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700000021

第21章 独步金融江湖 (7)

保尔森执政期间,让高盛取得了中国金融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高盛不仅仅成为政府发行海外债权的主承销商,还私有化大批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高盛的名单上有中国石油、中国平安、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等。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交所B股交易许可权的外资投资银行,以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2004年12月2日,高盛高华证券公司成立,使高盛成为第一家通过“买门票”方式直接在中国开办证券公司的外国投行。

高盛在中国取得的霸主地位证明保尔森的“汉克计划”在中国市场已经成功,这一次一上任,就要用汇率问题跟中国政府较劲,那样高盛经营多年的努力不就付诸东流了吗?保尔森到了中国是笑嘻嘻地说:“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一个能够而且愿意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中国,与美国的利益息息相关。”

接下来保尔森就利用国会山议员们的压力跟中国政府大倒苦水,声称自己跟中国是多年的好朋友。“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中国超过美国,而是中国停止推进维持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改革。” 保尔森甚至伪装成非常友好的样子提醒中国政府,“如果中国不迅速采取行动,继续进行经济改革,就会面临来自其他国际经济利益相关者的反弹。这种反弹对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保尔森的一切都是为了高盛的“汉克计划”继续在中国畅行无阻,希望美国人能在中国取得利益最大化。小布什到处放枪放炮的,将美国拖入战争的汪洋大海,美国已经是个穷国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中国持续的繁荣,不然像高盛这样的美国金融财团怎么能够发展壮大,美国的金融一旦失去市场,美国的经济就彻底瘫痪了。

9.谁的美联储

保尔森决定组建一个高盛班底的美国财政部。

保尔森给老朋友老同事罗伯特·斯蒂尔(Robert Steel)打了个电话,希望能跟这位老朋友好好聊聊。1976年加入高盛的罗伯特·斯蒂尔比保尔森晚进高盛2年,这哥们相当勤奋,在高盛集团人缘特好,跟保尔森的关系非常不错,保尔森掌权之后,罗伯特·斯蒂尔升任副董事长,同时也是高盛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没两年时间,55岁的罗伯特·斯蒂尔选择了退休,将管理委员会的权力更多地交给保尔森。保尔森的独断魅力让高盛走上了发展的康庄大道,退休后的罗伯特·斯蒂尔到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做了高级研究员,悠哉地享受自己的晚年。

不过保尔森可没有完全放行这位老朋友,他在高盛办公楼给斯蒂尔留了一间办公室,将其返聘为高盛的兼职顾问。保尔森主政高盛期间,还经常给罗伯特.斯蒂尔电话,听听这位老朋友的意见。

现在,保尔森步入政坛,遇到不少麻烦,国会山的议员太刁钻了,保尔森需要财政部完全成为高盛人的天下,斯蒂尔是很好的人选。保尔森很直接:“我想将财政部负责国内事务的副部长兰道尔·考利斯(Randal Quarles)换下来,罗伯特,我想这个位子很适合你,我现在初来乍到,需要你的帮助。”

斯蒂尔对保尔森接任只有2年期限的财政部长这个职务一点都不惊讶,保尔森永远都在追求有所作为,高盛已经成为华尔街数一数二的大佬,没有对手了。只是让罗伯特·斯蒂尔意想不到的是,保尔森居然不按照常理出牌,一般来讲,接任的财政部长官员都是先当顾问,摸摸情况,再走马上任,保尔森这一次却跳过了这一步。

保尔森在财政部为罗伯特·斯蒂尔准备了办公室:副部长兼首席国内事务顾问。

这边保尔森正在苦思冥想地选人,那边就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了。尼尔·卡什卡利的电话进来了,就是那个航空专业的光头小伙子,看样子也很能干。保尔森接到卡什卡利的电话后,也为卡什卡利安排了一个助理部长的职务,这小兄弟很卖力气,在后来的金融危机之中,成为保尔森的股肱之臣。

总统小布什也给保尔森推荐一个人,就是保尔森在哈佛商学院的老同学、高盛集团的前合伙人肯·威尔逊(Ken Wilson)。保尔森对这位老爷子那是相当的熟悉跟了解。

1998年,保尔森夺取高盛大权的时候,肯·威尔逊来到了高盛,协助保尔森推进高盛的上市。过去10年间,肯·威尔逊在华尔街街知巷闻,尤其是在美国上市银行资本调整以及重组交易方面影响力巨大。当然,肯·威尔逊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上长袖善舞,对于国际原油价格,他有着惊人的判断力,一直是高盛石油炒作的灵魂人物,高盛在石油市场赚钱主要就是这位爷的功劳。

此时,61岁的肯·威尔逊刚刚从高盛退休。保尔森希望能够跟肯·威尔逊再度携手,重组小布什政府的金融,不过保尔森也嗅到了小布什总统的更深层的含义:不管是肯·威尔逊,还是高盛集团,他们都是世界头号原油多头分子,现在由肯·威尔逊辅佐我保尔森,小布什就是要敲警钟,像高盛这样的大行不顾一切炒作油价,要收敛收敛,民主党人对油价的持续暴涨很不高兴,不能继续下去了。

保尔森还给自己整了一堆的顾问。

高盛前任首席行政官埃德·福斯特(Ed Forst),前任司库兼副首席财务官丹·杰斯特(Dan Jester),以及前任执行董事史蒂夫·夏弗兰(Steve Shafran)。

这三位都是保尔森的老伙计了,他们带着高盛的利益走进了财政部。

高盛一份委托书文件显示,埃德·福斯特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拿到了价值580万美元和77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奖励。该文件将其在高盛的持股价值标为2580万美元。此外,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前他的持股数额也与此相当。

丹·杰斯特在高盛上市的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成为合伙人。在财务方面,丹·杰斯特一直是保尔森的好管家,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几年前这位兄弟离开了高盛,成立了一家对冲基金公司。不过丹·杰斯特手上还有大量的高盛股票,按照市场价值估算,总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

掌控钱袋子才能更直接掌控华尔街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命脉。

高盛班底垄断了财政部,保尔森决定将手伸进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是1924年新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银行,位于曼哈顿的金融区。它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储备银行,负责第二个储备区,在美国的金融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别于全美其他11个地区性银行,因其位处美国金融中心,直接执行中央政府的货币政策,进行大量的外汇交易。

保尔森选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下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部跟美国联邦开放市场委员会共同指导其工作,在美联储的地方系统中,纽约储备银行也是最有力的银行监督者。更重要的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最重要的一个客户是美国政府。因为美国财政部的账户开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因此它还充当着美国财政部银行的角色。

受美国财政部之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监视着美国联邦政府日常的资金周转活动,以及重大的战略性资金周转活动,不但负责监视和控制美国银行的日常业务往来,而且还负责和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保持官方的支付业务关系,并且执行外汇交易。同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还管理美国财政部很大一部分债务。

目前掌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是蒂莫西·盖特纳。克林顿政府时代,保尔森在高盛掌权之前的另一位掌门人鲁宾走进了白宫内阁,担任美国财政部长,那个时候蒂莫西·盖特纳非常年轻,鲁宾却非常倚重盖特纳,将其迅速提拔为财政部三号人物,蒂莫西·盖特纳一直视鲁宾为伯乐。2003年,蒂莫西·盖特纳当上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上任后,没有金融从业经验的盖特纳很快露出了跛脚短板了。盖特纳聘期了高盛集团经济学家威廉·达德利(William Dudley)负责在政府证券交易方面的事务,授权高盛前主管杰拉尔德·科利根(E Gerald Gorrigan)成立专门的华尔街风险监管小组。

科利根很有意思,他曾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主席、行长兼任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副主席。1993年他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辞职不干了,到了高盛集团,一步步开始重新奋斗。这位爷可没有后来小布什的白宫幕僚长博尔滕的运气,辛苦奋斗,3年之后的1996年才提升为高盛合伙人,成为保尔森办公的大管家。保尔森对这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下来的管家信任有加,让他担任高盛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高盛全球合规与控制委员会的联席主席,成为保尔森在高盛的得力干将。

2003年,对金融业不怎么懂行的盖特纳,决定将这位爷返聘回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盖特纳相信,以科利根在高盛的经验与地位,监控华尔街那是绰绰有余。

同时,保尔森毛遂自荐,以财政部长的身份成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6个顾问之一。保尔森还将自己的老朋友、1998年夺权功臣,高盛前联席主席约翰·赛恩推荐给蒂盖特纳。作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最大的客户,财政部推荐两三个顾问,盖特纳这位高盛老掌柜提拔出来,在高盛人力荐上台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又怎么会拒绝呢?

于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六席顾问,高盛人占居了三席。也就不难理解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蒂莫西·盖特纳为什么对高盛的对手雷曼兄弟见死不救了,为什么会在最后的关头拯救AIG,为什么美联储拯救AIG的条件是高盛人接替总裁职位。为什么在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国会听证的前夜,高盛能够华丽转身成为银行控股集团。

高盛的老朋友、民主党人奥巴马在2009年1月20日入主白宫,盖特纳接替保尔森成为奥巴马内阁最年的阁员,出任美国财政部长。这符合高盛人的利益跟安排,盖特纳在AIG拯救的过程之中也是相当积极,850亿美元都是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出,其中的129亿美元流向了高盛。

盖特纳跟高盛的交易剪不断理还乱。

保尔森将财政部长的位置留给了蒂莫西·盖特纳,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位置却出现空缺,谁来掌握这个钱袋子?盯住这个肥缺的人很多,行长一职争夺激烈,美联储行长伯南克就站出来力挺美联储副主席唐?科恩(Don Kohn)接任蒂莫西·盖特纳,但是另一位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凯文?沃什(Kevin Warsh)这个时候跳出来要跟唐?科恩竞争。

高盛不想把这个机会留给别人。无论是唐?科恩还是凯文?沃什,都需要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人选委员会这一关,这个委员会的负责人就是那位提拔保尔森的高盛高级合伙人、联席首席执行官,现在依然是高盛董事的史蒂芬·弗里德曼。

史蒂芬·弗里德曼能够成为人选委员会负责人,要跟离开高盛后的白宫经历很有关系。2002年12月,作为高盛前任联席首席执行官的史蒂芬.弗里德曼来到白宫,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来升任白宫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主席。史蒂芬·弗里德曼高盛背景跟白宫经历,足以胜任人选委员会负责人职务。

弗里德曼公布了一份包括4位美联储内部人士和3名外来人士的大名单。

关键时刻,唐?科恩选择了放弃,凯文?沃什也没有捞到好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交椅却让弗里德曼给坐上了。弗里德曼在担任人选委员会负责人的时候,纽约联邦储蓄银行正在忙着拯救华尔街,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高盛进行了华丽转身。弗里德曼还之前抛售大量高盛股票,在坐上人选委员会负责人位置后,身为高盛董事,又大量买入高盛股票。

高盛在奥巴马时代,安插在美联储最核心的纽约分部的棋子突然之间曝光,史蒂芬·弗里德曼相当的被动,不得不递交辞职报告。整个华尔街跟国会哗然,从人士安排到保尔森的整个救市计划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高盛人在一手操纵,操纵的背后是这些高盛人忠诚地为高盛的利益服务,美国财政、美联储都掌握在高盛人的手心。

完美的棋局终于将对手们统统干掉了,贝尔斯登倒下了,百年的雷曼兄弟倒下了,那个从中国发家的AIG也成为高盛人手上的棋子,在华尔街,在美国,高盛成了真正的主宰。一切都做的那么隐秘,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样的光明磊落,这就是高盛的绝杀技巧。伸向白宫的高盛之手,控制了美国的金融神经,这一根神经宛如高盛手上的木偶提线。

木偶提线的操纵者高盛做空贝尔斯登后,次级债大佬雷曼兄弟的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雷曼兄弟满世界求爹爹告奶奶的时候,高盛一步步地瓦解了雷曼兄弟潜在的拯救者。当雷曼兄弟企图将战火引向两房的时候,他们挑动了美国人民这一条更大的引信,在任何一个国家,人民的安定是第一大事,雷曼兄弟的致命错误让高盛抓住了最强烈的攻击漏洞。AIG的窟窿本让高盛陷入危局,救人还是自救?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财政部的高盛之手却将AIG变成了高盛人的棋子,天下金融棋局不出高盛左右。

同类推荐
  •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有人说酒店就是在一幢大楼里,有几百个客人正在消费,又有几百个员工正在为客人服务。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是服务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就是酒店管理的归宿。如何提高酒店服务水平,让顾客满意,如何提高管理能力,经营一家赚钱的酒店?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出你酒店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
  • 苹果为什么能

    苹果为什么能

    在世界科技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有一家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头,它受人景仰,被人模仿,也令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它就是“苹果”。通过《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我们会认识到,“苹果”之所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靠的是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只有把创新、管理、团队、战略、品牌……每一项都努力做到最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公司。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本书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炒股论述的基础上,按照投资操作中选股、估值、市场、买价、组合、持有6个基本步骤,根据巴菲特60多年的投资经验,结合有关炒股投资的研究成果,归纳和分析巴菲特式炒股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术细节,使本书成为一本巴菲特为炒股者讲述如何在投资股票投资市场上赚钱的详细教程,是炒股者在短期内系统学习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的最佳选择。另外本书整理了巴菲特大量精彩的投资智慧妙语,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了这些原则的实践应用,力求为国内广大炒股者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参考和帮助。
  •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详细介绍“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的经营理念,教您认识自己的客户群,找到自己店铺的优势,对店铺进行有效管理,达到带领团队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生存、成长和壮大,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最终目的。本书将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应用在实际的管理之中,无论您是店主、店长、经理还是渴望开店的普通人,本书都值得您一读。
  •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所有的创业者都面临着很多问题,困惑不是个人的,是有共性的。除了自身去摸索着石头走路,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从那些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的创业者身上学到经验、教训。这本书的主角——王兴,恰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出生于1979年的王兴,很早就创业了,2004他就开始和同学一块创业,2005年做出了校内网;2007年,他又做出了饭否网——这是中国最早的类似twitter的网站。2010年,他又做出了美团网。校内网、饭否网在王兴的创业路上都留下了遗憾,没有获得圆满的结局。在美团诞生的三年里,王兴完成了巨大的蜕变,从极客、产品经理到优秀的CEO、企业家。我试图在这本书里,寻找到王兴蜕变的原因。
热门推荐
  • 柏杨大师开释人生

    柏杨大师开释人生

    柏杨一生是部传奇:他不知自己生日,名字亦多次更改;他一生念过无数所学校,却从未拿到一张文凭;他一生娶过五个妻子,但年近六十才找到幸福婚姻;他曾遭十年牢狱之灾,差点被枪决,却写下“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的风骨之言。他的辞世,带给人深深遗憾。
  • 恶魔老公不外卖

    恶魔老公不外卖

    他想把她吃干抹净,可一对上她可怜巴巴的眼,作为新好老公的他,只好强忍欲火。可是她刚从他怀里逃走,就蹦着跳着对走过来的帅哥们招手,笑得大大咧咧,“帅哥们,我们去玩吧。”气得他双眼冒火地把她一把拎起来,走进房间。如此不乖萝莉,还是一纸婚书娶回家比较安全。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倚世冰皇

    倚世冰皇

    剑客风流游大陆,圣手书生吟游赋;南疆老鬼北疆狼,傲天冰皇东土铸;他人争风怒比武,我怀佳人仰月幕;恶魔鬼怪相竞出,手执冰皇各种屠。
  •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曾经说过天长地久,回首却终究是曲终人散的寂寥。是谁理直气壮的说非你不可?是谁拉着你的手说牵了就不会放手?当一场爱情变得小心翼翼,当深爱的人握着另一个人的手说:“对不起。”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却没有当初的勇气大声说:“不要走。”当我们失去最初的天真,知道谁都不是非谁不可,懂得痛了就会放手,谁还会相信天长地久?人海茫茫,无声相遇,回眸才发现,原来我们学会看擦肩而过。若爱只是擦肩而过,若人生只如初见,结局是不是会好一点?林小檬:“宋迟,你说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宋迟未经思考就回道:“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粘着你,直到你烦我的那一天。”
  • 人文成都

    人文成都

    以掌故和成语中的成都为切入角度,分“入蜀”和“出蜀”两篇讲述成都的历史人物故事。本书对以成都地域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富有才情的文学化想象叙述,兼具学术性与文学可读性,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具有较大意义,出版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毒医傻妃

    毒医傻妃

    Z市高级住宅区,一栋别墅里面,一对妙人儿,对面喝着茶,聊着天,男人和女人都露出淡淡的笑,脸上的幸福不……
  • 废妾大小姐

    废妾大小姐

    她,来自现代享誉国际的暗杀组织“夜煞”的掌权大小姐,擅长催眠,媚术,制毒,暗杀,行事阴狠毒辣,八面玲珑!(本书已入半价书库)★★☆☆☆她,大成王朝秦王北宫傲的侍妾,胆小懦弱,败在妻妾勾心斗角的牺牲品,于大雪天被痴恋的男人休弃,不惜苦苦哀求,可怜被冻死在王府门前!★★☆☆☆一场穿越,她成了她,于是一个又一个的优秀美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他,西门影,红叶山庄的冰块少主,风华绝代,医毒无双,一次又一次的针锋相对,她的独特个性一点点的征服了他!他,束岚初,天下首富,自诩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当他再次见到她,为什么他的眼里,心里满满的都是她?他,北宫傲,冷情王爷,外表绝色倾城,实则毒辣冷残,本以为她成了废妾会自生自灭,然再一次相遇,她的与众不同,让他很是着迷,为了得到她,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他,耶律皓,一代枭雄,意在天下,在如画江山与心爱美人之间,他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他……且看重生后的废妾大小姐沈若纭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何玩死陷害她的小人,如何找到属于她的那一份真爱!
  •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CEO。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