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500000002

第2章 至圣六诀:成功做人必备优势 (1)

若能立志,何事不可为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曾语良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之所能能够自强不息,能够相信所有的遭遇不过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走向成功必须要经历的磨炼,就因为他相信自己身担大任。这既是海纳百川的胸怀,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曾国藩在给自己好友刘蓉的信中写道:“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

理想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高,尽收天下于眼中的;而燕雀不知道去千万里之远有何用,自然对能够触及榆树和枋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曾国藩就是那只翔于九天之大鹏,他志在“行仁义于天下”,赋诗道:“树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

咸丰九年,曾国藩以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共33人为素材,做成《圣哲画像记》一文,并命儿子曾纪泽画出这33人的画像来,悬挂在房间里,作为每天端详、反思自省、终身效法的标准人物。

曾国藩不独自己如此,在给家中诸弟的信中也多次循循教导立志的重要性。他说: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只要有了高远的志向,那么无论想成就什么事业都有了可能,所以立志是十分重要的。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他把立志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有了志气,另外的两者才有了努力的方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若说有种,便是生活的志向。李小龙正是在自己志向的带动下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曾国藩同样如此,谁能生而得盛名?他在当时风云激变的时代环境中,看到了施展抱负之难,但他没有放弃。

曾国藩曾在《感春六首》之一中写道:“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既然是龙,就应该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怎能埋没于草莽之中?正是因为胸怀吞吐天地之大志,曾国藩才能锐意进取,登上人生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不独曾国藩如此,古往今来,每个有所成就的人物在努力奋斗时都为自己树下远大的目标,告诉自己要去哪里。

一挺万关不难过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糜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

——曾语良言

志当存高远,有了高远的志向,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胜出了一筹。但是树立志向是一件事情,能否把它实现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些人一开始的时候心怀壮志,但是在前进的旅途中,发现好不容易克服了一重困难,接着又是另一重,似乎理想离自己越来越遥远,渐渐就放缓了脚步,最后就停下了,以为此路不通,转而走向了另一条路,原来的理想就变成了空想。要想有所成就,必定要经过一番磨炼,而那些心中没有信念支撑的人,怎么可能如曾国藩所言的“成一事”呢?

要成事,就要一直向着理想前进,不要松手,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有“挺”的决心。曾国藩在教导幕僚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翁请了贵客在家里吃午饭,一大早就让儿子去集市上买菜。但是中午都快过了,却还没有看到儿子回来。老翁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就亲自到村口去看望。他见离家不远处,儿子挑着菜担在田埂与一个挑着货担的人面对面站着,两个人都不肯退让一步,就只能都留在原地了。

老翁走上前去婉言说:“老哥,我家中有客,等着做饭。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这样不是大家都方便吗?”

那个人不满意地说:“你为什么叫我下水,却不让他下呢?”

老翁说:“他身子矮小,水田里的水会把担子浸湿,坏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长些,不至于沾水,所以就请你避让的。”

那个人说:“你这担子里面装的只不过是些菜蔬果品,就是浸湿也可以将就着用;而我担中装的都是京广贵货,如果被水弄湿的话那就一文不值了。我的担子比你儿子的担子贵重多了,怎么反而让我先避开呢?”

老翁见说服不了他,于是挺身过去说:“来来来,既然你非要那么做:那就我到水田里去,你老哥将货担交给我,请你空身从我儿旁边闪过去,我再把担子还给你,怎么样?”

老翁说着就俯身解袜脱履,准备下田。

那个人见老翁如此,过意不去,就说:“既老丈如此费事,我就下了水田,让你先过去。”说着他立马就下田避让。老翁就只挺了一挺,就把这个对峙化解了。

老翁所做的就是比对方多坚持了一步,咬定青山不肯放松,从而就把纠纷化解了,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曾国藩说的倔强之道,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力量。有着这样的精神和理想的人才懂得珍惜自己的理想,所以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靠着必胜的信念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曾国藩作为汉人,在晚清的政坛上从一介秀才到位极人臣,一路上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的挫折和磨难,如果不能一路挺过来,咬着牙告诉自己理想终能实现,最后又怎么能登上朝堂的最高位?正如曾国藩本人所言,一个人无论是想要写文章还是建功业,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须在心中存有信念方能成功。

正气凛然,心可不染尘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曾语良言

人生天地间,不过呼气吸气而已。吸气即是争气,呼气就是出气。曾国藩推崇的则是浩然之气。他说: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很多人在旁人看来很弱小,但是这种浩然之气能够令他的生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种精神的力量不能用一时的成败去衡量,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心自知,历史也会给予公正的评价。

曾国藩就注重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他曾经说人生有三乐,第一乐就是读书,读书出金石声。他读书的目的是“读书养我浩然之气”。

曾国藩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却须有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扬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

无论是兵将还是文官,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每个人都在勤勉用功地奋斗着,但是要达到更高的境界,成就更大的事业,就应该拥有另一样东西,那就是浩然之气。曾国藩以写字来修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因为此时心中繁杂之事都空空如也,精力集中,心气平和,唯有一片安宁。这个时候再反过头去看待自己在官场中的忙忙碌碌,就能够跳出患得患失的境地。

患得患失者,总是认为自己的付出要得到回报,否则便心中不安,怨天尤人,而大丈夫行事处世只求无愧于心。南宋的文天祥在被俘后拒不妥协,从容就义。他的死能挽回南宋的灭亡吗?他心知不能,但义无反顾。他死后,有人在他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无论是仁,还是义,都是文天祥愿意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的,否则饱读圣贤书又是为何?曾国藩也是一样,读书明理,只求行事之无愧。曾国藩还认为“浩然之气”其实和道家的“无为”是一致的。

曾国藩曾写信给胡林翼品评《庄子》说:因思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到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已而生睿智,程于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于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眩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曾国藩说自己在年老之时方能领悟到古人这种浩然之气之妙,而悔恨年少时的不努力,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智者之言。如果不是在岁月的洗涤中一步步磨炼过来,又怎会有晚年时彻悟的曾国藩?

致远,有恒方久

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良言

曾国藩认为,恒心就如同种植树木和饲养牲畜,一两日之内看不出有多少变化,不知不觉就看到它们成熟、长大了。恒心是所有成功者必备的要素。那些没有恒心的人,或者中途放弃了,或者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最后得不偿失。

其实,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是因为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人人可以做到;说难,是因为坚持几天可以,坚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就更难了。

同类推荐
  •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中没有故弄玄虚的夸夸其谈,也没有太多的卖弄嘴皮子的花招,而是呈献16个非常实用、实在的说服法则。这些法则,让你变得游刃有余,让他人按照你的方式去想或者去做时,感觉很好,很自然,心甘情愿!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教你在第一时间攻破人心,运用最恰当、最巧妙、最有针对性的说服技巧。牢牢抓住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给心灵洗个澡,留一份清澄在心间,一如人类亘古不变的希望,你终会发现,没有月亮的夜晚,还是会有星星伴你走过漫漫长夜。那深埋于心的往事,也许平时从没有想起翻开来晾晒,可就在把整个身心浸入清澄的瞬间,全都涌进了记忆的屏幕上。尽管闪现的时间极短,或许只有零点几秒,可这也如一道闪电,给黑夜的心空带来一次刻骨铭心的照耀。
  • 中华清廉故事

    中华清廉故事

    “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被后人歌颂为清官廉吏。“晏婴尚俭拒新车”“吴隐之笑饮贪泉”“狄仁杰廉明断案”“于成龙骑驴赴任”……这些都是清正廉洁的率先垂范的典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清正廉洁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笔直的。一个目的性强的人能够看出其中的直中之曲和典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迂回应变,从而达成既定目的。如果你曾对生活中的种种纷扰不知所措,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或者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办事效率迟迟提不上去,不妨阅读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热门推荐
  • 战能英雄

    战能英雄

    天龙大陆是一个修仙的大陆。修仙者离了资源,他们修仙的道路就会放慢,天龙大陆的修仙者们,除了炼制强大威力的法宝以便在资源的争夺上大站上风之外,更是大力的炼制各种的傀儡,来增加自己的战斗力。
  • 树宗

    树宗

    考古发现的岩洞里,有十二幅巨大壁画。里面刻着一棵参天大树。青木意外的启动了这十二幅神秘壁画,重生成为了云南的一株小树苗。这是青木的进化史。这是众生万物的进化史。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能说,会说,说中客户需求;能讲,会讲,讲出高效业绩;正确,错误,对比才知有效;心到,口到,订单轻松拿到。乔拉拉编著的《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许多销售情景,针对每个情景,分别提供了销售人员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与方法,将情景对话与技巧说明相结合,是销售人员提升沟通能力的实务工具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通过本书掌握了相应的口才理论与技能后,就需要在销售实战中去运用它,去不断地完善它,因为你的说话能力是能够通过不断实践而炼就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找不回的恋人

    找不回的恋人

    2166年5月17日,科学家乔波在世界第一人工岛国重生岛举行新一代机械人产品发布会。岛民林振羽邀朋友陶陶一同前往,却在发布会上邂逅一名神秘少女,并随即遭到一帮歹徒追杀。林振羽与神秘少女并肩御敌,少女在击毙众歹徒、勇救女童人质后便乘直升机凭空消失,但却因相貌与林振羽五年前无故失踪的女友极其相似而引起林的怀疑。为彻查真相,机缘巧合下的林振羽与陶陶前往乔波博士的“广寒宫”参加博士与神秘少女的订婚仪式,却意外揭开了纯人类等人种与新机械人之间几乎毁灭地球的世界大战序幕……
  • 修仙

    修仙

    燕真重生归来,手持仙界第一神宝“江山社稷图”,开始了为所欲为的逆天之旅……回首这飘渺修仙路,太古重宝皆在囊中,妖娆美人在身侧,燕真从没有寂寞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爱后余生

    爱后余生

    顾潇潇觉着,掌管人间姻缘的某位老神仙定是看自己十分的不爽。活了小半辈子,好容易心动一次,没成想,对方还是个身患“面瘫症晚期”的洋葱男!一路披荆斩棘,差点拼了小命,最终修成了正果,心满意足的抱得美男归,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充当了别人的替身……
  • 华为狼道

    华为狼道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做代理起家,2009年跻身全球第二大信息与通信设备商,2010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一。20多年时间,华为逐步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以优异的成绩单演绎了什么叫做“中国企业的标杆”。华为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是其领军人任正非有背景?还是华为有秘密武器?《华为狼道》通过对华为的企业文化、市场扩张、技术研发、人才战略、危机管理、组织架构,以及接班人风波、不上市谜局等的剖析,揭开了华为迅速壮大的终极哲学——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