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100000032

第32章 导致投机性泡沫的因素(二) (1)

生育高峰对市场的显著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更多的人民得到了和平,他们开始了因为战争和苦难所推迟很久的生育计划,因此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出现了生育高峰。其中,美国的生育高峰最为明显。因为其他国家战后的经济状况仍然混乱,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社会却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由此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美国的生育高峰是指1946年至1966年,这20年间美国的婴儿出生率非常高。所以,在2000年左右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35~55岁阶段的人群。于是,有一些理论认为如此多的中年人的存在会推动股市的发展。也许是因为这些人购买股票或房产以投资养老,从而扩大了对股票和房产的需求;也许是因为人口多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的也多了,这样消费市场的繁荣,拉动了股市的繁荣。总之,中年人的增长,使市场对房产的需求增加了。其实,这些原因也许是对的,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希勒教授认为,生育高峰影响股市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公众因为生育高峰而对股市上涨的预期。公众认识到2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中年人口多了,从而认为股票的需求会提高,所以价格肯定会上涨。于是,更多的人持有股票但不卖出,这样预期股市价格上升,导致股票的需求增多,那么价格一定会上升。其实价格的上升是由于人们认为股票价格会上涨,所以它真得上涨了。

1980年,第一个新闻电视台——有线新闻网(CNN)正式成立。随后的1991年海湾战争和1995年辛普森世纪大审判等事件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媒体。之后又出现了一些商业新闻的网站,他们向人们提供了24小时无处不在的商业新闻报道,其中有关股市的新闻居多。

近些年来,财经新闻报道的范围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财经新闻报道以说明白一些新近发生的事情为主,而现在呢,纯粹报道消息的版面大幅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金钱版面”增多,这些板块总是向读者们报道一些有关企业新闻的信息、一些股票的评价和预测以及由所谓的专家提出如何进行更聪明的投资,等等。

媒体对财经新闻报道的增多,尤其是股市方面的报道增多,自然引起人们对投资方面的关注,加上媒体更多的文章在规劝人们如何更好地投资,于是这些财经新闻的报道促成了股票需求的增长。事实上,这如同打开电视机我们随处可以见到的商品广告一样。很多的商品广告短短几秒,在这短暂的时间中它不会向你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等内容,但仅向你告知这种东西的名称,广告的目的是让你知道这种商品的存在,让它在消费者心中先树立一个印象。股市报道也一样,媒体并没有天天劝你买股票,它只是天天报道股票的走势,提高你对它的关注。这种“广告”是以一种“默默”的方式在吸引你。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关注股票,于是就有人来购买,购买的人增加了,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整个股市就出现了繁荣景象。

分析师们乐观的分析预测

扎克斯投资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表明:1999年,分析师对6000家公司作出的评论,有1%建议是“卖出”,69.5%建议是“买入”,29.5%是建议“持股”。这一情况与以前数据显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年前,分析师们建议9.1%卖出,1999年是十年前的9倍多。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看到,现在的分析师们趋向于鼓励投资者们“买人”或者“持股”。为什么分析师们会有普遍的乐观预测呢?也许是他们真的分析如此乐观,可是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他们鼓励投资者多持股是因为他们是为投资银行服务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持股是将股票握在手中不出手,买入是每一个人对股票有更多的需求。那么,我们知道,需求增加,势必使股票的价格上升。

希勒认为分析师们乐观的分析和预测会影响人们对股票的需求,所以价格会上升。那么,为什么分析师们的分析和预测会很乐观呢?原因之一是与投资行业有关的。如果分析师总是不建议投资者买入股票,那么上市公司的股票没有人认购,上市公司会对分析师采取报复的手段,分析师们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也只有为上市公司说话了。另一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分析师们受雇于从事代理承销业务的公司。分析师们为了自己得利,会竭力建议越来越多的人买股票,从而使他们的承销工作顺利完成。

固定养老金计划的推广

在1989年之前,美国的养老金制度主要是属于固定受益计划。在这一计划下,雇员退休时,雇主要支付给雇员们一个固定数目的养老金。在退休之前,固定受益计划所需要的资金由雇主来管理。这种方法让雇主成为了养老金的支付者,因为雇员们对此计划非常有热情。

一般来说,工会是保障工人们的权益的,他们当然欢迎这种固定受益的养老金计划,但工会的衰退使这种计划的支持者的力量减弱。对于雇主来说,如果固定受益养老金的数额越大,他们的企业就更加有被收购的风险。人们认为,固定缴费养老金制度比固定受益养老金制度对企业来说更有利。固定缴费养老金制度,即指工人与企业为工人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各支付一个部分。由于这种缴费制度使企业的负担变小,企业当然倾向于支持这种计划。1989年时,一个名叫“401(K)”的计划在美国得到通过。这也意味着缴费养老金计划在美国得到了施行。

每年所缴纳的养老金会形成社会的一笔收入,因为它在一段时期不会被使用。于是这笔资金可以用来投资股票和债券,但政府更鼓励大家进行股票投资,这种做法刺激了人们对股票的需求。与前面所论述的相似,一种商品的需要增多了,那么它的价格就会被抬高,最终我们看到了股市的泡沫。

共同基金的增长

自从共同基金诞生以来,它以自己独具的优点一度成为最适合投资的对象。共同基金也是要进行多种投资的。当更多的人投资共同基金时,他们自然要关注自己的基金应投向何处,于是共同基金的推广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股市,从而刺激了股市的繁荣。股市繁荣时,共同基金的数量也开始增加。1982年,美国的股市处于牛市,此时的共同基金只有340个,1998年,共同基金数量已经达到了3513个,比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还多。1982年牛市开始以后,基金行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一个原因与上面所说的养老基金有关。由于共同基金的风险较低,人们所缴纳的养老金更倾向于投资在共同基金上面。另一个原因是大量的报纸和广告在宣传基金。股票直接与股市产生联系,共同基金间接与股市产生联系。所以,可是说共同基金只是新瓶装旧酒,从而共同基金迅速发展,刺激了股市的迅速发展。

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状况。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大众对通货膨胀非常关注。很多人这样认为:高通胀被认为是经济状况不好的表现,此时市场运行不正常,政府管理不力;低通胀被认为是经济运行良好,经济繁荣,政府管理得利的表现。所以,低通胀使公民的信心增加,他们认为此时的投资环境良好,于是提高了对投资品的需求。美国的通胀情况自牛市开始以后得以好转,即牛市时通胀也低了,此时人们更有信心,人们不断增强的投资热使得牛市得以持续。

交易额的增加

有关数据告诉我们:1982年至1999年,纽约交易所的股票换手率从42%上升到78%。应用高科技手段的纳斯达克市场表现出了更加频繁的股票换手率的增长情况。网上交易的广泛使用,交易成本的下降,使换手率的提高成为了可能。换手率的提高,加上价格信息获取的更方便和快捷,使人们对股票的关注程度增加。某种程度上使人们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从而价格增加,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所谓的泡沫。

赌博机会的增加

近些年来,美国政府支持的赌博事业有所增加,这主要表现在彩票行业,此外商业性赌博行为也出现上升的态势。一些赌博行为的合法化使更多的人接触了这些事情。由于赌博中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人们对风险的偏好有可能增加。

股票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大风险性的经济活动。风险偏好增加的人们会进行更多的股票交易,所以股票的需求增多,从而股票价格上升。

放大机制

上面概述了12个可能导致股市出现繁荣的因素,但股市的繁荣不可能是某一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市场自身还有反馈和放大机制,在这些机制的作用下,上述的12个因素中的某一些的效果会变得更加明显和重要。下面简单讨论一下所谓的“放大机制”。

放大机制的效果是通过一种因素的循环作用达到的:上面提到了12个因素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些引起了最初价格的上涨,因为通过投资者需求的增加,最初的价格上涨的结果又导致第二轮价格的上涨。第二轮的价格上涨促进了第三轮价格的上涨,依次类推。每一个循环中价格的上涨都促成了下一个循环中价格进一步上升。那么为什么前一轮的价格上涨会导致下一轮价格的持续上涨呢?其实,是一种原因在起作用:过去的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期望,他们继续买入和持有的行为进一步抬高了价格。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会使某些因素的作用明显地被放大。

希勒教授与耶鲁大学金融学国际研究中心作了一些调查来研究有关价格上涨与信心、期望的关系。这个研究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的,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你同意下面的表述吗?“对于长期持有的投资者来讲,股市是最好的投资工具。”

1996、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完全同意69%、66%、67%、61%、46%、42%、42%,比较同意25%、30%、30%、31%、41%、42%、41%,一般2%、2%、2%、2%、3%、6%、9%,比较不同意2%、1%、1%、3%、8%、6%、4%,完全不同意1%、1%、0%、2%、2%、4%、4%,有效采访人数134、296、165、223、375、371、208。

前面已经说过,2000年时美国的股市出现了大跌。2000年之前的牛市中,人们对股票的信心和期望都很高,所以那些年,人们对股市持乐观态度;当2000年股市出现了重要转变时,开始人们的乐观态度还是持续了一段时间,他们认为这种不好的状况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股市不可能在短暂的几年恢复,所以人们的乐观程度下降了。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回答“完全同意”的人所占比例大于2000年后的熊市中人们的判断。

你同意下面的表述吗?“对于长期持股的投资者来说,房地产是最好的投资品。”

波士顿洛杉矶密尔沃基旧金山完全同意36%、54%、29%、46%,比较同意46%、35%、45%、44%,一般11%、8%、18%、8%,比较不同意4%、2%、7%、2%,完全不同意2%、0%、1%、1%,有效受访人数318、233、306、283。

洛杉矶是四个城市中房价上涨比例最高的城市,密尔沃基是房价上涨最小的城市。洛杉矶的人看到了房子的价格涨得特别快,所以一种惯性思维,使他们自然认为价格还会持续上涨。相反,密尔沃基这个地方,本来价格涨得不快,所以惯性思维让他们预期的价格变动不会太大。由此我们看到,房价上涨快的城市对房地产的信心和期望高于房价上涨慢的地方。

从上面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投资品(股票或者房地产)价格高的地方,人们对投资品价格能够持续高价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这种高价会持续下去。所以这些人会愿意持有,还有一些投资者会进入这个市场买进投资品,这使投资品的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出现了价格过高甚至投机泡沫的局面。这种价格的上升是不理性的,它是人们的“乐观预期”导致的,最终会产生“非理性繁荣”。

文化因素

同类推荐
  • 危机就是商机

    危机就是商机

    本书为本书为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 店铺销售管理

    店铺销售管理

    史上最实用、最有效的店铺销售管理手册。怎样做一份店铺市场的调查和预测?如何做有效的商品规划?怎样制定一份陈列商品的最优方案?如何提升促销的艺术?所有店铺销售最实用的管理技巧尽在本书。让你轻松高效地学会店铺销售管理。
  •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各样的风险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书便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根据无数知名企业的成败起伏,认真总结出企业面临的十大战略决策风险,它们分别是:经营决策风险、企业环境风险、多元化风队、市场决策风险、并购决策风险、目标决策风险、资金动作风险、合作战略风险、领导决策风险、企业文化决策风险,对每个风险都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战略决策去规避风险、少走弯路,最终抵达成功之巅!
  •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的主人公是一个长期为外企服务的HRD崔世波。因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崔世波离开了服务了整整20年的老东家BJ集团。而后,崔空降到一个民营企业,开始寻求职业发展新机遇。本文以时间为序,以空降兵到企业后逐步开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为主线,一步步展示其人才供应链体系搭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倍智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过程,是解决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在写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实际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对建设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理念、工具、方法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最终起作用的是人,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在企业中又是一最大的变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对企业的管理。本书就企业聘人,用人、管理人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独特到的分析,给用人者提供了警醒。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自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热门推荐
  • 痴妃追夫(全本)

    痴妃追夫(全本)

    本文慢热,希望亲们坚持看下去,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亲们:本文的原名为《冷情王妃》,改了文名,文文开篇有所修改,文中女主的名字全都改用穿越后的,希望大家看文时,能够适应,冥在此向大家道歉,鞠躬,希望各位还能一如继往的支持!———————————————————————简介:痴傻女凌雨箬一朝穿越成为永康王朝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之女,最尊贵的俊逸王爷被迫娶其为妃.她曾以为会在王府中平凡度过一生,岂料因为曾经的前尘旧案,王朝突造巨变,俊逸王爷流放远方,她却为一句承诺誓死追随,一路相护相随的忧郁男子——楚风流,使她芳心微动。而他却心有所属,一路追追逐逐,心已累,情已伤,蓦然回首,守在他身边的人,却还是那个痴傻的她,终于逾越心中那道鸿沟,然而却已万劫不覆,他只能留下最后遗言,“抱歉、、、、、、我爱你!”俊逸王爷司徒墨轩因爱上了她,牺牲自己成全他们,他说,“雨箬的愿望我都帮她实现,即使性命攸关。”然而在凌雨箬看到面目全非的司徒墨轩出现时,却心中大乱,不知爱的到底是谁,一路坎坷,一路颠簸凌雨箬终于脱掉痴傻的外衣,为世人争夺一方净土。司徒墨轩以生命和容貎作代价能否赢得雨箬芳心?性命能否保住?容颜能否挽回?却已成迷。与此同时,一直为各国争夺的五行图浮出水面,终于将那使他流放的后宫大案再次牵出,最后真相到底如何,敬请关注!————————————————————————冥的新坑《千年情殇》望大家继续支持!读者群:80377941
  • 绝色逆天妖后:第一腹黑帝

    绝色逆天妖后:第一腹黑帝

    当身世之谜慢慢揭开,诛神弑天。我必为王,你若逍遥,女扮男装成为轻雪国太子。看似草包纨绔,实则腹黑狡诈。他,高贵优雅,她竟是………她与他又该如何选择?,倾城飞舞,却只对她倾心。凤破九霄,一世风流,轩辕国皇叔,同天域最尊贵的神之子,你若平凡,残忍嗜血,腹黑冷酷,我便与你归隐山林,你若为后,【正文已经完结】21世纪王牌特工轻雪念穿越异世,不问世事。及地银发,我便与你笑看繁华,诱人银眸,睥睨万物
  •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现代人流行讲PK,流行讲品味,讲享受、讲自我、讲个性,却很少流行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有人以一种充满贪欲的心态面对人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要占有和享乐,即使活的富足,他也永远瞪着欲求的眼珠;有人以淡然面对世界,洁身自好,不问世事,也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可以说,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脱俗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而奉献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境界是自己对自己升华心灵的一种要求。《幸福是一种大境界》讲述了29个不同方面的人生境界,给你不同的人生感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屋檐下的缘分

    屋檐下的缘分

    萧健,一个普通的公司小技术员,因为一场偶遇平凡的生活产生涟漪。性格木讷、感情空白的他竟然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同一屋檐下,发生的酸甜苦辣,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与她的爱与恨纠葛,让我们对他们爱情的破碎多了一声叹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恶魔小组(第1部)

    恶魔小组(第1部)

    俊锋、月玄、鹿川和西贡是四个性格迥异又各有所长的帅哥,自称“恶魔小组”。几个人,除了妹妹俊冰外,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叼着根烟,狂傲不羁地走在校园里。哥哥俊锋走在最前面,一头金黄的头发像是整个组织的旗帜一样高高后甩着,昂首走在前面引领着众人。妹妹俊冰就在他的右手边,眨着一双芭比娃娃的大眼睛。在横焰高中校园里,四人既是众多女生追逐的对象,又是众人所恐怖对象……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