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某精密机械工厂生产某项新产品,将其部分部件委托小工厂制造,当该小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示给总厂时,不料全不合该厂要求。由于迫在眉捷,总厂负责人只得令其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双方僵持了许久。总厂厂长见了这种局面,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是由于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这样的缺点。只是事到如今,事情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位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
委婉点拨
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非常严肃认真,非常注意独创性。对那些模仿、抄袭行为深恶痛绝。
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请罗西尼去听。罗西尼坐在前排,兴致勃勃地听着,开始听得蛮人神,继而有点不安,再而脸上出现不快的神色。
演奏按其章节继续下去,罗西尼边听边不时把帽子脱下又戴上,就这样,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接连好几次……
那位作曲家也注意到了罗西尼的这个奇怪的动作和表情,就问他:“这里的演出条件不好,是不是太热了?”
“不,”罗西尼说,“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频频脱帽了。”
艺术贵在独创,这样才能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风格乃至流派;抄袭与模仿,则只能在艺术巨匠的浓荫中苟且偷生,毫无建树。因此,要反对单纯的模仿,更要杜绝抄袭行为。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模仿、抄袭行为的深恶痛绝盖源于此。然而,直接的指斥恐怕会使对方十分难堪,罗西尼便用体态语及其说明(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来委婉地表示:你抄袭了别人的作品。虽然没有明说,那位作曲家的脸一定会胀得通红!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于人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于国可以知兴替,小到立身,大到治国,历史都是一面镜子。因此,在辩说中引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论据,极富说服力。
1937年10月11日,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在白宫同罗斯福进行了一次会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总统重视原子能的研究,抢在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
萨克斯先向罗斯福面呈了爱因斯坦的长信,接着读了科学家们关于发现核裂变的备忘录,然而,总统对这些枯燥、深奥的科学论述不感兴趣。虽然萨克斯竭尽全力地劝说总统,但罗斯福在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这些都很有趣,不过政府若在现阶段干预此事,似乎还为时过早。”
这一次的交谈,萨克斯失败了。
第二天,罗斯福邀请萨克斯共进早餐。萨克斯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决定再尝试一次。
一见面,萨克斯尚未开口,罗斯福便以守为攻地说:“今天我们吃饭,不许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谈,明白吗?”
萨克斯望着总统含笑的面容说:“行,不过我想谈一点历史。”因为他知道,总统虽不懂得物理,但对历史却十分精通。
“英法战争期间”,萨克斯接着说,“在欧洲大陆一往无前的拿破仑,在海战中却不顺利。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来到这位伟人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舰上的桅杆砍断,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并保证这样可所向无敌,很快拿下英伦三岛。但是,拿破仑却想,船没有帆就不能航行,木板船换成钢板船就会沉没。他认为富尔顿是个疯子,把他赶了出去。历史学家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拿破仑采取富尔顿的建议,19世纪的历史将会重写。”
萨克斯讲完后,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总统。他发现总统已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罗斯福平静地对萨克斯说:“你胜利了!”萨克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明白胜利一定会属于盟军。
循序渐进
1921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哈默听说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鼓励吸收外资,就想把自己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展到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外市场。他想,目前苏联最需要的是消灭饥荒,得到大量的粮食,而此时美国正值粮食大丰收之际,一美元可买到35.24斤大米。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往市场出售。而苏联盛产毛皮、白金、绿宝石,这些正是美国市场急需的,如果能交换双方的产品,岂不是要大赚一把?哈默打定主意,便来到了苏联。
哈默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列宁的办公室,列宁和他作了亲切的交谈。粮食问题谈完以后,列宁对哈默说:
“先生,不知你对在苏联投资、经营企业有无兴趣?”
哈默听了,默不作声,面无表情。
因为,当时西方对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攻策抱有很深的偏见,作了许多恶意宣传,使许多人把苏联看成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或投资办企业,被人称作“到月球探险”。常言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哈默虽做了勇敢的探险者,同苏联做了一笔粮食交易,但对在苏联投资办企业一事,还是心存顾虑。
列宁看透了哈默的心思。于是,他讲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我们实行新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欢迎所有的朋友到这里投资,并给予优惠,我以官方的名义担保你们不会受到任何人为的损害。”
哈默还是不语。
列宁看出他还是心存疑虑,便接着开展心理攻势:
“你放心,我们的政府不仅不会给你增添任何麻烦,还会向你提供一切帮助。”
列宁看到哈默的眼神中还是流露出不放心的意思,就索性把话说得一清二楚:
“我们都明白,必须确定一些条件,以保证我们有利可图,商人不是慈善家,除非觉得可以赚钱,不然只有傻瓜才会在苏联投资,你说对吧,哈默先生?”
就这样,列宁终于说服了哈默,不久之后,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企业的美国人。
列宁对哈默的不解和疑惑,像剥竹笋—样逐层加以分析、解释,循序渐进,说理透彻,使得哈默解除疑虑,最终同意在苏联投资。
设身处地
1964年4月,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亲率代表团赴印尼首都雅加达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筹备会。
但是,会议的进展却不大尽如人意。陈毅和印尼总统苏加诺第一次会面,双方就产生了分歧。因为,当时印尼刚刚独立不久,苏加诺希望第二次亚非会议定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时间就在当年,以此来提高印尼在国际上,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中的威望。
陈毅则持不同看法:第一次亚非会议就是在万隆,这一次应该换一个地方,在非洲尤为合适,非洲新近有几十个国家独立,急切需要召开这样一次大会来鼓舞士气。
双方的观点不一致,给筹备会投下了阴影,埋下了争执的导火索。怎样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能说服苏加诺而不失和气,达到寻求共同点、广泛团结国际友人的目的呢?陈毅苦思之后,有了主意。
为了充分尊重对方、照顾苏加诺这个东道主的面子,以便于他改变主意,陈毅对他说:
“非洲的独立国家有40个之多,总统阁下如果主张在非洲召开亚非会议,就是支持了非洲的斗争,这样你就站得高、看得远,顾全大局,表现了你政治家的大家风范,也证明你没有什么私利打算,那么你去非洲发言,就会更响亮更有号召力。”
这恰似设身处地为苏加诺着想的婉转辩词,丝毫没有固执己见的火药味,高瞻远瞩、鞭辟入里,简直就像苏加诺的顾问在为其出谋划策。苏加诺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但似乎是碍于情面,虽然点头称是却不愿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仍坚持会议就在当地召开。
陈毅元帅发现问题有了转机,于是趁热打铁,又以幽默的语言诙谐地说:
“你是总统,我是元帅,你的官比我大,我给你当参谋长,你要不要呢?”
如此缓和、商讨的语言,既照顾了苏加诺的面子,尊重了这个东道主的地位,又充分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苏加诺自然无法回绝,只有点头称是。
巧妙暗示
一天,乾隆皇帝在新任宰相和NB028和三朝元老刘通训的陪同下,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前观景赋诗。
乾隆素闻和NB028和刘通训不合,便有心调和二人。
三人正在欣赏秀丽的山川景色,乾隆突然随口问道:
“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
学识渊博的刘通训当然不会放弃在皇上面前展露才华的机会,抢着回答:
“君王高,臣子低;文在东来武在西。”
和NB028一向以奉迎拍马著称,这次看到有人抢在他的前面,大为恼火,借题发挥道:
“天最高,地最低,河(和)在东来流(刘)在西。”
河与流明指热河向西流入离宫湖,但暗指自己和刘通训。并借宫廷礼仪东首为上、西首为下来贬低刘通训。
刘通训岂能不知,背着乾隆狠狠地瞪了和NB028一眼,心想:老狐狸,走着瞧!
三人来到一座桥上,乾隆要求和NB028和刘通训以水为题,拆一个字,说一句俗语,作一首诗。刘通训心想:机会终于来了。边走边想,最后开口朗诵:
“有水念溪,无水也念奚,单奚落鸟变为鸡。得食的狐狸欢如虎,落坡的凤凰不如鸡。”
和NB028听出刘通训在讽刺自己是鸡,也毫不示弱,便反唇相讥道:
“有水念湘,无水还念相,雨落相上便为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和NB028是在告诫刘通训最好不要多管闲事,否则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乾隆皇帝也是一代才子,岂能不懂他二人的弦外之音,当即上前每手拉住一人,面对湖水和湖面上三人的合影,说道:
“二位爱卿听着,孤家也对上一首:有水念清,无水也念青,爱卿共协力,心中便有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孤情看水情。”
和NB028与刘通训二人听罢,心中大为感动,当即拜谢乾隆,握手言和。
现身说教
解放后,陈毅曾担任上海市市长。当时,上海的许多纺织厂为了防止工人下班时“顺手牵羊”拿走工厂的纱布,盛行“抄身制”,即由专门的人在门口挨个搜身,工人们对此极为愤怒。
陈毅觉得已经是新中国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应当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于是,便废除了抄身制,结果,此举引起了纱厂老板们的强烈反对。
一天,陈毅登门拜访一位纺织厂的老板。老板一见是陈毅,正愁有牢骚没处发呢,把一肚子“苦水”都倒给了陈毅:
“陈市长,您要我们废除‘抄身制’,您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工人下班,由抄身婆抄身,还经常丢纱,你说要是再取消‘抄身制’,我们纱厂还办不办?我们都去喝西北风呀!”
陈毅知道他心里有火,便耐心开导:
“要说开办工厂,购买机器,那我肯定不如你。因为,我只当过工人,没有经营过工厂嘛!不过,要说管理工人、教育群众、这你不如我了。革命这么多年,千军万马我都指挥了。你说我算不算有经验?”
“那是肯定的。”老板十分认真地回答。
“那在这方面我给你当个参谋,给你提点建议,你要不要?”
老板受宠若惊,连忙说:“要!要!您请说!”
“我在法国当过工人。那些工厂可比你这工厂要大多了,老板自然也更厉害,还雇了一大批带枪的警察对每个下班的工人、从头到脚搜,身上连一根针也藏不住,但是结果呢?原料、零件还是照样丢失。为什么?因为,那些老板只顾自己赚钱,根本不关心工人,只把他们当作赚钱的工具。那些工人们工资低、劳动时间长、生活质量差,你想他们会同老板一条心吗?哪里还有不丢东西的道理。所以,现在解放了,政府支持你们办工厂,只要你们多关心工人的利益,提高他们的待遇,待他们如兄弟,有困难多与他们商量着办,我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老板觉得陈市长说的在理,便率先废除了搜身制。结果,老板发现不但不丢东西了,工人的效率也提高了。
晓以利害
一个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一些利益,因为人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里,虽不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各种与己有关的利益。所以,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应当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