报史就不会留下空白,也不会被扭曲。

由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授权、由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历史学教授基思·杰弗里撰写的新书《军情六处》也于2010年9月21日问世,法新社9月22日转引了书中不少真实“007”的真实生活。

杰弗里获得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授权,得以翻阅自1909年至1949年秘密情报局全部机密档案。于是,秘密情报局早年的模样在新书中一览无遗。

现实中秘密情报局特工最大的特点是行动自由,但他们没有影片中邦德那般挥金如土的潇洒;相反,现实中特工常常捉襟见肘。现实与影片的另一个反差是,邦德总是能够在险象环生的情形中脱身,而现实中的许多特工却在行动中失去性命。

事实上,秘密情报局在创建之初不仅不神秘,而且有那么一些寒酸和落寞。

已故创始人兼第一任局长曼斯菲尔德·卡明在他的存档日记里这样描述秘密情报局新生阶段的情形:“每天走进办公室,待一整天,看不见一个人影,没有任何事情可做。”

不过,杰弗里在书中描述的众多特工形象,还是与“007”系列小说和影片中的“邦德”极为相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情报局特工彼得·塔泽拉被空投至**控制的荷兰一处海岸,他涉水登岸,脱掉特制的橡胶外套,露出一套绅士晚礼服,进入一座海滨赌场,窃取情报。在进入赌场前,他的一名同伴特地在他身上喷洒几滴“轩尼诗”XO,以强化他所扮演的酒客形象。

杰弗里在书中写道,所谓英国特工都持有当局颁发的“杀人执照”一说只是一个传说,但秘密情报局确实有其他置人死地的行为。例如,在战后,当大批犹太难民航海偷渡至当时由英国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区时,英国秘密情报局曾实施“困窘行动”,炸沉5艘正在航行中的犹太难民船。

书之竹帛,传之后世——是总结,是反思,还是对未来辉煌不再的聊以自慰?

真正的历史,并不是写在纸上的——尤其是那种有“绅士”之称的国土上的男人们(现在当然也包括女人们),也许更应该明白个中奥秘。

因为这样的书毕竟不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拜伦的《唐璜》或者是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同类推荐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本书介绍了开启3-4岁幼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让孩子拥有演说家的口才、让孩子拥有科学家的逻辑、让孩子拥有艺术家的气质、让孩子拥有交际家的手腕、让孩子拥有道德家的品性、做好孩子的营养师、让孩子在游戏和玩具中激发智慧。
  • 第四者

    第四者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御医

    御医

    他,君浣溪,平生没什么理想,学学医,炼炼药,看看病,在这异世混吃混喝也就是了,谁知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莫名当上御医,做了天子面前的红人,更位列名满天下的四大公子之首,宫中府外,左右逢源,称兄道弟…怪了,那几个外表风度翩翩,内里健壮如牛的哥们,怎么一见他就多病多灾,体虚气弱,个个宽衣解带,敞开胸怀,追着要他诊治,他们不会是…发现了他身上的秘密吧?!——俊美御医,却原来是个清丽佳人……那个,自己身为大夫,治病救人是天职所在,不容质疑,可是,这哥们中了媚毒,却要她怎么救,真要赔上身子又丢心吗……(本文将延续央央一贯之清新浪漫的文风,不恶俗,不小白,喜欢的亲们一定记得收藏和投票,谢谢!)——感谢好友静海深蓝为本文制作的精美封面——◆◆◆◆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傲风】风行烈【军火皇后】潇湘冬儿【步轻尘】李筝【魔鬼的吻痕】秋如意【帝凰】天下归元【四人行必有我夫】央央【总裁的叛妻】静海深蓝【狂状元】雁无痕【玩火】孑羽遗风【前妃太抢手】漫天花雨【魔君请你温柔一点】北棠【驭妖】枫飘雪【帝妻】初晨【娘子你几岁】祥云涧【云倾天阙】素素雪【简随云】草木多多*************************推荐好友美文:浅绿《错嫁残颜》素素雪《江山如画,红颜堪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