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00000009

第9章 通往美丽的路 (3)

”因为罗斯福很清楚,要想成为自己希望的那种人,就必须通过磨炼来塑造自己。记者亨利对罗斯福与自己的一番谈话记忆犹新:“关于我一生经历的各种战役,人们谈论得很多。其实,最艰难的一场战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就是战胜自己的战役。”接着,罗斯福又描述了这场如何驾驭自身的战役:“只有通过实践锻炼,人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自制力。也只有依靠惯性和反复的自我控制训练,我们的神经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制。从反复努力和反复训练意志的角度而言,自制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习惯的形成。”罗斯福对自制力的训练可以说贯穿了他的一生,也融入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当中。即使是在总统任职期间,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实践训练。在他入主白宫的那些日子里,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总是在下午尽量抽出几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打网球、骑马,有时也行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罗斯福写道:“今天上午,在白宫接待处,我与六千个人握手;下午我与四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十几个表兄弟和朋友们一起痛快地骑马两小时。我们跨越栅栏,穿过山丘,一起在平地上飞奔。

”罗斯福的自制力也得到了周围许多朋友和同事的认同。他的一位拳击搭档曾形容罗斯福是“人造的机器”,而非有生命的运动员。历史学家莫里森也说:“他的一生,充满了令人惊讶的决断。他的精力和天赋并没有在出生时就得到某种自然而和谐的统一;相反,经过多年持久而大量的意志锻炼之后,它们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引导。”罗斯福一开始并非一位有决心、有毅力,身体健康、意志坚强的人,然而,自制力的锻炼最终让他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罗斯福”: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至今保持着连续握手八千一百五十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连续骑马超过一百英里,亲身为军队示范他们应该具备的身体素质;胸部中弹后,在被送往医院前坚持演讲九十分钟;三十多本书的作者……看样子,这个曾经在自画像中“胆小的、可怜的家伙”干得可真不错!而所有的这些成就,就像罗斯福自己明确表示的那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高度的自制力。不为赞许而活人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但是,你要想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完全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因为它是你精神上的死胡同,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

一位名叫奥齐的中年人,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见解,比如人工流产、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当他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就会感到十分沮丧。为了让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和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被每个人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一次,他和岳父就无痛致死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的做法。但是,当他发现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刚才是说,一个神志清醒的人如果自动要求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这种做法应该是可行的。”奥齐在注意到岳父对此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了自己赞成无痛致死,然而却遭到了上司强烈的训斥:“你怎么能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呢?这难道不是对上帝的亵渎吗?”奥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马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我刚才的意思只不过是说,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经正式确认绝症患者在法律上已经死亡,那么才可以截断他的输氧管。” 最后,奥齐的上司终于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他又一次摆脱了困境。

而当他与哥哥谈起自己对无痛致死法的看法时,哥哥马上表示同意,这又使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在社会交往中,他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了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别人希望奥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可不在少数,我们身边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人存在。有一位领导秘书,领导让他看一篇报告写得如何,他看过后来向领导汇报:“我认为写得还不错。”见领导摇了摇头,秘书马上接着说:“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也不算大。”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主要是写得不太好,表述不清楚。”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这些问题改改就会更好了。”领导还是摇头,秘书又说:“我建议打回这个报告。”这时领导说了:“这新衬衣的领子真不舒服。”这个结论让我们觉得很可笑。的确如此,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那么你再想做到实事求是就几乎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可,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了。

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就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自己的价值。模仿的代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适合的事情,别人能做好的你未必行,别人做不好的可能就是你擅长的,千万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成事不足,生出祸端。斯迪克毕业要找工作时,他叔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家住费城的人,小时候很穷。有一天,他出去找工作,走进一家银行时问道:“先生,请问您这里需要帮手吗?”一位仪表堂堂的人回答说:“不,孩子,我们不需要。”孩子满腹愁肠,他的嘴里嚼着一根甘草棒糖。这是他花一分钱买的,而钱是从虔诚、好心的姑妈那里偷来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颗大颗的泪珠滚到腮边。但他一声也没吭,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了下来。

那个银行家用很优雅的姿势弯腰躲到了门后,因为他觉得那个孩子想捡石头掷他。可是,孩子拾起一件什么东西后,便将它揣进又寒碜又破烂的夹克里去了。“过来,孩子。”银行家叫道。孩子真的过去了,银行家就问他:“你刚才捡到什么啦?”“一个别针儿呗。”孩子说。“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银行家问。他回答说是的。银行家又问:“你相信主吗?——我是说,你上不上主日学校?”他回答说上。接着,银行家取来了一支用纯金做的钢笔,用纯净的墨水在纸上写了个“StPeter”的字眼,问小孩是什么意思。孩子说:“咸彼得”。因为小孩把英文“Saint”的缩写“St”误认为“salt”,即“咸”的意思。

银行家告诉他,这个字是“圣彼得”,孩子说了声:“噢!”随后,银行家让小男孩做他的合伙人,把自己投资的一半利润分给了他,还让他娶了自己的女儿。现在,银行家的一切财产全都是他的了。斯迪克觉得这个故事对他有些启发,于是,他花了六个星期在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儿。他盼着哪个银行家会把自己叫进去,问:“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他就会回答:“是呀。”银行家要是问:“‘StJohn’是什么意思?”他就说:“是‘咸约翰’。”可是,随后斯迪克发现银行家并不急于找合伙人,而且他想他没有女儿恐怕有个儿子,因为有一天一位银行家问斯迪克说:“小孩子,你捡什么呀?拿来我瞧瞧。”他接过了斯迪克的别针。斯迪克摘下帽子,已经准备跟他走进银行,变成他的合伙人,再娶他女儿为妻子了。但是,他并没有受到邀请。因为银行家接着说:“这些别针儿是银行的,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这儿溜达,我就放狗咬你!”后来斯迪克只好走开了,而那枚别针也被那个吝啬的老东西没收了。

同类推荐
  • 人脉圈大全集

    人脉圈大全集

    本书是迄今为止故事最精彩、文字最优美、内容最全面、道理最实用、分类最系统的关于人脉圈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人脉就是命脉、人脉就是财脉、人脉圈的组成、人脉圈的维护与潜规则、如何警惕人脉圈中的陷阱、如何向大师学习搭建人脉圈等内容,生动讲述和展示了发觉人脉、盘活人脉、利用人脉铺就成功之路的方法和技巧,堪称最全面、最丰富、最经典的版本。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人脉圈的经营策略以及操作细节,让你在瞬间打通人脉经络,快速拓展人脉圈,从而在人生舞台上游刃有余、坐拥成功!
  • 优雅女人的11堂自修课

    优雅女人的11堂自修课

    如果世间真的存在时光穿梭机,你愿意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后遇见一个怎样的自己?韶华易逝,容颜改变。唯有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优雅装不出来,她不能投机取巧地移植复制,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些阅历积淀,才能渐渐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息。
  • 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中多个饱含快乐、阳光的小故事,融趣味、悬念和哲理于一体,用睿智的语言告诉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态才能找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帮助你走向人生的顶峰。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在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语言是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我们总是无法很好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很难得到别人的拥护。一个“孤家寡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口才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人生的成败。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可以迅速提升口才技巧的方法,从而提高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今后的为人处世、工作创业中做到谈吐自如、游刃有余。让读者在拥有出众口才的同时,也拥有闪亮的人生!
  •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人人渴望成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更为强烈。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拥有更广的人脉?与人交谈时,怎样才能占据主导地位,吸引大家的关注?处于逆境时,怎样才能找回“好运气”,反败为胜?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找寻到幸福的真谛?工作学习中,怎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在本书中你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热门推荐
  • 雪青色的洋卓花

    雪青色的洋卓花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傲世风华

    傲世风华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赫连吟风她,玩世不恭,桀骜不驯,游戏天下她,惘顾礼教,有违道德,目无纲常她,慵懒随性的外表下,有一个恣意奔放的灵魂——※世人道:“她,赫连吟风,放荡轻浮,不知廉耻,比之青楼妓子犹不如!”而她:金樽美酒,笑看世人,醉卧床榻,唇角邪惑的笑意,优雅而慑人然,那不羁飞扬的黑发下,却是一双智慧,温润的眼!她——究竟是放荡靡乱,还是绝代风华?◎本文讲述的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我想写的是一个如简介里一样,不将一切世俗规则放在眼中,随心而为的女子。本文女强,结局一女N男◎新文《铁血妖艳》玄幻女强文:-------推荐自己的完结文-----------《烈焰战神》正在连载《尧天女帝》已完结《假死公主闯江湖》己完结《无盐女美男多多》已完结《牛郎小情人》已完结-------友情推荐-----------《七煞女帝》青墨烟水《绝色凤帝》青墨烟水《青春路上的车辙印痕》指尖的冰凉
  •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

    本书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她受尽凌辱,更是落得父母惨死,兄弟魂断,幼儿死于腹中!一朝重生,钟洛晗发誓血债血还!欺她辱她者,百倍还之!她步步为营,错嫁睿王,处处筹谋,斗宫妃权臣,斗侧妃毒妾,斗姐妹妯娌……欺她,伤她之人,她誓死诛之!
  • 小康农女

    小康农女

    算啦,既来之则安之,不去想做王侯将相,只安心过好小日子足矣,顺带拐了个忧郁的帅哥,但却拥有健康的身体。一边致富发家奔小康,少女意外穿越,父母早亡,兄嫂早逝,只留下一个年仅七岁的小侄子,虽然生活困苦,一边改造忧郁贴心的小相公。哎呦呦~这个小日子呀!,和信赖自己的亲人
  •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一次实验的失败,让奈七夕和这个世界说了拜拜。黑无常一脚大力踹,直接将她踹下了奈何桥。回过神,她落入了一个人仙妖三界共存的世界,竟成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光屁股小婴儿!虽附带了一只谜之生物和从天而降的师父,但并不表明她以后的日子会有多么逍遥自在。一时口快,奈七夕一秒变成唐僧肉,化作众妖的眼中美食,成为妖王殿下的备用粮食,果断断踏上了一条无节操的逗比不归路……“她可是本王的备用粮食,可能逃脱我的手掌心吗?”他邪魅一笑,薄唇微微勾起,金色的瞳眸看着眼前的奈七夕,伸出手霸道的将其揽入怀中。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景年知几时

    景年知几时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费尽心思才可以在一起的人,曾经是已经逝去的姐姐的爱人,如刁蛮阿紫一般的叶景知怎么可能忍受那个毒舌“姐夫”一次次辜负自己的真心?好不容易离婚成功之后,却又被一直爱着姐姐的另一个温柔“姐夫”给盯上。为了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小黄豆”,叶景知不得不与两个无敌“姐夫”开始长期攻坚战。爱情扑朔迷离,误会又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命运也突然给了叶景知一个狠狠地直勾拳。笃信爱能创造奇迹的叶景之最后能够和她的真命天子得来匪大的第一个十足真金大团圆吗?请你也相信爱能创造奇迹吧。
  •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那些人,害死她的父亲,玷污了她的母亲,屠戮了她的族人,霸占了她的封地……她完颜蓁出生的那一日,想不到竟是家破人亡时!从那一天起,她就注定要走上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没有爱人!他,本是皇朝最最尊贵的太子,却因为一个用心险恶的谶语,被送进寺庙,渐离皇位。在这皇权的争夺倾轧里,他韬光养晦,终有一日,得以飞龙在天。他和她,本是一对和睦君臣,却因为宿命波谲,走到了爱恨两端。他情不自禁爱上了她。她却千方百计要杀他。他想做明君,她却是弄臣!他想要将一个安宁美好的天下,一个万人敬仰的后位,捧来给她,只望博红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