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700000001

第1章 书信文体写作

第一节  书信的含义和作用

现代书信,就其通信手段来说,是多种多样的。仅以邮政部门递送的书信而言,除去一般的书信,还有名信片、贺卡以及电报。这些,无疑也属于书信,我们按其内容分系于各类之下。同样,现代社会公务繁忙,公函类书信也格外繁多。为适应繁杂的公文处理,公函类书信往往形成一定的格式和程式,许多公函已成为填充式的印刷件。毫无疑问,这些公函类书信更注重实用,在书写上与传统书信的观念就只有格式上的相同之点了。

现代书信是由古代的文言书信发展而来的。现代书信的格式也往往带有文言书信蜕变的痕迹。文言书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非常实用而得体的套语,由于它们本身精炼和“高雅”,常常也为现代书写者所引用。同样,在现代通讯中,由于普通电报是论字计价的,所以有意无意中形成了一条“节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字数来阐明电报的内容,而文言恰恰在这个方面可以适应“节约”原则的苛求。因而,在现代书信中,文言成分仍是一种活跃的表现形式。

现代书信,有不少的类型都是按一定格式和一定程式书写的。格式和程式是区别书信类别的一个标志,也是书信写作所应该遵守的。但是,书信写作的目的,首先应当是妥善、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而,格式和程式决不应该成为束缚思想的框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新旧书信形式上的不同,正是由于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所以,在写信时,应首先考虑如何表达,其次才顾及格式问题。不能以文害意,这是必须谨记的信条。

第二节  信文的格式

信文的内容应包括五点。即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

1.称呼

写信也跟我们平时与人相见一样,首先要写称呼,而且应写在第一行顶格位置,写好后应加上“:”,“:”的后面应空白,这是一种书写格式的礼仪。正文应从第二行空两格的位置开始写,这样才显得层次分明。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要与称呼和署名相对应,通常是写信人与收信人平时怎样相互称呼,信中就怎样写,依据人际间书信交往来看,称呼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四类:

写给长辈的信。在近亲间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父亲”、“母亲”、“祖父”、“二叔”、“二姨”、“四姑”等。如系非近亲的长辈,在称谓的前面加上名或姓,如“陈叔”、“大荣伯”、“玉兰姨”、“张奶奶”等。

写给同辈的信。可以直接写对方的名字,也可在名字后面加上称谓。如“大哥”、“大姐”、“伟国”、“淑芬”、“立志哥”、“嫒平妹”等。在朋友、同学、同事间,也可在名字后面加上“同志”、“同学”、“先生”、“小姐”、“女士”等称谓。在关系很好的朋友间,也可称“老王”、“小张”等。

写给晚辈的信。可以直接写其名字,如“力成”、“素兰”等,也可在名字后面写上辈分的称谓,如“炜儿”、“辉侄”、“小欣媳”、“建林甥儿”等,也可以不写名字,只写称谓,如“大儿”、“小女”、孙儿”等。

写给几个人或一个集体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则可写“全体同志”、“同志们”、“××连全连同志们”。如果是写给某个单位、团体、政治机关的信,应明确写出单位的名称,如“××市人民政府”、“××县妇女联合会”、“××市××街道办事处”、“××总公司”、“××工厂”等。如果是写给单位领导人的信,则应注明“××市政府市长同志”或“负责同志”、“领导同志”等。

如果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信,则宜将两个称呼上下并排在一起,最好不要采用前后写的方法。

所有称谓前面,如果要写上“亲爱的”、“尊敬的”等修饰语句,则要恰如其分,绝不能随意使用。

2.正文

正文就是写信人在动笔之前,所考虑好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书信的最重要部分。要想将正文写好,事先必须认真思考一番,打好腹稿,也可写出纲要,列出主次、先后要点,这样写起来就条理分明,不至于颠三倒四。写事情应该一件一件地写清楚,每件事要自成段落,重要的问题应写得具体、明确、详细,次要的问题可以简单点,可以一带而过。总之,要使收信人接到信一看就明白来信的意思。

如果是写回信的话,一定要在正文的开头,写明来信已收到。通常这是来信所关切的。然后,才写回复对方来信中所讲叙韵事情或公务的内容,这应是回信中的主要内容,所以应写得明确、恳切;最后写上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其他事情。如果需要对方回信的话,则应写明“敬请及时回复”、“敬盼回示”、“敬候回音”等文字。

一般而言,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3.祝语

把正文写好之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颂和勉励的话,这也是书信中的一种礼貌。

祝语如何写,这是依据收信人与写信人的关系而定,通常可用“此致敬礼”、“祝万事如意”、“祝你快乐”;如收信人在病中、或生日、或新婚,则应写“祝早日恢复健康”、“祝生日快乐”、“祝新婚佳庆”等。

如果是给一个单位或一个集体的信,只写“此致敬礼”即可,对商界的祝语还可写“祝生意兴隆”、“祝财源茂盛”等。

祝语中的“此致”、“祝”等,一般是接着本文来写;如另写一行则可写在行格的中间位置;“敬礼”、“生意兴隆”等词语,都应另起一行与正文开头的称呼文字平行。

4.署名

署名是在祝语写完以后,在信笺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的名字。署名称为“落款”、“具名”。署名的写法应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而定。

晚辈给长辈写信,应在署名之前加上自称,如“儿××”、“侄××”、“学生××”等。

长辈给晚辈写信,如系近亲,通常不写名字,如“父亲”、“父母手书”等;写给非近亲的晚辈,可在自称后面加上名字,如“伯父××”、“舅爷××”等。

平辈之间的书信,视亲密程度而定。如夫妇间有的只写名字中的一个字,显得很亲昵。一般同志、友人间,署上名字即可。

如果是以集体名义写的信,则应署名“××工厂”、“××商店全体员工”;如果是以个人名义写给某单位,署名则应为“××工厂工人刘××”、“××公司经理王××”;如果这个单位对自己还比较了解,则可不必在署名中写自己的职务,只写“××公司王××”也是可以的。

对长辈或师长、领导写的信,在署名之后,还应写上“敬上”、“谨呈”等文字,以表示对前辈和上级的尊敬。“手书”、“字”、“嘱”,只适于长辈对晚辈的使用。

5.日期

日期,在书信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不容忽视。例如信中说:“母亲后天可以回家”,如果没有写出日期的话,对方接到信也不会知道“后天”是哪日。又如“厂方规定一周内报到”,如果没有写出写信的日期,“一周内”的具体日期是至关重要的,可能会造成对方误期的后果。

写明日期,一般都是使用通用公历(即阳历),如果是使用农历(阴历)则应注明;日期只写月和日就行,不必写上年份;如果是很有保存意义的信件,为了查证方便,则应写明年、月、日的具体日期;有的时间性和责任性均要求很严格,还可将日期的时间写出来,如(×月×日下午3时、×月×日凌晨2时30分),必要时,也可写出具体地点,如“×月×日××市××旅社”;日期正与某个节日相遇,则可写为“元旦”、“劳动节”等。

6.补述

补述(即附言),是人们在正文中有了遗忘作的补充。为使收信人重视,可在补述文字前加上“又:”、“还有:”等文字及冒号,也可在补述文字后写上“又及”两个字。

7.应注意的事项

在写信时使用的信笺,也是有讲究的,在家常书信及社交书信中使用洁白的信笺为好,因为这类颜色显得雅洁、大方;如写吊唁信则应全用素色;一般公务书信,多用于情况交流、业务商谈等,应用有单位头衔的信笺,以示公务商谈的严肃性。

在信文的字体方面,用毛笔、钢笔、圆珠笔都可以写,但只能用蓝、黑两色,不能用红色写,以表达对收信方的尊重。字体的大小均可以,都要求写得端正,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使人不容易辨认,还会觉得写信人缺乏认真的态度,尤其对长辈和初识的友人写信,更应注意这点。

信文的写法,一般都是从左至右横写的,当然直写也可以,可随个人的习惯和爱好。但在社交和公务书信中,都应是横写的;许多朋友在境外与友人通信时,为了尊重对方,也有采用盲写法。

第三节  信封的格式

写信必须写信封,如何写好信封,国家是有严格规定的,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7月17日发布的信封国家标准,并于1994年4月1日起实施。并对继续使用非标准信封邮寄的信函将一律不予收寄。国家推行“信封标准化、书写正规化、贴票规范化”是为了使邮局顺利通过自动化设备分拣处理信函,使信完好无损、快速地投递到收信人手中。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我们大家应支持和遵循。

标准信封:

┏━━━━━┳━━━━┳━━━━━━━┳━━━━━━━┓

┃          ┃        ┃    规格(mm)┃              ┃

┃  品种    ┃代号    ┃              ┃    备注      ┃

┃          ┃        ┣━━━━━━━┫              ┃

┃          ┃        ┃    长L宽B    ┃              ┃

┣━━━━━╋━━━━╋━━━━━━━╋━━━━━━━┫

┃          ┃    1   ┃    165  102  ┃              ┃

┃          ┃    2   ┃    176  110  ┃              ┃

┃          ┃    3   ┃    176  125  ┃              ┃

┃普通信封  ┃    4   ┃    208  110  ┃              ┃

┃          ┃    5   ┃    220  110  ┃              ┃

┃          ┃    6   ┃    230  120  ┃              ┃

┣━━━━━╋━━━━╋━━━━━━━╋━━━━━━━┫

┃          ┃    2   ┃    176  110  ┃              ┃

┃航空信封  ┃    5   ┃    220  110  ┃              ┃

┣━━━━━╋━━━━╋━━━━━━━╋━━━━━━━┫

┃          ┃    7   ┃    230  160  ┃              ┃

┃          ┃    8   ┃    309  120  ┃    有起墙和  ┃

┃大型信封  ┃    9   ┃    324  229  ┃  无起墙两种  ┃

┃          ┃    10  ┃    458  324  ┃              ┃

┣━━━━━╋━━━━╋━━━━━━━╋━━━━━━━┫

┃          ┃        ┃    220  110  ┃              ┃

┃          ┃    5   ┃    230  160  ┃    有起墙和  ┃

┃国际信封  ┃    7   ┃    324  229  ┃  无起墙两种  ┃

┃          ┃    9   ┃              ┃              ┃

┗━━━━━┻━━━━┻━━━━━━━┻━━━━━━━┛

标准信封的背面应印有:生产单位、印量、生产日期、监制单位、监制证书号等内容,无此内容者均为非标准信封。

这种标准信封,各地邮局有售。

我们有了标准信封,不能照旧信封的方法写,应规范地填写,填写时应注意:

(1)准确、工整地填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应填写在邮政编码的格内,不要超出格外,不要随意添改和连笔书写。

(2)国家规定的标准信封,都是横式的,横式信封有的印有三根细横线,表出上、中、下三个部位(有的是空白的),上部是写收信人的地址的,写法是先写收信人所在地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名称,往下就写区(镇、乡)及街道、门牌号数,或者单位的名称;寄给本省(市、县)内的信,可略去省(市、县)的名称,只写本省(市、县)以下的地名即可。信封的中间是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后面写“同志”、“先生”、“小姐”等均可只要与收信人相适应就行,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在姓名之后写上“老先生”、“老师”、“厂长”、“经理”等。收信人的姓名及称呼字体应写得稍大一点。这是一种尊重的表示;信封的下边偏右部位,是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末尾应写上“寄”、“缄”字,在右下方“邮政编码”的右侧,填上寄信人地址的码号。

(3)信封右边向左50~165mm,底边20mm之内为条码打印区(如图虚点所示处),寄信人不应在此区域内填写任何文字,以免影响条码的清晰度,而导致仪器分拣错误,延误信函寄出时间。(见下图)

┏━━━━━━━━━━━━━━━━━┓

┃                        贴  邮    ┃

┃□□□□□□            标  处    ┃

┣━━━━━━━━━━━━━━━━━┫

┃  ______                    ┃

┣━━━━━━━━━━━━━━━━━┫

┃  ______                    ┃

┣━━━━━━━━━━━━━━━━━┫

┃  ______                    ┃

┣━━━━━━━━━━━┳━━━━━┫

┃               条码区 ┃邮政编码  ┃

┣━━━━━━━━━━━┻━━━━━┫

┃                                  ┃

┗━━━━━━━━━━━━━━━━━┛

(4)邮票应贴在信封正面右上角“贴邮票处”,不能任意贴,否则函件无法通过仪器的检测。

(5)信封内信纸的折叠应整齐匀称,不能厚薄不一。

(6)寄往国外的信,必要时还应附加收信人所在国家通用的文字;在汉字书写上,为了尊重他们的习惯,有时可用繁体字,不用简化字。

(7)如果是托人捎带的信,信封的写法就很简单了,只需写上“烦交”、“呈交”、“便交”即可,不必写对方的地址邮编等,下方则“写内详”、“××托”等。

┏━━━━━━━━━━━━━━━━━━━━━┓

┃□□□□□□                  贴  邮      ┃

┃                              标  处      ┃

┃   ××省××县××街××号               ┃

┃    ×××    先生收                      ┃

┣━━━━━━━━━━━━━━━━━━━━━┫

┃    ××省××市××路××号×缄          ┃

┣━━━━━━━━━━━━━━━━━━━━━┫

┃           邮政编码:××××××         ┃

┗━━━━━━━━━━━━━━━━━━━━━┛

┏━━━━━━━━━━━━━━━━━┓

┃                        贴  邮    ┃

┃□□□□□□            标  处    ┃

┃        烦交                      ┃

┣━━━━━━━━━━━━━━━━━┫

┃    ×××    同志收              ┃

┣━━━━━━━━━━━━━━━━━┫

┃    内详  王托                    ┃

┣━━━━━━━━━━━━━━━━━┫

┃                       邮政编码   ┃

┗━━━━━━━━━━━━━━━━━┛

第四节  书信常用的称呼

1.长晚辈之间

┏━━━━━━━━━━━┳━━━━━━━━━━┳━━━━━━━━━┓

┃    收信人            ┃  写信人称呼收信人  ┃    写信人自称    ┃

┣━━━━━━━━━━━╋━━━━━━━━━━╋━━━━━━━━━┫

┃  祖父的姐夫、妹夫    ┃    姑祖父          ┃  内侄孙(侄孙)或┃

┃    祖父的姐妹        ┃    姑祖母(姑婆)  ┃  内侄孙(侄孙女)┃

┣━━━━━━━━━━━╋━━━━━━━━━━╋━━━━━━━━━┫

┃  祖父的兄(弟)      ┃  伯祖父(叔祖父)  ┃    侄孙或        ┃

┃  祖母的嫂嫂(弟妇)  ┃  伯祖母(叔祖母)  ┃    侄孙女        ┃

┣━━━━━━━━━━━╋━━━━━━━━━━╋━━━━━━━━━┫

┃    祖母的兄弟        ┃    舅祖父(舅公)  ┃    外甥孙或      ┃

┃  祖母的嫂嫂、弟妇    ┃    舅祖母(妗婆)  ┃      外甥孙女    ┃

┣━━━━━━━━━━━╋━━━━━━━━━━╋━━━━━━━━━┫

┃  祖母的姐夫、妹夫    ┃    姨祖父(姨公)  ┃    姨甥孙或      ┃

┃    祖母的姐妹        ┃    姨祖母(姨婆)  ┃    姨甥孙女      ┃

┣━━━━━━━━━━━╋━━━━━━━━━━╋━━━━━━━━━┫

┃    父亲的祖父        ┃    曾祖父          ┃    曾孙或        ┃

┃    父亲的祖母        ┃    曾祖母          ┃    曾孙女        ┃

┣━━━━━━━━━━━╋━━━━━━━━━━╋━━━━━━━━━┫

┃    父亲的父亲        ┃    祖父(爷爷)    ┃    孙、孙女      ┃

┃    父亲的母亲        ┃    祖母(奶奶)    ┃                  ┃

┣━━━━━━━━━━━╋━━━━━━━━━━╋━━━━━━━━━┫

┃    父亲的哥哥        ┃    伯父(伯伯)    ┃    侄、侄女      ┃

┃    父亲的嫂嫂        ┃    伯母(姆)      ┃                  ┃

┣━━━━━━━━━━━╋━━━━━━━━━━╋━━━━━━━━━┫

┃    父亲的弟弟        ┃    叔父(叔叔)    ┃    侄、侄女      ┃

┃    父亲的弟妇        ┃  叔母(婶、婶母)  ┃                  ┃

┣━━━━━━━━━━━╋━━━━━━━━━━╋━━━━━━━━━┫

┃  父亲的姐夫、妹夫    ┃    姑父(姑丈)    ┃    侄(侄)或    ┃

┃    父亲的姐妹        ┃    姑母(姑妈)    ┃    内侄女(侄女)┃

┣━━━━━━━━━━━╋━━━━━━━━━━╋━━━━━━━━━┫

┃    父亲的表兄        ┃    表伯父          ┃    表侄          ┃

┃    父亲的表嫂        ┃    表伯母          ┃    表侄女        ┃

┣━━━━━━━━━━━╋━━━━━━━━━━╋━━━━━━━━━┫

┃    父亲的表弟        ┃    表叔父          ┃    表侄          ┃

┃    父亲的表弟妇      ┃    表叔母(表婶)  ┃    表侄女        ┃

┗━━━━━━━━━━━┻━━━━━━━━━━┻━━━━━━━━━┛

┏━━━━━━━━━━━┳━━━━━━━━━━━┳━━━━━━━━━━━┓

┃    收信人            ┃  写信人称呼收信人    ┃        写信人自称    ┃

┣━━━━━━━━━━━╋━━━━━━━━━━━╋━━━━━━━━━━━┫

┃父亲的表姐夫、表妹夫  ┃  表姑父(表姑丈)    ┃    表内侄(表侄)    ┃

┃    父亲的表姐妹      ┃  表姑母(表姑妈)    ┃  表内侄女(表侄女)  ┃

┣━━━━━━━━━━━╋━━━━━━━━━━━╋━━━━━━━━━━━┫

┃    父亲              ┃    父亲(爸爸)      ┃  儿(也用称“男”的)┃

┃    母亲              ┃    母亲(妈妈)      ┃    女儿              ┃

┣━━━━━━━━━━━╋━━━━━━━━━━━╋━━━━━━━━━━━┫

┃    母亲的祖父        ┃    外曾祖父          ┃    外曾孙或          ┃

┃    母亲的祖母        ┃    外曾祖母          ┃    外曾孙女          ┃

┣━━━━━━━━━━━╋━━━━━━━━━━━╋━━━━━━━━━━━┫

┃    母亲的父亲        ┃    外祖父(外公)    ┃    外孙、外孙女      ┃

┃    母亲的母亲        ┃  外祖母(外婆、姥姥)┃                      ┃

┣━━━━━━━━━━━╋━━━━━━━━━━━╋━━━━━━━━━━━┫

┃    母亲的伯父        ┃  外伯祖父(外伯祖)  ┃  外侄孙、外侄孙女    ┃

┃    母亲的伯母        ┃  外伯祖母(外伯婆)  ┃                      ┃

┣━━━━━━━━━━━╋━━━━━━━━━━━╋━━━━━━━━━━━┫

┃    母亲的叔父        ┃  外叔祖父(外叔祖)  ┃  外侄孙、外侄孙女    ┃

┃    母亲的叔母        ┃  外叔祖母(外叔婆)  ┃                      ┃

┣━━━━━━━━━━━╋━━━━━━━━━━━╋━━━━━━━━━━━┫

┃    母亲的兄弟        ┃    舅父(舅舅)      ┃    外甥、外甥女      ┃

┃  母亲的嫂嫂、弟妇    ┃    舅母(舅妈、妗)  ┃                      ┃

┣━━━━━━━━━━━╋━━━━━━━━━━━╋━━━━━━━━━━━┫

┃  母亲的姐夫、妹夫    ┃    姨父(姨丈)      ┃    姨甥、姨甥女      ┃

┃    母亲的姐妹        ┃    姨母(姨妈)      ┃                      ┃

┣━━━━━━━━━━━╋━━━━━━━━━━━╋━━━━━━━━━━━┫

┃  母亲的表兄、表弟    ┃    表舅父(表舅)    ┃    表外甥(表甥)、  ┃

┃  母亲的表嫂、表弟妇  ┃表舅母(表舅妈、表妗)┃  表外甥女(表甥女)  ┃

┣━━━━━━━━━━━╋━━━━━━━━━━━╋━━━━━━━━━━━┫

┃                      ┃    祖翁(爷爷)      ┃                      ┃

┃    丈夫的祖父母      ┃                      ┃    孙媳妇(孙媳)    ┃

┃                      ┃    祖姑(奶奶)      ┃                      ┃

┣━━━━━━━━━━━╋━━━━━━━━━━━╋━━━━━━━━━━━┫

┃                      ┃    外祖父            ┃                      ┃

┃    丈夫的外祖父母    ┃                      ┃  外孙媳妇(外孙媳)  ┃

┃                      ┃    外祖母            ┃                      ┃

┣━━━━━━━━━━━╋━━━━━━━━━━━╋━━━━━━━━━━━┫

┃    丈夫的父亲        ┃    公公(爸爸)      ┃  媳妇(儿媳、媳)    ┃

┃    丈夫的母亲        ┃    婆婆(妈妈)      ┃                      ┃

┣━━━━━━━━━━━╋━━━━━━━━━━━╋━━━━━━━━━━━┫

┃    丈夫的伯父        ┃    伯父(伯伯)      ┃    侄媳妇(侄熄)    ┃

┃    丈夫的伯母        ┃    伯母              ┃                      ┃

┗━━━━━━━━━━━┻━━━━━━━━━━━┻━━━━━━━━━━━┛

┏━━━━━━━━┳━━━━━━━━━━┳━━━━━━━━━━┓

┃    收信人      ┃  写信人称呼收信人  ┃    写信人自称      ┃

┣━━━━━━━━╋━━━━━━━━━━╋━━━━━━━━━━┫

┃    丈夫的叔父  ┃    叔父(叔叔)    ┃    侄媳妇(侄媳)  ┃

┃    丈夫的叔母  ┃  叔母(婶母、婶婶)┃    外侄孙女        ┃

┣━━━━━━━━╋━━━━━━━━━━╋━━━━━━━━━━┫

┃    丈夫的舅父  ┃    舅父(舅舅)    ┃    外甥媳(甥媳)  ┃

┃    丈夫的舅母  ┃    舅母(妗)      ┃                    ┃

┣━━━━━━━━╋━━━━━━━━━━╋━━━━━━━━━━┫

┃    丈夫的姑父  ┃    姑父(姑丈)    ┃  内侄媳妇(内侄媳)┃

┃    丈夫的姑母  ┃    姑母(姑妈)    ┃                    ┃

┣━━━━━━━━╋━━━━━━━━━━╋━━━━━━━━━━┫

┃    丈夫的姨父  ┃    姨父(姨丈)    ┃  姨甥媳妇(姨甥媳)┃

┃    丈夫的姨母  ┃    姨母(姨妈)    ┃                    ┃

┣━━━━━━━━╋━━━━━━━━━━╋━━━━━━━━━━┫

┃    妻子的祖父  ┃    岳祖父          ┃    孙女婿(孙婿)  ┃

┃    妻子的祖母  ┃    岳祖母          ┃                    ┃

┣━━━━━━━━╋━━━━━━━━━━╋━━━━━━━━━━┫

┃    妻子的父亲  ┃  岳父(丈人、爸爸)┃    女婿(婿)      ┃

┃    妻子的母亲  ┃  岳母(丈母、妈妈)┃                    ┃

┣━━━━━━━━╋━━━━━━━━━━╋━━━━━━━━━━┫

┃    妻子的伯父  ┃    岳伯父          ┃    侄女婿(侄婿)  ┃

┃    妻子的伯母  ┃    岳伯母          ┃                    ┃

┣━━━━━━━━╋━━━━━━━━━━╋━━━━━━━━━━┫

┃    妻子的叔父  ┃    岳叔父          ┃    侄女婿(侄婿)  ┃

┃    妻子的叔母  ┃    岳叔母          ┃                    ┃

┣━━━━━━━━╋━━━━━━━━━━╋━━━━━━━━━━┫

┃    妻子的舅父  ┃    舅父            ┃    外甥婿(甥女婿)┃

┃    妻子的舅母  ┃    舅母            ┃                    ┃

┣━━━━━━━━╋━━━━━━━━━━╋━━━━━━━━━━┫

┃    妻子的姑父  ┃    姑父(姑丈)    ┃  内侄女婿(侄女婿)┃

┃    妻子的姑母  ┃  姑母(姑妈、姑姑)┃                    ┃

┣━━━━━━━━╋━━━━━━━━━━╋━━━━━━━━━━┫

┃    妻子的姨父  ┃    姨父(姨丈)    ┃    姨甥女婿(甥婿)┃

┃    妻子的姨母  ┃    姨母(姨妈)    ┃                    ┃

┗━━━━━━━━┻━━━━━━━━━━┻━━━━━━━━━━┛

2.平辈之间

┏━━━━━━━━━━┳━━━━━━━━━━━━┳━━━━━━━━━━━━┓

┃    收信人          ┃  写信人称呼收信人      ┃    写信人自称          ┃

┣━━━━━━━━━━╋━━━━━━━━━━━━╋━━━━━━━━━━━━┫

┃    儿子的岳父      ┃    亲家(亲翁)        ┃    姻弟、姻弟妇        ┃

┃    儿子的岳母      ┃    亲家(亲母)        ┃                        ┃

┣━━━━━━━━━━╋━━━━━━━━━━━━╋━━━━━━━━━━━━┫

┃    女儿的家翁      ┃    亲家(亲翁)        ┃                        ┃

┃    女儿的婆婆      ┃    亲家(亲母)        ┃    姻弟、姻弟妇        ┃

┣━━━━━━━━━━╋━━━━━━━━━━━━╋━━━━━━━━━━━━┫

┃    丈夫            ┃    夫(或写名字)      ┃    妻(或写名字)      ┃

┣━━━━━━━━━━╋━━━━━━━━━━━━╋━━━━━━━━━━━━┫

┃    妻子            ┃    妻(或写名字)      ┃    夫(或写名字)      ┃

┣━━━━━━━━━━╋━━━━━━━━━━━━╋━━━━━━━━━━━━┫

┃    哥哥            ┃    哥哥(兄)          ┃    弟、妹              ┃

┃    嫂嫂            ┃    嫂嫂(嫂)          ┃                        ┃

┣━━━━━━━━━━╋━━━━━━━━━━━━╋━━━━━━━━━━━━┫

┃    弟弟            ┃弟弟(弟、或写名字)    ┃  兄、蛆(或写名字)    ┃

┃    弟妇            ┃    弟妇                ┃                        ┃

┣━━━━━━━━━━╋━━━━━━━━━━━━╋━━━━━━━━━━━━┫

┃    伯父            ┃                        ┃                        ┃

┃    叔父的儿女      ┃堂兄、党弟、堂姐、堂妹  ┃堂弟、党兄、堂妹、堂姐  ┃

┣━━━━━━━━━━╋━━━━━━━━━━━━╋━━━━━━━━━━━━┫

┃    姐夫            ┃    姐夫                ┃    内弟(弟)          ┃

┃    姐姐            ┃    姐姐(姐)          ┃    内妹(妹)          ┃

┣━━━━━━━━━━╋━━━━━━━━━━━━╋━━━━━━━━━━━━┫

┃    妹夫            ┃  妹夫(或写名字)      ┃                        ┃

┃    妹妹            ┃妹妹(妹、或写名字)    ┃内兄(兄、或写名字)    ┃

┣━━━━━━━━━━╋━━━━━━━━━━━━╋━━━━━━━━━━━━┫

┃  姑母舅父、姨母的  ┃表哥(表兄)、表妹夫    ┃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

┃    儿子、媳妇      ┃    表姐、表妹          ┃                        ┃

┣━━━━━━━━━━╋━━━━━━━━━━━━╋━━━━━━━━━━━━┫

┃    丈夫的哥哥      ┃    哥哥                ┃                        ┃

┃    丈夫的嫂嫂      ┃    嫂嫂                ┃    弟妇                ┃

┣━━━━━━━━━━╋━━━━━━━━━━━━╋━━━━━━━━━━━━┫

┃    丈夫的弟弟      ┃    弟弟                ┃                        ┃

┃    丈夫的弟妇      ┃    弟妇                ┃    嫂(或写名字)      ┃

┗━━━━━━━━━━┻━━━━━━━━━━━━┻━━━━━━━━━━━━┛

┏━━━━━━━━━━━┳━━━━━━━━━━┳━━━━━━━━━━┓

┃    收信人            ┃  写信人称呼收信人  ┃    写信人自称      ┃

┣━━━━━━━━━━━╋━━━━━━━━━━╋━━━━━━━━━━┫

┃    丈夫的姐夫        ┃    姐夫            ┃                    ┃

┃    丈夫的姐姐        ┃    姐姐            ┃    内弟妇(弟妇)  ┃

┣━━━━━━━━━━━╋━━━━━━━━━━╋━━━━━━━━━━┫

┃    丈夫的妹夫        ┃    妹夫            ┃  内嫂(嫂或写名字)┃

┃    丈夫的妹妹        ┃    妹妹            ┃                    ┃

┣━━━━━━━━━━━╋━━━━━━━━━━╋━━━━━━━━━━┫

┃    丈夫的表兄        ┃    表兄            ┃                    ┃

┃    丈夫的表嫂        ┃    表嫂            ┃    表弟妇          ┃

┣━━━━━━━━━━━╋━━━━━━━━━━╋━━━━━━━━━━┫

┃  丈夫的表姐夫、表姐  ┃    表姐夫、表姐    ┃    表弟妇          ┃

┃  丈夫的表妹夫、表妹  ┃    表妹夫、表妹    ┃    表嫂(或写名字)┃

┣━━━━━━━━━━━╋━━━━━━━━━━╋━━━━━━━━━━┫

┃    丈夫的表弟        ┃    表弟            ┃                    ┃

┃    丈夫的表弟妇      ┃    表弟妇          ┃    表嫂(或写名字)┃

┣━━━━━━━━━━━╋━━━━━━━━━━╋━━━━━━━━━━┫

┃                      ┃    内兄(兄)      ┃                    ┃

┃    妻子的哥、嫂      ┃                    ┃    妹夫            ┃

┃                      ┃    内嫂(嫂)      ┃                    ┃

┣━━━━━━━━━━━╋━━━━━━━━━━╋━━━━━━━━━━┫

┃    内弟(弟)        ┃                    ┃                    ┃

┃    内弟妇(弟妇)    ┃  妻子的弟弟(弟妇)┃    姐夫(或写名字)┃

┣━━━━━━━━━━━╋━━━━━━━━━━╋━━━━━━━━━━┫

┃    妻子的姐夫、妹夫  ┃    襟兄、襟弟      ┃    襟弟、襟兄      ┃

┃    妻子的姐妹        ┃内姐(姐)内妹(妹)┃    妹夫、姐夫      ┃

┣━━━━━━━━━━━╋━━━━━━━━━━╋━━━━━━━━━━┫

┃                      ┃    表兄            ┃                    ┃

┃    妻子的表兄嫂      ┃                    ┃    表妹夫          ┃

┃                      ┃    表嫂            ┃                    ┃

┣━━━━━━━━━━━╋━━━━━━━━━━╋━━━━━━━━━━┫

┃                      ┃                    ┃                    ┃

┃    妻子的表弟        ┃    表弟            ┃                    ┃

┃    妻子的表弟妇      ┃    表弟妇          ┃  表姐夫(或写名字)┃

┣━━━━━━━━━━━╋━━━━━━━━━━╋━━━━━━━━━━┫

┃    妻子的表姐夫      ┃    表姐夫          ┃                    ┃

┃    妻子的表姐        ┃    表姐            ┃    表妹夫          ┃

┣━━━━━━━━━━━╋━━━━━━━━━━╋━━━━━━━━━━┫

┃    妻子的表妹夫      ┃    表妹夫          ┃                    ┃

┃    妻子的表妹        ┃    表妹            ┃  表姐夫(或写名字)┃

┗━━━━━━━━━━━┻━━━━━━━━━━┻━━━━━━━━━━┛

3.长晚辈之间

┏━━━━━━━━━━━━┳━━━━━━━━━━━━┳━━━━━━━━━━━━┓

┃    收信人              ┃  写信人称呼收信人      ┃    写信人自称          ┃

┣━━━━━━━━━━━━╋━━━━━━━━━━━━╋━━━━━━━━━━━━┫

┃  同志(个人或集体)    ┃同志(个人)同志们(集体)  写名字、不用自称      ┃

┣━━━━━━━━━━━━╋━━━━━━━━━━━━╋━━━━━━━━━━━━┫

┃  老师、老师的妻子      ┃    老师、师母          ┃    学生                ┃

┣━━━━━━━━━━━━╋━━━━━━━━━━━━╋━━━━━━━━━━━━┫

┃                        ┃伯伯(伯)、叔叔(叔)  ┃                        ┃

┃    父母亲的同事        ┃                        ┃    侄、侄女            ┃

┃                        ┃    姨姨(阿姨)        ┃                        ┃

┣━━━━━━━━━━━━╋━━━━━━━━━━━━╋━━━━━━━━━━━━┫

┃                        ┃    友、同志            ┃  只写名字(如称对方    ┃

┃  同事、战友:朋友      ┃                        ┃                        ┃

┃                        ┃    (也可称兄、姐)    ┃  兄姐、则自称弟妹)    ┃

┣━━━━━━━━━━━━╋━━━━━━━━━━━━╋━━━━━━━━━━━━┫

┃    同学                ┃同学、学友、学兄、学姐  ┃同学、学友、学弟、学妹  ┃

┣━━━━━━━━━━━━╋━━━━━━━━━━━━╋━━━━━━━━━━━━┫

┃                        ┃                        ┃    老师(师)、师母    ┃

┃    学生                ┃    同学(或写名字)    ┃                        ┃

┃                        ┃                        ┃(或只写名字、不用自称)┃

┣━━━━━━━━━━━━╋━━━━━━━━━━━━╋━━━━━━━━━━━━┫

┃    儿女的战友、        ┃侄、侄女(对不太熟悉的  ┃    伯、伯母、叔、      ┃

┃    朋友、同学          ┃可称“同志”或写名字)  ┃  叔母、(或只写名字)  ┃

┣━━━━━━━━━━━━╋━━━━━━━━━━━━╋━━━━━━━━━━━━┫

┃同事、战友、朋友的儿女  ┃    同上                ┃    同上                ┃

┣━━━━━━━━━━━━╋━━━━━━━━━━━━╋━━━━━━━━━━━━┫

┃    初识的男友、        ┃    先生                ┃    只写名字            ┃

┃  女友(未婚女性)      ┃    女士(小姐)        ┃                        ┃

┣━━━━━━━━━━━━╋━━━━━━━━━━━━╋━━━━━━━━━━━━┫

┃                        ┃职务(总经理、董事长    ┃                        ┃

┃    上下级之间          ┃校长、乡长、厂长等)    ┃职员、职工(其他职务)  ┃

┃                        ┃                        ┃    或只写名字          ┃

┃                        ┃    或同志、先生        ┃                        ┃

┗━━━━━━━━━━━━┻━━━━━━━━━━━━┻━━━━━━━━━━━━┛

注:

表中所排列的称呼,是海内外通用的。但与海外通信,可酣情加以变更,为表示恭谦,在某些称呼前可加“贤”字,而自称前则加“愚”、“敝”字等。如称对方为“贤弟”、“贤侄”,则应自然称为“愚兄”、“愚叔”等。如信中提及对方的亲属,则可加“令”、“尊”字,如“令兄”、“令姐”、“尊夫人”等;如提及自家亲属,可加“家”、“舍”字,如“舍弟”、“舍妹”、“家父”、“家兄”等。(请参考本书“古代实用文体”中的“书信的称呼”)

当我们写信时,要准确使用,不能生搬硬套,避免用得不当。

第五节  书信常用赞颂慰语

┏━━━━━┳━━━━━━━┳━━━━━━━━┳━━━━━━━┓

┃  \ 收信 ┃              ┃    平辈        ┃              ┃

┃    \人  ┃    长辈      ┃                ┃    晚辈      ┃

┃颂慰语 \ ┃              ┃  (同志、友人)┃              ┃

┣━━━━━╋━━━━━━━╋━━━━━━━━╋━━━━━━━┫

┃          ┃    祝您幸福  ┃  祝你快乐      ┃  祝学习进步  ┃

┃          ┃    敬祝康安  ┃  即询学安      ┃    祝好      ┃

┃          ┃  祝您旅安    ┃  祝你成功      ┃  祝身体健康  ┃

┃    国    ┃  敬祝长寿    ┃  顺颂近好      ┃  祝团结友爱  ┃

┃    内    ┃  敬祝教安    ┃  祝你顺利      ┃              ┃

┃    平    ┃              ┃                ┃  盼努力工作  ┃

┃    时    ┃  顺祝康乐    ┃  并祝健康      ┃  望刻苦努力  ┃

┃    用    ┃  敬请春祺    ┃  祝工作顺利    ┃              ┃

┃          ┃  祝您冬安    ┃  祝万事如意    ┃              ┃

┃          ┃  顺请近安    ┃  祝事业有成    ┃              ┃

┃          ┃敬祝合府平安  ┃  此致敬礼      ┃              ┃

┗━━━━━┻━━━━━━━┻━━━━━━━━┻━━━━━━━┛

┏━━━━━┳━━━━━━━━┳━━━━━━━┳━━━━━━━┓

┃          ┃  恭叩金安      ┃  并候近安    ┃  即询近佳    ┃

┃          ┃  肃请福安      ┃  顺颂大安    ┃  即问近好    ┃

┃          ┃  顺颂福绥      ┃  敬颂台安    ┃  盼自珍重    ┃

┃          ┃  恭请双安      ┃  谨请春安    ┃  附问旅安    ┃

┃          ┃  敬请福禄      ┃  顺祝冬安    ┃  祝旅居顺利  ┃

┃  海      ┃  祗请待祺      ┃  祈祝时绥    ┃  祝诸事顺遂  ┃

┃  外      ┃  即颂钧安      ┃  敬请勋安    ┃  祝合家如意  ┃

┃  平      ┃                ┃              ┃              ┃

┃  时      ┃  顺颂侍安      ┃  恭请戎安    ┃              ┃

┃  用      ┃  敬请颐安      ┃  顺请文安    ┃              ┃

┃          ┃即颂合府大安    ┃  敬请俪安    ┃              ┃

┃          ┃                ┃  (用于夫妇)┃              ┃

┃          ┃                ┃  并颂妆安    ┃              ┃

┃          ┃                ┃  (用于女士)┃              ┃

┃          ┃                ┃并颂闽第安康  ┃              ┃

┗━━━━━┻━━━━━━━━┻━━━━━━━┻━━━━━━━┛

┏━━━━━┳━━━━━━━━┳━━━━━━━━┳━━━━━━━━┓

┃\收信人  ┃                ┃    平辈        ┃                ┃

┃  \      ┃    长辈        ┃                ┃    晚辈        ┃

┃颂尉语\  ┃                ┃  (同志、友人)┃                ┃

┣━━━━━╋━━━━━━━━╋━━━━━━━━╋━━━━━━━━┫

┃    新    ┃    恭贺年禧    ┃                ┃                ┃

┃    年    ┃    恭贺新禧    ┃  祝春节快乐    ┃  祝年年进步    ┃

┃    节    ┃    即颂岁禧    ┃  颂新年幸福    ┃    祝节日好    ┃

┃    日    ┃    敬请春安    ┃  祝新年发财    ┃  祝春节愉快    ┃

┃    用    ┃                ┃  祝节日新禧    ┃  祝新春快乐    ┃

┃          ┃    恭祝春安    ┃                ┃                ┃

┣━━━━━╋━━━━━━━━╋━━━━━━━━╋━━━━━━━━┫

┃          ┃    恭贺燕禧    ┃  祝新婚喜安    ┃                ┃

┃    贺    ┃  祝新婚幸福    ┃  祝新婚盛喜    ┃  祝永恒敬爱    ┃

┃    婚    ┃                ┃                ┃  祝新婚快乐    ┃

┃    庆    ┃  恭贺新婚大喜  ┃  贺爱情永笃    ┃                ┃

┃    用    ┃    敬贺俪安    ┃  祝并肩前进    ┃  祝爱心永结    ┃

┃          ┃                ┃                ┃  祝你俩永爱    ┃

┃          ┃  贺良缘喜结    ┃  祝幸福美满    ┃                ┃

┣━━━━━╋━━━━━━━━╋━━━━━━━━╋━━━━━━━━┫

┃  问      ┃  敬祝康复      ┃  祝早日康复    ┃  祝身体健康    ┃

┃  候      ┃                ┃                ┃                ┃

┃  病      ┃  敬祝愈安      ┃  祝精神愉快    ┃  祝早日愈痊    ┃

┃  伤      ┃  恭请痊安      ┃    祝愿早痊    ┃  祝平安快乐    ┃

┃  人      ┃                ┃                ┃                ┃

┃  用      ┃                ┃                ┃                ┃

┣━━━━━╋━━━━━━━━╋━━━━━━━━╋━━━━━━━━┫

┃          ┃  敬请节哀保重  ┃  望节哀保重    ┃  希保重身体    ┃

┃  唁      ┃  敬请节哀已安  ┃  请节哀珍体    ┃希化悲痛为力量  ┃

┃  慰      ┃                ┃                ┃                ┃

┃  用      ┃    专候素履    ┃                ┃                ┃

┗━━━━━┻━━━━━━━━┻━━━━━━━━┻━━━━━━━━┛

同类推荐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

    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

    主要介绍了国内常见家兔品种、家兔的日粮配合、兔的饲养管理、兔的繁殖、常见兔病防治及兔产品的加工等。《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内容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在苏倾辰消失了一年后,我没有想到在圣斯塔贵族学院会再次遇见他,还是一样极致俊美的长相,可是我却渐渐发现他的不一样…花花公子莫俊熙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通过莫梓茜,我却看不透他接近我到底隐了几分假意,又存了几分真心……当两个一模一样的少年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世界瞬间崩塌……
  • 傲妃宠傻王

    傲妃宠傻王

    木清絮,C国商业皇帝的独女,也是代号百变灵猫的第一神偷,但是对同伴的信任,却让她命丧黄泉。沐青絮,昭日国第一商家沐家四岁的痴女,沐家的污点,却是父亲和哥哥的掌上明珠。时空转换,灵魂交错,她的命运将会如何?即墨云帝,昭日国的惊采绝艳的三皇子,却因为一场大火将自己禁锢,变成人人可欺的傻王爷。遇见她,他的命运又将去往何处?片段一“等一下。”沐青絮伸手,挡住韩翔的去路,“韩公子还没给王爷行礼呢。”“要本公子给一个傻子行礼?做梦!”他是太傅的侄子,是这昭日城里多少人巴结着的韩公子,眼前这个是谁?是昭日城里人人都能欺负的傻子王爷。凭什么要他向一个傻子行礼?“那本王妃今天就做个梦!千冥,教教韩公子该怎么向王爷行礼!”“是。”“啊!”韩翔一声惨叫,“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那膝盖碰撞地面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似乎还夹杂着骨头断裂的声音,让在场的观众心肝一颤。“韩公子学会了吗?”沐青絮冷眼看着韩翔。“公子,公子你怎么样?”听到沐青絮清冷的声音,跟着韩翔来的侍从才回过神来,立刻围在韩翔身边。“你…”韩翔疼得冷汗直流,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怎么?韩公子是还没学会规矩吗?”韩翔咬牙,不再说话。“快点,快把公子扶起来啊!”韩翔的侍从们已经乱成一团了。“都给本王妃把手松开!谁说他能起来了?”冷喝一声,沐青絮瞪着那几个侍从。“王妃,我家公子可是太傅的侄子,您要是…”“太傅?太傅要是对本王妃的教导有任何异议,让他来绝王府找本王妃。”用太傅压她?她连皇上都不怕,这太傅又算什么东西?“絮。”即墨云帝拉拉沐青絮的袖子,声音有些抖。现在的絮好可怕啊!“帝,”沐青絮转身,气氛立刻就变了,一脸温柔地看着即墨云帝,“怕吗?”即墨云帝看了看笑得很温柔的沐青絮,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瞪他的韩翔,缩了缩脖子,往沐青絮身边靠了靠。那人瞪他。“瞪什么瞪!要本王妃命人挖出你的眼珠子吗?”沐青絮阴冷的语气让韩翔不禁打了个冷战,下意识地低下头,躲开沐青絮的视线。片段二“咦,公子,你看那小子,长得跟公子你很像啊。”“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就是小版的公子啊。”即墨云帝身边的两个跟班指着不远处闲逛的小男孩叽叽喳喳个不停。“小朋友,怎么一个人在外边?”即墨云帝也觉得这小孩跟他很像,便露出一个自以为很柔和的笑容,跟小男孩搭讪。“你是谁?”小男孩警戒地后退一步,跟即墨云帝拉开距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帝?皇后?送上门!

    女帝?皇后?送上门!

    【又名<残花败柳>】【本文】=【小女尊】+【小后宫】+【小江湖】+....【暂时没想到了】(超级慢热文)【第一卷轻松搞笑到第二卷的虐心虐肺】她怀恨入宫,刚入宫便被皇宫内所有人骂作&quot;残花败柳&quot;暗恋她许久的他愤怒之余,当着所有人的面强暴了她,血迹斑斑的白色床单,触目惊心的血红...是清白的证明还是....?同时她被贬为最卑微的&quot;浣衣奴&quot;.....夜夜索欢,将她尊严和身体踏之脚下.....夜夜春宵,不论是心还是身,都不堪负荷.....☆¨¨¨¨★¨¨¨¨☆¨¨¨¨【如果有兴趣,那么就收藏吧】★¨¨¨¨☆¨¨¨¨★¨¨¨¨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左儿其他的文:<冷酷皇帝俏丞相>(一个男人的普通穿越)(完结)喜欢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左儿其他的文。〓收藏〓投票〓收藏〓一步到位!嘻嘻,看过喜欢的请收藏了。这样可以随时知道文文是否更新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