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法律事实,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合法行为。合同既然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则在性质上不同于事实行为。所谓事实行为,是指不以意思表示为要件、并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拾得遗失物等。事实行为并不是法律行为,因此与合同是不同的。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在本质上属于合法行为,这就是说,只有在合同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合法的、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而如果当事人作出了违法的意思表示,即使达成协议,也不能产生合同的效力。由于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如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民事行为的无效和撤销等,均可适用于合同。
2.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当事人订立合同都有一定的目的和宗旨,这就是说,订立合同都要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谓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形成某种法律关系(如买卖关系、租赁关系),从而具体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变更合同关系通常是在继续保持原合同关系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合同内容。如果因为变更而使原合同关系消灭并产生一个新的合同关系,则不属于变更的范畴。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旨在消灭原法律关系。无论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达到何种目的,只有当事人的协议依法成立并生效,就会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也必须依照合同规定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合同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或者说,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由于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因此它必须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第二,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这就是说,当事人各自从追求的利益出发而作出意思表示,双方的意思表示是交互的才能成立合同。第三,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协议”一词,在民法中有时作为合同的同义语,也可以指当事人之间形成了合意。由于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因此当事人必须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进行协商,才能使其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如果不存在平等自愿,也就没有真正的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