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00000004

第4章 鲍里斯教授

1

再说唐风和徐仁宇,在韩江之前就已在圣彼得堡大学安顿下来,圣彼得堡大学始建于1819年,坐落在涅瓦河北岸,正好与南岸的冬宫遥遥相对。这里曾孕育了俄罗斯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在苏联时代它被称为列宁格勒大学,苏联解体后,它随着彼得堡这座城市的变迁,又改回了它原先的名字。圣彼得堡大学学科齐全,专业众多,这里的东方研究系久负盛名,集中了俄罗斯东方学研究的精英。

徐仁宇早年曾在此游学,他兴趣广泛,工科,理科,文科的课程均有涉猎,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了东方研究系一位教授的课程,他至今清楚地记得那节课讲的是亚洲游牧民族史,他也清楚地记得那位教授的名字——鲍里斯。

年轻时的徐仁宇为鲍里斯教授的渊博学识,儒雅气度,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折服,仅仅一节课,鲍里斯教授就从匈奴、鲜卑,讲到突厥、回鹘、吐蕃,进而又讲到了契丹、女真、蒙古,当然还有党项,原本只能容纳三十个人的小教室里,聚满了各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是第一次接触东方这些古老的民族,徐仁宇没想到一个西方人,竟对东方的历史如此熟知,虽然他以前也在书本上一知半解地了解一些,但这还是他第一次系统地了解这些历史,于是,徐仁宇一周之内连续听了鲍里斯教授的三节课,鲍里斯教授也注意到了这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学生。

徐仁宇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与鲍里斯教授第一次交谈的情景,那是在鲍里斯教授一次上完课后,徐仁宇想问教授一个问题,可当时俄语口语还不是很好的徐仁宇,犹豫良久,也没有鼓起勇气向鲍里斯教授开口,反倒是鲍里斯教授看出了徐仁宇的疑惑,用熟练的中文先问道:“你是中国人?”

徐仁宇没有料到鲍里斯教授的中文竟如此之好,更没有料到他竟一下看出了自己是中国人,徐仁宇微微涨红了脸,点点头,鼓起勇气,反问鲍里斯教授:“你怎么看出我是中国人?”

鲍里斯教授露出一丝顽皮的微笑道:“用你们中国的一句俗语叫‘天机不可泄露’!”

“看不出您倒挺诙谐,和上课时完全不一样!”徐仁宇也放松下来。

“因为我已经很久没看到中国学生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很久没看到中国人了,虽然我研究的是东方!”鲍里斯教授说到这沉重地叹了口气。

“是啊!自从中苏两国交恶以来,就很少有中国人来这里了。不过,现在好了,今后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来听你的课!”徐仁宇安慰道。

“借你吉言!”鲍里斯又露出了顽皮的笑容。随即,又问徐仁宇:“怎么样,对我的课还感兴趣吗?”

“非常感兴趣,以前在国内我对这些历史也不了解,还是听您的课,才了解了许多。”徐仁宇道。

“那欢迎你常来听我的课吧!对了,你不是我们系的学生吧?”鲍里斯教授问。

徐仁宇摇摇头,“我是来学工程的,那天,我只是偶尔路过这间教室,听见您在讲东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才进来听听的,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您的课吸引了。”

“嗯!真是遗憾,我相信你如果做我的学生,一定会是个优秀的学生。”鲍里斯教授不无遗憾地说。

徐仁宇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赶忙说道:“您放心,以后只要有空,我就会来听您的课。”

鲍里斯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从那儿以后,徐仁宇只要有空,就会跑到这间教室来听课,这一听,就是一个学期。

2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徐仁宇虽然不是鲍里斯的学生,但俨然已经成了鲍里斯教授的座上宾,那是苏联刚解体的困难时期,卢布每天都在贬值,鲍里斯教授刚拿到手的成捆工资,没几天,就已经贬值得所剩无几。但就是在这么困难的境遇下,鲍里斯教授还是经常邀请徐仁宇到自己家去做客,那是学校分配的一间狭小的教师公寓,徐仁宇每次去,都只看见鲍里斯教授一个人,没有女主人,也没有其他人。

徐仁宇最后一次见到鲍里斯教授,是在他结束在彼得堡的学业,即将离开前,临行前,鲍里斯教授特地为他用毛笔提写了一幅字,那幅字上只有两个隶书的汉字——不愠。

徐仁宇知道“不愠”二字出自孔子的《论语》,但他对其意并不了解,于是虚心请教鲍里斯教授,鲍里斯教授静静地说道:“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别人不理解我,不接受我,我也不抱怨;这是我的老师阿理克院士送给我的两个字,今天我也送给你,虽然你并不算是我正式的学生。”

徐仁宇大为感动,回国后,精心装裱收藏了这幅字。此刻,阔别十多年后,徐仁宇重返彼得堡,重返这座美丽的校园,感慨良多,这幅字就装在他的皮包中,徐仁宇轻轻叹了口气后,对唐风说道:“我们先去住的地方,把行李放下来,然后我带你游览一下彼得堡,不过,我们来的确实不是时候,寒冷的冬季,大雪遮盖了彼得堡美丽的容颜,要是夏季,那才是彼得堡最美的季节,静静流淌的涅瓦河,令人流连的芬兰湾,宏伟的冬宫,还有夏宫,皇村,伊萨基耶夫大教堂,彼得保罗要塞,更神奇的是彼得堡的白夜,每到夏季,太阳永远不落,彼得堡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徐仁宇不无可惜地一口气说了一大通彼得堡的著名景点,唐风倒很平静地说道:“我们这次可不是来玩的,不要忘了我们的使命。另外,我觉着冰雪覆盖的彼得堡也别有一番风景。”

徐仁宇点点头,叹道:“是啊!我们现在哪有游玩的心情,我只希望这一切早点结束。”

“唉!对了,博士,我们俩是以访问学者身份来的,你到底给我们俩安排得是什么方面的学者啊?”唐风疑惑地问。

“哦!这个你放心,我都安排好了,咱们是受俄罗斯语言文学系邀请来访问研究的。”徐仁宇一本正经地说道。

唐风一听,徐仁宇居然找了一个跟他俩专业都没关系的专业,冒充访问学者,咣当一下,好悬没晕倒,他冲徐仁宇吼道:“你这不是要出我洋相吗?我连俄语才突击学了那么点,你居然让我冒充俄罗斯文学研究方面的学者,我靠!我看下面就看你的了。”

“看我的?你以为我就懂俄罗斯文学?我当年也不过只学的俄语,而且还是偏工程方面的,对俄罗斯文学也是一窍不通。”徐仁宇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

“那你充什么大瓣蒜!你不会找个其他的专业?”

“这不是跟他们系的教授熟吗?都是哥们!”徐仁宇一向人脉极广。

“我看你跟谁都是哥们,偏偏找这么个咱俩都不行的……”唐风越说越气。

“什么咱俩都不行?其实,俄罗斯文学也没什么,不就是那几位吗?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还有……还有马雅可夫斯基,对了,还有叶赛宁!”徐仁宇把他总共知道的那几位俄罗斯文豪大名报了一遍。

“你知道的还不少嘛!那和俄国同行交流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咱可不能给我母校丢脸。”

“得了吧,就你知道不给母校丢脸,你以为我这个博士就是一民科?咱好歹揣着十多所大学的聘书呢!这不是被那姓韩的征用了吗?否则,我现在也去大学里教书育人呢!”

唐风不再说什么,徐仁宇笑笑却道:“我给你实说了吧,我都协调好了,这次咱们去了就装重感冒,不用研究什么俄罗斯文学,我们一大堆的任务还没完成呢!”两人说着来到了一栋教师宿舍楼下。

3

宿舍的管理员是位发了福的老大妈,她将唐风和徐仁宇带到了他们的房间,一间两居室的套房,唐风看看房间,还算满意,就是要再添置一些东西,徐仁宇却道:“得了吧,咱还不知道在这住几天呢,就这样吧!”

安顿好,唐风问徐仁宇:“不管什么访问学者,咱们正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徐仁宇想了想,然后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回答唐风说道:“要是我那位鲍里斯老师还在就好了?”

“鲍里斯老师?”唐风不解。

徐仁宇便向唐风介绍了一遍他的鲍里斯老师,说到最后,徐仁宇很有信心地说:“鲍里斯教授的研究方向就是亚洲游牧民族的历史,这个在国内一般叫做‘边疆史’,和你的专业方向很接近。我还记得当年鲍里斯教授有一个很精美的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研究心得,其中有不少是他用中文写的,还有英语的,法语的,还有许多我根本不认识的语言,鲍里斯教授说那都是古老东方的语言。”

“如此说来,这位鲍里斯教授也许对西夏方面的历史会有所研究。”

“不仅仅如此,鲍里斯教授的恩师就是俄国最著名的汉学大师阿理克院士,阿理克院士的多位学生,后来都从事中国西北地区出土文献的研究,特别是敦煌和黑水城的文献,比如日后成为著名汉学大师的孟列夫,你不要忘了那七封绝密信件里提到的事。”徐仁宇提醒唐风。

唐风这才想起来,“是啊!那七封绝密信件,就有三封跟阿理克院士有关,你是怀疑这位鲍里斯教授也知道玉插屏的事?甚至……甚至就是当年那次科考的参与者,可是当年的科考队只有两名幸存者啊?”

“当年的知情者,并不一定是科考队的参加者,当年应该还有一些学者知道并参与了此事,但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科考队,这点你可以从七封绝密信件中的最后一封看出来。”

“最后一封?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写的信?”唐风疑惑道。

“应该说是他下达的命令!”

“对!在那封信中,谢列平要求所有知情的人,特别是参与研究的学者要保守秘密!甚至,他提到要与知情最多的几位学者面谈。”唐风回想起了那封信的内容。

“是的,这说明苏方这边至少有几位学者是当年的知情者,参与者,他们虽没有直接参加科考队,但也应该是了解内情的。”徐仁宇肯定地说道。

“嗯!听你这么一说,我现在迫不及待想见见这位鲍里斯教授了。不过,这么多年了,你和鲍里斯教授还有联系吗?”

“这……这也是我担心的,当年我回国后,曾与鲍里斯教授靠信件保持联系,但几年后,我一连寄了几封信,都没有收到鲍里斯教授的回信,这样,我和鲍里斯教授的联系就断了,后来,我曾托这儿的朋友打听过鲍里斯教授的情况,但这儿的朋友给我的回复各不相同,有人说他还在大学执教,有人说他已经离开了这儿,再往后,我也就淡忘了这件事。”徐仁宇不无遗憾地说。

唐风听后,也很失望,“要是这样,我看找到他的希望不大啊!”

“别说废话了,咱们这不是来了吗?马上就去拜访这位鲍里斯教授。”徐仁宇说完,穿上大衣,便和唐风一起出门而去。

4

徐仁宇踅摸了一阵,凭着记忆,他很快就找到了当年鲍里斯教授住的那栋教师公寓。可公寓内,早已换了主人,屋内一对年轻男女,根本没有听说过这里曾住着一位鲍里斯教授。

徐仁宇悻悻地走下楼,唐风问他:“你不会记错了吧?”徐仁宇抬头,又看了看这栋已经老掉牙的公寓楼,还是原先的模样,他肯定地回答唐风:“不会错的,就是这栋楼,这么多年,虽然还没拆,但早已物是人非了!”

“咱们去东方研究系去问问吧?我们也正好可以和那儿的老师认识认识!”唐风提醒徐仁宇。

徐仁宇点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冒着大雪在校园内费了半天劲,才找到鲍里斯教授曾经任教的东方研究系,这里汇聚了一批俄罗斯优秀的学者,是俄罗斯东方学研究的重镇。

临近新年,系里没有什么人,就在唐风和徐仁宇不知所措之时,他俩发现在走廊尽头的窗户边,有一个年轻人正在独自吸烟,那年轻人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出头,带着金边眼镜,穿着考究,一副学者模样。

唐风和徐仁宇对视一眼,一起走上前去,徐仁宇开口便自我介绍道:“您好,我以前曾在这里留学,很久没有回来了,想找一位老师,但又和他失去了联系,我想向您打听一下,您认识鲍里斯教授吗?”

“谁?他姓什么?”那年轻人惊诧地反问。

徐仁宇努力回忆着:“鲍里斯,他好像是姓乌斯季诺夫,十多年前他就任教于这里。”

“您是说鲍里斯·米哈伊诺维奇·乌斯季诺夫教授?”年轻人报出了鲍里斯教授的全名。

徐仁宇眼前一亮,惊道:“对!是的,就是他。”

“您是教授的学生?”年轻学者并不急于告诉徐仁宇教授的去向,反倒问起了徐仁宇。

徐仁宇点点头,道:“算是吧!十多年前我听过鲍里斯教授的课。”

“哦!如果是这样,那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鲍里斯教授已于八年前病故了。”年轻学者平静地说道。

“什么?病故了?”徐仁宇和唐风同时惊叫道。

“是的,请相信我,因为我也是鲍里斯教授的学生。”年轻学者很诚恳地说道。

“你也是鲍里斯教授的学生?”唐风用俄语反问道。

“嗯!我是鲍里斯教授带的最后一届研究生。”年轻学者扶了扶眼镜说道。

“教授是怎么死的?”徐仁宇问那年轻人。

年轻学者平静地回答道:“是一种很少见的皮肤疾病,教授死前经历了巨大的痛苦。”

徐仁宇心里暗暗算了一遍,八年前?差不多就是自己和鲍里斯教授失去联系的时候,看来事情果真如此,当时自己心里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没想到,八年了,最终还是证实了自己当年的预感。

徐仁宇稍稍平静下来,又问那年轻学者:“您能告诉我,鲍里斯教授的墓地在哪儿吗?我想去瞻仰一下。”

“在舒瓦洛沃公墓。”

“舒瓦洛沃公墓?”徐仁宇记下了这个名字。

“就在他的老师阿理克院士墓附近。”年轻学者又补充道。

告别那位年轻学者,唐风和徐仁宇走出了大楼,徐仁宇看看天,今天天色已晚,他打定主意,明天要到舒瓦洛沃公墓去看看鲍里斯教授。

5

第二天,也是新年到来前的最后一天,徐仁宇本想上午就去舒瓦洛沃公墓去看鲍里斯教授,但上午韩江乘坐的班机抵达,虽然按照他们事先的约定,双方不在公开场合碰面,但唐风和徐仁宇还是去了机场。唐风和徐仁宇在机场一直远远地注视着韩江,直到看见韩江走出了候机大厅,坐上一辆出租车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机场。

中午,徐仁宇又被他的一帮俄国朋友以庆祝新年为名,叫去灌了两大瓶伏特加,回到宿舍,就是好一阵呕吐,直到吐干净了,又在床上躺了两个小时,等下午三点了,徐仁宇才算是勉强清醒过来。

徐仁宇还是执意要去舒瓦洛沃公墓,唐风只好陪着他,两人乘出租车赶到公墓时,已经快四点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徐仁宇看看天,抱怨道:“冬季的彼得堡,白天真是短,下午四点天就要黑了。”

唐风看看天,再看看他们身旁的一座座十字架,有些害怕地说:“我看咱们还是回去吧,你也不知道鲍里斯教授墓的具体位置,这里就我们两人,难道我们还要在这些十字架中找?不如明天天亮的时候再来找。”

徐仁宇冷笑道:“咱们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钻个坟地,你就害怕了?呵呵!”

唐风本想反驳,但看看越来越暗的天色,又把话给咽了下去。舒瓦洛沃公墓,埋葬着许多彼得堡,乃至俄罗斯历史上的名人,唐风和徐仁宇就这样在一堆各式各样的坟墓中穿行,寻找着鲍里斯教授的墓地。

突然,唐风看见一座小山头上,在一大堆坟墓杂草间,突兀着一座巨大的黑色石碑,两人壮着胆子,摸到这块黑色石碑前,唐风摸出随身携带的手电,向黑色墓碑照去,黑色石碑上惊现出两行中文,有如中国人贴在门两旁的对联一样,一边刻的是“诚意格物心宽体胖”,另一边刻的是“孜孜不倦教学相长”,碑顶上是一本打开的书卷,书卷上镌刻二字——“不愠”。

看到这儿,唐风疑惑地道:“这俄国人的墓地里,怎么出现一块刻着中文的石碑?”

“因为这是阿理克院士的墓地。”徐仁宇认出了“不愠”二字,也辨认出了这块墓地的主人。

唐风又仔细看了一遍,肯定道:“对!这就是俄罗斯汉学泰斗阿理克院士的墓,墓碑做得很有特色。”

“行了!抓紧时间吧,我们要找的是鲍里斯教授的墓地,昨天,那个年轻学者说过,鲍里斯教授的墓地,就在他的老师阿理克院士附近。”

两人又寻找了十多分钟,这才在阿理克院士墓地附近,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块很小的石碑,石碑上没有汉字,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文字,甚至没有死者的生卒年月,只用俄文刻着“鲍里斯·米哈伊诺维奇·乌斯季诺夫”这样一个名字。

唐风和徐仁宇在鲍里斯教授的墓前伫立许久,徐仁宇才将自己来时买的一束鲜花放在墓碑前,唐风和他都注意到就在这样一个偏僻、孤寂、简陋寒酸的墓碑前,除了徐仁宇刚刚献上的一束鲜花外,还有一束鲜花,看样子也是不久前有人献上的,那是一束红玫瑰,那是一种语言难以形容的红色,这红色玫瑰静静地躺在白色的雪地里,是那样的鲜艳,又是那样的刺眼。

6

唐风和徐仁宇步出舒瓦洛沃公墓,走出好远,才打到一辆车,一路上都是庆祝新年的人们,车子行进异常缓慢,后来,唐风和徐仁宇干脆跳下车,也加入了狂欢的人群,两人一边欣赏着烟火,一边向宿舍走去,就这样,两人在路上耗费了几个小时,直到晚上十一点才赶到宿舍。

唐风打开房门,他立即嗅到了一股刺鼻的烟味,这不是徐仁宇烟斗的味道,自己也不抽烟,“不好,房间里有人进来过!”唐风本能缩回了要开灯的手,刚想往门外退,就听屋里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快开灯,是我!”

唐风这才听出来是韩江的声音,他赶忙开灯,只见韩江一个人躺在自己床上抽着烟,“你可把我吓了一跳!”唐风抱怨道。

“是啊!我也吓得不轻!”徐仁宇关上房门,也抱怨道。

“你们俩跑哪里去了?你们还让我好等呢!”韩江坐起来嚷道。

“你也不看看这外面的车,再说咱们人生地不熟啊!”唐风解释道。

“哼!我发现你们全都一个样,都说我吓到你们了,都是被堵在路上了。”韩江冷笑道。

“我们都一样?还有谁?”唐风问。

没等韩江回答,徐仁宇就笑道:“还能有谁?叶莲娜呗!他刚才肯定是去叶莲娜的闺房,和美女共进晚餐了。”

一看被徐仁宇说中了,韩江立马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地说道:“行了!还是说正事吧!博士,我让你搞的东西搞到了吗?”

“搞的东西?”唐风不明白韩江的意思。

徐仁宇笑笑,从床下包中翻出一个报纸包裹的东西,递给韩江:“喏!你交代的事,我肯定按时完成任务!”

韩江翻开报纸,唐风这才看清,原来是把手枪,还有十来发子弹,就在唐风惊诧的时候,韩江却小声嚷道:“你就给我搞来这么个家伙,TT—33,老掉牙的家伙了!子弹也不多,这怎么用?”

“行了!这不是国内,咱们想用什么武器就有什么,这还是我中午在黑市用了200美元买来的。没办法,现在不比苏联刚解体那个时候了,那时候,你要飞毛腿导弹,我都能给你弄来,现在就这个,将就着用吧!再说了,咱们是来谈合作的,又不是来打打杀杀的,真干起来,就我们这几个?你就有再好的枪也是白给。”徐仁宇说了一大通。最后还不忘提醒韩江:“我可都是拿自己的钱殿的,回去后,给我报销啊!”

“可……可叶莲娜告诉我,她现在被免职了,现在他们负责这件事的那个伊留金上校,很难对付,所以,我不得不防啊!”韩江于是将自己见叶莲娜的情况对唐风和徐仁宇说了一遍。

两人听完,也吃惊不小,“想不到,他们这边变化也挺大。那现在你还准备按原计划行事吗?”唐风问。

韩江道:“计划不变,只是要多加小心!博士,明天你就陪我去他们那儿走一趟!”

“明天?我看还是再准备准备,这么去太草率了吧!再说,明天是新年第一天,大家都放假!”徐仁宇劝说韩江。

韩江思虑片刻,对徐仁宇道:“那好!明天咱俩去安全局大楼查看一下,等假期结束,再去拜会那位伊留金上校。”

“那我去做什么?”唐风请示韩江。

“你嘛!还是去接触那些俄国学者,看看他们当中有没有人能透露有价值的线索,另外,你也可以去冬宫看看嘛!”韩江给唐风布置了任务。

“徐博士本来认识一个很有水平的俄国教授,可惜人家八年前死了!”唐风便将他们这两天的遭遇对韩江说了一遍。

等唐风说完,窗外,正巧传来了新年的钟声。

同类推荐
  • 后来

    后来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朗月寒星

    朗月寒星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因为痛,所以叫婚姻

    因为痛,所以叫婚姻

    国内首部婚姻疗愈系经典作品,最温暖感人的情感小说,传递婚姻正能量!这是一本最真实、最贴切的新生代婚姻生存指南都市情感小说,深度剖析从甜蜜期——疲惫期——千疮百孔的心理历程!齐雪欣对于十几年的婚姻生活逐渐感觉疲惫。并且,婆婆不时搅局,提出种种不近人情的要求,令齐雪欣感到苦不堪言。就在这个时候,老公杨学武出现了婚外情。齐雪欣对丈夫的背叛感到心灰意冷,为了孩子却不得不忍受着小三何韵的挑衅。一边是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小三,一边是抱着“妻子情人和平相处”心理的老公,面对如此千疮百孔的婚姻,齐雪欣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百忍成钢,与之白头到老,还是疲惫地撤离?
  • 鱼的声音

    鱼的声音

    由尹向东所著,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之一。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冬季爱情》、《陪玉秀看电影》、《晚饭》、《牧场人物小辑》、《相隔太远》、《城市的睡眠》等小说作品。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热门推荐
  • 世界战役秘闻(世界军事之旅)

    世界战役秘闻(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本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军事的相关知识。
  • 明明如月

    明明如月

    明末清初的扬州,是烟雨江南里一个耀眼的繁华存在。一个,是给明朝后宫进贡香粉的粉晴轩江府;一个,是忠心为国的任府;一个,是清朝安插在江南的细作王府。且看以扬州十日屠城为大背景的明朝子民如何在乱世末路里,演绎属于他们的地老天荒。用尽长长短短的一生,去谱写出了哪些爱恨情仇,最后如何保卫家国和天下?所谓的正义与邪恶势力的较量,究竟孰是孰非?所谓的春秋家国梦,情仇爱恨,究竟孰轻孰重?最终的一切,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是否还可回得去曾经的那些感动?
  • 剪刀

    剪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用微笑面对逆境

    用微笑面对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生活需要我们充满勇气地南对败局,如何随打击,如何面对失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对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来说,遇到绝境,正是自我升华的最好时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是乐观和梦想创造的奇迹。对一个豁达从容的人来说,面对指责,正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最佳参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地走向成熟,这是平和稳重创造的奇迹。对一个热情积极的人来说,遭遇失败,正是获得宝贵经验的一次经历,从失败走向成功,是一颗积极的心创造的奇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健康饮食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健康饮食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健康生活从饮食开始。健康饮食首先要学会健康饮食的方法,合理搭配每天的营养,平衡膳食,是保证健康的首要条件。每天怎样吃,吃多少,吃什么,是健康饮食的关键。本书根据人生必需的八大营养素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教你健康饮食的方法和技巧,是家庭饮食的良师益友,也是饭店、宾馆、酒楼、食府专业厨师必须掌握的膳食标准和配餐方法。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体会低调做人的精妙要义,从心态、姿态、言辞、行为、处世、职场、家庭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低调做人的人生哲学。鲜活的案例与生动的说理相结合,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领悟智慧人生的秘诀。