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00000034

第34章 巴菲特的智慧法则五:远离市场 (2)

费雪提出了能力范围相关的理论,这一理论告诫投资者要亲身去研究一家公司的方方面面,正因为要花时间去研究公司运营,而不是只关注市场价格和公司财务,这才使得巴菲特不得不远离市场。试想一个成天关注财务报表和股价运动的人能有多少时间去做实地调查,去访问公司的管理者、竞争者、员工、客户。每当股市开盘的时候,交易者就需要盯住价格运行,为价格的上下起伏而心潮迭起,这样一个投资者能够远离市场吗?能够去亲自实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全身心研究一家公司的方方面面吗?当然不能。

格雷厄姆的远离股市,与费雪的亲近公司是两种不同程度的投资过程。仅仅远离股市,只能保持投资者的心态平和而已,未必能找到能够值得投资的对象,同时仅仅是形式上远离市场未必能保证投资者不“身在曹营,心在汉”,而费雪则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将空出来的注意力集中于公司经营,则一个费雪式的投资者可以比格雷厄姆式的投资者更能远离市场。

菲利普·费雪提供了一条比格雷厄姆更为彻底的远离市场之路,这就是亲近公司,无论是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甚至费雪之子都很好地走上了这条道路,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和肯尼斯·费雪在2000年跻身于美国最伟大的8位在世投资者之列。格雷厄姆远离市场的方法还不够坚决,他最主要的手段是数量分析,正是因为这样证券之父的现代后裔们都陷入了倒退的境地,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格雷厄姆式的办公室投资法,而且由于办公室中,办公室之间你往我来使得这些人早就把格雷厄姆关于“市场先生”的言论弃之脑后了。正是由于菲利普·费雪更为坚决地远离市场,这才使得今天的巴菲特、林奇没有遗忘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论调。

肯尼斯·费雪是菲利普·费雪的三个儿子之一,也是父亲衣钵的唯一传人,其父亲65岁时,肯尼斯·费雪才进入证券投资界。肯尼斯·费雪是一个与父亲一样特立独行的投资者,他以公司实际运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市场的波动高度免疫。

1973年肯尼斯·费雪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投资生涯,他开办了费雪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处在加利福利亚州的伍德塞得,这里有一大片森林保护区,这样就满足了他研究森林的个人爱好。通过森林,肯尼斯·费雪将自己与金融世界隔离开。肯尼斯·费雪习惯于将办公和居住地点选在森林附近,那是他年轻时候学习和热爱的事物。肯尼斯.费雪专门开了一个伐木时收藏馆。从费雪将自己的投资事业帝国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我们可以看见他身上有着与巴菲特一样的因子,毕竟肯尼斯·费雪是菲利普·费雪的唯一家族传人,他的所做所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菲利普·费雪的灌输。

我们就用肯尼斯·费雪的一段名言来总结菲利普·费雪对巴菲特的影响吧,毕竟从肯尼斯·费雪的肺腑之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菲特同样的心声:“在投资界中,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有一种令我感到恐惧的倾向,那就是每个人思考的对象完全相同,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相差不远。要在大城市和金融中心建立其独特的投资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通过将费雪投资公司建立在僻静之处,我们更容易建立起独特而自主的投资文化和行为。”

特立独行者才能战胜市场

从学术上而言,投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从实践出发,投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股民和股票书籍都在大谈“一个好的投资心态”,甚至还有书专门打出炒股就是炒心态这类惹人眼球的名字。但在实际的证券投资中,真正做到平心静气决策的投资者简直是凤毛麟角。巴菲特是其中的一位特立独行者,只有特立独行的投资者才能战胜市场。特立独行者战胜了群体行为,同时战胜了内心的情绪波动。

很多个人投资者都想找到一个保持好心态的秘诀,其实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一个平和的投资心态,做不到“活在当下”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胜己者,胜天下。一个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战胜市场。

普通股票之所以不能战胜自己,最为关键是不够独立,没有养成独立思维和行为的习惯。同时,那些不能战胜自己的投资者还习惯于站在行情屏幕前盯着看,习惯于与大伙一起谈论行情,习惯于往投资者最多的地方挤。

著名的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佛洛姆认为人具有天生的惰性,不想承担责任,所以具有“逃避自由”的倾向。从众可以使得投资者减少精力支出,同时可以避免承担亏损后对自尊的伤害。听从他人的投资意见,可以使得投资者在亏损时将责任推向外界,在赢利时则将功劳归结于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盲目从众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甚至还有好处,毕竟一个遵守社会习俗和大众行为模式的人面临的社会压力要小得多。但是在金融市场上,盲目从众则会带来不知名的危害。

这类投资者往往不根据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选择投资对象,金融市场可以将人类行为的结果瞬间反映出来,这使得投资者害怕马上看到如此直接的后果,所以很多投资者采取了盲从群体的决策和行为方式。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旅鼠还是人类,我们在群体中都会觉得安全。股票市场将人类的天性放大了,无论是你恐惧还是贪婪,股价都会与你交流,并欺骗你的判断。著名的混沌交易大师比尔·威廉姆认为交易是人心的放大器,同时也是治疗心理异常的最好良药。不过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很多人虽然从市场中看出了自己的心理异常,却并没有因此治好。要想治好交易中的各类心理异常,需要从环境、行为、习惯、心态、价值观和信念一起入手。只有在所有这些层面上取得了胜利,才能将盲从和心理异常赶出交易过程。只有在上述层面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才能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巴菲特没有学过神经语言程式学,但是他下意识地运用了其中的知识,通过在各个层面上实行格雷厄姆和费雪的主张,他成功地建立起来了健全的投资模式。我们就用来使用神经语言程式学的理论来模仿巴菲特的成功模式吧。

环境层面,巴菲特采用了在空间上远离金融市场的措施,居住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小城市,在办公地点中看不见关乎短期价格波动的任何材料和设备。

行为层面,巴菲特不参与那些热闹的投资论坛和各类与当下投资决策相关的聚会活动。

习惯层面,巴菲特坚持关注公司,而不是股票价格,定期查看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而不是随时盯着股价的变化。

心态层面,从容淡定,对于大众的不理解保持淡然的态度。

价值观层面,听小道消息,在意市场传闻和大众看法是没有价值的,投资的成功取决于对公司价值的把握,所以财务分析和实地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念层面,投资而不是投机,长期持有那些具有市场专利的公司。

我们建议本书的读者有空可以找些NLP方面的书来看看,从中学会如何掌控自己的投资模式,这种模式关乎身心各个层面。我想巴菲特已经从查理·芒格那里得到了类似的建议。

远离市场与巴菲特投资步骤

出版了《沃伦·巴菲特之路》一书的R.G.海格史度姆对于巴菲特的投资法则有过很详细的归纳。我们这里根据他的描述将巴菲特的投资步骤与“远离市场”法则结合起来看。

巴菲特的投资步骤分为四步,这是R.G.海格史度姆总结出来的,从巴菲特的年报和言论,已经过往的可查历史来看巴菲特实际采取的步骤与此没有非常大的差异。

第一步,远离股票市场。格雷厄姆告诫投资者要远离歇斯底里的市场先生,这促使了巴菲特从理念上认识到证券市场的非理性。股票市场是一个躁狂的年轻人,总是徘徊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保持则非黑即白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巴菲特远离市场,这是为了避免被市场利用,同时也是为了利用市场。市场希望所有交易者都交出更多的学费,而交易者们都希望从市场中分一杯羹。市场的癫狂经常为巴菲特提供低价买进优质公司的机会。要识别这些机会,就必须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证券投资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情况。为了不被市场影响,同时也为了识别出那些市场提供的机会,投资者必须远离市场。这是巴菲特投资的第一个步骤,其它的步骤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巴菲特在奥玛哈这个小城市进行投资业务,他的办公室里面没有及时行情可以查看,这使得他可以避免陷入市场的催眠之中,要知道癫狂的股价和癫狂的群众都是让投资者陷入恶性催眠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回避那些能够引发短线交易冲动和非理性决策的因素,巴菲特可以长期持有良好的公司,而不会被市场引诱卖出。巴菲特在年报中给出了这样一段话:“没有必须天天查看我们手头持有的西斯和布朗鞋业公司的股价变化,股市的变动无法影响我们手头持有这些好公司的价值。”远离市场是巴菲特投资步骤的开始,从这里巴菲特就隔绝了外部的影响因素,他已经在环境层面上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因素。

第二步,不为宏观经济状况所困扰。除了金融市场本身的价格变动会影响投资者决策之外,媒体和交谈中的经济信息也会影响投资者。巴菲特知道很多企业会受到经济周期和通胀水平的影响,但是他知道自己和他人都无法对这些问题作出有效的判断,也就是说不管短期股价变化处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宏观经济状况也处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为了避免自己的投资对象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摆布,巴菲特坚持投资那些具有“市场专利”的公司,这些公司因为拥有经济商誉而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抵御通胀,并且能够在大环境出现问题时度过艰难时期。正是因为巴菲特寻找那些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所以他不必去在乎那些不可掌握的宏观经济变化。

第三步,买入公司,而非股票。无论是格雷厄姆还是费雪都强调投资的对象是公司,而非股票。而且费雪比格雷厄姆走得更远,因为他强调投资是对处于动态中的公司进行立体式的研究,而非对静态中的公司进行平面式的研究。所以,费雪比格雷厄姆更加强调投资是买入公司,而非股票。同时,费雪的方法要求巴菲特“亲近公司”,这就必然使得巴菲特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股价。

第四步,管理投资组合。在这一步骤当中,巴菲特坚持“集中投资”原则,从中又可以看到费雪的影子,可以说巴菲特早年所谓的“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早已经变成了“15%的格雷厄姆,85%的费雪”。很多描写巴菲特的书都是采纳了几十年前的材料,对于巴菲特思想的变化没有及时归纳,要知道巴菲特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投资者,这点与肯尼斯·费雪差不多,后者认为投资方法处在变动之中。正因为巴菲特从菲利普·费雪那里获得了公司定性分析方法,所以将“集中投资”用得如此顺手,而“集中投资”又要求巴菲特做好公司的立体式调研,这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商业分析和调查,这些都使得巴菲特远离了证券市场,而亲近了商业运作。所以,巴菲特认为自己更像是一个商业分析家,而非证券交易者。

巴菲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是R.G.海格史度姆下的定义。“远离市场,亲近公司”,这就是巴菲特投资步骤的核心,我们就用这八个字来给巴菲特的投资步骤进行概括。巴菲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因为他远离市场,亲近公司,而那些平庸投资者则亲近市场,而远离公司。

同类推荐
  •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识人、用人、管人、沟通、决策、创 新六个方面,领导者要想熟练掌握、运用它们,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与 锻炼。本书是对领导科学理论的普及,有助于领导干部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它突出领导艺术的方法、技巧,选例力求典型、精彩,是提高领导权威 、增强领导魅力的理想读物。
  • 商场经营管理

    商场经营管理

    本丛书内容丰富、完整,分别涉及了商业领域的多个业态的内容,涵盖非常全面。该丛书将每个业态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展开,用一本书的篇幅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从一个业态的概念谈起,然后介绍它的起源、历史、发展、类型以及特征等,进而逐条讲解关于这种业态的具体内容,比如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经营策略以及相关的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丛书内容不是脱离实际有空洞说教,而是重点着眼于与企业经营运作过程所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内容相当具体全面,且均是现实运作中将要面对的问题,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编著在理论讲解之后往往恰到好处地穿插进一些生动易懂的案例,使读者对书中所介绍的内容能够有更加感性、深刻的了解。
  •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对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及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告诉我们应该从李嘉诚身上学些什么:从李嘉诚作为一个推销员,我们学习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李嘉诚作为一个小老板,发奋图强成为“塑胶花大王”,我们学习他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从李嘉诚把握投资良机、兵不血刃、以小搏大屡战屡胜,我们学习他如何运用非凡的商业智慧;从李嘉诚善用人才“海纳百川”,我们学习他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从李嘉诚以“做事先做人”之信条搏击商场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奇迹,我们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商人……
  • 做最棒的店长

    做最棒的店长

    本书针对目前加盟连锁门店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培训及实战经验,总结提炼出卓越店长的个人修炼方法、门店经营中的实战技术、标准化销售模式、店务流程的精细化运作模式及门店人员管理技巧等实战技能,是专为企业组织培训及店长、经理个人提升量身定制的实用教材。
  • 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它的目标读者是创业中的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有志于独立创业的人。同时,期望深刻解读中国企业成长的秘密,对于MBA、EMBA的学员和企业管理方向的研究人员来说,本书通过对四家企业经营菅理情况的分析和总结,本书也是很好的学习读物。作为一本介绍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案例书,正在成为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国际机构的研究课题。,海尔的管理模式、联想的公司精神、华为的狼性文化、万向的长寿基因。探索中国式管理的精髓,这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庞大体系增加深具中国特色的鲜活一页
热门推荐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大唐修仙记

    大唐修仙记

    大唐边境的风在不停的飘荡的吹着,吹着的大唐边境的泥土带着一股芬芳的香气。一队西域吐蕃的人的马队正在朝大唐的方向驶来。马队上几个穿着吐蕃彩色条纹的衣服的吐蕃人,他们带着一封吐蕃王写给女皇武则天的信。信的内容是关于太平公主的……苏月明在大唐的治愈系修仙
  • 倾城女药师:卿墨烟萝

    倾城女药师:卿墨烟萝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一朝容颜尽失,单手残废,她遍寻异界之药,庙堂江湖各走一边,终究难逃,红尘孽障。遇上他们,注定多一份还不清的债!江湖朝堂,风起云涌,终究因为一个女子的到来,打乱一场策划已久的布局!清清淡淡的一篇正剧,希望大家会喜欢。
  • 得不到你

    得不到你

    写一个女孩的成长,童年的苦痛,为生计奔波的大学,还有爱情,刻骨的爱情。女孩子竟然是金牛座的。那么想要付出,付出,爱心特别多。最终还是分了手。
  • 毒女卖萌:逆天魔医

    毒女卖萌:逆天魔医

    睁眼闭眼,重生异世,杀手魔女沦为待宰羔羊。说我是废物?戳瞎你那狗眼!太子未婚夫悔婚?叫你江山美人两手空!阴狠后妈毒算计?叫她凄凄切切去沉塘!毒辣妹妹设陷阱?送你进去尝恶果!刁蛮公主嫉心重?左右耳光扇她回金星!什么?这般恶毒,还能招来温润如玉如圣宫圣子,邪魅高傲如狼族魔王,俊逸出尘如大陆医王齐齐痴情以待?某女仰天长叹,天理何在!姐对男人没兴趣啊!武者横行,摩擦不断,注定由她素手搅动!江山为棋,翻云覆雨,谁主沉浮?舍我其谁!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管理者就是他们的掌柜,聪明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合理授权,学会当“甩手掌柜”。这里所谓的“甩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将“从头管到脚”转变为“管头管脚”。把管理者从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和开拓新的领域。构思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甩手掌柜”的出现,正是这个商业时代变革的缩影,本书堪称为一部“甩手掌柜”的管理宝典,其中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怎样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展开,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医小王妃

    神医小王妃

    她是妙手回春的神医,兰质蕙心的神探;她生的天姿国色,明艳芳华,被人尊为“神女”。他是战功显赫的元帅,也是集流氓痞气于一身的九王爷;他是不败的神话,桀骜不驯,女人心中的神。冰雪聪明的“神女”遇上流氓王爷,强娶强嫁,又会擦出怎样激烈的火花?——☆★——★☆——【简介二】诸葛笑笑总会冷不丁的冒出一个问题:她的人生到底是透明的杯具,还是白瓷餐具,或者她整个就是垃圾成堆的厨房吧!一朝穿越,她由睿智的侦探变成天生体弱的婴孩,开始了二等残废的生活;一个节日,她莫名其妙的与人撞上“天婚”,把自己嫁了;一场天婚,她被人供上幸福宝座,实则招惹上的人是个流氓!从此之后,她被流氓绑上了他周游各国的战车——鹿海的人鱼传说、塔都的古墓迷影、神国的嗜血邪教、原居的出笼僵尸…诸葛笑笑的杯具而壮烈人生由此开始——简介无能,此文原名《天赐良缘》……此文故事性强,无事实依据!一对一,不虐,不后妈,无背叛,JQ在磨合中发展,结局HE。已完结文推荐:《皇女》《第一夫人》《bos太腹黑》(网游)《重生之玩转豪门》(伪豪门)好友文:《独占新宠》《一等刁妃》《重生——二小姐》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强娶神医王妃》
  •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担任什么角色,无论你处在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心理学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心理学不是一种可以教你成为心理学家的学问。然而我们在社会上生活,就要学会如何思考,学会变得更具有智慧,学会让自己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学会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本书告诉你:18岁以后,你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摆脱心理困惑、如何获取成功等。没有抽象的理论,只有鲜活的案例,它能让你在精神享受中获得帮助。18岁以后,你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先要改变自身,改变自身首先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为什么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了呢?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工作,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工作时间长了,对一切都渐渐地感到麻木了,该怎么办呢?初涉职场的年轻人,经验和阅历都很有限,如何让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不断获得提升呢?当人已步入中年,回首往昔,会不会幡然醒悟,如果能在20几岁时懂得这些道理,现在该有怎样的成绩?《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提供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以及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策略,让年轻的职场中人从中领悟最值得铭记的职场真理,指引自己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