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技术、人员、物资、设备等都可为我所用,成为我方提升竞争力的要素。
成吉思汗最擅长“以敌制敌”,这是他征服世界的一个大战略。
几乎在每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成吉思汗都处于劣势,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他以胜利结束呢?一位成吉思汗研究专家分析说:以敌制敌的策略,是他为了改变敌优我劣形势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奥秘之一。利用敌人的力量打败敌人,是成吉思汗的成功秘诀。
首先,成吉思汗善于借用敌人内部矛盾制敌。
这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看到敌人之间的矛盾,比如他利用札木合、王罕与蔑儿乞人之间的宿怨,利用塔塔儿人与王罕的旧仇,利用札本合与王罕之间的新隙等等。这是从全局出发,把一切有可能防碍他统一草原的力量都算在“敌人”之内说的。对每一个敌人,他又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如利用札木合与他下属的矛盾,利用王罕父子的矛盾。在扩张过程中,他利用金夏之间的矛盾,攻下西夏,从根本上清除了两国联合御敌的可能。
其次,是借用敌人的人力。
蒙古军队征服史中最受非议的一件事就是他们对被征服民族的态度。所到之处,被征服者要么被杀,要么被掳为奴,这与中原王朝的做法完全背道而驰,而其破坏性更是无以复加。但蒙古人靠的就是这种做法。到了元朝时期蒙古人也不过百万,用这么一点儿人去征服世界,不是做梦是什么?但成吉思汗的军队不少反多,原因就在于他的武装力量是个大磁石,越滚越多。征服了一个地区,把能杀的杀了,妇女掳为己有,儿童抚养长大就成了蒙古的新生力量,不杀的男丁、士兵则编入军队,充当“伪军”去进攻敌人。
成吉思汗还有更厉害的一招,那就是用俘虏去攻打敌人。攻下一个地方后,把俘虏的百姓放在军队前面,让这些百姓充当拦箭牌,一般守城守寨的人见了自己的同胞都会手软,不忍下杀手,战斗力自然大减。
再次是借用敌人资源和技术。
蒙古军队的一个优势是它的灵活性与机动性,蒙古史学家贾敬颜曾撰文指出过:蒙古人行军打仗,家属随行,根本不发生军需给养困难——这就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以能在不长的期间内横行亚欧的原因之一。
与其他各国军队相比,蒙古军队无需辎重,无需后勤保障,不像中原王朝那样,一旦粮草不济,必败无疑,行军打仗,粮草先行,这是中原战争的通则。但蒙古人对此不担心,他们身上带有原始的“强盗”气息,以战养战是其生存之道。攻下一地之后,由被征服者负责军队的粮食、草料供应,吃饱喝足,再踏上新征途。花刺子模的一个城市的居民未战而降,以为会幸免于祸,但几天之内先后经过三批蒙古大军,蒙军走后,这儿已同废墟一样。对蒙古人来说,这种做法既解决了自己的给养问题,也大大地消弱了敌人,使敌人失去反抗的人力和物力。
成吉思汗对于工匠有着令人奇怪的兴趣,每战之后,工匠一个不杀,都带到大漠,让他们从事生产。这是因为蒙古生产技术落后,尤其缺少工匠。也真难为成吉思汗能想出这种办法来,用最快的方式赶到了时代前沿,不亚于经过了几次科技革命。
充分利用工匠,保证了蒙古军武器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他们不仅有抛石机、连发弩、“火焰喷射器”,还从汉人那学来了火药技术,改进了火器,建造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炮。在后来的攻城战中,炮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大发明的火药技术传到欧洲,就是蒙古军队带去的。
在竞争中,强弱都是相对的,弱势的一方,只要善于借助敌方的人或物,就能有效改变实力对比,从而达到战而胜之的目的。
不因小仇坏大事
古人也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于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
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也有一句名言:“我只记着别人对我的好处,忘记了别人对我的坏处。”难怪卓别林深受大家的欢迎,拥有很多知交!
乐于忘记,对自己的心灵是一种有益的呵护。“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疯狂报复,最后害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乐于忘记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乐于忘记,也可理解为“不念旧恶”。人是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时候,曾三次南征张绣,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获胜,第三次互有胜负,基本上打了个平手。
曹操未能消灭张绣,但张绣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攻许都,南边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在南征中,曹操损失了爱子曹昂、心腹战将典韦,虽然胜负未分,仇却结得不小。
后来,曹操接受谋士的建议,先东征吕布,平定了徐州,并打败了袁术。
公元199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一线对峙。
考虑到袁绍实力强大,曹操认为应该将张绣拉拢过来,共同对付袁绍。至于以前的仇恨,只好抛在一边。
这时袁绍为了对付曹操,也派使者来到穰城,约张绣出兵进攻许都,同时还给张绣的谋士贾诩写了一封亲笔信,以联络感情。
当时袁绍势大,张绣打算帮助袁绍,消灭曹操这个宿敌。这时候,多亏了贾诩,他当着众人对袁绍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袁本初,他们兄弟之间尚且不能相容,怎能容得下天下国士呢!”
所谓兄弟不能相容,指的是袁绍、袁术兄弟反目成仇、互相攻伐的事。
贾诩冷不丁这么一说,毫无思想准备的张绣不由得大惊失色,脱口而出:“您怎么这样说呢?”
但贾诩若无其事,因为他说的是事实。
袁绍的使者只得动身回冀州复命去了。
事后,张绣私下惶恐不安地问贾诩:“您这样说,我们今后该怎么办呢?”
贾诩的回答又出乎张绣意外:“不如投靠曹公。”
张绣为难地说:“袁强而曹弱,我们又同曹操结下了冤仇,去投靠他怎么行呢?”
贾诩不慌不忙地说:“将军所说的恰好是我们应当投靠曹公的原因。第一,曹公奉天子以号令天下,名正言顺,从公道出发,我们应当归附于他。第二,袁绍确实强盛,但我们以不多的一点兵力去归附他,他肯定不会看重;曹公比较弱小,得到我们这支兵力,他会感到很高兴。第三,凡有志于建立王霸之业的人,肯定不会斤斤计较个人恩怨,目的是要以此向天下人表明他胸怀的博大,我看曹公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件事请将军不必再犹疑。”
贾诩说得入情入理,张绣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这年十一月,张绣率部到许都归顺曹操。
曹操果然十分高兴,亲热地拉着张绣的手,为之设宴款待,并立即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
曹操还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做了儿女亲家。
张绣内心十分感激曹操对他的信任,后来每次作战都异常勇敢。
官渡之战,张绣因力战有功,被提升为破羌将军。
在南皮参加击破袁谭的战斗后,封邑被增加到二千户。
曹操对张绣的信任也是始终如一的,给予张绣的封赏总是超过其他将领。后来,张绣跟随曹操北征乌桓,病死于途中。曹操伤心不已,对他的后人抚恤有佳。
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者必有大器量,不会以小仇而坏大事。人在世上争名夺利,难免有几个得罪过你的人、损害过你的人,就像你必然也得罪过人、损害过人一样。既然大家都是如此,不如把被人得罪、被人损害的事看作自然,不必太放在心上。
有仇必报的人,绝对成不了大器。成大事的人,将团队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绝不会以私人恩怨作为决策依据。所以,他们能随时得到朋友,随时得到助力。
一箭双雕是做事的高招
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他具有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北周的国王为了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厥王摄图。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摄图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突厥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钱。只听得“格勒勒”一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好!”大家齐声喝采。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忙送给
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
一箭双雕是做事时的高招。可是找到这种箭和技术是不容易的,要找到关联性很高的因素或事物才行。如人们的行为总是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员工1/3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度过的,他们通过空间去感知周围的变化,从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通常来说,空间位置至少表示五种涵义:关系,社会地位,压力感,权力,公开性和气势。提高士气、缓解员工心理压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目标。通过变换空间位置来达到这两个目标,可谓一箭双雕。
据说美国有一个纺织厂,原准备给女工买些昂贵舒适的椅子放在工作台旁做休息用。后来,老板想出个花样:规定如果有人超过每小时的工作定额,她将在一个月里赢得椅子。奖励椅子的方式是:老板将椅子拿到办公室,请赢得椅子的女士坐在椅子上,然后在大家的掌声中由老板将她推回车间。老板的办公室是社会地位高的象征,将获奖员工请到办公室,本身就是对员工的赏识与价值认同;在常规思维下,员工应该为老板服务,而在这里换了个空间位置,员工坐椅子,老板推椅子,员工感受到了上司对他们的关心、尊重,突出了员工的主导地位,从而提高了“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