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500000007

第7章 修身精要:赢天下先做好自己 (2)

在给弟弟的信中,曾国藩写道:你在信中自认为是个老实人,我自信自己也是个老实人,只是因为在世上经历的事情多了,阅历丰富了,就懂了一些权变谋划之术,学坏了。其实自己在权变上远远比不上别人,反而会惹来他人嘲笑,甚至让人怀恨在心,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我近来翻然醒悟,应该恢复自己老实的本来面目,向着质朴真实的自己努力。你在外面也应该去努力地做回一个真实老实的自己,千万别去效仿投机取巧之徒,否则日子久了自己的品行也会每况愈下。

他给地方官吴竹庄写信时提醒说:阁下以前对人的品论总是失之机锋太锐,言语犀利,这样的行为最容易招来他人的诽谤。你现在的地位越来越高,更应该谨言慎行,要虚心吸取他人意见,礼贤下士,在公开的场合表扬善行,在私下里去告诫过失,这样才是令人佩服的英明之举,别人才会感激你的宽厚。

拙的办法有的时候看起来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

曾国藩每日起床很早,然后和幕僚一道吃早饭。一次李鸿章说自己头痛不愿起来,让大家先吃。曾国藩一直坐在桌子边没有动筷子,直到李鸿章自己不好意思地起来用餐。

曾国藩的方法很笨,但是直截了当地向李鸿章传递了自己的坚定,自此之后李鸿章再也不敢这么做了。

这个世界上不乏自作聪明的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拙非愚笨,而是大智若愚。拙的是形,诚的是心。曾国藩不取小聪明,而讲大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才不会被宦海中的波浪所吞没。

胸怀浩大人自敬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曾语良言

曾国藩熟读经史,对圣贤之道一直心向往之,并且努力实践。他认为古代的贤人在为人处世上虽然各有姿态,但是总不离“敬”和“恕”二字。

曾国藩所说的“敬”,就是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这是一个人提升自己涵养的最佳途径,敬人者,人恒敬之;而“恕”就是由己推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因此往往能够宽恕、原谅别人的过失。 “敬”是对自己的一种态度,那么“恕”就是对别人的一种态度。要在你死我活的复杂官场上学会宽恕、原谅他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一个懂得原谅别人的人,更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湘军与清兵难免发生摩擦。一天黑夜,两方的人还闯入曾国藩行台。曾国藩把这件事告知巡抚,巡抚不理,曾国藩只好第二天将兵营迁之城外,以避绿营乱兵。有人问为什么不和绿营的兵一较高下,曾国藩叹息一声说:“大难未已,吾人敢以私愤渎君父乎?”意思是说,大敌当前我怎能为个人利益而泄私愤呢?

一个人如果胸怀浩大,那么再多的杂志也会轻若微尘。如果不能张开心胸,又怎么把握得住大局?一个人若把自己陷于一些细小的问题之上,就很难把眼光放到大问题上,这不是因小失大吗?不如淡而处之,因此曾国藩就没有把与绿营的争斗放在心上,别人见他宽大为怀,也会知趣而退,生出几分敬畏。

曾国藩并不苛求别人与自己一样,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为处事的道理,因此自己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待其他人的举动,接受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他也因此能够成为一代名臣。中国历史上也不乏这类人。

春秋时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他们曾经合伙做生意,一样地出资出力,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里穷。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而三次逃跑,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帮助小白夺取王位后,又力荐管仲为相。

鲍叔牙和管仲不管有无利益分歧,鲍叔牙都始终能够谅解而不怪罪他,反而为他说好话,这种胸怀也常常让管仲佩服不已。如果没有鲍叔牙的体谅与包容,恐怕也就没有后来齐国的称霸天下了。

给别人多一个机会,也就多了一个朋友。世上还是礼尚往来、投桃报李之人多,而恩将仇报者少。曾国藩能够以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人,自然也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敬爱,能在险恶的官场中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

贫而自强,俭而成器

居家之道,唯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曾语良言

人不能选择出身,但是出身并不能决定命运。贫寒之士亦有大志向,只要不自暴自弃,而是选择自立自强,就有可能成功。贫而能俭是曾国藩从自己的生活中体会出来的,他自己就是一个贫而自强,由卑微爬至高位的人。

曾国藩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生活自然不会宽裕,但是他以自己的行为勉励曾国藩说:俭约者不求人。不求人就是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曾国藩终身奉行这一原则。

清朝官吏的俸禄本就不高,京官尤甚,而曾国藩考中进士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没有实权,收入不高,同僚之间常常相互接济。曾国藩因囊中羞涩,难免要向别人借钱,正是在借钱过程中体会到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让他更加下定决心要自立自强,不能仰人鼻息。

曾国藩在军营中几乎每天都要给弟弟曾国潢写信,其中劝导最多的就是“俭”。

“弟弟帮助我料理家中的事物,一定要总是秉承‘俭’字。对家人要情真意切,宽厚待人,同时在花钱上应该注意节约,这才是居家居乡的关键所在。”

“弟弟,你的清廉是我们都能料到的,但是你的不俭却在我的意料之外。希望你能在‘俭’上多下工夫,多用苦心。不仅仅在持家上用度要俭,在修造公费、周济人情上也要秉持这个原则。”

在清贫的环境中,有的人四处央求别人,沦落到乞丐一样的境地;而有的人善于克制自己,勤俭有加。曾国藩正是属于后者。但是他的勤俭并不完全是因为清贫,而是因为在他看来,俭朴是一个人品德修养中重要的一环。

他主张出入有度,但并不视财如命。他懂得一个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他自己,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自立自强,而不是变成整日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的纨绔子弟。他不敛财,不聚钱,直到去世前,家里虽有存银,但是与他的地位相比实在有些寒酸。

在中国历史上,以勤俭著称的君王莫过于汉文帝,这位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大汉天子。

文帝在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78年就下诏清点长安的公用马匹,将多余的一律送到驿站使用。在他统治后期社会已渐渐安定繁荣,但他仍然“宫室囿苑、车骑服饰无所增益”,平时穿一件劣质绸料制作的“绨袍”,坐着草织的粗席,嫔妃们衣长不得拖地,床帐不许绣花。

他本来想造一座供宴游的露台,但看到工匠的预算,要用“百金”,就说道:“这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我本来用先帝的宫殿就觉得很奢侈了,露台就不用建了。”

在商讨建陵墓、置殉葬品问题时,他听了大臣张释之所讲“自古无不亡之国,亦无不发之家”的道理后,下令“薄葬”,要求“治灞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所以,他选择了白鹿原边的凤凰嘴一座山,凿为墓室,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

自古以来,成由勤俭败由奢,无论对于家还是对于国都是如此。一个持有勤俭之道的人,更为懂得修身和自身价值的重要,不会被身外的财物所迷惑,才会更为专心地追求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曾国藩同样也是如此,他不是为了生存而选择俭,而是把它当做了历练品行的一种途径。

同类推荐
  • 素书博弈学

    素书博弈学

    这部奇书,就是《素书》。“素”的本意是白色生绢,含有“质朴”、“根本”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简单的道理”。《素书》全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个字说明了一个想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修身方法、处世之道、用人原则、治国经验。凭借这《素书博弈学》,张良在楚汉相争的乱世帮助汉高祖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化解了无数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危机,以至于刘邦慨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编著者高占祥。本书是作者最新撰写的彰显时代精神的著作。在秉承传统的《弟子规》形式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讲解了新时代的弟子为人处世、成才立业之道。韵文共计116句,1392字。全书分“朗诵篇”“注释篇”两部分。
  •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现代人流行讲PK,流行讲品味,讲享受、讲自我、讲个性,却很少流行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有人以一种充满贪欲的心态面对人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要占有和享乐,即使活的富足,他也永远瞪着欲求的眼珠;有人以淡然面对世界,洁身自好,不问世事,也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可以说,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脱俗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而奉献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境界是自己对自己升华心灵的一种要求。《幸福是一种大境界》讲述了29个不同方面的人生境界,给你不同的人生感悟。
  • 爱有8种习惯

    爱有8种习惯

    本书为我们作出见证: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扉之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美好,并将世界变成更公正而和平的地方。本书帮助我们回答并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重要问题,诸如:为什么说我现在过的生活就是我应该过的生活?我怎样原谅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怎样和难以相处的人坦率交流?我怎样给他人提供最大的帮助?我怎样忘掉过去着眼未来?本书通过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和宝贵建议,向我们展示出:通过培养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等简单却意义深远的爱的习惯,我们就能创造完满而有意义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名医贤女

    名医贤女

    当一代医女穿越成人人唾弃的将军独女后,到底是安于现状还是努力去改变?司云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低调,哪怕被传说成不学无术痴呆懒惰也不去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瘟疫死人?南方贫瘠?司云忍无可忍跳出来,治瘟疫,修水渠,利农耕……当小小呆女成长为一方领主,世人哂然,皇上亏大发了。
  • 校草级男友

    校草级男友

    入读三流高中,才一开学就碰上以打架为乐趣的霸少,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直接就开口要求做他的女友,逼着她收下示爱的玫瑰花,强迫一起看电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莲仙史

    金莲仙史

    《金莲仙史》主要是叙述道家仙祖之道统以及主要事迹。故事是说东华帝君得道度钟离权,钟离权得道又度吕洞宾。《金莲仙史》是一本宗教小说。
  •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原本皇上亲封的神女,爹宠娘疼的天才小姐,却因引狼入室而成为众人口中的痴傻小姐,瞬间从天堂坠落地狱,亲娘上吊而死,亲爹不闻不问,整日被自己的哥哥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谁知,上天眷顾,让她再次清醒,从此脱胎换骨,开启了逆袭之路,棒打狠毒哥姐,惩罚亲爹嫡母,收获世人艳羡的爱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步步倾心:天才俏伪娘

    步步倾心:天才俏伪娘

    在画场上她被处处排挤压制。墨言为救她,一次次神仙囹圄。那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相遇,一眼相中,一世情深。随着一桩一桩的迷案。墨语与她的师傅深陷其中,中央美院毕业的墨语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当男装褪去,那是绝世容颜。当她展露才华,竟然离奇的失踪了。中途离奇死亡。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少爷’。画院专员在秘密绘制先帝的画像时,那是万丈光芒,震惊世人!他说:不论走多远,只要你偶尔回回头,我一直都在。爱就象是在摇曳的罂粟,美的让人惊艳,同时又欲罢不能。她想说:可不可以少爱一点点。但是她无语落泪.....
  • 神医丑妃狠彪悍

    神医丑妃狠彪悍

    什么?她前身的死竟是因为看到自己心爱的男人对别的女人百般呵护,还被人侮辱嘲笑她小心翼翼保存了十年的定情玉佩是个桃核?为此而去跳湖寻死?岂有此理!向来只有她江陌舞欺负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她被欺负了?凭什么庶出的妹妹就可以风光大嫁挂着伪善的嘴脸恶毒到底?而她这个嫡出的女儿就要被谩骂殴打百般羞辱?大好姻缘被山寨掉包!掉包就掉包吧!还让她连夜坐马车出嫁?马车就马车吧!凭什么还不让她看一眼自己的嫁妆?不让看嫁妆她也忍了!反正这个病秧子南屏王活不了几天了,一旦他挂了,这家里所有的东西就都是她的了!可这个男人婚后不但没有任何重病的症状,还天天活蹦乱跳的出现在她的房间、后院、床上,包括内室里面,各种姿态地对她时刻放电。之前媒婆明明说他只有三个月的命她才嫁过来的,她现在怎么觉得这厮是越战越勇呢?占着她的嫁妆,霸着她的房间,还想夺走她的心?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她江陌舞在现代是出了名的神医回魂手,一向是医术高超,目中无人惯了。更是出了名的游戏人间纨绔不羁,一个没几天活头的病秧子妄想栓住她?小心她拆了他的屏王府!她不会偷心,只会偷药材,偷金银珠宝贝,偶尔逗弄下武林盟主、镇远将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邪王妖妃:逆世驱魔师

    邪王妖妃:逆世驱魔师

    她资质平平却是命定宗主继承人。是幸运还是阴谋?《乱世》游戏呼起她沉睡千年的记忆。当宿命之刀架在脖前。是顺从还是反抗?“难道为魔为妖就是错?难道天界诸神就是对?”小小少女执剑问天,率领远古蛮兽翻云覆雨。势力倒戈,风云再起!废柴少女强势崛起,三界众生为之震撼。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