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呕心沥血的奋斗最终以失败告终,你痛苦不已还是泰然处之?成功者往往从容应对。他明白自己的实力,即使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不失前进斗志。他自信豁达,抱着大不了回到原点的心态继续前行。在他心中,别人不是自己的镜子,只有自己才能照出自己的模样。他会进行积极的暗示,该显露本领之时毫不迟疑。他的乐观、隐忍、积极是成就自己的最有力法宝。而你如果也想嗅到成功的芳香,就要像他那样,学会变得自信的方法。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对于每个人来说,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需要后天的培养,而多用鼓励,就是方法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一点落泪:“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第二次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你儿子数学排49名,我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时,她振作精神:“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你能够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起得都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回家后她还是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儿子把哈佛大学的通知书送给了妈妈,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积聚在内心的泪水。
每个人的自信都来源于后天的鼓励与培养,这是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得到别人赞同、认可、欣赏的意愿。先给予肯定与尊重,信心才能随之上扬。
美国陆军学院的教官哈雷·凯塞带了一群预备役军官,需要解决学员们头发过长的问题。预备役军人总认为自己不是真正的军人,因此很不愿意把他们的头发剪短。凯塞没有像别的教官一样向他们发出命令或威胁,他是这样说的:“先生们,你们都是领导者,应该为你们的部下做榜样。军队对头发的规定你们是知道的,我今天也要按规定理发,并且我的头发比某些人的还要短。你们可以对着镜子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需要理发了。”结果有几个头发太长的学员下午就按规定理了发。
当来自别人的认同感逐渐加强之时,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也会逐渐加深,做事与交际也会随之变得信心十足,游刃有余。为了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以下一些方法值得借鉴。
1.每天都要自我激励,当你起床或者开始工作的时候,请对自己说“我是最优秀的”或“我一定能胜任”。
2.定期请老板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保你没有偏离工作方向。不要等到年终评估时才去了解你自己在一年当中的工作表现如何。
3.如果发现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马上明确下来,明确就是力量。它会根植在你的思想意识里,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让潜意识帮助你达成想要的一切。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你能想到,下定决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得到。
4.你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就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当你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所有困难、挫折、阻挠都会为你让路。欲望有多大,能克服的困难就有多大。
5.与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当你失败时,他会帮你检讨总结,为你加油助威;当你成功时,他会提醒你,重新给自己定位。找一个比你要求的还积极的环境陶冶自己,一定要这样做,因为选择积极的环境是获取成功的关键。
爱默生说:“人无所谓伟大或渺小,任何一个人都会由自己来主宰并且走向成功,任何一个人都有大于自身的力量,这就是你自己。”所以,按照智者的名言至理,在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充实壮大自己的雄心,终有一天你会取得成功。
“大不了回到原点”的豁达观
有这样一则故事:
佛印正坐在船上与东坡把酒话禅,突然听到一个声音:“有人落水了!”
佛印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来。被救的原来是一位少妇。
佛印问:“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寻短见呢?”
“我刚结婚三年,丈夫就抛弃了我,孩子也死了,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又问:“三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的眼睛一亮:
“那时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当然没有。”
“那你不过是被命运送回到了三年前。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
少妇揉揉眼睛,恍如一梦。她想了想,向佛印道过谢便走了。以后,这位少妇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同理,一个人在职场上打拼,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遂心,谁都难免遭受挫折与不幸,甚至失败。比如,你的想法得不到上司的支持,公司里其他人阻挠你的工作,当你试图主动提建议时总是遭到白眼等,这些是每个在职场上奋斗的人都经历过的挫折,是很难避免的。
这时,不要畏惧不前,做事之前,只要明白“大不了回到原点”的道理,就会豁达地开始新的工作。
即使失败,也没有什么!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我们只需有永不言败的心态:惭愧而不气馁,内疚而不失望,自责而不伤感,悔恨而不丧志。在失败中走出一条新路,才有希望摘取成功的桂冠。
一天夜里,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万木庄园”,这座庄园的主人迈克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面对如此大的打击,他痛苦万分,闭门不出,茶饭不思,夜不能寝。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见他还陷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就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孩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呢?”
迈克在外祖母的劝说下,决定出去转转。他一个人走出庄园,漫无目的地闲逛。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门前人头攒动。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让迈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急忙兴冲冲地向家中走去。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迈克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然后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里。
很快,木炭就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了。
几年以后,“万木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间没有死胡同,就看你如何去寻找出路。不让心智老去,才不会让心灵荒芜,才不会无路可走。
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会打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除非你自己不愿过去。面对挫折,只是沮丧地待在屋子里,便会有禁锢的感觉,自然找不到新的出路。不妨离开屋子,享受一下新鲜的空气、阳光,你的心绪会豁然开朗,精神为之振奋。人,只有在良好的心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
俗话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我国古书《易经》上也说:“穷则变,变则通。”的确,天无绝人之路,上天总会给有心人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
人的一生总会遭遇许多挫折与失败。挫折并不足畏,可怕的是你的心灵被彻底打败了,而又未能体会真正的“教训”,再重蹈覆辙,以致最后一败涂地。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因此要胜勿骄,败勿馁。”我们要经得起挫折,重振旗鼓,开辟人生另一个战场。
发掘“自我”的高品位矿藏
每个人都具有某种特殊的才能。但是许多人并不认为这些特殊才能会对现在的工作有所帮助,或者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这项才能,以至于将属于自己的这项才能白白浪费了。
每个人应该在各方面尽量灵活运用自己的这项特殊才能。事实上,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所具有的这项才能,只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根本不曾想过利用这项“小玩意儿”来提高身价。正因为我们怠于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才能,所以也懒得活用上天赐予的最佳礼物。
下面是某广告公司总经理当年初入广告界的经过。
在20岁以前,他渴望成为一名技师。在学校时,他很努力地充实自己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有一次,他想卖掉手边的一架唱机和唱片,于是选出了几位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分别写信问他们,看谁愿意买。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后非常愿意购买,于是立刻回信,在这封回函里,这位朋友不断地夸赞他文笔流畅,颇具说服力,因此建议他,既然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推销信函,为什么不投入广告界从事撰写广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这封信,就像一粒小石头丢入水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一样,“投入广告界做个出色的广告人”的思想就此整日盘旋在他脑中。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他立志要在广告界一展身手时,事实上,他便已经成功了。
有一个人,参加同学聚会时,突然被要求谈一些有关最近盛行的海外旅游的话题。由于这是他头一次在众人面前讲话,所以话中常有断续的情况出现。但是同学聚会结束后,有一位老同学跑来跟他说:“你所讲的内容非常有趣,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再听你演讲。”在被这位老同学恭维之前,他从未想过尝试在公众面前讲话。于是他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差劲,对自己的演讲才能又多了一份信心。现在,这个人已经成为企业经营问题的专门演说家了。
爱迪生并未受过正规的教育,却在科学界有极为杰出的成就。
他不怕挫折,他无所畏惧。他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都问心无愧。他从来不因为自己的重要性而自夸,而是虚怀若谷,这更能显出他的伟大。
有一次,他谈到发明电灯的经过,有人问他:“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成功,你会怎么办?”
他的眼中闪着愉悦的光彩说:“我一定还在实验室里工作,没有时间和你聊天。”
爱迪生知道没有所谓的“失败”。
有人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考验人们在面对失败或打击时的耐性,测试一般人能忍受几次失败而不会灰心。
大多数的人只遭遇一次挫折之后就不想再尝试,极少数的人尝试第二次,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遇到挫折就放弃了,因为他们预料自己会失败。不用说,在这群人之中找不到福特或爱迪生。
一个人不论目前身价如何、工作如何,只要有心改变,都能将其独具的“特殊才能”发挥出来。
有位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过着极为平凡的生活。
他一直努力工作,每个月访问100位客人,每个月里也总有一两次的机会接触到大人物——大多是公司总经理级人物。虽然他每次在拜访这些大人物前,多少有些神经紧张,然而当他和这些大人物会面时,却往往比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客户更易沟通。更令人惊奇的是,每次访问这些大人物之后,缔结契约率总是比与那些小客户的缔约率要高得多。
究其原因,原来每当他和大人物见面交谈时,他神经紧张的毛病立刻消失,而且总是尽量投其所好,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大人物们最讨厌那种阿谀奉承的人,而这位业务员绝对避免如此,因此谈话始终轻松愉快。尽管他有能力说服这些大人物购买他的保险,但由于他并不常拜访这种大人物级的客户,所以一年内只有两三笔大生意而已。
实际上,在这里我们已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才能”都被隐藏起来了。“就在这里”的信号闪个不停,但是他从不曾注意到,更不用说活用这项才能了。因此,纵使他具有富如金矿的特殊才能,而老是干坐在上面,也只是空有财富罢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数年之后,他的上司换了。新上任的业务经理知道他具有开发大客户市场的能力,更想了解他不能好好利用这项潜在的能力的原因。
经过一番会谈,他告诉业务经理:“我每次想要拜访大人物时,精神总是非常紧张,所以我并不真的很想去拜访他们。”业务经理听完他的话后分析,如果感觉到自己具有一种和大人物交谈时会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神经紧张马上就会消失。业务经理就对他说,所谓自信其实就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该完成的事。
又过了数年,这个业务员已成为保险界数一数二的业务高手了。
不论是何种才能,一旦你开始运用,就会如同启动开关按钮般,立刻在心底涌起一种自信,为什么呢?我们在前面已有详述,所谓自信,大部分都是在觉得自己拥有某种特殊才能后产生的。
为烦恼的人打气是一种特殊本领,能够强记数字也是一种特殊才能。
所以从现在起,不要丢弃那些曾经以为是无聊的“小玩意儿”,不妨试着思索出如何运用这些“小玩意儿”,来提升自己的身价。
1.任何人都有某种特殊才能,有某种特别关心的事物,把握这些,将对自己的人生大有助益。
2.重新估价自己的某些“长处”。
3.“鬼主意或小才能不重要”的观念,是大错特错的。
4.不要钻牛角尖,去探求才能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