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多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至今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20多次调整。最低的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最高一次为2008年6月由16.5%上调至17.5%。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减少商业银行流动性泛滥的一个重要措施,会减少信贷的资金供应量,是紧缩信号,对投资有直接联系。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这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控制经济增长的目标。
流动性——金融领域的“洪水猛兽”
【经济学释义】
流动性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与读者侃经济】
在宏观经济上,流动性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严格地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而已。
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金融方面的贡献同样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著名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是指为购买商品和劳务而持有货币的动机.预防动机是指为防止发生意外而持有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为了进行投机活动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凯恩斯的理论对世人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凯恩斯的理论至今仍有许多拥护者。
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因素来看,有经济结构不平衡、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等。储蓄投资缺口,造成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与此相关的是,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外资本的流入显著增加。因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10663亿美元。而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货币超过8万亿元,这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内部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9·11”事件以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一度普遍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各主要货币的流动性空前增长,出现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诱导下,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外部原因。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往往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现象。针对流动性过剩,我国中央银行2007年以来,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加息,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利率——牵动市场神经的神奇魔棒
【经济学释义】
利率又称利息率,它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
利息率=利息量/本金/时间×100%
【与读者侃经济】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利率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生活中,常常有民间借贷,有承诺的也好,无承诺的也好,还款时常要与同期的储蓄存款利息比一比。在炒股生涯中,常常要对自己的股票或资金算一算,自然而然要想到与同期的利率作比较。储蓄存款利率变了又变,涉及千家万户,千家万户要谈论储蓄存款利率。但令人费解的是,利率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这代表着什么?利率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利息和利率是沟通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桥梁。无论你是大企业家还是一名普通工人都会关注利息和利率的变化情况。如果你是企业家,那么你会非常乐意在利率大幅下调后向银行进行巨额贷款以增加投资扩展自己的业务;如果你是普通工人,那么在利率大幅上升的时候,你也许会缩减自己的消费,将节省的钱存入银行来赚取利息。
通常计算利率的途径有若干种,现值是最简单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到期收益率。也就是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的限制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所谓到期收益,是指将债券持有到偿还期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到期的全部利息。
综合说来,利率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
1.延迟消费。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借款人可以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借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
4.投资风险。贷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5.流动性偏好。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息也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作为利率应该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它能真实的反应资金成本和供求关系。但是实际上,利率是由中央银行实施利率管制的,使利率尽力与市场变化相适应。
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关系
【经济学释义】
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要求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之为“费雪效应”。
【与读者侃经济】
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假如银行储蓄利率有5%,某人的存款在一年后就多了5%,是说明他富了吗?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3%,那他只富了2%的部分;如果是6%,那他一年前100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要106了,而存了一年的钱只有105元了,他反而买不起这东西了!这可以说就是费雪效应的通俗解释。
费雪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货币理论方面阐明了利率如何决定和物价为何由货币数量来决定,其中尤以贸易方程式(也做费雪方程式)为当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费雪方程式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形式,即MV=PQ。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该方程式说明在V、P比较稳定时,货币流通量M决定物价P。
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90年代初物价上涨时,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较高的利率水平,甚至还有保值贴补率;而当物价下跌时,中国人民银行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降息。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倾向。
如果费雪效应存在,则名义利率的上升并非指示紧的货币政策而是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因此必须慎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
而费雪效应又可分为长期费雪效应和短期费雪效应。长期费雪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当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水平值都显示出强劲的趋势时,这两个时间序列会按同一趋势变化,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存在近似一对一的调整关系表明高的名义利率反映存在高的预期通胀率,并不反映货币政策的实质内容,通货膨胀上升多少,名义利率就上升多少,因此货币政策可能影响通胀率,但却并不影响实际利率。
同时,短期费雪效应成立说明即使在短期中名义利率的变化也主要反映预期通胀而不是实际利率的变化,从而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名义利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都没有得到反映。既然利率不能反映银根的松紧变化,也就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一特殊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存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受政府及央行管制,因此缺乏一个灵敏、有效的市场利率体系;另一方面在于利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主要被政府用来控制通胀。此外,本文的分析表明利率对平稳物价所起的杠杆作用不仅取决于利率的实际水平,还取决于利率每年的调整幅度,这对将来利率调整幅度的具体确定与计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