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00000018

第18章 养虎成患,本·拉登在劫难逃

第十七章 养虎成患,本·拉登在劫难逃

本·拉登曾被美国人称为“反苏英雄”或“抗苏斗士”,1998年,本·拉登以“世界伊斯兰前线”的名义发布“圣战宣言”,称美国已经向上帝和他的使者们宣战,因此呼吁将谋杀生活在地球任何地方的任何美国人;中情局成立了“拉登处”,开始对其追捕,10年过去了,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中情局终于如愿以偿。

成立“拉登处”

2001年9月11日,在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的精心策划下,19名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美国民航飞机,先后撞击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其中一架飞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共造成近3000人死亡。消息传来,不仅美国震惊,也震撼了全世界。这就是“9·11”事件。

“9·11”是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时刻。在全世界刚刚跨入21世纪的时刻,人类就经历了这一场人间悲剧,从此以后,国际社会恐怖主义甚嚣尘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又不得不面对一场新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世界头号恐怖人物本·拉登。

2002年12月12日,负责调查“9·11”恐怖袭击中安全疏漏的美国国会联合委员会完成了调查报告。这个参众两院的联合情报委员会建议美国加强努力,打击恐怖组织和它们的资金来源,防止再次发生恐怖袭击。

报告指责美国情报和执法官员在防止“9·11”袭击中出现一系列失误,建议对有关官员做出处理。联合委员会中的共和党要员、来自阿拉巴马州的参议员谢尔比认为,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应该下台。谢尔比说:“作为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任期中犯下的巨大失误比历任的其他任何一届局长都多。”

报告还对美国如何防止再次在本土发生恐怖袭击作出了建议,呼吁加强努力,打击恐怖分子的训练营地。委员会即将离任的主席是来自佛罗里达州的民主党籍参议员格拉姆。格拉姆说:“我们必须提出的问题是,新一代的恐怖分子在哪里接受训练?我们知道答案:主要是在叙利亚和叙利亚控制下的黎巴嫩地区和伊朗。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没有袭击他们的总部和训练营地是一个疏忽,正如我们在90年代没有在阿富汗打击基地组织一样。”

10年来,本·拉登同美国政府及其追随者们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同中情局的特工和那些情报官们斗智斗勇,考验着他们“反恐”的能力。

那么,本·拉登到底是何许人也?

本·拉登1957年3月10日出生于沙特吉达的富裕之家。他是沙特阿拉伯一名建筑界大亨的18个儿子之一,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七。本·拉登在阿布杜尔·阿齐兹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获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他当过工程师,后靠石油及建筑业聚敛了大笔财富,在沙特阿拉伯和西方国家拥有多家公司,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

本·拉登身高6英尺,瘦弱,但非常敏捷,擅长马术、长跑、登山和足球运动,还喜欢看有关空手道题材的电影。李小龙是他非常喜欢的演员。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到叙利亚与土耳其交界处的山地去爬山骑马。他曾经在家族企业中工作了一段时间,但这份工作并未能令这个年轻的穆斯林理想主义者感到愉快。在听过巴基斯坦的阿布杜拉·阿扎姆的激情布道的录音带以后,他大受启发,开始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阿富汗从1979年到1989年之间那场为期10年的武装冲突,给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提供了一个团结核心和训练场所。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阿富汗的民族抵抗运动兴起。当时,世界各地许多年轻的穆斯林都以志愿者的身份云集阿富汗,参加被认为是抵抗侵略者的“圣战”。本·拉登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23岁的本·拉登加入了数以千计阿拉伯青年的行列,前往阿富汗。在这场反苏“圣战”中,他参与了兴建军火库、医院和修筑道路的工作,也参加过战斗。后来,他领导一批士兵,亲身参与了许多军事行动,包括一次围攻贾拉拉巴德的著名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缴获了一支先进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自此之后,他到哪儿都带着它。

在阿富汗的经历为拉登提供了联系全球各地的伊斯兰激进人士的机会,结识了许多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来西亚甚至美国的伊斯兰激进人士。当年的那场阿富汗战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和全球争霸的一部分,所以当时的本·拉登不仅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甚至还被美国人称为“反苏英雄”或“抗苏斗士”。

本·拉登后来的许多阴谋诡计和暴力手法就是从美国中央情报局那里学来的。美国给了这些“抗苏斗士”们大量的援助,其中包括专门对付直升机的“毒刺”导弹等尖端武器。当时中央情报局每年要拨出5亿美元军费来武装和训练贫穷且手无寸铁的游击队员。美国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尖端产品也陆续进入了本·拉登的兵器库。

沙特阿拉伯和美国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秘密支持阿富汗抵抗组织反对苏联的侵略,从而使阿富汗“圣战”在1988年就取得了胜利。当时莫斯科宣布,他们的军队将在以后的9个月内撤出阿富汗。在苏联人开始撤退时,那些“圣战”的领袖们就开始盘算下一步该干些什么。

本·拉登认为,为阿富汗“圣战”而成功创建的组织不应当被解散,于是就和他的朋友阿扎姆建立了他们自己称之为“基地”的组织,作为未来“圣战”的可能的总部。本·拉登俨然已经成了“基地”组织的领导人。这个组织包括一个情报执行部门,一个军事委员会,一个财政委员会,一个政治委员会,一个主管新闻事务和宣传工作的委员会。还有一个由本·拉登圈子内的人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本·拉登对“基地”领导方式的设计显示出他日益增长的自信和野心。他很快便公开表示,要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准备“圣战”,实现他无可挑战的控制权。

1989年苏联撤军后,本·拉登带着他的“兄弟们”重返沙特。在本·拉登的圈子中,有一位最重要的埃及人名叫艾曼·艾尔·扎瓦西里,是一名外科医生。扎瓦西里当时领导着一支强有力的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他的许多追随者在新组织中成为重要成员,而他与本·拉登的亲密关系使许多人以为他是“基地”组织的二号领导人。不过后来,他们的组织合并,他的确成了本·拉登的副手。

1990年8月,当伊拉克部队入侵科威特时,由于在阿富汗的经历,本·拉登已经赢得了声誉和尊重,他向沙特阿拉伯国王建议,由他召集“圣战斗士”们进行一场“圣战”,收复科威特。然而沙特国王法赫德却拒绝了本·拉登所提供的军事援助,转而向美国求援,沙特阿拉伯加入了美国领导的盟军,允许美国军队驻扎在沙特阿拉伯,对此,本·拉登和许多伊斯兰教士予以公开谴责。沙特反对派领导人阿勒法基表示,本·拉登无法接受50万美国士兵踏上沙特的神圣土地这一事实。沙特阿拉伯政府并不在意这些谴责,开始驱逐这些教士,并且没收了本·拉登的护照。后来在一位皇室家族成员的帮助下,本·拉登以参加1991年4月巴基斯坦的一次伊斯兰集会为借口,逃出了沙特阿拉伯。到1994年4月,沙特阿拉伯政府冻结了本·拉登的资产,取消了他的沙特国籍和公民身份。至此,本·拉登已经没有一个他可以称之为祖国的国家。

1991年,本·拉登来到苏丹,继续支持其他穆斯林战士。他在苏丹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恐怖实业组织,吸纳了大量的公司,赚了很多的钱。本·拉登决定利用他的建筑公司建造一条从喀土穆到苏丹红海岸港口的高速公路,同时为“基地”组织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让他们获得许多先进的武器和技术装备。

1996年,苏丹政府要求本·拉登离境。当时阿富汗刚好在极端伊斯兰组织塔利班的控制之下,于是阿富汗成了本·拉登最后的一个避难所。到了阿富汗后,本·拉登的地下势力开始扩张,其“基地”组织成员发展到5000多人,分布在大约25个国家。

1998年2月,40岁的本·拉登以“世界伊斯兰前线”的名义,从阿富汗总部向伦敦的一家阿拉伯报纸发布了所谓的“圣战宣言”。“圣战宣言”称,美国已经向上帝和他的使者们宣战,因此,呼吁将谋杀生活在地球任何地方的任何美国人,“作为任何国家的每一位穆斯林的个人责任,只要他能够这么做”。

他对1983年导致241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丧生的贝鲁特自杀性爆炸事件、1992年亚丁的爆炸事件,特别是1993年索马里的武装冲突大加赞赏,因为在那以后,美军“带着沮丧、羞辱、挫败和死亡离开了那里”。

不过,公开表示要对所有的美国人不加选择地进行杀戮,1998年的“圣战宣言”还是第一次。

由于本·拉登频频向美国发出威胁,于是在1997年得到白宫的批准后,中情局决定实施抓捕本·拉登的计划,要活捉本·拉登。

2004年2月22日《华盛顿邮报》在一篇题为《幽灵战争:1997—1999年间的中情局和奥萨马·本·拉登》的报道中披露说,美国中情局曾在1997年制定了一个绑架本·拉登的完美计划,但是却因为决策者的犹豫最终胎死腹中。

追捕本·拉登的行动最早要追溯到一个名叫卡西的巴基斯坦恐怖分子。

1993年,克林顿上台还不到一个星期,在兰利中情局总部入口处的交通信号灯下,中情局60岁的情报官史塔尔正在车里等着绿灯,在他的后面还有很多车辆,里面坐的都是中情局工作人员。突然,史塔尔从倒车镜中看到一名青年下了车,这个青年一下车就开始用步枪扫射。最先被他扫射到的是中情局秘密行动通信官达林,接着是中情局医生班内特,然后是史塔尔,最后是中情局工程师摩根。扫射完毕后,那个青年又回到第一个目标达林身上,一枪轰掉了他的脑袋,然后扬长而去。整个过程只有30秒。这就是震动中情局的“中情局大门枪杀事件”。作案者就是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卡西。

此次事件发生后,克林顿总统居然没有按照惯例来对中情局表示慰问,这使得中情局愤怒不已。

一个月以后,纽约世贸中心的地下停车场又发生了一起爆炸案,造成6人死亡。这一次虽然没有中情局官员受伤,但中情局已经开始向恐怖主义开战,把反恐怖主义变成最优先考虑的课题。

1993年,卡西在中情局总部的入口处作案后逃之夭夭,美国立即对他发出了通缉令。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中情局虽然知道卡西就在阿富汗境内,却无法捉到他。因为当时中情局在阿富汗没有任何人手。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追捕卡西的行动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中情局反恐中心得到的情报表明,卡西一直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边境地区流窜活动,而且在阿富汗南部地区的可能性最大。为了尽快捉住卡西,巴基斯坦情报站精心挑选了在20世纪80年代抗苏战争中和中情局有过合作关系的30多名阿富汗部族武装人员,从事追捕工作。

1997年5月,一个巴鲁什人走进卡拉奇的美国领事馆,提供了有关卡西的情报,3个星期后,由中情局官员、巴基斯坦情报官员和联邦调查局官员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在巴基斯坦的一家宾馆中逮捕了卡西,并将他押回美国受审。2002年11月14日,卡西被处决。

当时,这个对付恐怖主义的特别小组针对的不仅仅是卡西,还有其他恐怖主义分子。不过将卡西捉住后,当他们要面临解散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引起了中情局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本·拉登。

中情局于1996年1月成立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反恐小组,全力对付本·拉登在苏丹的工作站。这个“本·拉登问题小组”还有一个通俗的名称就是“拉登处”,负责追踪本·拉登的行踪。

他们发现本·拉登正躲在苏丹,大力资助北非的恐怖组织,于是就向苏丹政府施压,迫使他们驱逐本·拉登。于是这名“恐怖大亨”就在当年5月来到了阿富汗。

当时本·拉登经常在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一带活动,于是特别行动小组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绑架计划。他们在阿富汗南部找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洞穴,打算在抓到本·拉登之后将他藏在这个洞里,等到30天之后再由美军特种部队派飞机将其秘密接走。

特别行动小组负责人称,他们考虑到本·拉登失踪以后,其随从和其他恐怖分子一定会加紧搜寻,如果美军立刻派遣飞机进入阿富汗,会引起恐怖分子怀疑,从而带来麻烦。他们认为本·拉登失踪一个月以后,恐怖分子的神经就会懈怠下来,那时候再把他由秘密地洞运走更加安全。为此,他们还在这个洞穴中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水。

1998年春天,特别行动小组经过长时间的追踪观察后将目标锁定在一个距离坎大哈机场仅5公里之遥的农庄。这个名叫塔尔纳克庄园的农庄占地约100公顷,四周有3米高的围墙,里面有80余间房屋。这里也是本·拉登的据点之一,有好几个晚上,他都在这里和自己的妻子过夜。

当时本·拉登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所以随身仅带了几名保镖,而且还肆无忌惮地使用卫星电话,这就非常容易暴露他的行踪。特别行动小组对农庄周围的地形进行了详细勘察,中央情报局则借助卫星定位系统绘制出了农庄的具体地图。一切准备工作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根据特别行动小组制定的计划,大约30名身手敏捷的武装人员将参加此次绑架行动。他们计划分成两个行动小组。其中一个行动小组将在凌晨2时左右穿越沙漠地区秘密向农庄逼近。为此,他们事先已经设计好了一条能够避开雷区的捷径。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将匍匐前进,通过排水沟潜入农庄。

另一个行动小组则乘坐两辆“巡洋舰”吉普车慢慢行驶到农庄的正门,使用无声手枪干掉入口处的两名警卫。与此同时,第一个行动小组对本·拉登和他妻子睡觉的房间发动突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那个大胡子、瘦长的沙特人,给他戴上手铐。然后,行动小组将把本·拉登带到农庄的正门,塞进等候在那里的“巡洋舰”汽车,迅速驶往50公里外藏身的山洞。

特别行动小组和中央情报局官员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将其递交给中情局高层,等白宫拍板之后立即实施。

白宫反恐协调员理查德·克拉克来到中情局总部,和中情局负责反恐事务的官员奥康奈尔讨论了这项计划,包括费用和风险。

当时,奥康奈尔认为此次行动最大的风险是可能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因为据卫星拍照和地面侦察来看,在塔尔纳克庄园生活着数十名妇女和儿童,如果抓捕行动出现失误,就很可能殃及无辜。

一旦出现意外,这样的“屠杀”行动曝光后,将使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一落千丈。

1998年6月,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在和几名官员和助手商量之后,最终做出了一个遗憾的决定:行动取消。

就在这项秘密行动被取消之后两个月,1998年8月7日,“基地”组织的自杀袭击者同时对美国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使馆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自杀式袭击,共造成224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

在中情局总部大楼,当情报官员和分析家从电视上看到惨不忍睹的画面时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怒。一名中情局官员后来回忆说,当时负责追踪本·拉登的一名情报官员就直接冲着特尼特发泄心中的不满。“你要对这些死者负责,”这名愤怒的官员对特尼特大声嚷道,“那时你完全有机会抓到他,但是你却没有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采取行动。”

显然,这名官员所指的就是放弃对塔尔纳克庄园的突袭行动。这番公开的指责让特尼特显得十分尴尬。在美国朝野施加的巨大压力之下,特尼特终于决定要对本·拉登采取行动,但那时本·拉登已经离开了塔尔纳克庄园。

从此以后,特别行动小组再也没有找到对本·拉登下手的良机。因为自从美国在1998年8月20日向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营地发射导弹之后,本·拉登就变得行踪不定,而且关掉了移动电话,增加了保镖人数。1999年,特别行动小组曾经计划对本·拉登在喀布尔的一处住所采取行动,但是当他们靠近住所时遭到了枪击,导致一人受伤。追捕行动也就无疾而终。

几年后,一位退休的“拉登处”特工朔伊尔这样说道:“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干掉他(本·拉登),尤其是在1998年到1999年之间。这样的机会至少有8到10次。中情局向‘上面’报告了所掌握的情况,并提出抓住他或从空中对他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行性报告,但没有一次得到批准。决策者担心,美国一旦采取行动,将会被指控为搞暗杀。这样做一是代价太大,二是会得罪欧洲人,三是会引起穆斯林的愤怒。这些机会都出现在克林顿时代。”

正如朔伊尔所说,“9·11”之前,中情局有太多的机会使本·拉登无法活生生地看到“9·11”惨案。朔伊尔回忆说:“1998年12月,我们得到情报,本·拉登某晚在阿富汗坎大哈城的一所房子里过夜。我们非常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地点,并再次提出用导弹或飞机从空中干掉他。但这一方案又被否定了,原因是那座房子的隔壁是清真寺。决策者担心会炸毁那座清真寺,从而引起伊斯兰世界的愤怒。”朔伊尔说,“如果那时干掉了本·拉登,就不至于(在“9·11”事件中)丧失3000条美国人的生命。”

不过到了1999年3月,又有一次机会摆到了中情局面前。“拉登处”得到情报,本·拉登正在阿富汗南部沙漠中的一个狩猎营里和某中东国家的几名王子一起享乐。“拉登处”提议用导弹把整个营地夷为平地,但是遭到了拒绝。白宫最担心的是,导弹会同时伤及那些王子,由此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会使美国在伊斯兰国家陷入更大的危机。

1999年10月的一天,美国中情局反恐中心的一个特工小组飞到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这个特工小组代号“JAWBREAKER-5”,组长是中情局反恐中心本·拉登行动小组的负责人里克。他是一个在阿尔及利亚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摸爬滚打许多年的老特工。特工小组来到塔什干的一个秘密机场,在那里登上一架苏制的米-17运输直升机,旋即向白雪皑皑的阿富汗北部山区飞去。特工小组此行的任务是拉拢阿富汗北方联盟最高军事指挥官马苏德,一起来干掉本·拉登。里克直言不讳地对马苏德说:“我们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本·拉登,让我们携起手来吧!”

中情局的“JAWBREAKER-5”情报小组在阿富汗工作了几个月之后,中情局反恐中心接到情报说,本·拉登将秘密造访贾拉拉巴德东部山区内的“德鲁塔训练营”。中情局反恐中心的本·拉登小组立即将此情报交给马苏德,告诉本·拉登已经来了。马苏德立即纠集起数只毛驴,驮上苏制火箭,然后派出一个突击小组潜伏到“德鲁塔训练营”附近的一座山上。当小组上路后,马苏德向中情局兰利总部汇报了他的计划:用火箭弹来消灭本·拉登。

没想到这立即引起了中情局法律专家的警觉,因为白宫的法律部门可没批准中情局可以跟马苏德搞这样的纯军事行动。实际上,现在等于是中情局给情报让马苏德行动,所以最后的板子是要打到中情局头上的。为此,反恐中心赶紧发出一封电报:立即取消这次行动!

2001年9月9日早晨,马苏德接受两名阿拉伯记者的采访。结果隐藏在摄像机内的炸弹发生爆炸,马苏德当场死去。数小时后,马苏德的情报助手打电话给中情局,几乎无法解释马苏德的情况。中情局官员问:“马苏德呢?”马苏德的助手回答说:“他在冰箱里了!”显然,他不会用英语表述“停尸房”。2001年9月10日早晨,全世界都知道马苏德死了。

从1999年末直到2001年8月,中情局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会向白宫提出一次本·拉登要攻击美国的警告。“狼来了”两年后,已经没有人相信中情局的警告了。

到了小布什时代,中情局对本·拉登似乎已经没有了从前的敏锐感觉了。2000年10月12日,美国“科尔”号驱逐舰在也门的亚丁港遭到一艘满载炸药的小型橡皮艇的自杀式攻击,中情局黯然神伤。也就是从那时起,本·拉登变得异常谨慎,行动十分诡秘,甚至有时候一天要换三个地方。“拉登处”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情报,都无法得知本·拉登到底在哪里。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和他的手下终于对美国下手了,袭击了美国华盛顿和纽约,制造了惊动全球的“9·11”惨案。

而从“9·11”之后,本·拉登更成了神奇的影子,他完全进入地下秘密活动状态,想发现他已非常困难了。另外,美国发动的对萨达姆的战争实际上帮了本·拉登“美国是伊斯兰的敌人”的宣传,“伊拉克战争,使一些穆斯林更相信本·拉登,认为美国确实是一个殖民主义大国”。这一切对美国都不利,而本·拉登在“9·11”后更是给中情局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中情局能不能把他抓捕归案,最后送上审判席?

“9·11”事件爆发后的9月17日,小布什向特尼特和中情局发出最高机密指令,命令中情局追踪、逮捕、拘禁并讯问全球各地的嫌疑分子,而且没有定下任何限制。中情局官员以及被他们聘用的人可以利用刑讯等手段对他们所怀疑的人进行审讯。于是有近1000名嫌疑犯被中情局扔进了阿富汗、泰国、波兰的秘密监狱,以及美国设在古巴的监狱。另外还有几百名嫌疑人则交给了埃及、巴基斯坦、约旦和叙利亚的情报机关审问,中情局在一旁协助。

中情局还派遣了数十名特工,深入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的部族地区。中情局一直都认为,本·拉登就藏在这个地区。这也难怪,巴阿边界长达2400公里,这是“基地”组织在地球上最集中的地方,中情局的报告指出,这里缺乏任何防守,毗邻阿富汗的两个巴基斯坦省——俾路支省和西北边疆省,一个是荒凉辽阔、酷热难耐;一个是山高路险、要塞当关。世界上最大的部族普什图族就居住在这两个省,他们的个性是好客、报复和荣誉,更大的特点就是对“基地”人慷慨热情。

2001年11月,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建立中情局机构的特工格雷·贝斯特恩获得情报:本·拉登和约1000名追随者藏匿在托拉波拉地区的黄山中,他立即通知了军队,美国人第一次采取了针对本·拉登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格雷·贝斯特恩和他的战友们在阿富汗向导的指点下,用了两天时间才攀过1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发现了本·拉登的营地。营地里驻扎了六七百人,卡车、岗哨、机枪一应俱全。格雷·贝斯特恩叫人支起了激光定位仪锁定目标。美国佛罗里达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开始行动。3天后,B-1B和B-2轰炸机、F-14战斗机轰炸了“基地”组织的营地。但本·拉登并没有被炸死,而是与一批人逃进了山林更深处。

贝斯特恩后来说:“我们找到了一部基地组织成员的步话机,并请来了中情局最权威的阿拉伯人,他研究本·拉登的声音有5年之久,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本·拉登的声音。通过步话机,我们一直能听到他在祈祷、说话,呼吁他的部队坚持战斗。”

贝斯特恩觉得应该乘胜追击,所以,他成了追捕本·拉登12人小组的成员,这12人和一些空中力量牵制住“基地”分子,协同阿富汗兵力一起形成三面夹击之势。贝斯特恩后来说,当时很多次他都觉得本·拉登唾手可得。通过步话机,他们听到本·拉登已弹尽粮绝,希望得到当地阿富汗人的供给。“我们给他们送去了食物,并在其中附带了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了本·拉登藏匿的确切地点。我们投掷了82枚炸弹,一枚重达1.5万磅、大如汽车的炸弹,把他们炸了个稀巴烂。”可就在12月15日,他又听到了本·拉登的声音出现在广播中。

那一天,贝斯特恩黯然地离开了阿富汗,回到美国。

2004年1月份,中情局再次得到可靠情报,美国和巴基斯坦展开了“铁砧行动”,双方动用了7万部队,到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的部族地区进行“扫荡”,企图把“基地”要员驱赶到守候在阿富汗边境的美军的怀抱之中,但是依然一无所获。

2004年1月刚上任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说,美国正在采取极大的努力搜捕本·拉登。他说,近几个月以来,美国已经锁定了一些本·拉登可能藏身的区域。

本·拉登终于被击毙

2009年9月13日,“基地”组织在一家伊斯兰网站又公布了本·拉登的讲话录音《给美国人民的声明》——几乎美国每换一回总统,本·拉登就要发表一次这样的讲话录音——本·拉登在讲话中称,奥巴马没有能力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本·拉登指出,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依然留用了布什政府的许多军事领导人,例如国防部长盖茨,人们因此知道,奥巴马没有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作出根本的改变,没有能力像他许诺的那样结束战争。本·拉登还对美国和以色列保持亲密关系发出警告。他说:“20多年来,我们已经说过多次,我们与你们的分歧在于你们支持占领巴勒斯坦土地的以色列,你们迟迟不能理解这些原因,并为此付出代价。”他再次警告:“如果你们结束战争,那就好;否则,我们将从一切可能的方向继续进行这场消耗战。”

从2001年9月到2010年9月,整整9年的时间过去了,本·拉登除了偶尔在录像中露面外,在中情局眼中依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9年以来,中情局一直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联手搜捕本·拉登,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雇用当地情报员搜集线索,可这种联手行动的效果一直不理想。中情局中的许多人对三军情报局并不信任,认为该局同瓦济里斯坦地区的普什图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在中情局眼中,普什图人是本·拉登的朋友。中情局陆续派出大量特工到巴基斯坦,可惜没有任何成绩。很多特工都觉得追捕本·拉登的工作已经渐渐失去意义。

在很多人印象中,中情局的侦察飞机可以从高空拍摄到最清晰的图片,而卫星甚至可以发现山坡上的小羊。本·拉登那样一个大活人不可能每天都躲在暗处,为什么发现不了他呢?中情局本身道出了问题所在:美国缺乏情报人员。

那位曾经险些把本·拉登捉住的特工贝斯特恩说:“我们需要情报人员才能渗透到他们的组织里,可是我们的情报人员远远不够。”

克林顿任职期间,中情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裁员行动。贝斯特恩认为:“大量裁员必将导致情报人员的流失。我们不可能突然雇佣到一流的人才。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报机构至少需要7年时间。”

让人并不感到惊讶的是,“9·11”事件发生时,中情局在阿富汗竟然没有一个专业的情报人员。擅长阿拉伯语言的情报人员屈指可数。那位被捉住的卡西在一次受中情局讯问时,问他如何能捉住本·拉登,他的回答是:“关键是扩展信息来源,你必须得在大量信息中去伪存真,找到最有用的信息,而且情报最容易过时,所以必须快速反应。”这正是中情局最致命的弱点所在。

多年以来,本·拉登的下落始终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中情局无法得到可靠情报,所以只能道听途说。以色列情报组织认为,本·拉登在伊朗或阿富汗北部,中情局点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坚持认为,本·拉登仍在阿富汗,中情局点头;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则坚持,他已经逃往巴基斯坦,中情局还是点头。阿富汗一个军阀戏谑中情局说:“美国抓不到本·拉登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传言,可怜的美国人如无头苍蝇,不知道相信谁好。他们以为用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中情局除了在巴基斯坦和本·拉登出没的地方放置并不能得到情报的特工外,最常用的就是使用信号监听,也就是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截获和破译,除此之外,中情局还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基地”组织活动频繁的地区部署了“捕食者”遥控侦察机和“死神”无人攻击机。“死神”无人攻击机上安装有“死光”的尖端武器,它采用了尖端的化学和生物技术,应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纳米技术、遥感技术等,可在几百英里之外“听”清本·拉登的声音,“闻”到本·拉登的气味,并发起导弹攻击。可是,本·拉登用土办法静默了一切可以导致被监听的装置。即使必须传递信息时,他也是用身边的人去送信。

从2001年“9·11”事件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10 年,本·拉登一直逍遥法外。然而,本·拉登的生命却在2011年的春夏之交终结了。这位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隐居”了将近10年的“基地”组织大头目最终没有逃过美军的追杀。2011年5月1日,这位藏身巴基斯坦北部城市的“恐怖大亨”被美军特种部队击毙,其遗体身份得到确认后,迅速被葬入大海。

本次行动开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下达了“只要死拉登”的命令。

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说,首次了解到本·拉登踪迹的线索是在2010年8月,直到2011年4月下旬,关于本·拉登下落的情报才得到了确认,得知拉登的确是藏身在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约64公里处的阿伯塔巴德市的一幢房子里。拉登生前藏身的这幢两层房子从外表看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栋“豪宅”建于2005年,价值约100万美元,里面设施一应俱全,并且有逃生的地道,但没有电话和互联网服务,只有为数不多几个保镖和服务人员,此外还有本·拉登的妻子和家人。美国官员最终确定,这里就是本·拉登的“家”。

此前,西方媒体曾多次宣称,拉登为了躲避美军,一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地带的崇山峻岭中“穴居”,并多次披露其“早已因健康原因丧生”。不过,事实证明,拉登还是采取了“大隐隐于市”的做法,在距离巴基斯坦军事学院不远的居民区内藏身数年。

5月1日凌晨,大约24名美军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的官兵在得到奥巴马总统下达的“击毙拉登”命令后,乘坐4架“黑鹰”直升机突袭本·拉登的藏身之地。直升机从巴基斯坦境内起飞前往距离伊斯兰堡60英里的小镇阿伯塔巴德,于当地时间凌晨1点10分飞临阿伯塔巴德小镇上空,锁定目标后立即用重型武器向本·拉登的这所豪宅发起突然袭击。本·拉登被击中头部,当场身亡,终结了他传奇的一生。

袭击发生地的居民说,在袭击发生时,整个地区都受到了大规模爆炸的震动,现场传来直升机的轰鸣,枪声和爆炸声不断。整个袭击过程持续时间不长,大约40分钟就结束了。整个过程中没有官兵伤亡,但有一架直升机发生故障而下坠,最后被机组人员和突击队炸毁了,机组人员乘坐另一架直升机离开了这栋建筑。

中央情报局是本次击毙拉登行动的最大功臣,其特工是最终确定拉登藏身地,并向美军提供具体方位的直接操作者。

中央情报局在审问被捕“基地”组织成员过程中,发现了一名最受拉登信任的通讯员,并确定了此人的活动范围,最终找到了位于阿伯塔巴德市内的一座神秘建筑。从外观上看,该建筑的大小约为该区其他房屋8倍,并配有铁丝网护栏和高墙等罕见设施。

中央情报局长帕内塔亲自指挥了本次秘密行动,由“海豹突击队”具体执行。

在这次袭击中,除了本·拉登丧生外,还有三名成年男子被打死,其中一人是拉登的儿子,另外两人是本·拉登的警卫人员(一说是他的信使)。此外,还有一名女子是本·拉登的妻子,在交战时因被拉登保镖当做人体盾牌而丧生。此外,还有两名在现场的女子也受了伤。

本·拉登的遗体当场经过确认后,即被送往一艘美军军舰,通过了DNA鉴定后,根据穆斯林“快速下葬”的传统,美国动用航空母舰为拉登进行海葬,他的葬身之地位于北阿拉伯海域。在进行海葬前,美方按照伊斯兰传统步骤对拉登的尸体进行了处理,包括对他的尸体进行清洗、用白布包裹等。他们透露,选择海葬是因为一直难以找到愿意接受这位恐怖分子头目遗体的国家。而按照伊斯兰教风俗与传统,拉登的尸体必须在24小时之内被埋葬。

美军之所以为本·拉登举行海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日后本·拉登的墓地会成为“恐怖分子朝圣地”。此时,美国政府并没有忘记提醒说,击毙本·拉登并不意味着恐怖组织被消灭,“基地”组织很可能要进行猖狂报复,尤其要警惕也门境内的“基地”组织分支对交通工具和重要目标下手。

当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前任总统小布什通报了这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并发表了电视讲话。奥巴马在讲话中说,“我们早就怀疑本·拉登藏身于巴基斯坦的一栋建筑中,随着我们手中相关信息的增多,我多次与我的国防安全团队会面讨论此事。上周有了足够的情报来采取行动。”

在乔治·布什总统在任时期,美国方面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阿富汗境内,而忽略了塔利班的根据地——巴基斯坦部落地区。而奥巴马在竞选初期即强调对巴基斯坦境内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目标进行打击。奥巴马上任后,美军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活动开始变得频繁。

“9·11”事件之后,本·拉登“潜伏”的10年,是包括中情局在内的美国各个情报部门和全世界苦心搜寻的10年,但是却一次次地与他失之交臂。在这漫长的10年里,本·拉登“死”了无数次,但那些扑朔迷离的传闻一次次被证伪。那个瘦高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恐怖头目依然不断出现在视频、音频中,对美国发出种种威胁。现在,这场“一个国家与一个个体”的对抗终于以本·拉登被击毙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虐囚门”和“十大酷刑”

2009年8月,美国司法部长霍德尔任命一名特别检察官负责调查对中央情报局涉嫌虐待恐怖嫌犯的指证。在此之前,美联社刊发了一些最近解密的中央情报局档案报告,其中一份解密文档记录了“9·11”之后中情局人员审讯恐怖嫌疑人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的内容。据说,当时中情局人员威胁穆罕默德说,如果类似“9·11”的恐怖袭击再发生,他们将杀死被扣押者的孩子。还有一位恐怖嫌疑人被中情局人员警告说,会强奸他的母亲。

《华盛顿邮报》2007年2月28日报道,曾在美国中情局阿富汗秘密监狱被关押两年之久的马尔万-贾布尔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他在秘密监狱的生活情况。

美国反恐官员指控30岁的贾布尔曾帮助“基地”组织分子,把他关进了秘密监狱,于2006年6月30日释放。贾布尔接受采访时说,他那天被脱光了衣服,坐在一张椅子上,中情局官员对他进行了录像。他随后被戴上脚镣,蒙上眼罩,戴上耳机。中情局官员给他打了一针,这使他意识模糊。他被平放在一辆面包车的后面,面包车将他送至一个简易机场,他和另外一名犯人被送上飞机。

贾布尔对自己能获释感到意外。中情局是在最高法院驳回布什政府有关《日内瓦公约》不适用于像贾布尔这样的恐怖疑犯的立场数小时后释放他的。

布什在2006年9月份承认,中情局秘密监狱关押了14名恐怖主义嫌疑犯,这些嫌犯已被转运至关塔那摩监狱。布什称:“中情局秘密监狱现在已不再关押恐怖分子,被关押的恐怖分子没有情报价值,他们中的许多人已被遣返回其祖国接受审判或关押。”

但贾布尔的经历与美国政府有关中情局秘密监狱的描述并不一致,例如秘密监狱关押的犯人人数和这些犯人构成威胁的严重程度。尽管14名恐怖疑犯已被运往关塔那摩美军监狱,但美国政府并未公布其他数十名恐怖疑犯的身份和他们目前的下落,还没有承认像贾布尔这样曾被认为是极度危险和有情报价值的犯人已获得释放。美国政府的反恐官员称,贾布尔是“一名顽固的恐怖分子,他试图伤害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无辜人士”。美国情报和反恐官员已证实了贾布尔被捕的消息,称他曾被关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但他们拒绝谈论有关秘密监狱或者犯人待遇的情况。

贾布尔称,他是2004年5月被中情局秘密监狱关押的,他当时被一辆汽车运至伊斯兰堡一处偏僻的别墅内。美国情报官员称,这所别墅内设有监狱设施,由中情局和巴基斯坦情报部门联合管理。当贾布尔抵达这所别墅时,他看到了20多名其他犯人,其中包括一名在巴基斯坦被逮捕的埃及酋长16岁的儿子。这所别墅也曾被用于关押自“9·11”后在巴基斯坦被逮捕的其他数十名“基地”组织嫌疑犯。贾布尔在这所别墅里待了五周,他被锁在墙角,每天只能睡数个小时。美国审讯人员每天都对他进行数个小时的审讯,晚上,他还遭到了巴基斯坦看守的毒打。2004年6月16日,他被打了一针后,被蒙上眼罩空运至阿富汗的一所秘密监狱关押。贾布尔说,秘密监狱由穿便装的美国人管理,一些穿黑色制服、戴手套的蒙面男子负责安保工作。他不知道秘密监狱的具体地点。他在秘密监狱被关押的头三个月里经常裸体,他的牢房里只有两个毛毯和一个马桶,牢房没有窗户。牢房里的灯24小时都亮着,房间里还装着两个监视摄像头和一个麦克风。

贾布尔称,美国人每天都对他进行审讯,他在两年的时间内共遭到45名审讯人员的审讯。审讯人员向他出示了数百张通缉犯和已被抓获犯人的照片。美国审讯人员告诉他,他将再也不能看到他的三个孩子了。他曾遭到身体折磨的威胁,但他并没有遭到殴打。审讯人员曾向他展示了一个被称做“狗箱”的木制箱子。审讯人员称,如果他不合作将会被关在那个箱子里。被怀疑策划了“9·11”恐怖阴谋的卡利德就是在被关进那个木箱子后,才开始与审讯人员合作的。不过他从未被关入那个箱子,但他一直是被锁在墙角处,至少有20多次保持令人难受的姿势达数小时。

美国人在6周后给他发了一条裤子,他后来又得到了一件T恤、鞋子、一本《古兰经》、一个床垫。监狱的条件后来逐步得到改善:安装了空调,还建了一个有阿拉伯语、乌尔都语和英语书籍的图书馆。那些表现良好的犯人晚上还可以观看诸如《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好莱坞大片。监狱的副监狱长教会了贾布尔如何下象棋,并给了他纸和笔。贾布尔回忆说:“监狱长是一个名叫查利的男子。他对我说:‘马尔万,我们需要情报,如果你合作,那会很好。’我告诉他我没有隐藏什么,我不是一个危险人物。他告诉我,他们不想使用暴力,但是如有必要他们将使用暴力。我告诉他,我不会向他说谎。”贾布尔2004年12月18日被转送至另一个更大的秘密监狱。他在那里只见到了一位阿尔及利亚籍的犯人。

2007年9月24日,《国际先驱导报》发文称,据说中情局有“十大酷刑”用来对付在押囚犯,这应该是“人权史”上的一段耻辱记录。文章说,中情局的工作人员在审问囚犯的过程中,常常会把囚犯头高脚低地绑在一个木板上,脸用玻璃纸盖上,然后开始泼水。此时,由于玻璃纸遮住了口鼻,囚犯很快就感到窒息而被迫招供。一般囚犯在这种酷刑下平均只能熬过14秒,便纷纷求饶。但据说,“基地”组织成员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曾让审讯人员大吃一惊,因为他足足坚持了2分半钟。

这段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字描述的这种“水封闭”的酷刑,就是“十大酷刑”之一,被中情局称为“最有奇效”的审讯方式。

据美国媒体追踪了解,中情局等美国情报机构使用的刑讯逼供方法还远不止一个“水封闭”那么简单,他们有多项“酷刑”可供选择,这其中包括:

“立正抓”,用力抓住囚犯的衣衫,来回摇晃。

“立正打耳光”,打囚犯耳光,让他感到疼痛和害怕。

“打肚皮”,使用手掌击打囚犯的肚皮。据说,一些中情局探员还受到警匪片启发,学会了用电话簿垫着疑犯肚皮,再用重物猛击的招数,因为这样不会在皮肤表面留下痕迹。

“长时间站立”,囚犯戴着手铐脚镣,被强迫站立40多个小时,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因为对犯人精神和体力的双重折磨而被视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冷囚室”,囚犯被强迫浑身赤裸地站在温度约为10摄氏度的囚室中,并被不停地泼冷水。

此外,中情局还有用沸水煮四肢的酷刑,这一招被披露在阿富汗审问塔利班疑犯时被广泛使用。

另外,还有失眠惩罚,即用强光刺激,让犯人长时间无法入睡。专家介绍,人不喝水可以存活72小时以上,但很少人能熬过72小时不睡觉。

与失眠惩罚类似,中情局还准备了强噪音干扰的方法刺激疑犯听力神经,导致其精神紊乱而最终招供。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中情局还经常在审讯中使用药物逼供的方式。据了解,一些治疗精神科疾病的药物使用在正常人身上会使人情绪极端低落,或者产生各种恐怖的幻觉,在这种精神折磨下,很少有人能“药死也不说”。

中情局等情报机构的刑讯逼供手段主要针对一些他们所怀疑的恐怖分子,尤其是比较高层的“基地”组织成员。美国广播公司就透露,中情局在国外设立的秘密监狱中关押的十几名高级“基地”组织成员都尝过上述酷刑的滋味。

这些严酷的审讯手段早就在情报机构和审讯人员中引发争议,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情报靠不住,甚至中情局总监海尔格森在去年撰写的一份内部报告中也指出,中情局特工使用的这些审讯手段违反了有关禁止以残忍、有辱人格方式对待囚犯的《日内瓦公约》。但由于美国政府内部一些高层人士的袒护,这些以暴制暴的审讯手段还是屡禁不止。

比如2005年,美参议院就通过了禁止“折磨或使用不人道手段”对待囚犯的议案。可是,在美国政府一些高层官员的游说下,国会议员还是把中情局在国外的反恐行动排除在这一禁令之外,直到2007年,美国总统布什才签署了禁令。

总统奥巴马虽然刚上任时曾去过中情局并表示慰问这群“功臣”,可也有人指出,奥巴马实际上并不喜欢中情局,“虐囚门”曝光后,更让他有了理由与前任小布什政府划清界限。不过,奥巴马还是很担心,从“9·11”以来,已经是人困马乏和资源消耗巨大的中情局,在接受调查后会进一步在士气方面遭受重创。中情局也预感到,他们会被奥巴马政府抛弃,认为奥巴马政府没有尽力保护这个肩负反恐重担的国家安全机构。

中情局当年曾被卡特清洗过,后又被克林顿洗劫过——这一次,他们是否能渡过难关呢?谁也不知道!

2010年3月25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的一盘录音带中说,如果制造“9·11”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被处决,“基地”组织将处死它关押的所有美国人。

本·拉登说:“美国已表示出处决哈立德·穆罕默德及其同伴的意愿。美国做出此决定的那一天,就是囚禁在我们手里的所有美国人被处决的日子。”

美国国防部此前宣布,准备起诉哈立德等6名关塔那摩监狱在押者,并寻求判处他们死刑。哈立德被美国认定为“9·11”恐怖袭击事件的主要策划者。

哈立德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在科威特长大。2003年3月,在巴基斯坦和美国发起的一次联合行动中,哈立德在巴基斯坦城市拉瓦尔品第的一所住宅内被捕。在审讯中,哈立德供认,自己不仅是“9·11”袭击事件的主谋,还策划了1993年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等28起恐怖袭击和未遂恐怖袭击事件,协助策划另外3起。

2010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2009年度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强调“基地”组织对美国造成威胁。美国国务院在报告中称,“基地”组织依然非常活跃地参与对美国和西方目标进行袭击的行动策划。

报告说,巴基斯坦境内的“基地”组织分支对美国造成了最大威胁,虽然这一组织最近遭到挫折,但它适应性强、恢复迅速,依然通过代理组织不断扩展其影响力。

报告还说,也门以及索马里的“基地”组织分支最近越发活跃,并吸引了越来越多激进的美国人成为其成员,美国国务院对此表示担忧。

另外,和2009年一样,美国国务院还在这份报告中,将古巴、伊朗、苏丹和叙利亚列入了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

本·拉登虽然已死,但他的“基地”组织却是美国政府和中情局永远的痛。

同类推荐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芯片之谜

    芯片之谜

    不知是多少年以后,为了抢夺日益枯竭的能源,一场核武器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席卷了全球。经过漫漫长的岁月,人们又渐渐恢复了生活的平静----
  •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本书没有刻意追求经济学严谨的逻辑性,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飞跃一般的进步,而是通过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开销用度、求职谋生、投资办店等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和真实案例,放下筷子骂娘”;政府机构年年精简,将以往“高深”的经济学的原理变为浅显的生活常识。但是却不断地变得更加臃肿;很多个人的小公司渐渐地发展成了巨人,而有些巨人般的大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地……这都是为什么呢?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但是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为你解答了本书生活工作中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 异界龙魂

    异界龙魂

    龙傲天因庶出从小失宠,洗礼的时候更被查出是九阴绝脉无法修炼武技,被所有人冷嘲热讽。当他的血激活了拣来流星里的神器戒指,拜神为师并修炼超级功法血法,从此开始不断变强,参军征战屡建奇功,统领大军横扫大陆,挑战最强武者,屠神灭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魂

    光魂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