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地方,有的孩子举手发言踊跃过了头,不等老师允许就擅自抢话说,而有的孩子无论如何都抬不起他的右手。孩子上课不敢举手,有的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没有做好发言的准备,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一年级的课程比较简单,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比较容易回答,孩子只要经过简单的思考,大多数问题都能回答出来。可为什么总有孩子还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呢?
这其实与孩子的心理活动有关。有的孩子是因为平时比较胆小怕事,对自己不自信,怕答错了被同学嘲笑、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有的是习惯于倾听别人,他们习惯了上课只听别人发言,自己保持沉默,因为他觉得这样没有压力。也有的孩子比较追求完美,总想着自己要把问题考虑全面再举手,因此往往被别人抢了先机。
孩子在课堂上能否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孩子对知识点的学习是否能达到深入、透彻程度的一个表现,有利于让老师了解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孩子上课积极举手发言。
【家长备课】多用心理暗示给孩子壮壮胆
看到这里,火火妈想:小东西上课不抢话就已经不错了,不用担心他有这个问题。但是抱着学习的心理,火火妈还是继续读了下去——
要让不敢举手的孩子变得踊跃起来,家长需要先和孩子谈谈心,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再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是因为胆子小怕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而不敢举手的话,家长要多从正面鼓励孩子,疏导孩子的情绪,说些“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是勇敢的”、“老师最喜欢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回答错了也没关系,还有好多同学都不敢举手呢”之类的话,为孩子打消心中的顾虑。如果孩子总是想把问题考虑全面再举手的话,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先举手回答问题,等以后再想到什么,再举手就可以了”,以此来鼓励孩子及时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大多数都是因为“不敢”而不是“不会”。所以家长不妨多用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告诉孩子“你可以”、“爸爸妈妈相信你”,给孩子壮壮胆,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再有,也可以在家和孩子做一个模拟课堂的情境练习,例如先是由爸爸提问,让孩子和妈妈举手回答问题,再倒换角色,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请其他家长或孩子的同学朋友一起加入练习,让孩子在放松的心情下还原课堂的真实情境。当他在家里已经能做的很好的时候,他再回到学校,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教育宝贝,先打好心理战
学校专门给一年级新生家长展开了一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要求每位家长准时参加。
家长会上,年级主任和各班班主任分别讲了许多生动的心理学案例和心理学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其中,年级主任谈到,教育心理学认为,不懂得心理学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因此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个优秀老师的重要条件。家长以无可争议的资格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在孩子的第二任、第三任老师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这个第一任老师不但没有卸任,而且更多地承担着孩子人格形成与性格等心理因素发展的重任。孩子未来的成就更多地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而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则更多地取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
而火火的班主任张老师则说,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通晓孩子的心理活动。人的行为是心理过程的最佳折射,有的时候家长的教育不见成效,并不是说教育方法有误,而是没有准确把握和迎合孩子的心理。只有对症下药,教育才可见成效。
家长会结束后,每位班主任都给自己班里学生的家长发了一本《家长要知道的十条重要心理学规律》手册,让家长回家后仔细读一下。
【家长备课】教育好孩子,要懂些心理规律
从学校回来之后,火火妈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刚刚发的《家长要知道的十条重要心理学规律》手册,逐条认真阅读了起来——
1.罗森塔尔效应——“暗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家长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2.南风效应——“人情味”很重要
南风效应也叫做温暖法则,意思是温暖胜于严寒,人们更喜欢温暖的环境。这就说明,在家庭教育中,一味采取棍棒恐吓之类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和鼓励,遵从孩子的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内在需要,引导孩子自觉向上,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教育才能“润物细无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超限效应——对孩子的过错只准批评一次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当孩子被逼急了以后,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而不是揪着孩子的错误五次三番地说,也不要总是翻旧账、算总账。如果非要再次批评的话,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4.德西效应——奖励也要分时机
德西效应说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这就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应用到家庭教育中来讲,当孩子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家长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孩子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孩子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孩子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孩子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因此,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滥用奖励,要避免“德西效应”。
5.木桶效应——警惕孩子身上的“短板”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就像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同样,木桶效应也可以应用在孩子行为品行上,除了学习能力和习惯之外,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社会行为习惯、全方面综合素质能力,使孩子真正做到全面优质发展。
6.霍桑效应——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霍桑效应也叫宣泄效应,说明人们都有宣泄情绪的需要,适当的宣泄可以令活动效率大大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时,作为家长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当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7.增减效应——要批评,不妨先赞扬一番
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因为第一种方法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至于引起反感。这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增减”心理。
很多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都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8.蝴蝶效应——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小事
蝴蝶效应说的是,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的启示是,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有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9.贴标签效应——多给孩子贴好的“标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命令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等,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的家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引申到家庭教育中来,即说明家长不要总是给孩子乱贴标签,例如叫孩子“笨蛋”、“猪头”,总是说孩子“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敬爱张所说的“笨蛋”。因此,家长平时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不贴任何负面的标签。
10.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不妨运用“登门槛效应”来使孩子达到目标,想让孩子实现某个目标时,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后再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